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一、概述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重要的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和供应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从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定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定义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对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和供应等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医疗器械和物品达到安全可靠的使用标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三、目的1. 提高医疗器械和物品清洁度及消毒效果;2. 降低交叉感染率;3. 保障患者安全;4. 提高工作效率。
四、内容1. 消毒供应室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定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洁卫生,并加强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等措施,确保环境无菌。
2. 医疗器械、物品清洗管理:包括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分类清洗,并采用合适的清洗剂和设备,确保清洗效果良好。
3. 医疗器械、物品消毒管理:包括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分类消毒,并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操作方式,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4. 医疗器械、物品供应管理:包括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存储条件,确保供应及时准确。
五、方法1. 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2. 培训员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产品。
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对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5. 不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六、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通过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定期检查、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和不断改进等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达标。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的重要性消毒供应室的正常运行,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消毒供应室在医院的重要性及一些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方法。
一、消毒供应室在医院的重要性消毒供应室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消毒灭菌、存放医院日常工作中使用过的各种医疗器械及物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情况,控制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是各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有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对供应室护理工作采取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医院感染率(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28.6%)。
由此可见,加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中,首先应优化供应室整体布局,应根据消毒供应室工作性质及特征合理选点,而且应考虑到医院各科室和消毒供应室中心的关系,确保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还需要合理划分消毒供应室区域布局,明确划分工作区和辅助区,并标明区域界限,尽可能减少病原菌传播,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应做好医院各部门消毒管理工作,应统一回收、处理医院各部门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定期组织各部门参加.消毒管理工作总结会议,共同讨论消毒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完善。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到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其次,应严格规范消毒供应室中心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各环节操作,并认真检验各环节质量,避免消毒灭菌质量不达标的物品或医疗器械流入使用,预防感染。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治疗质量的医院感染,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二、消毒供应室人员整体素质对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1、加强护理人员在供应室的“慎独”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增强由消毒供应室的特征决定的“慎独”意识。
供应室的工作范围从回收清洁到无菌,每个链接的质量不受监督,并且工作非常独立,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相关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责任心,体现出“慎独”修养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约束。
浅谈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浅谈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摘要:供应室(supply service department,cssd)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等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的质量。
加强供应室与其他科室的有效沟通,促进供应室更好地配合其他科室工作是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重要性对策【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22-01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且逐步规范化,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加强消毒供应室统一护理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于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及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
1 存在的问题1.1 护理管理不到位。
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管理者对护士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监控管理机制不严谨,措施不当,把关不严,造成安全管理的漏洞,威胁无菌用品的安全。
1.2 消毒设备及灭菌监测管理不到位。
各种监测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如不执行监测化学消毒液浓度。
不重视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环节质量控制。
1.3 消毒员管理不符要求:消毒员无菌观念不强,对无菌包规范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操作和监管技能,消毒过程不能做到规范的操作和有效的监管,存在不合格物品进入临床应用的隐患,未能统一配备着装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器械清洗时都未穿必要的防护用品。
1.4 器械处理流程不符要求。
没有专门的器械清洗区,清洗前没有经酶浸泡,也没有配置水枪、气枪等必要的清洗设备,清洗难彻底。
器械没有定期规范保养,肉眼观察器械不够光洁,有锈迹、污斑、血迹、关节不灵活等现象,有些用普通石蜡油涂抹保养,这些都会影响消毒灭菌质量。
1.5 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多。
大部分无菌包包布陈旧易破、污迹明显,没有做到勤洗勤换,更不能符合规范要求一用一更换。
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重要性

对 照组 采取 常规 的护理管理 , 按照传统 的护理措施进行相 应
的护理工作 。观察组进行科 学化系统管理 . 采取人性化 护理措施 供应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及控制感 染。 护理管理可从 以下几方
证实加强 消毒供应室 中护理管理 的重要性 . 本研 究选 取我院消毒 共收 治患者 1 0 8 9例 , 6 9例 ( 6 . 3 %) 发 生医 院感染 , 2 0 1 1 —2 0 l 2年 供应室 2 8例护理人员 , 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 具体报道 收治 患者 1 2 5 6例 , 1 1 例( 0 . 8 %) 发生 医院感染 , 可见 , 对消毒 供应
性化 护理措施及科学化系统管理 , 分别 进行 为期 9 0 d的工作满意度调查 , 回顾性分 析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 的满意度 。结果 经过 9 0 d的调查 , 观察组护 理人员的满意度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观察 组总满意度为 9 2 . 9 %, 对照组总满意度 为 5 7 . 1 %, 比较有
消毒供 应室 (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s u p p l y r o o m) 作 为医 院的一个特 殊 例 , 1 1 例( 0 . 8 %) 发生 医院感染。回顾性对 比分析两组 患者的感染
科室 , 也称消毒室 , 主要是为整个 医院提供各种无菌 用品 、 器械及 情况 。 敷料 等 , 且在 医院中也起 到预 防感 染发生 、 提高患者治 疗效 果 的 1 . 3统计学意义分析 作用 … 。 随着社 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 的提高 , 患者不仅对 医疗专业 将所收集的资料采用 S P S S 1 3 .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计数资料 技术 、 防控感染 的要求越来越高 , 也要 求护理 的质量 。 医院护理管 采用 x 检验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P < 0 . 0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理的关键点是消毒供应室可 发挥 其作用。因此 , 医院应 以护理管 2结 果 理学 为依据 , 在消毒供应室 的护理管理规律 和现象上通过拟定 人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和供应。
在这个部门,护理人员的工作尤为重要,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消毒供应工作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本文将就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医院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工作重点1.器械的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消毒供应室的核心工作,是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的前提。
护士应该掌握正确的清洁消毒方法,并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要求。
其中,应注意一些易被忽略的部位,例如器械表面的角落、接头等。
在清洁消毒过程中,应做好材料、器械的分区分类。
2. 记录管理在工作中,护士还需要负责对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和器械使用进行记录和管理。
正确维护和管理记录,可以帮助医院保证各种医疗器械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3. 质量控制消毒供应室的护士还需要承担质量控制的责任。
他们需要保证消毒炉的正确操作,确保灭菌指标符合国家要求,同时要协助医院管理人员审核各项监控结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消毒灭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如果物理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化学消毒剂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需要及时反馈设备或化学试剂的问题,协助医院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医疗器械的靶向性消毒。
2. 个人保护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护士应该在工作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的物品。
此外,护士还要注意戴好手套、口罩、安全鞋等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3. 集中消毒体系建设在采用集中式消毒体系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责任更显重要。
护士需要负责从科室接回器械清洁消毒,然后装载到消毒炉进行灭菌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器械的过渡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并按规定时间对消毒炉的卫生进行检查。
4. 应急处置消毒供应室护士需要跟踪控制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信息,并且专业应对发生污染事故时的处置。
在此期间,承担起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的重要工作, minimi 医院病人的风险。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中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其护理管理必须要做到严谨、规范。
PDCA循环即“Plan-Do-Check-Act”,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能够确保护理管理工作始终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轨道上运行。
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规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工作流程。
在计划阶段,可以确定清晰的护理管理目标和计划,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在执行阶段,可以严格执行制定的计划,确保每项工作都按照要求进行;在检查和改进阶段,可以通过审核、评估和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现代医疗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 正文2.1 PDCA循环概述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改进)。
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 循环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不断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风险。
在PDCA循环中,首先是计划阶段,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确定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其次是执行阶段,根据计划执行工作,保证消毒供应室的正常运转和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后是检查阶段,对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查,查找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
最后是改进阶段,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循环PDCA的过程,可以实现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2.2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护士们有效地管理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作者:姚玉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医护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随着卫生部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消毒供应中心也积极行动起来,在活动中通过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取得了良好效果,提升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及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示范工程得到顺利、有效地开展,推动医院整体工作向前发展。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虽不直接接触患者,但间接地与患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项工作的好坏,都涉及到患者的安危,因此,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以“服务临床为中心”,认真开展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培养护士与人合作的能力,树立群体意识,热爱供应工作,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做为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
2 改变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制定了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器械(包括外来器械)管理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质量管理追溯召回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科室经常组织理论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定期进行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并制定相应奖惩措施,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工作质量。
3 创新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行电话“首听负责制”,首先告知对方自己姓名,认真记录对方需求,及时通知本科室相关人员解决。
坚持无假日收发物品,最大限度减少了临床科室的物资库存。
护士长定期到临床征求意见,同时要求下收下送人员及时与临床沟通了解临床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意见及建议,对提出的问题有记录,有改进措施,有落实,有反馈。
浅谈医院供应室里护士的重要性

浅谈医院供应室里护士的重要性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特别是给医院供应室配备有临床经验的专业护士。
结果有效清洁器械,同时提高了器械的保养;更好有效分配打包器械。
结论通过给医院供应室配备有临床经验的护士,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能增进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标签:医院;供应室;护士医院中心供应室又称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1]。
医院供应室是技术性、科学性、操作性极强的综合性科室,其质量则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危的关键。
供应室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刷洗、敷料的制作、物品的消毒,但包含着很多的医学性及科学性的道理。
供应室工作人员由护理人员、消毒员、技术工人三部分组成,其水平参差不齐,不仅体现在业务技术水平,而且缺乏危机意识和预见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2]。
因此为了保证医院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供应室里需要配备有临床经验护士,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1器械清洗、打包、核对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中心,是医院一切再利用物品的处理中心,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3]。
供应室负责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包括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负责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注射器的监测、发放、回收和相应处理,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无菌物品、空气、手等的灭菌、消毒与定期监测等等。
种类繁多的医疗物品,不同物品消毒要求需要具有差异性。
1.1清洗是保证物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士,必须对临床器械的用途具有一定的熟悉度。
专业的医疗知识性可以对器械的清洗更加彻底,临床使用的器械多数都是具有齿槽的,比如常用的弯钳、镊子等。
清洗的重点是就是齿槽,用软毛刷仔细刷洗器械的齿槽,清洗干净进行检查,有锈渍放入除锈液除锈,再清洗后,全部放入润滑剂里润滑,用干净毛巾擦干送入包装室包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通 辽市 科 尔沁 区第 四人 民医 院 0 2 8 0 0 0 )
摘要 : 目的:针对人性化护理在剖 宫产护理 中的 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搜集 医院 2 0 1 3 年 6月至 2 0 1 4 年 6月期 间收 治的 1 6 0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 ,并随机分 为 观察组 与对照组。其 中,8 0例观察组产妇在手术期间采用人 性化的护理 方式,而另 8 0例 对照组产妇在 手术期 间采取 常规性 的护理方 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手 术时 间为 4 o . 5 分钟 ,对照组产妇 的平均手术 时间为 5 7 - 2 分钟 ;观察组产妇在手术 中的平均 出血量为 1 6 9 m l ,而对照组产妇在手术 中的平均 出血量 为 2 8 6 m l ;观察组产 妇术后 并发症发 生率仅 为 1 . 8 %,对照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为 1 1 . 1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结论 : 在剖 宫产护理 总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达到更好
应用护理程序 的方法 ,从入 院到 出院全程相伴 ,做好健康知识的传播 。 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开展 多形式 的健康教育后 , 以一个方 面为切人 点 , 对照健康教育标准流 程进行检查 ,发现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统疾患病人 中,对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有 明显效果 , 建立 了良好 的健康意识 , 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 为广大的患者喜 爱和接受 , 同时体现 了护理人员 的自我价值 , 拓展了护士的知识 领域 , 值得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 张丹. 外科病人的健 康教育【 J j .中国冶金工业 医学杂志 , 2 0 1 2 , 2 2 ( 5 ) : 4 7 - . 4 8 ;
的 治 疗 效 果 , 因此 值 得 被 广 泛推 广 。 关键 词 :剖 宫 产 ;人 性 化护 理 ; 临床 应 用
【 中图分类号 】R 4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3 - 0 4 3 4 - 0 2
剖 宫产是解决产科综合症 、 难产等对孕妇及胎儿造成的终止妊娠 的一种方法 但是 ,由于剖宫产手术造成 的创 面比较大 , 产妇容易 出现术后并发症 。 然而 , 新型的人性 化护理方式 , 能够给予产妇人性化的服务 , 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尽可能 减少 患者的疼痛 , 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本文搜集 2 0 1 3 年6 月至 2 0 1 4 年6 月期 间在我院进行剖 官产手术 的 1 6 0 例产妇 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 对产妇手 术前 、 手术 中、 手术后进行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性护理的对 比, 发现人 陛化护理更 能在 短时问内消除产妇的紧张隋绪 , 保证产妇 的积极心理 , 促进手术 的顺利进行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2 0 1 3年 6月至 2 0 l 4年 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工 1 6 0 例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 照组 ,分别为 8 O例。其 中,观察组产妇的年 龄为 2 3 — 4 o岁 ,平均年龄为 2 9 . 2 岁 ;初产妇 6 2 例 ,经产妇 1 8 例 ;孕程 3 7 — 4 2 周 ,平均孕程 3 9 . 3 周 。对照组 中产妇年龄 2 2 — 4 o 岁 ,平均年龄 2 9 . 5岁 ;初产妇 6 9 例 ,经产妇 1 1 例; 孕程 3 7 - - 4 2 周, 平均孕程 3 9 . 5 周。针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 料进行对 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1 . 2方法 所有患者 的手术麻醉方 式为椎管 内麻醉 ,并以腰硬联合 麻醉为 主。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 的护理方式 。 2 人性化护理方式 2 . 1手术前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应安抚产妇的紧张情绪, 减轻产妇的心理压 力, 耐心 向产妇介绍手术 的有关情况 , 告诉其手术 中要注意的事项。同时 , 护理 人员在手术前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 对产妇进行抗生素皮试 及麻醉 , 进行输 血及皮肤消毒工作 ,准备手术中用到的各类药物及器械。 2 . 2手术 中 护理人 员在手术过程 中多观察产妇 的情绪 ,尽量满足孕妇的 合理要求 。 在手术的过 程中 , 尽量减少金属器械之间的碰撞 , 避 免孕妇出现紧张 焦虑的情绪 。 对孕妇在手术 中可能 出现的不适或疼痛的感觉要提前解释 , 并鼓励 产妇 , 帮助其放松心情 。同时 , 要对产妇在手术过程 中的体征状态严格关注 , 一 旦出现意外情况 , 要及时判断并进行处理。手术中向产妇及 时报告进展情况 , 手 术结束后及时告诉产妇手术顺利 ,并告诉其新 生儿 的状况及性别 。 2 . 3手术后 护理人员在手术后要为产妇及新生儿创造温馨 、 安静的休养环 境 ,病房要适当通风 ,有足够的光照 ,帮助产妇照顾新生儿 。手术 2 4 小时后 , 要鼓励产妇下床适量活动 , 妥善固定尿管 与输液管 。 鼓励产妇对新生儿母乳喂养 , 保持 良好的心态 , 并针对产妇 自身的特点指导一定的健康知识 , 如指导产妇进行
护 理研 究
F 家 庭 心 理 医 生 a m i I Y p s y c h o I o g i C 8 l d o c t o r
2 0 1 5 年 3月第 3期
头柜上放置温馨提示牌 ,以友情 的方式告知病人须知 ; 病 区实施整体护理 , 逐一 对每位病人进行 一对一 的健 康指导 , 变被动解释为主动传授有关知识 , 增加护患 交流的机会 ,此方式 不但提高了治疗效 果 ,而且提 高了服务质量 。 1 - 3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 1 ) 转变护理观念 ,认识到健康教育 的重 要性及 必要性 , 履行职责 , 将健康教育纳入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系统 、 分层 次地进行 教育学习 , 满足病人的健康需 求。 ( 2 ) 加强对护士尤其是护师 以上人员 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 加强专科知识学习 , 具备精 湛的操作技 能 , 为开 展健 康教育奠定 良 好 的理论基础。 ( 3 ) 掌握沟通技巧 , 尊重患者 , 了解病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