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阶段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高一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一部《水浒传》,▲近百万言。

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败落”二字,便▲点染出景象。

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到:“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A. 林林总总渲染毛骨悚然B.洋洋洒洒点染毛骨悚然C. 林林总总点染心惊胆战D. 洋洋洒洒渲染心惊胆战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 分)(▲)A.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3分)(▲)A.上港集团为球队聘请了瑞典教练埃里克松,在短短一年内就凭借丰富的经验把上港对打造成了一支中超强队,为上港集团争得了不少荣誉。

B.作为现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内心既坚硬如铁又容清似水,他的一生,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

C.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每周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D.“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词,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缘于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一种“甜美的忧郁”的境界。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经典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智慧的对话者。

▲、▲。

▲、▲、▲。

我读经典,一直有个卑微的念头,希望自己的心智能够配得上经典。

①在我看来,经典首先是一个对话者。

②人们常把经典比作“教科书”③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④它的价值与意义,取决于与之对话的那个对话者⑤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你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A. ①④②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⑤③D.③⑤④②①5.下面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期检测试题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期检测试题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期检测试题(含解析)【题文】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的蝴蝶为可羡了。

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的酣足的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

A.吝啬白驹过隙朝闻夕死B.吝啬稍纵即逝朝生暮死C.吝惜稍纵即逝朝生暮死D.吝惜白驹过隙朝闻夕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吝啬”指非常小气,当用不用或当给不给,贬义词,这里是说上天既然给了我们生命却又舍不得而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的创造时代。

“吝惜”后者指舍不得拿出珍惜,中性词。

根据语境应是“吝啬”。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流逝。

朝闻夕死: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生暮死::①早晨出生,夜晚死亡。

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时间飞逝。

)【题型】语言知识基础【备注】【结束】2.【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制造”含金量越来越高,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且有吉祥物、围巾等装饰品。

B.面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航天技术工作者殚精竭虑,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确实可堪称不易。

C.PM2.5主要由人类的活动造成,专家呼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企业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公民从点滴做起,自觉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做了答复:一定要认真调查,还原事实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就业环境。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仅……而且,语序错B 成分赘余。

“可”与“堪称”重复D歧义“对记者的问题”有两解:一、记者发现并向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应问题;二、记者本身也存在的职业操守等方面的问题【题型】语言知识基础【备注】【结束】3.【题文】在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字形书写及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苜蓿弩笨面颊.(xiá)觇.视(chān)B.户牖趿拉嫉.妒(jì)惩.罚(chěng)C.逡巡取缔水泵.(bàng)窥.探(kuī)D.精炼羁縻鬈.曲(quán)憎.恶(zēng)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斤斤计较....不可。

B.字词句被人用得太滥的例子俯拾即是....,它们是前人所谓的“套语”,我们所谓的“滥调”。

C.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沸沸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个“紧”字,境界全出。

D.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是形声法,常常是甲字从乙字得声,可是有许多这样的字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喻....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B.你如果随便从报章杂志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是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C.只要来自生活,发诸于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D.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B.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为了证明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论证,其中引自《水浒传》的就有三处。

C.高尔斯华绥的《品质》通篇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成功塑造了一位虽然贫穷,但是恪守职业尊严的靴匠形象。

D.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得简约清淡,对人物的刻画,着笔不多,却真实生动。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古代虚词一书中对“宁可”的释义不是侧重于“取舍”这一行为,而是侧重于意志、意愿、态度等,这种解释______准确。

(2)如今的书坛画坛________,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

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造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3)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

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___________。

A.有失鱼龙混杂无能为力 B.有失鱼目混珠无能为力C.失之鱼目混珠爱莫能助 D.失之鱼目混杂爱莫能助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在“十三五”其间出台,延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但势必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B.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C.受制于物力、财力等因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使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几乎将一声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

D.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预防和发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来祝贺恩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3分)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耄耋逢春获寿延年B.乐道安居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C.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细读,严格意义上说应来自于上个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

:“。

,,,。

他们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①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②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显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③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这样定义的④细读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⑤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⑥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A.③④⑤①②⑥ B.③⑤④①⑥② C.⑤④①⑥②③ D.⑤③④①②⑥5.对下面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2016年高一10月段考答案

2016年高一10月段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级语文(答案)一.基础选择1.C héng/hèng,yǎn/yè,cì/zhì(A zǎi/zài,jiǎo/jué,hé B jiè/jí,bì,sù, D zuō/zuò,zhàn/jiàn,chì)2.B(“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本句主要意思是团结努力治理脏乱差,词语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A、可圈可点。

古代用加圆圈或点表示文章的句读。

圈点也常加在字句的旁边,表示精彩或重要。

可圈可点是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赞扬。

C、事倍功半。

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D、相形见绌。

形:对照;绌:不如,不足。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3.C (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B项搭配不当,“创造”和“精神”搭配不当,将“精神”改为“环境”;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是为了”或“是其根本目的”。

)4.B(本题有空处有六个分句,三整句话。

分析所给出的六句话,可以发现文段分别分析了两种情况。

然后注意一些标志词,如“当然”,“反过来”,“但如果这样”就可以判断出选项B是正确选项。

)二、课内文言文5.C (这里的“谢”是“道歉”的意思。

)6.D(例句和D项“以”都是连词,来;A项“以”是介词,按照;B项“以”是介词,用、拿;C项“以”是连词,表修饰。

)7.A (A项,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意动用法。

)8.B(①②句是定语后置句;③句中,“被”是“遭受”的意思,不是被动句;④句中,“见”是被动句的标志。

)9.①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群臣认为他很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

(译出“陛下”、“怪”字意动用法、“顾”各1分)②秦王于是拔出剑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联考试题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联考试题

2017学年第一学期10月联考试卷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3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指定位置。

3. 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基础知识考查(每小题3分,共30分)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A.汜(fán)南飨(xiǎng) 倍德(忘恩)B.淬(cuì)不知(知道) 共(gōng,供给)其乏困C.刀俎(zǔ) 何厌(满足)之有非常(意外的变故)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八创(chuāng)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距关,毋内诸侯。

C.图穷而匕首见。

D.失其所与,不知。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替代④替B.①驻扎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扎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替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樊於期乃前.曰邻之厚.,君之薄也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比.诸侯之列C、函.封之皆白衣冠..以送之D、越国以鄙.远项伯夜.驰之沛公军5、下列选项中句子的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秦王购之金千斤C、见燕使者咸阳宫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6、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财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感谢进兵北略.地略:夺取C、今闻购.将军之首购:购买今行而无信.信:信用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厚遗.秦王宠臣遗:赠送7、下列选项中句子的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夫晋,何厌之有?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C、欲与俱D、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人居远未来行李....之往来B、樊将军以穷困..之..来归丹愿大王少假借C、诸郎中....执兵北蛮夷之鄙人D、请辞决..于晋..矣以其无礼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例句:太子迟.之A、群臣怪.之B、使使以闻.大王C、既东封.郑D、若不阙.秦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高一必修一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高一必修一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一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阶段调研测试说明:本套试卷选择题共10题,共25分,填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共65分,填写在答题纸上;作文70分,写在作文纸上。

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有洞天浑成C.匠心别树一帜饱满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该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住国内微型车、农用车生产制造起步不久、市场销售日趋走俏,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___;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4.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

2019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一10月段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一10月段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一10月段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______ 。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______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______ 的点睛之笔。

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________ 别有洞天________ 浑成C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D.用心________ 别有洞天________ 饱满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__ )A .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 .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 .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 .该企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抓住国内微型车、农用车生产制造起步不久、市场销售日趋走俏,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________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4. 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阶段调研测试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 B.匠心别有洞天浑成C.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该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住国内微型车、农用车生产制造起步不久、市场销售日趋走俏,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我爱纯真浪漫, ________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________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4.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

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A.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B.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

C.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

D.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溪流不断汇入,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19分)(一)课内文言知识积累(4分)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部....的一项是(2分)()..解释正确A.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 而闻者彰.(清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照)B.假.舆马者(借助)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用刀雕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在)C.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士大夫之族.(类)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为民者宣.之使言(宣扬)7.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C.人非生而.知之者则群聚而.笑之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之不解,或师焉.(二)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列两段古文,完成第8—11题。

(19分)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古之君子,如淮阴侯③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④,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注】①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后代称儿童时代。

②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辅佐高祖刘邦建立西汉。

④忧:父母的丧事。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

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2分)()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淮阴侯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⑴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3分)⑵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3分)⑶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分)三、诗歌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

②郊扉:犹郊居。

③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⑴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⑵本诗颈联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分)⑶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师说》③,天下归心。

《短歌行》④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⑤往者不可谏,。

《论语》⑥防民之口,。

(《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⑦,杂英满芳甸。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⑧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孟子》五、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农具之锈李亮①农具们在角落一放就是好多年。

有的在某些墙角,有的在某些仓窑的杂物堆里。

除了偶尔透过窗棂或双扇木门缝隙钻进来的阳光和阳光中的浮尘拜访它们之外,再没有眼光一遍遍洗刷出这些农具耀眼的光芒,再没有坚厚糙砺的手掌打磨出它们光滑映人的包浆,再没有呼吸沿着曾经年轻的肩胛骨或臂膀传递给这些铁并使它们也有了体温,也再没有宛若诗经中记载歌唱的那些人类与自然通过农具而交流出的空灵之音。

这些农具如今多数已哑了喉咙,熄了目光,再不轻易被碰触。

②由生铁打造的铧对最初在黄土高原定居的人们而言意义非凡。

它从远古时期的某一处土壤开始,被时光之手稳稳地扶着,不疾不徐,一路犁出农耕文明的诗行。

终于,铧头反射的光芒也照亮了第一批在黄土高原上定居的人们的汗光。

这种照亮甚至是一种点燃,一种召唤。

于是,在垦荒为田的信念之中,每一页犁铧后都紧随着农人的脚步和蓬勃而出的庄稼。

③无法想象在纯手工业时代,打造一页铁铧需要多久时间和多烈的火候,以及多么坚实的臂膊和锋利的眼神。

在专业打铧人的注视中,一页完成了的铧是具有情感的。

它的边缘即将被植物和土壤的气息所渗透,它的身体即将映照储存农人们的身影。

铧的内心注定是温柔敦厚和生动迷人的。

④它们沉稳、坚固、锋利,在泥土的打磨中愈发光华灿灿。

这种光华如太阳一般亮丝缕缕,召唤农人们每个春天抖擞精神,召唤一切适时的庄稼列队等候。

⑤镢头看起来诚实而稳重。

越揣摩越觉得它像陕北人的脾性,一旦决定对谁好了,那便是直掏心窝的真诚和情意,正如下镢那一瞬间的力度。

⑥镢头被农人们反复抡起又掏下,重复的动作像是直尺上的刻度般富有规律,而每个刻度都包含了准确的丈量与力度。

春日的地皮被瞬间切开并翻转,土壤就在这一掏一翻间像刚刚新生一般蓬松起来。

但一个人肩扛镢头走向山间的画面是孤独的。

那样雄浑连绵的大山,那样多而深狭的山沟,一个人走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这时,肩膀上的老镢头就是唯一的伴儿。

它不是那么沉,也不是那么轻,通过肩膀上那个最舒适的支撑点,老镢头感知到了人的呼吸与思想,人也知道了自己此刻并不是孤独的。

这种相依相伴没有任何喧嚣华丽的形式,却是那样温情脉脉与真实。

⑦锄头更像善于休整草木的资深园丁,颈上那个细弯儿使它看起来用起来更加灵巧。

它在绿色的田间左右开弓,翻飞不停,杂草就像是污垢一样被麻利地清除掉。

如何避开庄稼,如何辨别可以夺走养分的野草——在锄刃与土壤接触的那一刹那,就要像熟知交通规则一般,锄刃该怎么走,怎么绕,每一个动作用多大力道,每一个动作持续几秒。

好的农人早已使锄头本身有了眼睛。

⑧伴随着父辈们粗糙的大手撩洒上来的清水,镰刀片子在已经被磨出流畅曲线的青石上来回滑动,镰刃就在滑腻的石浆中一点点闪现出光华。

镰刃这时是火热的,油锅最灼热的那个点一般,当清水再次流淌冲刷而过时,似乎能听到水刃相交的瞬间那一连串清脆的爆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