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2021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

2021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

2021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矿山安全法》及上级有关法规、条例和技术政策,结合淮北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煤矿企业各部门、各专业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把生产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二节管理机构第三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是矿井实现安全高效的基础,各矿必须高度重视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矿长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四条矿总工程师应对矿长负责,主管矿技术工作,按要求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矿总工程师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经矿长审定或上级机关批准后,由专业分管负责人___实施。

第六条矿井按要求配备采煤副总工程师,协助矿总工程师做好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方案的制定、审核、监督、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第七条矿技术业务部门是矿井技术管理主管单位,负责全矿井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节管理制度第八条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及上级有关规程、规范、条例、标准、规定等执行。

第九条矿井技术业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技术考核制度、技术分析例会制度、事故追查制度、岗位培训制度、图纸资料和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等,明确各业务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十条采煤生产技术与地测、设计、掘进、调度、安监、机电、通风、运输、生产等部门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有业务联系时,必须通过业务联系书或___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矿井技术业务部门每年度、季度、月度必须编制采煤生产工作计划,并___实施。

第十二条技术业务部门对外提供资料、报表等,必须由部门负责人严格把关,并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

第二章基础资料管理第十三条为做好采煤生产技术工作,矿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备的图纸资料及要求: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须注明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主要峒室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

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采煤工作面的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采煤工作面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科学管理,提高效率;3. 依法依规,规范操作;4. 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及职责:1. 生产技术科:负责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技术管理,包括生产计划、技术改造、设备管理、生产工艺优化等;2. 安全监察科:负责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调查处理等;3. 质量监督科:负责采煤工作面的产品质量管理,包括原煤质量、选煤质量等;4. 财务科:负责采煤工作面的财务管理,包括成本核算、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5. 办公室:负责采煤工作面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文件收发、会议组织、信息报送等。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采煤工作面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2. 安全监察科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3. 质量监督科负责对采煤工作面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4. 财务科负责对采煤工作面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确保成本合理;5. 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生产计划与调度第七条采煤工作面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任务;2. 工作面布置;3. 生产设备;4. 人员安排;5. 生产时间安排;6. 质量要求;7. 安全生产要求。

第八条采煤工作面生产计划由生产技术科编制,经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生产调度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1. 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2. 调度生产设备,确保生产顺利进行;3. 调度人员,确保生产人员充足;4. 监督生产进度,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5. 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采煤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本(2篇)

采煤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本(2篇)

采煤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作业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采煤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采煤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采煤作业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管理等方面。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并不断完善采煤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采煤作业安全。

第五条采煤作业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掌握采煤作业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条采煤作业应依法取得采煤许可证,并定期进行采煤作业安全检查和评估。

第七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与采煤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

第八条采煤作业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九条采煤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规范采煤作业区域和非作业区域。

第十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煤作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十二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三条采煤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对采煤作业安全负总责。

第十四条采煤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配备并拥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资质。

第十五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班子,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六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则,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目标和考核办法。

第十七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力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八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及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第三章安全生产培训第十九条采煤作业人员应接受采煤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采煤作业安全操作技能。

第二十条采煤企事业单位应组织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包括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的定期培训。

综采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详解

综采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详解

综采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一、技术管理(一)、目标及规定1.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和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订。

2.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面开工前20天完成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之后要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

在工作面开工前10天办理好全部审批手续,以便向工人贯彻。

3.矿总工程师每月至少组织1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

4.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冒顶区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5.生产现场有安全技术措施,各种图牌板(1).设备布臵图(2).通风系统图(3).监测通信系统图(4).供电系统图(5).工作面支护示意图 (6).正规作业循环图表 (7).避灾路线图等,清晰规范。

6.支护材料实行台账管理(规格、型号、数量及合格证等),不超期使用,并定期检修;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7 . 资料实现档案化管理。

8 . 每班有验收记录,且填写规范。

(二)、考核办法技术管理每违反一项,罚单位正职1000元、罚技术主管及分管技术员1500元,若在技术部门规定时间内未仍整改完成的,考核翻倍,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情况严重者可给予行政处分。

二.工作面管理(一)、目标及规定1.工作面要做到“三直二平”,即煤壁要割直、溜子要直且稳、支架推移要直,顶底板要割平。

2.工作面所有支架顶梁必须接顶严实,如果支架顶梁上有浮矸,要及时清理,确保支架顶梁接顶严实。

3.支架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每个支架必须安装电子感光压力表,安设位臵便于操作人员、检查人员观看,全面支架初撑力合格数量占总数量的80%以上。

4.工作面液压支架要安装激光指向仪。

激光指向仪安装位臵:头部第二个支架前立柱缸体最上方,当工作面不平时,应安装多个,能够贯彻整个工作面。

5.支架支设①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小于±50;②中心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偏差不得超过±100mm;③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④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小于200mm;⑤全工作面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⑥使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小于7°;⑦接顶后继续供液,使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值,供液4~5秒,达到规定值的80%;⑧支架的合理高度:最大支撑高度应小于支架设计最大高度的0.1m,最小支撑高度应大于支架设计最小高度的0.2m;⑨端面距不大于340mmm。

采煤系统各项管理制度

采煤系统各项管理制度

采煤系统各项管理制度采煤系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采煤过程的高效、安全、合规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采煤系统各项管理制度的范例,包括计划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等。

一、计划管理1.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采煤计划,并按时提交上级审核;2.根据采煤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和调度,确保生产进度;3.每周组织生产会议,评估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计划。

二、人员管理1.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书;2.对进入采煤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3.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并奖惩人员的工作表现。

三、设备管理1.对采煤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2.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维护情况、故障修复情况等;3.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并进行相关测试,确保设备达到标准要求。

四、安全管理1.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安全要求;2.组织进行定期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3.设立安全部门,负责检查和管理安全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五、环境管理1.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并建立环境监测系统;2.开展环境保护培训,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3.严禁随意倾倒污水和废料,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六、质量管理1.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煤产品的质量;2.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采煤产品进行抽样检测;3.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并追究责任。

七、成本管理1.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核算,实施成本控制;2.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3.进行定期采购评估,确保设备材料的优质和合理价格。

八、信息管理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2.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3.定期进行信息系统的备份和更新。

以上是关于采煤系统各项管理制度的一个范例,每个煤矿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这套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煤矿生产管理,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合规运行。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十三矿采煤专业主要工种工艺标准 'X5K/sMlj{'}E&I29q 'l x3-J生产技术科 *D6R1e2009年元月7e3B LNZ=N@no"&jAjk一、超前支护工艺标准UV)tqAK0SX二、支架工艺标准Z%* ` a T三、刮板输送机工艺标准T$,Q%,`\Q|四、采煤机司机工艺标准V;a C`dz\五、乳化液泵站工艺标准! J[y6g A六、电气设备工艺标准 mk^wrL *七、油脂管理工艺标准0I G9=_ &八、物料管理工艺标准 T1 S x J1lI8+.nT&sG~'bO tH十三矿采煤专业主要工种工艺标准EEk%) *F一、超前支护工艺标准g *"B;|OA]1. 超前支护必须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架设走向棚子,禁止使用工字钢代替铰接梁;支护高度和支护形式达到作业过程规定。

@Scy %|;2. 动压区超前段支护高度必须达到1.8米,宽度不小于2.2米。

Et!=Y z1N`3. 超前支护的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1.5MPa,凡是支柱钻底超过100mm、两巷压力大、推进速度慢都必须加垫木柱鞋或尼龙柱鞋,所使用单体柱必须使用油丝绳进行连锁。

支柱编号管理,e-#D5Oy0&4. 采面上、下安全出口必须畅通,高度必须达到1.8米,出口人行道宽度大于700mm。

N&f;o239 d5. 上下短头支护分别使用二队四根3.6米常的gzg必须成对架设使用,一梁三柱,迈步前移,支柱初撑力大于11.5MPa。

`r= 'qa^6. 采面按《作业规程》规定必须做超前出口,并按规定进行支护。

2)]rD'R}l7. 两巷切顶排密集柱不少于三棵,切顶线以里的锚盘、钢带梁必须卸掉。

w aY L8in8. 风巷必须安设两道水幕,并在超前支护外40米`N} 1oPZ@二、支架工艺标准k dA8P UI1. 液压支架初撑力有表显示时不低于25MPa,若无表时以复升时活柱升不动为准。

采煤技术管理规定范本

采煤技术管理规定范本

采煤技术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采煤技术,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和高效运营。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和相关矿山管理部门。

二、术语和定义2.1 采煤技术采煤技术是指在煤矿中采取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包括开采方法、采掘工艺、支护方式等。

2.2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指对矿山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调查等。

三、采煤技术管理责任3.1 矿长或矿山管理负责人应对采煤技术管理负责,并落实相应的责任制度。

3.2 采煤技术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编制和执行采煤技术管理方案,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四、采煤技术管理流程4.1 采煤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和掌握矿山采煤工作的相关信息,包括煤层情况、巷道条件、设备设施等。

4.2 根据采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采煤计划和方案,并落实相关的技术措施。

4.3 采煤技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4.4 采煤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和调整采煤技术管理方案,以保证矿山采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五、技术培训和交流5.1 矿山应建立健全的技术培训体系,对采煤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5.2 采煤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5.3 矿山应加强与其他矿山或相关行业的技术交流,共同解决采煤技术中存在的难题和问题。

六、安全防护措施6.1 采煤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6.2 采煤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

6.3 采煤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其安全可靠使用。

七、技术改进和创新7.1 矿山应积极推动采煤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提高采煤效率和质量。

7.2 采煤技术管理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和试验,探索新的采煤方法和工艺。

7.3 矿山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采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规定
• 2、每一采煤工作面必须配备三台以上经集团公司认可的安全高效退
锚机(进、回风巷各一台,一台备用),并要作好检修维护工作,确 保退锚器的正常使用。损坏的退锚机必须及时更换。对锚杆的卸压可 采用套管扳手或风动扳手,进风巷还可使用螺母破切器对锚杆进行卸 压,回风巷严禁使用螺母破切器。
• 3、各矿(公司)应对退锚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退锚操作人员应 熟悉退锚器结构,掌握操作要领后方可上岗操作。
• 2、刮板输送机断链时,必须在机头(尾)处接链位置接链。处理断 链过程中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
• 11、加强对回采工作面顺槽巷道的维护管理,专人负责监测两巷道锚 杆、锚索及棚梁的支护状况,发现支护失效或巷道变形严重,要及时 采取补强措施、处理更换或扩巷整修。
• 12、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因巷道超高采用罗架木构顶时,必须制定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罗架木必须构严背实,并要构满顶板,保证棚梁 受力均衡。罗架木之间要有构木,构木必须相互咬接,单体液压支柱 必须支在罗架木叠加处,防止出现倒棚或顶板冒落。
• 7、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冒顶区域附近可暂不放煤。15#煤采煤工作 面采空侧巷道端头三角煤破碎区域,要提前采取注胶等加固顶板措施, 预防冒顶事故发生。
• 8、采煤工作面沿采长方向坡度增大时(大采高支架以10°为标准, 普通支架以15°为标准),必须采取合理调坡、调整回进风推进度和 降低采高等措施,冒顶区域及坡度较大时必须坚持带压擦顶移架,并 采取有效的防倒架措施,确保支架有效接顶和防止支架歪架、倒架。 工作面处理倒架、歪架、死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四、防止内错尾巷风流短路
• 1、采煤过程中,在内错尾巷下方区域,严格控制采高。正常情况下, 内错尾巷及其前后各5架范围内采高不得超过2.4m;当煤层厚度小于 5m时,内错尾巷附近采高要控制在2.2m以内(以不影响机组通过为 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安全、质量、技术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安全、质量、技术管理,严格现场规程、措施的全面落实,使矿井安全、质量、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矿井安全稳定发展,根据矿井实际,特制定综采工作面安全、质量、技术管理规定。

一、技术管理1、生产单位在工作面回采前,根据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地质资料及工作面现场情况,提前编制好作业规程,经会审后贯彻到每位管理、施工人员,无作业规程不准组织生产。

2、工作面初次开采期间,矿成立初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跟班,督查作业规程现场落实情况,严把安全质量关。

3、工作面初次开采期间,矿成立矿压观测小组,组织人员搞好矿压观测工作,掌握矿压显现及动态变化规律,以指导生产。

4、工作面扩面、安装、打运、初次开采及工作面过断层、异常带、老峒、工作面收作等要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会审后贯彻到每位管理、施工人员,否则不予施工。

5、坚持一月一总结制度,由矿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一次采煤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提出不足,以进一步提高采煤生产管理水平。

6、矿分管领导每月月底组织有关人员,坚持对作业规程进行一月一复审制度,对工作面下月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7、生产技术部根据工作面回采进度,及时向矿有关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提供地质预报,以指导生产。

8、生产单位在日常回采过程中,对工作面存在问题认真做好小班记录和质量评估工作。

二、综采工作面管理(一)工作面管理1、工作面按作业规程规定的采高和回采层位进行回采,不得随意留有顶1煤和底煤,确保回采率达到要求。

2、工作面采煤机前滚筒割煤后要及时用伸缩梁支护顶板,后滚筒割煤后要及时用护帮板护住煤帮。

3、移架采用带压移架,少降快拉;移够步距后立即升架,并将护帮板打至煤壁;移架采用追机作业,按顺序移架,严禁从两头向中间移架;端头支架实行先移机头、机尾,后移中间架;移端头支架时,采用防倒千斤顶将端头支架与中间架相连接,防止拉架时端头支架歪斜。

4、支架前梁接顶严密,支架前梁或伸缩梁距煤壁的端面距不超过340mm,严禁空顶作业;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片帮、掉顶超过规定值要按作业规程具体要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支架要保持良好状态,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小于±5°;支架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支架与工作面链板机保持垂直;支架成直线,偏差不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相邻支架间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架间间隙小于200mm;支架不得出现咬架现象,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最大仰、俯角小于7°。

6、工作面链板机机头与转载机搭接要合理,不带回头煤,链板机上窜下滑要及时调整,链板机机头、机尾严禁翘脖子。

7、工作面要保持“三直二平一净二畅通”,即支架直、链板机直、煤壁直,顶、底板平,浮煤杂物净,上、下出口畅通。

8、工作面各工序作业安全间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割煤与移架间距为10m以上,割煤与推溜间距为15m以上,割煤与端头作业间距为20m以上。

9、工作面过特殊区域时,要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要求进行联网,网烂要及时补网,保持网完好。

(二)煤机割煤管理1、采煤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必须熟悉采煤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技术参数,熟悉本面作业规程,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69条的有关规定和采煤机司机操作规程。

非采煤机司机,严禁操作或乱动煤机按钮。

2、煤机司机接班后,先对采煤机闭锁、操作手把、各处螺丝、各部油位2油温等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煤机开机前由司机发出开机信号,煤机司机必须先巡视采煤机四周、顶板、支架、电缆及水管等,确认对人员无危险后,方可开动煤机;开煤机前必须先开煤机喷雾。

3、端头斜切进刀要保持足够的进刀距离,以后滚筒为准不小于15m。

4、煤机割煤时,要掌握好上下滚筒高度,顶、底板要割平整;割煤过程中要注意支架、顶板情况,严防割顶梁,防止冒顶掉矸砸伤人员、损坏设备;工作面割煤后煤壁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 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50 mm。

5、煤机要专人操作,注意力要集中,时刻注意采煤机前后安全状况,煤机滚筒前后10m范围内(链板机电缆槽至煤壁侧)有人时,严禁开采煤机;煤机割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支架前后立柱之间的安全地点,并要集中精力,观察煤壁和顶板,防止煤壁片落的煤块伤人。

6、工作面及割煤过程中,若发生片帮、冒顶,必须停止采煤机割煤、停止链板机运转,进行维护,维护好后方可继续割煤;在割煤过程中,若发现煤机上方链板机内有大块煤、岩或物料时,要及时停止采煤机,并闭锁链板机进行处理,待处理完后方准开车,严防伤人及抵坏煤机。

7、煤机割煤至机头机尾时,煤机司机要密切注意单体、锚杆等,严禁煤机硬割单体、锚杆等金属件,发现单体碍事、有锚杆进入链板机或滚筒附近时,必须立即闭锁链板机,煤机后退至前滚筒距该单体、锚杆10m处,停止煤机运行和滚筒运转,用伸缩梁、护帮板支护好帮顶,待单体替掉、锚杆拿走,人员进入安全地点,并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

8、煤机电缆要设专人看护,防止挤、压、拉坏电缆,看护人看护时必须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9、工作中遇到电机过载、滚筒卡死,机器发出异响、剧烈震动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割煤,进行检查处理;检查滚筒或更换截齿时,必须切断电源,脱开截割部离合器,否则不准靠近滚筒。

10、采煤机司机要爱护好机电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煤机割煤时,内外喷雾、负压喷雾要正常使用。

311、交班前,将采煤机摇臂下垂,并停电闭锁,脱开滚筒离合器,将煤机上的煤矸清理干净。

12、煤机停机检修时,应将煤机停放在顶板完好处,用伸缩梁和护帮板护住顶帮,切断煤机电源,脱开截割部离合器,否则不准检修。

(三)移架及移链板机管理1、支架工到位后,仔细检查支架各部位的供回液管和千斤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支架移架前,要检查支架前方和附近是否有人,有人在架前作业或行走时不准拉架;支架移架前要先清理干净架前、架间的浮煤、浮矸以及其他杂物。

3、移架时带压擦顶移架,少降快拉;移架出现阻力过大时,不得强行操作,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以防损坏设备;移架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顶板及架间照明线、话筒线等的吊挂,不得挤压电缆线。

4、支架下陷严重时,不得用侧护板、伸缩梁等部位进行抬架,用专用的抬架千斤顶进行抬架。

5、严禁相邻两架支架同时降架前移,同时移架时,应间隔两台支架以上;移架要作到“快、正、匀、够、平、净、严”,即各种操作动作快,支架位置正,均匀,步距够,顶梁平,架档净;支架移到位后,要及时用护帮板护帮,移架后及时升劲,达到初撑力80%后,操作手把全部打到“零”位。

6、移架过程中,若发生片帮、掉顶,必须停止采煤机割煤、停止链板机运转,防止冒顶事故扩大,并及时进行维护,待处理好后方准开车、割煤。

7、移架时要正常使用回风侧移架喷雾。

8、支架移到位后,要及时移链板机(端头支架先移溜、后移架);移链板机前必须注意周围人员情况,煤帮有人严禁推链板机。

9、移机头、机尾前,先加强跨机头、机尾大棚,确保单体不影响抵车,机头、机尾移过后,及时补齐挑棚单体。

10、移机头机尾时要将煤机移到距其20m以外处停放。

11、移机头后,要保证其与转载机的合理搭接,机头与转载机的搭接高度不小于500mm,减少带回头煤。

412、移过的机头、机尾应与链板机成一条直线;移链板机时要保持链板机平直,链板机弯曲段长度不少于15m,且水平、垂直方向严禁出现急弯,严禁从两头向中间移链板机;移链板机与移架作业间距不小于6m,移链板机滞后采煤机后滚筒不少于15m。

13、严禁人员跨越工作面链板机,如需从机头跨越时,必须先闭锁链板机,机尾行人一律从链板机电机后方通过。

(四)工作面联网1、联网工到岗后,仔细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联网时,先将网沿工作面展开,然后依次与架前网连接,单层网搭接200mm,用双股16#铁丝扭紧固定,网扣200mm;所有金属网必须顺茬连接,金属网不得在同处搭接。

3、接网长度以链板机溜槽上沿高度为标准,不得过长或过短而影响生产。

4、在进行联网、接网等工作时,链板机必须闭锁,附近20架范围内支架不准动作。

(五)拉移转载机及上下隅角收作管理1、端头工到岗后,先熟悉端头的顶板情况,认真检查周围的安全环境,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施工。

2、转载机开口段及机尾防护栏必须齐全、可靠,安设和移挪护栏时,转载机必须闭锁。

3、转载机第一节封闭板上必须安设一能及时停止工作面链板机和运输顺槽转载机的闭锁装置,链板机及转载机运转时,闭锁装置必须有专人看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闭锁,停止链板机和转载机运转。

4、拉移转载机时,必须有专人观察链板机机头与转载机、转载机机头与皮带机尾的搭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拉移,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拉移。

5、工作面上、下隅角要及时收作,收齐放顶线,严禁滞后,下隅角拉移好转载机后,必须按三刀一收作之规定及时收作,上隅角必须按二刀一收作之规定5及时收作。

6、收作前,先对隅角进行洒水,以保持其湿润;收作前,必须先在新放顶线位置打齐2~3根切顶支柱,留出畅通的行人退路,待收作结束后再补打1根切顶支柱。

7、下隅角收作时,工作面链板机和转载机都要停止运转,上隅角收作时,工作面链板机要停止运转。

8、收作时,必须遵循“由里向外”的原则,逐棚收作;收作过程中,要安设专人观察顶板,保持退路畅通;收作时,要用板皮、笆片、塘柴等挡好矸石,不得窜矸石至架档或埋住转载机尾;收作时,严禁铁与铁的硬性碰撞,以防产生火花;收作时,不得丢失单体和顶梁,回出的单体、顶梁必须运到四排挑棚外宽敞地点堆放好。

9、收作结束后,若隅角不冒落或冒落不充分,必须及时用“双抗”胶丝袋装不易燃材料充填严实;上隅角挂风幛稀释涌出的瓦斯,下隅角挂风幛,阻止新鲜风向老塘内大量泄漏。

10、上隅角瓦斯管理及收作未尽事项按矿张煤通风[2004]178号文执行。

三、两巷及端头管理(一)锚联网支护段:1、工作面煤壁向外20m范围内,用矿用4.5m长11#工字钢或铰接顶梁或双锲顶梁挑四排挑棚,即沿巷道上、下帮用铰接顶或双锲顶梁各挑一排挑棚,巷道中间用11#4.5m长工字钢或铰接顶梁或双锲顶梁挑两排挑棚,20-60m范围内,在巷道中间用矿用4.5m长11#工字钢或铰接顶梁或双锲顶梁挑两排挑棚。

2、巷道压力显现强烈、顶板破碎时,采用φ200×4000mm或φ200×3600圆木作梁进行套棚,然后在套棚下按挑棚要求挑棚。

(二)U型棚支护段:1、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