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环保教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我是环保小卫士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我是环保小卫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3. 引导学生探究环保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保基本概念:环保的含义、环保的目标等。
2. 身边的小环保:节电、节水、减少垃圾等。
3. 环保问题探究:查找身边的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团队协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环保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环保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环保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身边的小环保:讲解节电、节水、减少垃圾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小环保。
3. 环保问题探究:让学生查找身边的环保问题,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团队协作:分组完成环保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3. 学生对环保问题探究的能力。
4.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环保宣传资料:包括文章、图片、视频等。
2.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身边的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案。
3.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环保手工制作材料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身边的小环保,让学生了解节电、节水、减少垃圾等方面的知识。
3. 第三课时:让学生查找身边的环保问题,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第四课时:分组完成环保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掌握环保知识,学会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4. 环保行动计划与生活方式的改变5. 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以及学会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环保行动计划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展开讨论。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培养环保行为。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2. 资料: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环保行动计划等。
3. 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垃圾分类桶、环保标语牌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4. 案例分析:分析环保行动计划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现状、环保法律法规及生活环保行动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查环保行为的养成。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环保主题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篇一: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迷失的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这种特征。
2、通过分析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图表的能力,并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数量特征。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这一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解]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的概况[板书][提问] 请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在经济中有什么作用?回答课本“想一想”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二、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板书][教师归纳] 在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可以为工农业提供原料和动力,还可以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品种齐全,总量丰富[板书][教师讲解] 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物质,用于生产和生活,这些物质被我们称为自然资源。
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它们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演示] 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位置:[提问] 分析演示后,回答:我国自然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何特征? [教师归纳] 品种齐全,总量丰富。
[教师归纳]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至使人均占有量极少,使得我国在资源的利用上出现了危机。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极少[板书][展示演示] “中国与世界资源人占有量”比较表,指导学生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这一特点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行动。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行动。
四、教学难点1.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2. 学生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实影响。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利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环保行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5. 总结:强调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七、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保行为,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实际表现。
九、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案例资料。
2. 环保知识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环保新闻、环保知识等。
十、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
2.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家庭、社区的环保活动,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3.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保护。
2.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重点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保护。
2.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全)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3.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3.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环保习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日记。
2. 调查身边的环保行为,总结自己的环保习惯。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以及是否养成了环保习惯。
九、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课时。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六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通用5篇)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通用5篇)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2、安排几位学生表演小品,道具自己准备。
3、复习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
活动过程:一、小品引入主题(请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有很多。
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破坏校园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必须从我做起的自觉性。
活动准备1、每人写一篇400字以上有关保护校园环境的日记。
2、在校园内走一圈,认真观察饭堂、厕所、球场、草地及本班的教室、宿舍,检举有损校园环境的不良行为,看看我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
活动过程一、创设意境,导入主题。
1、让学生观看环保专题片,初步了解人类破坏环境的状况。
2、导入主题: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
我们前不久学过的《秃鹰之死》讲的也是环保问题。
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核污染、石油泄露等等。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2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通过观看环保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学习环保的基本知识,了解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3.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境保护的话题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环境保护吗?为什么环境保护很重要呢?学生回答: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大自然的丰富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垃圾等。
环境保护很重要,因为它能让地球更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好。
导入环保视频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视频内容包括:环境污染、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观看完视频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浪费资源的行为。
2.学习环保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常识。
1)节约用水: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使用水资源,如洗脸时不要一直开水龙头,洗手时用少量的水等。
2)节约用电: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使用电能资源,如关灯、关电视、关空调等。
3)垃圾分类: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中。
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教师向学生强调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和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和垃圾分类。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宣传海报:让学生结合自己学到的环保知识,设计并制作环保主题的宣传海报。
2)环保演讲:让学生分组进行演讲比赛,主题为环保。
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演讲。
3)环保手抄报:让学生自主选择环保主题,用手写或打印的方式制作环保手抄报。
4)环保保护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植树、捡垃圾等。
小学环保主题班会教案(10篇)

小学环保主题班会教案(10篇)小学环保教育教案——保护我们的家园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该页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学环保主题班会教案(较新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环保主题班会教案篇一让学生明白绿色学校并非绿化学校,而是环境友善学校。
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
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人地协调必要性。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演讲,活动与表演相结合。
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创办绿色学校的意义。
1、主持人发言,介绍这次班会的主题2、小品《一张餐巾纸》由某人随手丢弃的一张餐巾纸引发几个人不同的表现: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只议论了几句扬长而去,有的把它捡入垃圾桶。
3、由以上例子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境卫生的事例,讨论我们如何保护环境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环保知识抢答(题目见附录)5、自由演讲说明树立环保意识,提高人口素质迫在眉睫,刻不容迟(见附录)6、让学生在歌声中受到熏陶。
钟芳等合唱(橄榄树),彭文,刘静合唱(谁不说我家乡好)7、朗诵:(男):原以为你是那么宽广,不在乎带走一片阴凉(女):原以为你是那么坚强,没想到你的眼泪在流淌(合):地球,我们先进的家园,让我们爱你到地久天长!地球,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尽情沐浴你的阳光。
8、合唱《好大一棵树》9、主持人小结,班会结束。
10、班主任评价班会,肯定其能力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附总结内容:通过此次班会让我们大致了解什么是绿色学校,大家意识到了平时没注意到的生活细节,认识到只有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美好的校园境人人有责。
环保并不遥远,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母亲创建绿色学校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发一份光!小学环保主题班会教案篇二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确定研究课题
由重金属污染引出主课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解成小课题
1、本主题活动具体实施可以分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调查:(1)蓄电池的历史(2)蓄电池的种类;(3)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维护;(4)蓄电池的原理;(5)了解废旧蓄电池的危害(6)蓄电池的回收利用。
2、让同学们知道生命可贵,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自觉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
学
过
程
(一)准备仪式
1、中队长集合队伍,宣布:404中队《还给大地一片绿色》主题队会准备开始!
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小队长:稍息,立正,报数。(转身跑到中队长面前互相敬礼,报告)报告小队长:第XX小队应到XX人,实到XX人,报告完毕。
陈村镇中心小学
教
师
备
课
手
册
环保教育
第1课
教学内容
野生动物,我们永远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要爱护它们。
2、懂得保护珍稀动物是国家的政策,保护它们人人有责。
情感:
1、喜爱动植物。愿意为保护动植物尽力。
2、对伤害动物的行为感到气愤。
教学
重难点
1、自觉爱护动植物。注意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2、见到有人伤害动物,加以劝阻、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同学们,你家有小动物吗?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的事好吗?(同学之间交流)
小结:在家庭中,在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我们和小动物之间已经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成为了好朋友。
板书:朋友
2、你还知道哪些野生动物,分小组说一说。
第四,部分树种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等。
所以,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保护珍稀植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检查评定
时间:20年月日
检查人: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废旧电池不乱丢
教学目标
(1)了解蓄电池的种类,了解废旧蓄电池的危害,对蓄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新课教学
学生:银杏、桫椤、珙桐、鹅掌楸、望天树等。
教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查询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请同学们把你们查询到资料说一下。
学生:说出其查询到的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
教师:阅读下面的资料,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分析它们树木减少的原因各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48页的资料,回答问题)
6.对于废电池的最佳处理办法是进行再生利用或环境无害化处置管理。所以回收利用这些废旧电池,既减少污染,又做到废物资源化。
检查评定
时间:20年月日
检查人: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还地球一片绿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讲故事、看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逐渐被人为地破坏。在故事中、歌声中和视频中让学生清楚环境的危机带给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危害,在表演中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
(2)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合理使用电池,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动物真是数不胜数、千奇百态。
3、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了动物会怎样?
小结: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动物,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更重要的事,人类也会随之灭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板书:保护人类的……
二、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如何帮助人类的吧。
(1)捕鼠能手----猫头鹰(录像片)
2、形成活动小组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确定六个小组。分别针对以上六个问题进行研究。
3、商讨研究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研究方法:(1)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2)问教师家长、同学(3)可以进行调查采访等。
4、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
(1)活化石----国宝大熊猫(录像)
(2)金丝猴录像
(3)丹顶鹤录像
……
4、你认识图中的珍稀动物吗?为什么称他们是珍稀动物?
(1)丛林之王——东北虎、华南虎,数量很少。
(2)金丝猴——全国只有60多只。
(3)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数量很少。
(4)丹顶鹤——全世界仅存1200只左右。
小结:所有的珍稀动物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是全社会的财富。它们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给我们的家园带来勃勃生机,但它们却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森林被毁,剥夺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污染,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现在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珍惜的野生动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88年11月8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那些伤害珍惜野生动物的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教
学
过
程
导入:(大屏幕展示水杉的图片)同学们,这张是水杉的图片。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尼泊尔王国访问的时,把中国的水杉栽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除水杉之外,我国还有哪些让人引以自豪的植物种类呢?
2.常用的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铁镍蓄电池、金属氧化物蓄电池、锌银蓄电池、锌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
3.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汞、锰、锌、镉、镍、铅等。废电池扔土壤里,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高血铅影响肾、肝、神经系统和造血器官,干扰肾功能和生殖功能,不可逆转地损伤大脑。会使儿童出现行为问题、低智商和精力难以集中。汞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急躁、易怒、好哭等症状,重度中毒时发生明显的性格改变、情感障碍、智力减退。镍通常从饮食中摄入,被认为可诱发肺癌和鼻窦癌。镍中毒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损害,严重者神志模糊或昏迷,并发心肌损害。
教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珍稀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略)
教师:珍稀植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联系。
第一,珍稀植物中的活化石植物,对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探讨自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植物中形态优美的,可作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
第三,植物的植株直立挺拔的,可作优质的木材或作绿化树种。
1.生长缓慢,种子发芽率低,加上野生动物危害树干和践踏球果导致银杉数目减少。
2.桫椤是孢子植物,它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生活力较弱,长成幼苗后生长也很慢。由于森林被伐,再加上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现在的桫椤数目减少。
3.由于长期以来过渡采掘以及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生态环境变化,野生的人参数目逐渐减少。
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它们?
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证明,废电池对动植物油危害。进而我们推断废电池水会对我们人类带来危害。
(四.)资料汇报
分小组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注意保存,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自己的发现。
1.蓄电池是1859年由普兰特(Plante)发明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铅酸蓄电池自发明后,在化学电源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其价格低廉、原材料易于获得,使用上有充分的可靠性,适用于大电流放电及广泛的环境温度范围等优点。
(三.)实验观察
演示事先布置的实验,实验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废电池是有危害的。
实验一、废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取了三个烧杯,编号为1、2、3号,分别加入350毫升自来水,每个烧杯里再放入两条从市场里买来的金鱼。上课前1小时在2号烧杯里放入2节剪碎的5号电池,在3号烧杯里放入4节剪碎的废电池。现在我们把三个烧杯放在中间的桌子上,大家看,2号烧杯里的鱼已经麻木,奄奄一息了,3号烧杯里的鱼已经死了。
检查评定
时间:20年月日
检查人: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保护珍稀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植物。
2.举例说明我国珍稀植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搜集。
情感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教学
重难点
了解濒危植物的生存状况,认识达到保护珍稀植物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回答)对于繁殖率低的植物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它们的繁殖,增加其数量;制定法律法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教师:很好!虽然我国具有复杂而多样的自然条件,拥有几乎北半球所有的植物类群。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近400种。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国外大多数地区的裸子植物几乎灭绝了,只有我国还保留了下来。因此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过度的砍伐森林,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使不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我国的宝贵植物资源,1996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