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计1

合集下载

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

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

矿山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 中专业 能力培 养和素 质教育 的重要组
而 ,随着煤炭形势的好转 ,很多煤炭院校扩大招 生规模 ,造成 师资力量相对 成部分。然而现 在的矿 山实习基地基本 上是 一种临时的教 学场 所 ,教学场
不足 ,引起教学质量下降 、培养的学生动手能 力差等诸 多问题。那么 ,在打 地和实习的费用一般是企 业无偿提供 和负担 ,使得井下 实习变成非常难 的
学 经 验 的 教 师 来 进 行 教 学 ,这 势 必 会 影 响 教 学 质 量 。 另 一 方 面 ,现 在 的 教 常规 实习基地进行本科生 的认识实 习,让之成 为必要实践教学 的保 证。其
学 体 系 不 注 重 动手 实践 能 力 的 培 养 ,学 生 缺 乏 创 新 能 力 ,导 致 参 加 工 作 后 次 ,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建立起 和企业 之间 的联 系 ,创造 学生 能够进得 去
每 鬻 g肇 ÷每
加 强 采 矿 工 程 专 业 本 科 生 实 践 教 学 和 毕 业 设 计 环 节
◆ 杨 胜 利 秦 风 华
(中国矿、 大学(北京 )资源 与安全工程学院 )
【摘要】近些年随煤炭行 业形势的转好 ,采矿 .Y-程 专业本科 生招 生规模也 大幅增加 。间接 造成教 学质量 下降、学生缺乏创新 能力。鉴 于 上述问题 ,提 出采矿工程 专业应该 充分 注重 实践教学工作 ,注重学生动手能 力的培养。 同时 ,加强毕业设计这一本科教 学的最后环 节,以 此 来 确保 教 学质 量 。 【关键 词 】采 矿 工 程 专 业 实践 教 学 毕 业设 计 教 学质 量
适 应 能 力 差 ,这 一 现 象 普 遍 存 在 于 很 多煤 炭 院 校 。 导 致 这 一现 象 的 原 因 是 矿 山 ,下 得 了 井 的 实 习基 地 。 总 之 ,需要 密 切 校 企 之 间 的联 系 ,不 但 巩 固这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 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

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2Mt/a ,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矿山是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行业,矿山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

为了保障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优化矿山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提高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该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矿山安全现状分析:通过对矿山事故的统计数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矿山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矿山安全管理制度设计:根据国内外矿山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本矿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3)矿山安全设施优化设计:通过对矿山现有的安全设施的检测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和优化方案,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矿山应急救援方案设计:设计矿山应急救援方案,包括事故应变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以提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5)矿山安全宣传教育设计: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和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实地调研:通过对目标矿山的实地调研,了解具体情况,并获取相关数据。

(2)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矿山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3)数据分析:对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4)模拟实验:通过进行矿山安全相关设施的模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期成果与影响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一系列的矿山安全设施优化方案和应急救援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设计方案,将能够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且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矿山安全管理与优化设计是一项重要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分析矿山的安全现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优化方案以及应急救援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并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指导书(采矿工程方向)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指导书(采矿工程方向)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采矿工程方向)矿物资源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步骤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从教学的需要和特点出发,使学生初步掌握采矿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采矿工程师,使学生具有解决矿床开采技术问题和编制初步设计的能力。

1.设计题目现在正在开采的生产或扩建矿山、改建矿山或经详细勘探了的其储量具有省和地方批准核实了的中小型新建矿山。

2.主要内容(1)总论(2)矿区地质(3)矿山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4)矿床开拓(5)基建工程量和基建进度计划(6)采矿方法(7)矿柱回采与空场处理(8)矿山机械(9)供电(10)矿山总平面布置(11)矿山技术经济3.设计步骤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依据一、阐明设计任务系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编制本设计。

所设计矿山为新建工程。

二、阐明设计的地质资料编写的单位、时间、文号及领导部门对报告审批的单位、时间、文号以及审批意见。

设计者本人对该报告的编制内容和地质勘探程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简要的评述。

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设计矿山的技术经济指标汇总于表1-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表1-1第二章矿区地质第一节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及行政概况:概述矿区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关系、交通道路、矿区附近的城镇居民区等。

并画一简单的矿区位置交通图。

二、矿山经济简述:附近工农业概况,建材、木材、水泥、燃料等供应情况,劳动力、动力、水、电等的来源。

三、矿区自然条件:年最高、最低与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降雪量(包括最大值),雨季的时间,风向、风力和地震等级。

第二节矿区地质一、矿区地质概况——与矿体顶、底板及矿体赋存有关的地层详细介绍,其他地层见到1-3句带过、说明产状等主要特征即可矿区地层层序,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分布情况与矿体赋存的关系。

矿区岩浆岩的种类、分布、形态、产状及其相互关系和矿床生成关系。

武汉大学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武汉大学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武汉大学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年产180万吨地下开采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此次毕业设计是以金山店现有地质勘探资料为依据,根据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完成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年产180万吨地下开采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有金山店采矿方法的选择,开拓系统的确定,采矿设备的选型,主要工程断面的设计,通风排水系统,矿山辅助工艺,总图运输,矿山安全卫生与土建设计。

根据设计说明书要求的年产量,确定矿石的提升量和采运设备的运输量,然后选用合适的提升设备和转运设备。

在设计中,采用双箕斗井提升,通过铲运机转运矿石至溜井,然后在各运输阶段,由电机车牵引矿车将矿石运到卸矿仓,放矿到主溜井至破碎硐室破碎,由主井提升至地面。

设计中的主要运输巷道断面根据运输设备的外形尺寸确定,包括双轨运输断面和单轨运输断面、斜坡道断面等。

在采矿方法的选择和开拓方案的确定中,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最后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不留矿柱的中央集中式开拓方案。

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对角式,然后根据风量和风压选取风机。

根据正常涌水量和设计扬程选取水泵和排水方式。

矿山的辅助工艺主要设计了矿山的鼓风系统和供电系统。

矿山安全主要是防水、防火、降尘和安全用电等。

矿山的土建主要设计了井塔和地表矿石与废石的运输。

关键词:金山店铁矿;地下开采;设计;目录附图JSD_XC1: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300M中段工程布置图附图JSD_XC2: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350M中段工程布置图附图JSD_XC3: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附图JSD_XC4: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自然崩落矿方法附图JSD_XC5: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JSD_XC6: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井筒断面图附图JSD_XC7: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巷道断面图附图JSD_XC8:武钢金山店铁矿19号勘探线开拓系统横剖面图附图JSD_XC9:武钢金山店铁矿开拓系统纵投影图附图JSD_XC10: 湖北省大冶县武钢金山店矿田地形地质图附图JSD_XC11: 武钢金山店铁矿张福山采区采矿方法对比图1 总论设计任务、依据及原则本设计是以金山店现有地质勘探资料为依据,以导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为指导。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矿工程本科毕 业设计教 学环节进行探讨 , 以解决 目前 采矿 工程 本科 毕业设计 中存在 的问题为 实践 目标 , 以培养 动手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专业理论扎 实的应 用型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为最终 目标 , 提 出了对保障条件、 设计 内 容、 设计思路和设计成 果应用等教 学改革方案 , 为提 高应 用型采矿 工程 本科毕业 生的“ 生存 能力” 提供 有 力保
( 二) 设计 成果应 用效 果不好
采 矿工 程 专 图纸 , 成果提 交后对 设计 进行 审核 与答 辩并 归 档 。毕业 设计 成果 中的一 小部 分会 应用 在本科 教 学 中 , 例如 , 在采 矿 C A D绘 图 、 采 矿学 、 井 巷工 程 与通 风与 安 全工程学等课程的本科教学环节中, 所应用的内容多为 些 二维 平 面图 形 , 在 应用 这 些 图形 进行 教 学 时 , 需 要 对其进行人为的“ 三维” 化处理 , 费时费力 , 教师也很少 对 这 些 图形进 行 更新 , 由于学 生 的本 体差 异 , 对 图形 的 领 会程 度 不一 , 总之 , 毕业 设 计 成果 应 用 受到 很 大程 度 的制约[ 3 1 。
2 0 1 3 年 第 2期 ( 总第 1 0 4 2期 )
黑 龙 江教 育( 高 教研究与评估)
HE I L ONG J I ANG E DUC AT I ON ( Hi g h e l - E d u c a i t o n Re s e a r c h& A p p r a i s a 1 )

安全 等 ; 井 田开拓 方式 平面 图 、 井 田开拓 方式 剖面 图 、 采 区平 面 图 、 采 区剖 面 图与工 作 面 布置 图 , 共5 张 二维 平 面设计 图纸 , 图形结构形式单一 , 二维图形能够充分表 现 出巷道 的长 度与 断面尺 寸 , 而在 刻 画巷道 间 的系统 关 系时 , 只能通 过 标注 在 巷道 上 的标 高 来完 成 , 缺乏 直 观 性, 学 生往往 对二 维 图形“ 不感 冒” , 设计 的兴 趣不 大 。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针对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一项综合实践性设计任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来巩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简要介绍。

本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某煤矿井下矿山压力的监测与控制”,旨在研究该煤矿井下的地质构造、矿山压力分布以及井下矿山压力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首先,进行煤矿地质勘探,获取井下地质构造的数据。

通过调查煤矿的地理位置、地质背景和矿山压力现状,对煤矿井下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

利用地质勘探技术,获得各个煤层的厚度、倾角和断层等数据。

其次,进行矿山压力分布的研究。

根据地质构造和地下矿山压力分布规律,利用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构建煤矿井下地应力场的模型。

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煤矿井下地应力场的分布图和变化规律。

然后,进行矿山压力的监测。

利用压力测量仪器和设备,对井下矿山压力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设置监测点,连续记录井下矿山压力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及时预警和处理矿山压力异常情况。

最后,进行矿山压力的控制。

根据井下矿山压力分布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矿山压力控制方法。

如采用支护措施、注浆加固、减小钻孔炮炸力度等措施,降低矿山压力对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和实践,本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旨在提升学生在采矿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调查和分析煤矿地质构造、研究矿山压力分布、进行矿山压力监测和控制,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煤矿地质和矿山压力的基本知识,了解矿山压力对煤矿安全的影响,以及应对矿山压力异常情况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位置与交通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风台县西北,距县城约20km,归风台县管辖。

东西宽7~15km,平均约11km,南北长8~17km,平均约13km,面积约140km2。

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6′15″~116°37′00″,北纬32°43′47″~32°52′30″。

区内有风台~利辛公路通过,外围有风台~蒙城、风台~颍上~阜阳、潘集~谢桥等主要公路。

淮南~阜阳铁路经过井田南缘。

西淝河流经本区南部入淮河,可通50吨级船只,交通方便。

图1.1顾桥井田交通位置图1.1.2地形与水系顾桥井田地处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1~24m,西北高,东南低。

永幸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中部入淮河,西淝河经过本区南缘,在鲁台改入淮河,是地面水汇集排泄的渠道,历年最高水位+24.82m(1954年),1991年为+24.03m(闸上),两岸筑有大堤,最大堤距3000~3500m,右堤顶高+26.61m,左堤顶高+27.11m。

顾桥集西有岗河,地势低洼,标高为18~20m。

此外,区内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

1.1.3矿区生产与建设淮南潘谢矿区拥有136.75亿吨保有储量,自70年代开发以来,已建成潘一、潘二、潘三、谢桥和张集等5对矿井,投产规模16.1Mt/a。

广大矿区范围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水产养殖位次,乡镇企业落后,产值低。

供电电源可靠:本矿井位于潘谢矿区西部,邻近有3座电厂:淮南电厂(一厂)位于本矿井东南约50km处,现装机容量490MW;洛河电厂(二厂)位于淮南电厂东北约5km处,设计装机容量4×300MW,以220kV线路与区域电网相联;平圩电厂(三厂)位于淮南电厂西约11km处,设计装机容量4×600MW;洛河电厂与平圩电厂之间有500kV联络线,并均以500kV超高压线路经繁昌与江南电网相联。

1.1.4气象本区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15.1 ℃,极端最高气温41.2 ℃(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2.8 ℃(69年1月31日)。

年平均降雨量926.30mm,最大1723.5mm(1954年),最小471.9mm (1966年),日最大降雨量320.44mm ,小时最大降雨量75.3mm。

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的40%。

年平均蒸发量1610.14mm(水面),最大2008.1mm(58年),最小1261.2mm(80年)。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0.5。

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

平均风速3.18m/s,最大风速20m/s。

年初霜期在11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91~238天。

初雪一般在11月上旬,终霜在次年3月中旬,雪期72~127天,最长138天,最短26天,最长连续降雪6天,日最大降雪量16cm .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

冻结深度4~12cm,最大冻结深度30cm。

1.1.5地震根据历史资料,淮南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

颖上县志记载有感地震16次,其中1931年在明龙山曾发生6.25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7度。

其它地区地震,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1937年荷泽7级地震,对本区均有波及,但无较大破坏。

在抗震方面,安徽省地震局皖震发地字(84)020号文对淮南地区未来百年内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7度。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于一九九二年六月正式发布。

国家建设部以建抗[1993]13号文、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以中煤总基经学第47号文通知执行新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

根据“90区划图”,淮南矿区(包括潘谢矿区)所处区域均划为6度基本烈度区。

1.2地质特征1.2.1 井田的勘探程度顾桥井田从1966年至1980年间在原有勘探区内先后施工钻孔387个,井田范围扩大后,又增加了原属张集、丁集二井田的部分钻孔49个、顾桥煤层气测试井1个和井筒检查孔7个,全井田共有钻孔444个,钻探工程量346528.70m。

其中地质孔407个,工程量326336.65m;水文孔37个,工程量20192.05m,抽水25次。

此外,还施工了供水水源详勘孔56个,工程量5885.81m。

上述钻孔绝大部分实施了测井工作。

为配合原有勘探区的资源勘探工作,还进行了光电和模拟地震勘探,共施工测线长1661.08km,计22786个物理点。

为了进一步查明地质构造及主要煤层的赋存状况,1995年又对原勘探区大部分区段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字地震补充勘探,完成测线总长781.5km,物理点计35470个,目前即将完成首采块段三维地震勘探工作。

1.2.2地层顾桥井田属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

井田地层全系钻孔揭露。

一、奥陶系中下统(Q)1+2井田揭露最大厚度109.16m,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及少量砾状灰岩,顶部夹灰绿色铝土团块,性致密,未见溶蚀。

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有四个钻孔穿过全组,平均厚104m。

由灰岩、泥岩、粉砂岩相间组成,含薄煤6~9层,大部分不可采,不稳定。

有灰岩10~13层,平均总厚47.7m,占地层总厚的44%。

富含蜓化石,主要有:似纺缍蜓(Quasifusulina sp);希瓦格蜓(Schwagerina sp);皱壁蜓(Rugusofusulina sp);东方轮叶(Annularia cf Orientalis);卵形脉羊齿(Neuropteris ovata)。

三、二迭系(P)底部以海相泥岩与太原组分界,厚度大于954m,分上、下统四个组,其中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厚734m,含煤33层,总厚30.08m,含煤系数为4.10%,可分七个含煤段。

a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即第一含煤段(图4-1-1):厚76m,含煤一层,平均厚7.46m,含煤系数9.82%。

底部为灰黑色海相泥岩,其上有砂泥岩互层,富产动物化石,多菱铁结核;中部以细中砂岩为主,局部砾及泥质包体,顶部为泥岩。

b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即第二含煤段(图4-1-2):厚111m,含煤9层,平均总厚8.54m,含煤系数7.69%。

底部为中粗砂岩,具冲刷特征,其上有鲕状花斑泥岩与铝质泥岩,是煤岩怪对比的标志。

5煤顶部多砂泥岩互层,具浑浊层理与虫迹。

8煤、6-2煤、5-2煤层顶板各有较厚的中细砂岩。

c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地层总厚547m,包括五个含煤段。

(1)第三含煤段(图4-1-3):地层厚120m,含煤6层,平均厚4.16m,含煤系数3.47%。

下部以砂岩、石英砂岩为主;中部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10煤上部偶有花斑泥岩,11-1煤下普遍有鲕状泥岩,11-2煤顶板富含植物化石;上部以中砂岩为主,局部为石英质砂岩。

(2)第四含煤段(图4-1-4):地层厚73m,含煤6层,平均厚5.77m,含煤系数7.90%。

底部细中砂岩,其上有紫红色含鲕花斑泥岩,是全区标志层,中上部是煤组层位,以泥岩类为主,15煤上下砂岩富含菱铁。

(3)第五含煤段(图4-1-5):地层厚110m,多呈青灰、灰绿色,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含煤3层,厚1.78m,含煤系数1.62%。

下部有2~4层紫红锈黄色花斑状泥岩;顶部偶见褐红色隐紫红花斑泥岩;17-1煤层灰黑色泥岩和砂泥岩互层中富产海豆芽化石,具底栖动物通道。

(4)第六含煤段(图4-1-6):地层厚138m,含煤4层,厚1.17m,含煤系数0.85%。

以灰、青灰、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细中砂岩。

上部泥岩与砂岩交替频繁;18煤底部常见含铝质泥岩,时而有鲕状结构;18~19煤层间有薄层硅质岩1~3层,富含海绵骨针;20煤上偶见薄层花斑泥岩。

第七含煤段(图4-1-7):平均厚106m,含劣质煤4~6层,厚1.2m,含煤系数1.13%。

以深灰、灰绿、青灰色泥岩和灰白、灰绿色砂岩交替组成。

d二迭系上统石千峰组地层厚度大于220m,张集井田厚260m。

是一套以紫红色为主的杂色非含煤地层,由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底部以灰白~浅红色含砾中粗砂岩与石盒子组分界。

二迭纪地层的沉积环境是从陆表海海湾发展而来的下三角洲平原,经历了海湾充填、树枝状、网状河体系,转入河口湾海湾环境,进而发展到上三角洲平原、陆相冲积平原沉积。

本井田石炭二迭系动植物化石见表4-1-2。

四、新生界新生界厚224.10~576m,直接覆盖在二迭纪煤系之上,厚度比差352m,东南薄,西北厚。

由上往下,由新到老叙述如下:(1)第四系一般厚115m 。

上部25m以细粉砂为主;中部25m为砂质粘土;下部65m以中细砂为主,夹透镜状砂质粘土,是矿区主要供水水源。

(2)新第三系上新统N2:一般厚190m,全区发育,以浅灰,灰黄色粗中砂为主,夹薄层粘土,局部钙质胶结成“砂盘”。

2:埋藏深度由260~400m,在古地形隆起带地层变薄或缺中新统N1失,一般厚120m。

岩性为灰绿色厚层状固结粘土,上段夹多层中细砂,下段局部含石膏晶块和钙质。

1:埋藏在400m以深,古地形隆起带缺失。

上部70m以中粗中新统N1砂为主,局部含砾;下部20m为灰绿、棕红色固结粘土,含钙质结核,局部为泥灰岩。

(3)老第三系埋藏深度由239.00~562.10m,厚度0~18m,片状分布在基岩面上,不受古地形深浅的控制。

岩性为灰白、紫红色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偶夹薄层固结粘土。

原报告称为碎石层。

1.2.3构造本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中部,属陈桥背斜东翼与潘集背斜西部衔接带。

煤系地层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多为5°~15°的反“S”型单斜构造。

1.2.4水文地质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巨厚覆盖层下多煤层、多含水层、充水因素复杂的矿床,其富水性属简单~中等,与地表水体无水力联系。

(1)主要充水因素本井田基岩被厚度介于224.10~576.00m之间的西北厚、东南薄的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

按松散沉积物组合特征及其含、隔水性能不同,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4个含水组、4个隔水组和1个碎石层。

其中第三隔水组除在局部古地形隆起处变薄或缺失外,绝大部分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30~55m,系其上、下含水层间的良好隔水层。

第四含水组在七线以北与基岩直接接触,厚度多为30~80m,系基岩含水组的主要补给水源。

底部的碎石层若与含水层接触时,有可能起到一定的导水作用。

二叠系砂岩以中、细粒为主,局部裂隙发育,一般为钙质充填,富水性弱,以储存量为主,且因间夹泥岩和煤层,含水组之间在自然状态下无密切的水力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