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五箴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目录卷一:修身一·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二·家教贵严——心到静极时,真境产生出三·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四·修身课程——十二条课程,终日桸历五·立志有恒,尤能“金丹换骨”卷二:学问一·为学之道——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二·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三·修辞以立诚,忌巧言雕饰——求学三耻无穷受用,来自有始有终卷三:居家一,孝友,独孝友则立获吉庆二,仁和,和气蒸蒸而家必胜三,严,治家贵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四,五种遗规,我辈锺而行之,极易为力五,八字诀,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岗公为法,书,蔬,鱼,猪。

早,扫,考(祭祀祖先),宝(就是亲族里和乡里之人,经常互相来往,贺喜吊丧询问疾病,同济急难,人待人是无价之宝)六,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七,八本堂,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字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八本即:读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奉双亲以能讨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乱说为本,居家以不睡懒觉为本,作官以不贪钱为本,行军以不骚扰百姓为本。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挚,则责之愈切九,居家四败,家庭衰败的原因有四:没有礼仪之家衰败,兄弟相互欺诈之家衰败,妇女淫荡秽乱之家衰败,子骄傲自满,轻侮别人之家衰败。

一个人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方面:昏暗懒惰,偏信下人的人衰败,骄傲自满,轻侮别人的人衰败,反复无信的人衰败,贪婪而且苛刻的人衰败卷四:一·简朴。

家国之行,皆由克勤克俭所致二·敬勤,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三·敬恕,圣人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四·恒常,行之有恒,则日见其大。

五·忍,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六·悔,以园融变通为体,不怨不尤为用。

七·虚心,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八·明强,修身齐家,须以明强为本。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风家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教的代表。

他的家风家训以“忠诚、勤勉、正直、谦虚、宽容、诚信、孝顺、尊敬”为核心,推崇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一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珍贵财富。

1. 忠诚曾国藩在家风中力挺忠诚。

他认为忠诚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忠诚不渝。

他的忠诚指的是“忠于天命,忠于国家,忠于友情,忠于信仰”,这种忠诚不仅是说出口的而是要付诸实践的。

2. 勤勉曾国藩反对“懒散”和“轻浮”。

他认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要抓住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勤勉工作、精益求精。

他还说:“不勤劳则无功,不修身则无德”,可见他对于勤勉的重视。

3. 正直在曾国藩的家风中,正直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他认为正直即使面对困境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任何利益妥协和妥协。

他的家风中也提到过要君子可责,这也是与正直相同的性质。

正直需要靠人的精神力量来支撑,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锤炼。

4. 谦虚曾国藩在家风中非常崇尚谦虚,他认为“君子谦而让,让而施,施而仁”,这其实就是让人们改变奢侈散漫的行为,懂得礼义博爱,并以身作则,做到“思己之谦,使人之权”。

同时谦虚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一种心态。

5. 宽容曾国藩主张以宽容的心态来审视和面对人,他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误,倘若我们不能宽容别人,那么别人也无法宽容我们。

同时,要以善谋善断的态度,用聪明机智来化解矛盾。

曾国藩深知人心难测,面对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宽容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修养。

6. 诚信曾国藩的家风中讲的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

他认为“承诺就是承担”的原则应当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贵在言出必行,做出信誉良好的表率。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应该深入人心、被严格遵守。

7. 孝顺曾国藩的家风中也特别强调了孝顺这个重要的精神。

他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种美德。

曾国藩修身12句箴言

曾国藩修身12句箴言

曾国藩修身12句箴言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陽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婬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

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

曾国藩:修身五箴,从静坐、守礼、谨言、有恒四个方面来做。

曾国藩:修身五箴,从静坐、守礼、谨言、有恒四个方面来做。

曾国藩:修身五箴,从静坐、守礼、谨言、有恒四个方面来做。

一、立志箴“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

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

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兴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历史上的圣贤,他们都是人,我也是人,圣贤能做到的,我也要立志做到。

上天给我的福禄已经很厚了,但惯于安逸享乐,就会招致灾祸。

立志修身以来,对自己有过不下千次的痛骂、悔恨,现在是中止这种情况的时候,逝去的岁月无法挽回,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要以道自任,并发扬它,只要一息尚存,就永不停止。

二、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曰三才。

严恪齐明,以凝汝命;汝之不庄,伐生戕性。

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

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汝,天罚昭昭。

”开天辟地后,天地阴阳分开,万物化育,人秉持仁义礼智信而生;天地人三足鼎立,被称为三才;天地之理整齐严明,也是人的性命所在,如果不遵循,性命就会受到破坏;要严格遵循,没有人和事可以怠慢、放弛,否则只会伤害到自身;即使这种伤害暂时没有到来,也会助长骄气,从而让别人看不起,这也是天理昭昭的表现吧。

三、主静箴“斋宿日观,天鸡一鸣。

万籁俱息,但闻钟声。

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

我虑则一,彼纷不纷。

驰骛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每天的黎明,就像上天在叫醒人们,这个时候天地很安静,只能听到晨钟的声音。

在黎明的时候静坐,是比较好的时刻,虽然也难免心神不定,但即使是前有猛虎、后有毒蛇,也不能退避,要坚持排除杂念,做到思虑安定;每天和杂念斗争就像三军打仗一样,只要自己保持思虑安定,即使杂念在纷扰,也不要为之所动。

我半辈子都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年纪不小了,不能就这么终老,因此要立志做主静的功夫,以求思虑安定。

四、谨言箴“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汝神。

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

曾国藩家训白话全解

曾国藩家训白话全解

曾国藩,字长兴,浙江绍兴人,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

他为人正直、勤奋踏实,并积极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民族的富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提倡“实学为本”,主张将道德与学问相结合,注重家庭教育,以培养人才为己任。

他的家训也是他传统价值观与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曾国藩家训有《曾文正公家训白话全解》一书,通过白话文的形式对其中的经典家训进行了解读。

下面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几条家训。

品德曾国藩强调修身养性,关注个人的品德修养。

他提出:“世上所有成功者,都将静心做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时刻谦虚谨慎,勤勉努力,追求卓越。

学问曾国藩非常重视学习,认为学问是成功的基石。

他提醒子弟们:“学问的第一要义,就是心直口快,能讲字断。

知书达礼,礼尚往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问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更要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时能够表达清晰、得体。

勤奋曾国藩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他告诉子弟们:“勤学力行,事业家风亲近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和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同时家庭的风气也会因此而变得良好。

诚信曾国藩非常看重诚信,他教诲子弟们:“诚心正意,神明自在。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心怀诚意、真实待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同时也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尊敬曾国藩强调要尊敬长辈和敬重他人。

他说:“尊敬长上,感念恩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尊敬他人并感恩,从长辈和恩师的言传身教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曾国藩家训中的这些家训不仅是他个人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总结,也是对于社会准则和家庭伦理的具体要求。

通过对这些家训的遵循,不仅可以使个人的品德得到提升,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的和谐。

总之,曾国藩的家训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引领着我们努力奋进,坚持道德准则,注重学问修养,勤奋努力,保持诚信,尊重他人。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总结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总结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总结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家风和家训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体现了他崇德修身、勤俭持家、忠诚报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下面将以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为主线,总结其核心内容。

一、崇德修身曾国藩强调崇尚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最重要的。

他在家训中强调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他对个人修养和家庭和睦的重视。

他主张要以德为本,注重修身养性,做到“以廉自持,以孝自重,以忠自慎,以勤自励”,以此来塑造一个好的家庭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勤俭持家曾国藩非常注重勤俭持家,他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应该贯彻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在家训中强调要“勤俭之本,储蓄之道”,并说“家有一日之粮,当节约三日之用”。

他主张家庭成员要从小事做起,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和财物,这样才能保持家庭的稳定和繁荣。

三、忠诚报国曾国藩一生都致力于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强调忠诚于国家和民族是每个人的责任。

他在家训中强调要“忠于国家,报效社稷”,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认为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荣誉都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怀有忠诚之心,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尽自己的力量。

四、教育子女曾国藩非常注重教育子女,他认为教育是家庭的重要责任。

他在家训中强调要“教导子女,传承家风”,并说“子女贵行,不贵言”。

他主张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教育子女要注重实际行动,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道德和美德,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勇于担当曾国藩鼓励人们勇于担当,他认为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能有所作为。

他在家训中强调要“事业担当,勇往直前”,并说“无所畏惧,力行不辍”。

他主张每个人都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不退缩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品格,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家风家训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经典名言】曾国藩家训名言

【经典名言】曾国藩家训名言

【经典名言】曾国藩家训名言●解读序年少时不求自立,任光阴流逝。

古人在我现在的年纪已经学有所成了,而我却仍是碌碌无为,太让人伤感了!从现在开始,牵涉的人事越来越多,德行一天天减少,渐趋下流,这是可预知的。

疾病能增长人的智慧,安逸能让人丧亡。

我只是中等天赋,却事业顺利,因此想下苦功使自己振奋向上,这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创作此《五箴》。

立志箴那彪柄千古的先哲,他们也是普通人。

我虽然藐小,但也是父母所生,给予我聪明福禄,这已是太丰厚了。

不顾天道,惯于安逸,这会招来凶灾。

积聚的悔恨已有上千,该是终止的时候了。

已经逝去的岁月已无法挽回,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承担道义,并用语言加以发扬。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决遵循。

居敬箴天地定位后,万物化育。

鼎足而配,称为天地人三才,并最终诞生了你的生命。

你内心不端庄,残生害性。

哪个人可以对他傲慢?哪件事可以随意放松处置?处事放松的人会一事无成,对人傲慢的人别人也会对你傲慢,他人即使不加拒绝,也会助长你的骄气。

人们最终会看不起你,这就是昭昭天罚。

主静箴住在日观,听见天鸡鸣叫。

万籁俱寂,只闻观中的钟声。

身后是毒蛇,身前是猛虎,但只要神定心泰,谁敢欺侮我?难道不是它们避人?好比面对三军,我的思虑专一,不会因为他们的纷扰而动摇。

半辈子心意驰突,还未曾自己作过主,现在已经老了,难道能让心情纷乱地度过一生?谨言箴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最终只能给自身带来灾祸。

闲言碎语,也会搅乱你的心神,理解的人不夸耀,夸耀的人不理解。

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让智者笑话,让愚者惊骇。

那惊骇的人弄清原委以后,会说你欺骗。

笑话你的人会鄙视你,即使你很直率也会怀疑你。

最终忧患愧悔丛集,便铭记下来一定要改正。

铭记以后仍然蹈其覆辙,可叹你已经老了。

有恒箴自从我识字有各种经历,至今已有二十八年,却没有增添什么知识,以前所赞同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加以鄙弃。

既抛弃了以前的东西,新增加的东西又得而又抛。

自己没有恒常的德性,常为外物所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修身五箴
五箴(并序)
少不自立,荏苒遂泪今兹。

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

不其戚也!
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报,下流之赴,抑又可知。

夫(疒火)疾疾所以益智,
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才而履安顺,将欲刻苦而自根拔,谅哉其难之欤!作五箴以
自创云:
年少时不求自立,任时光白白流逝。

古人在我现在的年纪时都已学业有成了,而我还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不免让人感伤于怀!从今天开始涉及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恩德一天不如一天,渐趋下游,这多是在预料之内的。

疾病能增长人的智慧,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败亡。

我只是中等的天赋,但却事业通达,一帆风顺,怕养成骄奢之气,所以想勤下功夫使自己更进一步,但说来容易做来难,故创下以下(五箴)
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

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

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
而佚,是及凶灾。

积悔累千,其终也已。

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

荷道以躬,舆之
以言。

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名垂千古的先哲和圣贤,他们也是普通人。

我虽然渺小,但是也是父母所生。

给予我聪慧福禄,这已经是非常丰厚了。

违背天理,享受安逸,就容易招来灾祸。

积聚的悔恨已有上千,该是终止的时候了。

已经逝去的岁月已经无法挽回,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承担道义,并用语言加以发扬。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持遵循下去。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

鼎焉作配,实回三才。

严恪斋明,以凝女命。

女之不
庄,伐生戕性。

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

纵彼不反,亦长
吾骄。

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天地定立名分后,万物化育。

鼎足而配,称为天地人三才,并最终诞生了人类。

内心不正,残害生灵。

哪个人可以对他傲慢无礼?哪些事可以松弛懈怠?处事粗心大意的人终将一事无成,待人傲慢的人别人也会对你无礼相待。

如果他人对你的行为不加以拒绝,就会助长你的骄气。

其结果同样是让人看不起,这些多是惹恼上天所降下的惩罚。

主静箴
斋宿日观,天鸡一鸣。

万籁俱息,但闻钟声。

后有毒蛇,前有猛虎。

神定不
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

我虚则一,彼纷不纷。

驰骛半生,曾不自
主。

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

寄宿在日观之中,听到了天鸡的鸣叫,万籁俱寂,只能听到观中钟声。

身后有毒蛇,身前有猛虎,但只要神定心泰,谁敢欺侮我呢?有些人躲避世事,就像战场上面对三军一般。

我却的思虑专一,不会被外界纷杂之事所分扰。

我半辈子心意松弛,还未曾自主处事过,如今已经老了,难道还要被外界纷乱之事所打扰吗?
谨言箴
巧语悦人,自扰其身。

闲言送日,亦搅女神。

解人不夸,夸者不解。

道听途
说,智笑愚骇。

骇者终明,谓女贾欺。

笑者鄙女,虽矢犹疑。

尤侮既丛,铭以自
攻。

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他人,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平常生活中的闲言碎语,也会搅乱你的心神。

真正有智慧的人从不向人夸耀,而夸耀的人往往不明白,不了解。

对于那些道听途说的事情,聪慧的人只是付之一笑,而愚笨的人则会惊慌失措。

当那些惊慌失措之人明白真相后,便会说自己受了欺骗。

笑话你的人会轻视你,即使你的率真也会遭到怀疑。

这不免使你心生悔恨,所以必须把类似的事情和遭遇牢记在心,时刻警醒自己,以免日后再重蹈覆辙,到老之时空发感叹。

有恒箴
自吾识字,百历洎兹。

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

曩者所忻,阅时而鄙。

故者既抛,新者旋徙。

德业之不常,日为物迁。

尔之再食,曾未闻或愆。

黍黍之增,久乃
盈斗。

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从我识字开始,经历了不少遭遇,到如今已有二十八年了,但还是感觉没有什么成就,一无所知。

以前所赞成认同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

已经抛弃的东西暂且不说,但新增加的东西却也不能保持长久。

这主要是没有恒心的缘故呀。

如果不能养成恒久的德性,经常被外界事物所左右,此生就会难成大事。

只有一天天的积累,事物才会由小到大,就像一粒粒的粮食经过日益的积累,也能装满一斗。

天君司命揭示的道理便在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