上海港e引航系统发展与研究
某些品牌AIS设备可能发送不正确的信息

和 探 讨 ; 对 海 上 移 动 服 务 识 别 码 ( 下 简 称 MM I的 作 用 , 并 以 S) 以及 确 保 船 舶 配备 的 MM I A S信 息 与 实 际情 况 始 终 保 持 一 S等 I 致 , 于提 高船 舶 海 上 遇 险搜 救 效 率 、 障 船 舶 航 行 安 全 等 具 有 的重 要 意 义 , 了 较 详 尽 的 阐述 。 对 保 作
作 一 并 完 成 , 免 多 次 与 船 方 和 厂 方 联 系 。在 完 成 相 关 避
用 方法 和 注意事 项
5 结 束 语
驾 驶 台航行 值 班 报警 系 统 ( N B WA ) 2 1 S 在 0 1年就
设 备 固定 以及 电缆 孑 的 开 凿 和 电缆 架 的 固 定 等 工 作 L
Z NG HE RONG 2。 H0NG NG Z XI YOU 8 B , AO JA NG I
船 舶 呼 号 ( AL I N)DI2 3 查 国 际 电 联 的 船 舶 呼 号 分 配表 . C LSG : l3
该船舶呼号不存在 ;
6 G A D V E 等 十几艘 船 舶 . ,R N IW 曾经 在上 海 港水 域 发
不可 能去 卡 萨布 兰卡 : 船 舶类 型 (YP FS P : T EO HI) 引航 船 (IO E S L) 不是 引 航 船 。 PL TV S E
“ 舱孔 ” 尽 量 少 打 “ 舱 孑 ” 具 体 施 工 过 程 中 , 过 , 过 L。 一 定 要按 规定 操 作 , 注意 防火 , 且把 所 有舱 壁 开孔 等 工 并
图 l “ 古 屋 快航 ”HE E E) 2 0 年 8月 9日凌晨 名 ( LN 轮 08 进 口时所 显 示 的 信 息 。
港口引航新技术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港口引航新技术运用的可行性方法港口引航是指通过引导船舶安全进出港口、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港口吞吐效率等手段,以保障港口安全运营和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港口引航也在不断运用新技术来提高效率、保障安全。
本文将探讨港口引航新技术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一、自动化引航系统针对港口引航的具体情况,可采用自动化引航系统,可以在港口入口、航道、码头等重点区域设置监控设备,监控船舶的动态信息,并可通过远程控制引导船舶的行进方向与速度。
通过自动化引航系统还可以对船舶进行实时的交通管制,避免船舶相撞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自动化引航系统在港口引航中的应用是非常可行的,可以提高引航效率,减少人为误判和失误,提高港口运输安全性。
二、人工智能辅助引航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港口引航中运用人工智能成为可能。
通过在引航船和港口控制中心搭建数据连接平台,采集引航船舶的实时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港口控制中心的人工智能系统中进行处理。
在引航船上,可以安装各种传感器和摄像机,用于采集引航船舶的实时数据,如船舶位置、速度、航向、周围环境、天气条件等。
这些数据会被传送至港口控制中心,经过人工智能系统的处理分析,为引航员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引航信息,辅助引航员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和优化,可以实现对港口引航工作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船舶的特性和航行条件,给出相应引航建议,保障船舶安全进出港口。
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口引航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可以提高引航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降低了引航员的工作负担。
三、无人机巡航引航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港口引航中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新技术。
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来实时监测船舶的位置、航向及周边环境情况,并通过数据传输和人工智能系统分析,为引航员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航行信息。
将无人机引入港口引航工作中,可以有效地辅助引航员进行实时监测和引导船舶,提高了引航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上海港引航使用拖轮艘数配备标准

上海港引航使用拖轮艘数配备标准近年来,上海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上海港的引航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在引航工作中,拖轮艘数的配备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上海港引航使用拖轮艘数配备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话题。
1. 引航工作的重要性引航工作是指引导船舶进出港口,确保航道安全通畅的工作。
在上海港这样繁忙的港口,引航工作尤为重要。
良好的引航工作能够保障货运的顺利进行,也是保障船舶和海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2. 拖轮在引航中的作用拖轮是指用于推、拖船舶或其他浮动物的特殊船舶,其在引航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拖轮的协助,船舶可以更加灵活地在狭窄的航道中行驶,避免碰撞或搁浅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 上海港引航使用拖轮艘数的标准根据上海港的引航使用标准,拖轮的配备数量应当与港口的船舶吨位、航道宽度、潮汐等因素相适应。
具体而言,标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吨位船舶的拖轮需求标准;- 不同航道宽度的拖轮需求标准;- 不同潮汐条件下的拖轮需求标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上海港引航使用拖轮艘数配备标准的制定应当是综合考虑港口实际情况和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未来,我希望上海港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提高拖轮的配备水平,以更好地保障港口的航运安全和效率。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我们对上海港引航使用拖轮艘数配备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拖轮在引航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上海港能够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引航工作,为国内外船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通过以上文章撰写,我希望您能对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收获。
如有需要,欢迎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提供更多帮助。
近年来,随着上海港口的不断发展壮大,引航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引航工作不仅关乎港口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也牵动着整个航运行业的发展。
船用雷达在上海港引航中的运用

目前 的新 型船用 雷 达 已经 使 用 高 分 辨率 、 高 对 比度 、 清 晰 度 和 大 屏 幕 的 彩 色 液 晶 显 示 器 高
(C ) E S 在船舶上使用, 故船用雷达定位、 助航 的功
能在弱 化 , 免 船舶 问碰 撞 的功 能在不 断 强化 。 但避 随着港 口水 域通航密度不 断加大和船舶 向大型化 、
( C ) 在雷达屏幕上根据物标 回波的强度用不 LD , 同颜色显示, 用来区别船 、 岸等不同的物标。能显
示 安装 AS物 标 船 和 AS虚 拟 航 标 等 的特 殊 标 I I 记, 能显 示 多艘 船 的信 息 ( 以往 的雷 达 只 能显 示
高速化、 专业化的发展, L C U C 、 V C 、 L C 大型的 L G P 或 L G 大型的危险品和化工品船不断穿梭于世界 N、 各地, 海损事故时有发生 , 它们给船舶航行安全和
Lu Yue i Zh n Hadon M e nq m n a i g iYi un
( h nh i i t eS t n S a ga 0 0 2 S a ga Pla t i , hn hi 0 8 ) o g ao 2
Ab t a t h p one Ra a sv r mp ra tn vg to a i nd i h v n u c in .I s s r c :S i b r d ri e y i o t n a i ain la d a t a e ma y f n t s ti o u eulfrs i ae y t t d n s o d r u c in .Th a e n r d e mef n — s f o h p s ft o su y a d u e s me Ra a  ̄f n t s o ep p ri to uc ss o u c t n fRa a x e tfrVe tr AI Of —c n e 、 a l t ,a d s men t ewh n ma n s i s o d re c p co S f o o e tr Tr ise c n o o i e kig u e c 0 h s un to . ft e e f cins Ke y wor s:s i b r e r d r v co ta l Autmai d nt iain s se d h p o n a a e tr r i o t I e i c to y tm o e trd s ly c f f c ne ipa
2020年第43卷总目次

Ⅲ
船用锅炉汽包水位内模滑模控制………………………………………………… 段蒙蒙ꎬ甘辉兵 ( 3. 83 )
三峡升船机变频器 IGBT 路故障诊断 ……………………… 孟令琦ꎬ高 岚ꎬ李 然ꎬ朱汉华 ( 3. 89 )
定航线下考虑 ECA 的船舶航速多目标优化模型 …………… 甘浪雄ꎬ卢天赋ꎬ郑元洲ꎬ束亚清 ( 3. 15 )
改进二阶灰色极限学习机在船舶运动预报中的应用………… 孙 珽ꎬ徐东星ꎬ苌占星ꎬ叶 进 ( 3. 20 )
Ⅱ
规则约束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船舶避碰方法
………………………………… 周双林ꎬ杨 星ꎬ刘克中ꎬ熊 勇ꎬ吴晓烈ꎬ刘炯炯ꎬ王伟强 ( 3. 27 )
船用起重机吊索张力建模与计算机数值仿真 ………………………… 郑民民ꎬ张秀风ꎬ王任大 ( 4. 94 )
约束规划求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轨道吊调度 ………………………… 丁 一ꎬ田 亮ꎬ林国龙 ( 4. 99 )
航海气象与环保
162 kW 柴油机排气海水脱硫性能
基于模糊 ̄粒子群算法的舰船主锅炉燃烧控制 ……… 毛世聪ꎬ汤旭晶ꎬ汪 恬ꎬ李 军ꎬ袁成清 ( 1. 88 )
多能源集成控制的船舶用微电网系统频率优化……………… 张智华ꎬ李胜永ꎬ季本山ꎬ赵 建 ( 1. 95 )
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系统设计………… 朱师伦ꎬ高 岚ꎬ徐合力ꎬ潘成广 ( 2. 74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航标图像同态滤波去雾 …………………………………………… 陈遵科 ( 4. 84 )
船用北斗导航系统终端定位性能的检测验证 …………………………………………… 吴晓明 ( 4. 89 )
船舶进出长江口航道突遇能见度不良的对策

摘要:上海港是一个国际性大港,长江干线上有为数不少的亿吨大港,每天都有数千艘船舶在长江口航道中航行,由于季节性的特点和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悬浮的水汽容易凝结,能见度便降低,当低到一定程度便是能见度不良。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天气中航行,容易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研究船舶进出长江口航道突遇能见度不良的对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船舶 长江口航道 能见度不良 对策0 引言长江口是我国第一大河的入海口,位于东部沿海。
长江口的崇明岛将长江分成南北两支水道,由于北支水道淤浅,航运价值日减。
南支水道由长兴岛、横沙岛分隔为南港水道和北港水道,北港水道因航道演变复杂,水深变化不稳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和宝山南航道等。
2016口生产受经济下行和外需疲软影响,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小幅下滑,但是上海港完成3 713.3万标箱、货物吞吐实现小幅增长,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已实现连续长江航运各项数据逆势上扬,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到亿吨,同比增长6%,出现了十余个亿吨大港,这里的大部分船舶通过长江口航道,有不少船舶在长江口航道航行时突遇能见度不良并且采取了正确的对策,努力将能见度不良对船舶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了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港口作业的平稳运转。
1长江口天气概况长江口水域雾的特点。
长江口水域地处我国江海口交汇处,春季冷空气与海上东南暖湿空气形成对峙形势,常形成大雾天气,大多为由于暖湿气流平流造成的平流雾。
平流船舶进出长江口航道突遇能见度不良的对策朱永纪(上海港引航站 上海 200082)NAVIGATION航海40Marine Technology 航海技术遇能见度不良,总是带来危害。
2 能见度不良的危害船舶的操纵和避碰行动因能见度不良而受到很大的限制,除了通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外,长时间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航行,驾引人员的精神容易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增加,这也容易导致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安全风险往往会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快速增加。
2024上海港引航站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上海港引航站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1月18日,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报告显示,2021年()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
A.日本B.朝鲜C.中国D.美国【答案】:C2.2021年5月22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火星表面开展科学巡测的火星车是(A.嫦娥号B.共工号C.祝融号D.玉兔号【答案】:C3.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时,第一步程序是()。
A.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B.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C.制定竞聘上岗方案D.考评【答案】:C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付诸实践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满足人的需要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答案】:D1/ 165.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A.《诗经》—《论语》—《春秋》B.《诗经》一《春秋》—《论语》C.《春秋》一《论语》一《诗经》D.《春秋》—《诗经》一《论语》【答案】:B6.2018年6月,中国某公司纯度为99.999999999%的电子级多晶硅投产,这填补了国内半导体级原材料生产的空白,该公司成为继美国Hemlock、德国Wacker之后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材料生产商,全球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三角之势。
这意味着全球半导体硅材料的市场结构目前属于()。
A.完全垄断B.垄断竞争C.完全竞争D.寡头垄断【答案】:D7.行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的组成是()。
A.发文机关代字+年份B.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C.发文机关代字+序号+年份D.年份+发文机关+代字【答案】:B8.“为切实加强文物工作,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以上是一则公文的开头,这则公文使用了()开头。
A.引文式B.根据式C.结论式D.目的式【答案】:D9.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上海港

上海港区分布
黄埔江沿岸 的内河港区
长江沿岸 的外高桥港区
东海上的 洋山深水港区
便捷的交通环境
水路运输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 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 交通十分发达。 沿海北距大连 558 海 里,南距香港 823 海 里,长江西溯重庆 2399公里
公铁运输
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 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 ,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 ,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 北的运输大动脉; 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 相衔,可通达中南、西 南及浙东地区
优势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机遇 保税港,深水港政策机 遇 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发展 人才机遇 港口法颁布机遇
SWOT分 析
劣势
船型大型化挑战 来自国内集装港口的挑战 来自国外集装箱港口的挑战 船公司经营联盟化趋势的挑进一步拓展物流 功能 积极参与国内、 国际合作竞争 加快集装箱深水 港的建设 扩大港口通过能 车 实施人才兴港战 略 采取优势互补的 合作战略 改善水深条伯 大力提高中转率 加强港口间战略 联盟
经济腹地
从广义上看,上海港及其相邻港口的吸引范围广及整个长 江流域及陇海、浙赣铁路沿线地区,这是长江三角洲港口 群共有的腹地,对上海港来说,可谓第一层次的腹地。 从狭义上分,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省是上海港及其 相邻港口交叉的腹地,对上海港来说,可谓第二层次的腹 地。 上海港第三层次的腹地,也是直接的腹地,就是上海市。
2011年世界港口排行前四名
深圳
香港
新加坡
上海港
上海港的地理优势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 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 上海港装卸戒换装转口。 上海港所在位置是我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信息中 心,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上海港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航海线上。拥有发达 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居大陆航海线中部、长江入海 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7 No.5 2017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7收稿日期:2017-03-12作者简介:钱洪华(1968-),男,江苏无锡人,上海港引航站副站长,高级引航员,研究方向为船舶引航、引航管理。
荆晓刚(1977-),男,江苏丹阳人,上海港引航站信息科科长,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引航信息化。
上海港e 引航系统发展与研究钱洪华,荆晓刚(上海港引航站,上海 800082)摘 要:上海港引航站结合我国引航信息化建设制定了e 引航系统的发展战略。
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我国引航信息化战略发展面临的问题。
然后,从e 引航的概念、e 引航的战略目标、e 引航系统框架和e 引航的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港e 引航系统的发展战略。
e 引航战略标志着上海港引航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船舶引航;e 引航;上海港中图分类号:U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5-0078-04引言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km 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是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上海港引航站是上海港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主权,负责对进出上海港的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并接受远洋、近海航运公司的申请,提供引航服务。
上海港引航站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竭诚服务。
一、引航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1.我国引航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上海港引航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为雄厚和设施较为齐全的引航站,年引航量近7万艘次。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上海港引航站起步较早,引领着我国引航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1997年,上海港引航站研发了 “引航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引航调度、费收和引航管理自动化。
2001年上海港在全国港口中率先启用了GPS-GSM,从而告别了靠对讲机报告船舶方位的历史[1]。
2006年,研发了 “上海港引航生产安全监控系统”,把海事管理中的船舶监控理念引入引航管理,全面提升了引航信息智能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水平[2]。
青岛港引航信息化建设起步也比较早,早在90年代初期,全港MIS 就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1997年,青岛港建成了中国港口行业规模最大和硬件设施一流的“EDI 中心”。
2010年,青岛港引航站启动青岛市引航基地建设工作。
青岛港在国内首创集引航与交通艇管理、船舶动态监控、GPS 平台于一体的导航监控体系,将船期预报直接与生产系统对接,实现特殊天气情况下引航员、船舶监控和生产系统的无缝对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
深圳港引航站开发的“引航动态监控及管理系统”,是迄今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技术较先进的引航监控及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CCTV 电视监控系统、VTS 监控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其中大屏幕显示系统是目前我国引航机构中投资最大的大屏幕显系统[4]。
长江引航中心于2004年提出了 “率先在全国引航系统实现引航管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全面实现引航管理和引航服务信息化,有效降低了引航成本,缩短了船期,提高了引航安全率和港口效率。
2016年正式启动新的“长江引航动态管理与综合服务系统工程”建设。
2.船舶引航现状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航运业中的深入应用,引航信息化已成为了港口引航提升引航生产效率提高引航安全的有效手段。
但是,在系统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一些不足之处[5-6]。
(1)船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业务移动化、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趋势而显现,现有的系统架构已经落后;(2)在船作业的引航员获取的信息有限,无法获得海事服务信息,严重影响了引航员操船的判断和决策;(3)在船作业的引航员与引航站间的通信不畅,港口助航信息和引航管理信息无法实时传送给在船作业的引航员;(4)各系统间接口不规范,数据交换和整合难度大,无专门的应急指挥系统;(5)各引航助航信息缺乏整理和过滤、缺乏统一的推送体系、缺乏统一管理标准,信息孤立,可利用性差。
综上,船舶引航系统现有问题将促使引航信息化建设应用新理念和新模式。
3.上海港e 引航发展战略的提出上海港引航站在充分考虑了引航实际需求和发展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e 引航的发展思路。
e 引航的提出代表引航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引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上海港引航站在e 引航内涵的丰富和具体建设中,将面临更多地挑战。
第5期 钱洪华等:上海港e引航系统发展与研究 79二、e引航概念1.e引航的定义e引航(即e-Pilot)是一个港口引航跨部门、跨系统的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的概念体系。
它以引航员为核心,以引航安全生产流程作业为主线,以船岸间可靠通信为关键,以引航系统整合和外部数据源接入为手段,实现引航安全生产、引航员及引航管理、海事安全服务等异构数据的收集、集成、交换、显示和分析,增强在船引航员(船端)、引航站(岸基)和海事、港口、气象水文等机构三者间的协调和合作,提升引航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港口、航运企业,实现引航生产安全和引航服务高效的目的。
2.e引航的目标e引航的核心目标是充分考虑引航综合业务、引航服务信息的集成和水文、气象及海事安全信息的接入,覆盖引航生产、引航管理、引航安全、引航服务和引航员培训/评估全过程;促进船岸、岸与岸以及其它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服务等通讯;支持引航过程监控和应急反应处置;通过人工界面合成并显示船上和岸上的信息,有利于减轻引航员工作负担,使安全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建立基础信息集和行业大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引入专家引航,使引航服务走向智能化。
3.e引航的战略内涵结合国际e-Navigation战略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e 引航将是基于IP通讯和以数据为中心的“引航云”,其发展战略如下:(1)基于用户需求,而不是过度依赖于技术及其驱动;(2)注重应用提升,系统整合中以人为本是核心以保证最佳的整合,包括人机界面(HMI),信息显示和信息范围等方面;(3)形成一个框架,保持兼容、促进技术发展,并接纳技术发展;(4)建立一套基础信息集和行业标准集,实现引航管理规范化、引航业务一体化;(5)以引航信息化、智能化为前提,提升引航服务;(6)精益引航管理、节约引航生产和管理成本、保障引航生产安全。
三、e引航建设框架在整理各类用户需求和对e引航系统期望的基础上,从功能、结构、技术、要素及标准四个方面研究e引航的建设框架。
1.系统功能e引航的系统功能可以概括为“船岸通信、数据中心、引航作业过程驱动”。
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基于引航业务架构,自顶向下进行系统功能设计;另一方面,基于用户需求,自底向上进行功能设计。
业务以业务流的形式呈现,可以视作是线状的,功能点是离散的,当用户对应的功能根据业务联通起来时,点线结合得到用户对应功能域。
e引航系统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e引航的系统功能图具体描述如下:(1)船基系统以引航员便携式设备为核心,集成船上各种传感器(包括所有驾驶台、船舱、机舱的传感器),以采集各种船舶实时的航行信息。
其要素包括:AIS、卫星通讯系统(VSAT)、移动蜂窝通信、ECS/ENC/ECDIS、CCTV、便携式导航单元。
船基系统在航行过程中应能够鼓励船员积极参与,防止船员注意力分散,并辅助靠泊和减少人为错误的分析与预警能力,减轻船员工作负荷。
(2)岸基系统应集成所有可用的岸基船舶交通管理(VTS)和相关服务系统,以便于岸基操作人员理解和使用的方式提供(交换和传输)各种信息数据,从而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营运效率。
(3)导航与通信基础设施应满足管理部门和船舶之间信息的无缝传输,网络覆盖船舶之间、船岸之间和岸上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公司企业之间。
系统只需要在数据域执行用户各种业务数据请求,从不同的技术服务子系统中获取数据,并以标准的数据格式、适当的展现形式提供给用户,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2.体系结构e引航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平台,依引航服务信息集及流程分为采集、传输、应用(显示)、管理及分析多个层次。
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e引航体系结构图各层次具体如下:(1)采集层:e引航系统主要有三类数据源,一是引航站自身管理和业务产生的,例如:引航调度信息、引航员信80 中 国 水 运 第17卷 息等;二是各类海事助航信息,由引航站以外获得,例如:水文气象信息、航标信息、航行警告等;三是其它信息,包括:港口、码头作业调度、拖轮调配信息等第三方服务公司的信息。
第一类信息的采集依靠引航站现有系统的信息整合或是系统完善,第二类信息的采集由我国海事、气象、防汛等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完成,核心是信息的引入和数据格式的转换,使之能够纳入到e 引航系统。
(2)通信层:通信层主要是依靠技术手段解决岸-船、船-岸、船-船之间通信,是e 引航系统的基础设施,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
在e-Navigation 框架下,通信向着数字化、带宽高、覆盖广、成本低等方向发展。
特别是第二代AIS (AIS2.0)、基于VHF 的数字通信(VEDS,VHF Data Exchange System)、500kHz 数字通信方式(NAVDAT)等草案或建议的提出,给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
e 引航系统可依引航服务信息集选择适合的通信方案或是集成多个方案。
(3)数据层:引航作业过程的前、中、后阶段都将产生与引航计划、引航员、引航调度、引航船舶和引航操作相关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是引航服务信息集在引航过程中的积累,也是“引航大数据”的基础。
针对“引航大数据”要提出完整的收集、存储和加工方案。
(4)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是将“引航大数据”加工为知识的过程,其核心可以放于对引航过程的后评估和引航管理评估,实现引航信息的反馈机制,打造引航信息的闭环。
目标是实现e 引航系统的智能化。
(5)应用层和展示层:主要负责引航服务信息集在各应用的展现、各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的存储和数据安全等。
3.技术体系以e 引航的分层体系结构为基础,e 引航的技术体系也采用分层形式,还包括:标准与评估系统和安全保障体系。
图3 e 引航技术体系图4.要素及标准体系由于e 引航系统建设推进步伐的不一致,各区域业务开展的差异性,以及IT 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分布在各个区域的各类引航及其相关系统中的数据存在大量重复、不一致和缺失问题等。
e 引航系统的要素集可以从底至顶分为四类,如表1所示。
表1 e 引航的要素集序号名称 包含的信息1基础信息层以要素来划分,分为引航员基础信息、船舶基础信息、港口基础信息、航道基础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