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ZK03井动水位观测中的干扰异常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如何解决施工排水中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故障问题

如何解决施工排水中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故障问题

如何解决施工排水中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故障问题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在施工排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决施工排水中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故障问题。

一、了解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地下水位监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监测系统组成。

传感器通过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动,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再传输至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了解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对于解决故障问题至关重要。

二、排除传感器故障1. 检查传感器是否与采集设备连接稳定,排除连接问题;2. 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或受到外部干扰,及时更换或修复;3. 检查传感器的供电情况,确保正常运行。

三、排除数据采集设备故障1. 检查数据采集设备是否供电正常,确保其工作稳定;2. 检查数据采集设备与监测系统之间的通讯连接,解决通讯故障;3. 更新数据采集设备的软件,确保其系统版本和驱动程序的兼容性;4. 将数据采集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避免信号干扰。

四、解决监测系统故障1. 检查监测系统的软件版本,更新至最新;2. 检查监测系统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否正常,解决数据传输故障;3. 重启监测系统,并检查系统设置是否正确。

五、定期维护和检修1. 检查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的供电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2. 清理传感器周围的杂物和污染物,避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3. 定期校准传感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部件,及时更换或修复。

六、加强培训和管理1. 对施工人员进行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培训,提高操作技能;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维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3. 密切关注技术更新,引进先进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提高故障排除和维修效率。

综上所述,解决施工排水中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故障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加强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的正常运行。

常见异常井动态分析和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异常井动态分析和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异常井动态分析和故障处理方法(一)非故障井再启动处理方法当由于失电或生产作业要求正常停泵后,一般采取如下程序再启动恢复生产:1、从控制柜及井口接线盒处测量电机三相直阻和对地绝缘,如果电气参数满足电气性能要求后(三相直阻平衡,对地绝缘大于零,并参考电潜泵施工报告相关电气参数),准备启泵生产。

2、确认地面流程正常。

3、通知中控和相关平台启泵情况;4、对于可以采用变频启动的电潜泵,可以30HZ拖带启泵生产,电流运行正常后,每10分钟频率上调5HZ(上调时确认电流正常),频率上调至50HZ后转工频运行。

5、如果变频30HZ拖带运行电流太高,如果电流居高不下,则小排量反循环洗井(正常情况下为4-5方/小时)。

6、如果启泵前从控制柜及井口接线盒处测量电机机组三相直阻和对地绝缘不能满足电气性能要求(三相不平衡,对地绝缘为零),判断电机或井下电缆烧坏,则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故障报告,准备检泵作业。

7、能够变频启动的油井必须变频启动;(二)故障井再启动处理方法(一)油井欠载停泵后的再启动方法如果油井欠载停泵,则按照如下程序再启动生产:1、操作人员发现欠载后,及时测取欠载时液面。

2、从控制柜及井口接线盒处测取电机机组三相直阻和对地绝缘,如果电气参数不满足电气性能要求(三相直阻不平衡,对地绝缘为零),判断电机或井下电缆烧坏后,则根据情况填写油井故障报告,准备检泵;如果电气参数满足电气性能要求(三相直阻平衡,对地绝缘大于零),则做好再启动准备。

3、现场检查确认地面流程。

4、如果所测欠载液面不满足泵沉没度要求(300米以下),则用开井泵(或注水井水)进行环空补液,1小时后变频30HZ拖带启泵生产(此时继续洗井,根据电流情况决定反洗时间和排量);如果欠载液面满足泵沉没度要求(一般为300米以上),则1小时后变频30HZ 拖带启泵生产。

启泵后若运行电流正常后逐渐升高频率(每10分钟频率上调5HZ,直到50HZ后转工频运行);在整个过程现场观察油嘴是否有堵塞憋压现象,如果存在油嘴堵塞,则活动油嘴并合理调节控制,使油井在正常电流下稳定运行。

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分析注水井分层测试是石油勘探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给井中注水并观察流体的压力变化来确定地下油藏中的储层性质和油水分布情况。

在注水井分层测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异常问题,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1. 压力变化不明显问题:在注水过程中,如果井中的储层存在严重的渗流阻力或井漏问题,可能导致注入水量大,但井底压力的变化不明显。

这时需要检查井口阀门、管道连接等处的泄漏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2. 增注注水井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错误问题:在注水井分层测试中,需要根据流体压力变化计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如果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流量计算出错、数据采集不准确或是储层参数建模错误等原因导致。

此时需要重新检查数据采集仪器的准确性,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可靠。

3. 注水井渗透率不均匀问题:在注水井分层测试中,如果发现井底压力的变化不一致、渗透率较大或较小的区域交替出现,可能是由于储层渗透率分布不均匀、注入水量不均匀或储层的渗流能力不同等因素导致。

这时需要重新评估储层的渗透率分布情况,优化注入水量和注入位置,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5. 数据采集不完整或不准确问题:在注水井分层测试中,如果数据采集不完整或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对储层性质的分析和评估不准确。

需要采用合适的数据采集仪器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6. 压力传递问题:在注水井分层测试中,要确保储层压力能够充分传递到井底,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井底压力的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管道堵塞、阀门泄漏或井底沉积物积聚等原因导致。

这时需要检查管道的通畅性,清理井底的沉积物,以确保压力能够充分传递到井底。

1. 检查井口阀门、管道连接等处的泄漏情况,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以确保井底压力的变化明显。

2. 重新检查数据采集仪器的准确性,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可靠,避免增注注水井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错误。

宁德一号井水位干扰异常特征分析

宁德一号井水位干扰异常特征分析

2020.28科学技术创新地下流体观测可以获得地球深部信息,广泛存在于上地壳中,具有流动性,对上地壳中发生的各种地壳动力作用的响应具有灵敏性,地下水位异常可能是最直接的宏观短临地震前兆,其动态虽然对地震活动与构造活动有较强的响应能力,但同时又受多种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地下水位观测已广泛用于地震监测,是开展地震监测的重要手段。

随着近年来观测环境恶化与观测技术不完善等新问题的出现,识别与提取地震前前兆信息变得更加困难。

因些,进行典型干扰的调查与研究,理清各类干扰源及其干扰特征,分析各类干扰源对地下水位观测正常动态产生干扰的原因,所以当观测资料出现异常时,如何对有异常资料进行识别分析很重要。

1观测井概况宁德地震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带海边。

台站西侧为北东东丘陵山脉,南侧为海滩,地壳厚度约为35km ,台站往西北山区的地壳有变厚趋势,地壳表层岩石为以花岗岩为主入侵和以中酸性为主的喷出岩。

台基为以花岗岩为主的侵入岩和以中酸性为主的岩浆岩。

地震台位于新华夏系长乐-诏安、政和-海丰构造带之间,北侧东西向赣北-闽北构造带穿过。

观测井深63m 。

井口套管孔径127mm ,套管止水下至39.25m ,终孔口径110mm ,完钻时的水位埋深0.8m ,井水位的固体潮的日潮差约为5cm ,该观测井水中的溶解氡含量为1.1×103Bq/L 。

观测井水温22.2℃,是低矿化度的基岩裂隙系水。

2水位正常动态特征2.1日常动态特征宁德一号水位观测井至从观测以来,该井水位日常动态趋势变化平稳,日变幅在0.02m 左右,表现为两峰两谷变化特征(图1)。

图1宁德一号井静水位预处理分值图 2.2年动态特征多年的观测资料显示,宁德一号井水位具有较规律的年变动态特征,高水位期在每年7月、8月,低水位期为4月、5月。

水位受气压、固体潮和降雨影响(图2)。

图2宁德一号井2018年静水位预处理分值图3水位异常特征分析3.1降雨干扰影响数字式水位仪2018年6月5日0时0分至6月7日23时59分水位受降雨影响水位明显上升且伴随固体潮畸变(降雨量52.2mm ),总上升幅度为0.070m,2018年6月7日23时水位已基本愎复正常(图3)。

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异常问题分析一、背景介绍注水井分层测试是指在注水井施工结束后,通过对不同层位的调试和测试,验证注水井的工艺参数和注入效果,为注水井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地质条件、工程参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异常问题,严重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及解决,以保障注水井的正常运行和注入效果。

二、异常问题分析1. 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不符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是影响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的重要因素,若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便会出现异常。

地层分布、压力、孔隙度等地质条件与设计不一致;井筒厚度、水平段长度等工程参数超出设计范围。

这些不一致将导致分层测试调配无法进行或者测试结果不准确,甚至对注水井的运行产生安全隐患。

2. 流程操作不规范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来进行。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经验不足或者疏忽大意,往往容易出现流程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试压不到位、流速控制不准确、液位监测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3. 测试设备故障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需要依赖一系列测试设备和仪器,泵浦、管线、传感器等。

如果这些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出现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就会导致分层测试无法进行或者测试结果不准确。

而且,有些设备故障往往并不容易被及时发现,这也是一个常见的异常问题。

4. 调配方案不合理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方案是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精心设计的,若调配方案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测试的效果。

选择的测试液体不适用于地质条件;调配参数与实际不符合;测试时间和频率选择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将直接导致测试结果的失真,无法为注水井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问题解决措施1. 提前做好充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确保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的准确性。

2.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操作和应变能力。

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分析
注水井分层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油田采油实验,通常用于测试各层储层的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等物性参数,以指导油田开发。

虽然分层测试方法成熟,但在实践中还是会遇
到一些异常情况,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较详细的问题分析:
1. 分层测试数据异常的原因:
(1)操作失误:包括采样不精确、阻抗器连接不紧等问题,在测试数据异常时应首
先排查操作是否正确。

(2)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物性参数不同层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测试结果存在
误差。

(3)泥岩影响:在含有泥岩层的油气藏中,泥岩阻力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4)流体饱和度不均匀:在储层中存在不同流体类型(如油、水、气),而不同类
型流体的饱和度不同,测试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5)环境因素:测试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如温度、湿度、大气压等。

(1)精心设计测试方案: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案,结合储层地质、物
性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测试误差。

(2)工艺操作严谨:在分层测试过程中,工艺操作必须要规范严谨,测试仪表的选
择及安装也应该尽可能准确稳定。

(3)多层次测试:针对复杂的储层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测试次数、进行不同时间段
的测试等方式,提高测试准确度。

(4)辅助工具使用:在部分情况下,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勘探等辅助工具,
对油气藏进行更多维度的分析,从而提高测试准确度。

总之,注水井分层测试异常问题存在于实践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是通过操作
规范、测试仪器精准等手段尽可能降低测试误差,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科技手段,拓展测试
分析的范畴,从而更好地指导油田采油实践。

探讨利用水文地质监测井网开展地震流体监测的前景--以宁波市为例

探讨利用水文地质监测井网开展地震流体监测的前景--以宁波市为例

探讨利用水文地质监测井网开展地震流体监测的前景−以宁波市为例*李慧峰1)※ 袁宝珠2) 张蓓蕾3) 阚宝祥2) 李 蒙1)1) 宁波地震台,浙江宁波 3150292) 浙江省地震局,杭州 3100133) 宁波市地震监测中心,浙江宁波 315029摘 要 宁波市水文地质监测井网是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原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建设的国家级工程。

作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浙江省部分)的重点建设区,其主要作用是水环境质量监控与地质环境保护,为地质环境管理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坚实基础。

目前,该市现有地下水监测井146孔,近期扩建后将达到161孔,其中现有深层承压水井36孔。

该网承压井的特点是井结构合理、地层柱状清楚并有详细的成井报告。

依据地震流体观测要求,该井网经过遴选可以作为地震系统流体井并网观测。

关键词 水文地质监测;承压井;地震流体观测中图分类号:P315.7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7.005引言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震灾害潜在风险不断聚集。

党和政府对地震工作的关心和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和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管子》云:“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在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下,中国地震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新理念和《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部署要求,其中强调要“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强化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中国地震局在践行中开拓思路、不断探索,强化部门对接沟通机制,深化合作力度。

2017年前4个月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同志带领局党组先后与16个部门领导共商发展大计,取得了广泛共识,在与水利部开启的合作模式中,双方就地震水文综合观测、监测预警、数据共享、防灾减灾救灾机制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探讨。

宁波地震流体监测开展40余年,在仅有两孔流体观测井开展地震监测预报中已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而在该市的地质环境监测站有着地震流体观测条件更为卓越的水文地质监测井网,为此,浙江省地震局沿着中国地震局多部门合作精神在基层开展先试先行的模式,前期与宁波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进行接洽,探索新形势下地震监测的改革与创新。

动液面测试干扰因素分析

动液面测试干扰因素分析

动液面测试干扰因素分析【摘要】随着孤东油田的深入开发,抽油井动液面测试工作量逐渐增多,液面资料在油田实现高效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抽油井在动液面测试过程中常见的井况干扰因素,并对每个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采取憋压法、充气法、间隙测试法、短暂停抽法等措施,测取到合格的液面资料。

【关键词】动液面;干扰因素;液面波;测试成功率0 前言随着孤东油田的深入开发,抽油井动液面测试工作量逐渐增多,液面资料在油田实现高效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液面资料分析,了解油井的供液能力、确定泵深、计算井底流压;根据动液面变化,判断油井的工作制度与地层能量的匹配情况;结合示功图和油井生产资料分析深井泵的工作状况。

在动液面测试过程中,由于受井口套管无压力或压力低、毛辫子或光杆碰撞驴头、抽油机机械震动、抽油杆偏磨、管壁粘污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目前现场测试成功率为70.5%,为了有效提高测试的成功率,我们对每项干扰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解决了液面测试过程中干扰因素多、成功率低的难题,在提高动液面测试的成功率、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动液面测试工作原理及测试现状1.1 动液面测试的工作原理在液面测试时,井口连接器的声响发生器产生的声脉冲沿油套环形空间向井下传播,当遇到油管接箍、音标和液面等障碍物时产生反射脉冲,在井口由微音器接收并将声脉冲波转换成电信号,经测深仪信号处理后,推动两只记录笔在记录纸上记录出两条曲线波(接箍波和液面波)。

1.2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CJ-6井深测试仪最大测试深度为3000m,误差一般小于10m。

JL-5井口连接器额定工作压力为0~8MPa。

记录仪走纸速度误差≤1.0%,记录仪走纸不稳定误差≤0.2%。

存储量为可存25-99口井的曲线。

1.3 动液面测试现状2012年1月—3月监测大队液面测试66井次,测试成功率为70.5%,单井测试时间为28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期
邱永 平 : 波 Z 0 宁 K 3井 动水 位 观测 巾 的干 扰 异 常 现 象 分 析
3 7
型数字水 位仪 , 仪器探 头放 置在距 离现 井 口 15m 处 。第 2次仪 表安 装 在与 井 口相距 小 于 . 1 的标 准计算 机房 内 , 器信号 电缆线用 P C管套 埋入 室 , L 盖有 半地 下 室井 房 。仪 0m 仪 V 井孑 上
不 良干扰 , 引起 的是 整 点测 值 大 幅度 上 下 振荡 , 果造 成 观 测 数 据无 效 , 主 要 干 扰 因素 。另 有模 拟 结 是
水氡 观测时采样 干扰 , 表现为分钟值 曲线每天 出现有规律的向下脉冲式突跳 1 次。
关键 词 : 水 位 ; 扰 异 常 ; 波地 震 台 动 干 宁
收 稿 日期 :0 00 -8 修 回 日期 :00 82 . 2 1- 0 ; 7 2 1 - -6 0 课 题项 目 : 国 地震 局 9 -t 2改造 项 目. 中 5 - 0 0 作 者 简 介 : 永 平 (9 9一) 男 , 江 宁波 人 , 邱 15 , 浙 高级 工 程 师 , 事 地 震 监测 和 管 理工 作 . 从 E~mi :b z n bcm.n a n d@c n .o c l
摘 要 : 过 对 宁 波 地 震 台 Z 0 动 水位 9年多 的观 测 资料 分 析 , 现 该 井 动水 位 观 测 中 主要 存 在 3 通 K 3井 发
个方面非人为 因素干扰 引起的异常现象。① 强降雨干扰 引起 的异常 , 特征为测值 阶跃式上升 , 变 但 化幅度不大 , 易识别 ; 气压突变引起的干扰, ② 为测值脉冲式向上突跳 , 但不多见 ; 公用数采接触 ③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宁 波 Z 3井 动 水 位 观 测 中 的 K0 干 扰 异 常 现 象分 析
邱永平
( . 江 省 宁 波地 震 台 , 1浙 浙江 宁波 3 5 2 ; . 10 9 2 宁波 市 地 震 监测 预 报 中 ,浙 江 宁 波 3 5 1 t, k 1 0 6)
12 观测 仪器及 观测方 法 .
该井 动水 位 观测从 2 0 年 3月份 开始 , 中 国地 震局 “ 50 -2 改造项 目, 01 是 9 -1 ” 0 同年 1 1月通 过验收并 投入正式 观测 。根据 项 目要求该 台选 用 由 中国地 震局 原分 析预 报 中心 研 制 的 L 一 N3
4 _ 4

j 1
2 0 07
公用 数采
l6 5
55 5
20 04
2o o 5
接 触 不 良
9 9
12 2
2 0 08
2 0 0 9
接触 不 良
17 1
19 6
2o o 2
2o o 3
l 3

表1 Z0 K 3井 动水 位 观 测 中 的主 要 非 人 为 干 扰 因 素 和 影 响 天数
年 主 影 合 年 主 影 数 合 份 扰 数 i数 份 扰 “ 数 十
2x 2 [) 5 6 2 0 0 6 l3 l
பைடு நூலகம்
20 03
公 用 数 采
第2 5卷 第 1 期
2 1 年 01 3 月
内 陆 地 震 IL N E R H U K NA D A T Q A E
中 图分 类 号 :35 7 P 1 .
V 12 N . o. 5 O 1
Ma . r
201 l
文章 编 号 :018 5 (0 1 0 4 3 - 10 - 6 2 1 ) 1) 60 9 0 7
多年 来 的地震 前兆观 测实践表 明 , 观测数 据 中一般 都包含 着 十分复杂 的各种 信息 , 中 在 其
有正 常动态及异 常动态 , 常动态 中又有 与地震 有关 的震 兆异 常 和 与地震 活 动无关 的干 扰 异 异常 。如何识 别 和排 除干扰 , 获取 同地震前 兆异常有 关 的信息 , 是提高地 震监测 预报水平 的一
项非常重要 的基础性 工作 。本 文 中对宁波地 震 台 Z 0 K 3井 9年 多来 动水位 观测 中 出现 的一些
干扰异常现象进 行 了分析探讨 , 拟为干扰异 常的识别 和排除 积累点滴经 验。
1 观测 条件
1 1 井孑 条件 . L
宁波地震 台地处 中国东南沿海 的杭 州湾南 岸 宁波 向斜 盆地 北西翼 边 缓带 上 , 离 东海 海 距 岸 约 1 m, 于浙江省 宁波市江北 区庄桥 街道 灵 山村 ( 纬 2 . 8 , 6k 位 北 9 9 。 东经 1 15 。 海拔 标 高 2 .2 , 2 , 于国家基本 台。Z 0 0m) 属 K 3井就在该 台院 内。该井 17 9 9年 4月成 井 , 深 8 . 6m, 井 3 0 井孔 岩性 为下 白垩 系紫灰色凝 灰岩 。井水水 质属 于低 矿化度 H O 一 c C 。 a型水 ,0 9年井 口 日平 均 20 自流量 约为 1 0t . 。该井完工 时 , *18套 管下至 9 8m处 ( 四系覆 盖物厚 为 6 7m) O16 把 6 . 第 . , 4 套管下 至 7 处 , 5m 并在 q1 8 管外用水 泥固井止水 。 b6 套
器 通过 D C2型 公用数 据采集 器 由计算 机每 天收集 前 一天 的 分钟 值 、 S一 整点 值数 据 。辅助 测 项
有气 温 、 压 、 气 降雨量等 。
2 干 扰 异 常分 析
通过 对 2 0 20 0 2~ 0 9年 8个完 整年 度该井 动水 位观测 资料 的分析 统计 , 发现存 在 的主要 非 人 为 因素 干扰 源有 3种 , 其影 响天 ( ) 列于 表 1人 为 因素 主要 是 每天手 工观测 水氡 采样 时 次 数 , 的干扰 。分别选 择较典 型 的图例 , 对这些 干扰 源引起 的异 常现象进 行定 性或定 量分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