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课: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及基本要素。

- 培养学生自信、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讨论自我介绍的场合和意义。

2. 教师出示范例自我介绍,并解析其基本要素。

3. 学生分组互相进行自我介绍练,并互相提供反馈意见。

4. 学生进行全班集体自我介绍。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以便
进行更深入的自我介绍。

第二课:我的家
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家庭成员的介绍,了解家庭的组成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爱护亲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
1. 家庭成员的称呼和介绍。

2. 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
1. 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解释其重要作用。

2. 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和重要作用。

3. 学生彼此交流家庭成员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作文,并进行班级分享。

...
(继续按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3.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感知速度,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列式计算:(1)一盒酸奶 8 元,买 6 盒要多少钱?(2)一个面包 12 元,买 2 个要多少钱?(3)一千克苹果 10 元,买 4 千克要多少钱?学习任务二:自己说一说标签上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习任务三: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

(1)篮球每个 80 元,买 3 个要多少钱?(2)每瓶酸奶多少钱?学习任务四:王老师负责学校的采购。

他得到了几位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的信息:美术老师需要 30 包彩纸,每包彩纸 12 元,还需要 15 包卡纸,每包卡纸 18 元;体育老师需要一些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篮球每个 50 元,要买 12 个,足球每个 45 元,要买 15个,乒乓球拍每个 34 元,要买 20 个。

怎样整理才能一目了然呢?【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54 页第 3 题。

2.数学书第 55 页第 8 题。

【参考答案】1.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答案略,合理即可。

2. 有 3 种不同的买法:方案一:18×3=54(元)54<60 答:可以买 3 份 18 元的套餐。

方案二:18×2+21=57(元)57<60 答:可以买 2 份 18 元套餐和 1 份 21 元套餐。

方案三:18+21×2=60(元)60=60 答:可以买 1 份 18 元套餐和 2 份 21 元套餐。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4《快乐的暑假》导学案(第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4《快乐的暑假》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
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5、交流体会。
(1)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
(2)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
3.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还有哪些活动。
(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
盘点
收获
总结
提升
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
展示
交流
精讲
释疑
1、组内交流
2、展示交流“
(1)资料共享: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3、融入自己的情感汇报读诗歌,努力读出韵味。
4、主要内容: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个性设计
设置
提纲
引导
预习
1、搜集资料:作者、诗歌简介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1、4、你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你希望怎样度过自己的寒暑假。(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
激趣
生疑
明确
目标
出示课题,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
巧设
练习
达标
检测
1、填合适的词语
无拘无束的( ) 四处飞溅的( )
( )的画面 ( )的笑脸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及目标设定《普罗米修斯》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结合本次教研的重点“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老师在备课时把其中的两个教学目标确定为:1。

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

2。

通过想象、补充课文细节,从而感受故事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

指导书写“斯”,口头扩词。

(文言代词,斯人、斯时、生于斯,长于斯。

)2。

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普罗米修斯是谁?(2)普罗米修斯做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意在利用第三单元学习的提问策略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让语文学习形成体系。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机指导。

3。

用一句话概括:普罗米修斯做了什么?4。

圈划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名字,并按他们的出场顺序进行交流。

(普罗米修斯、宙斯、赫淮斯托斯、赫拉克勒斯)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4个人物各自做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

指名交流。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宙斯下令严惩赫淮斯托斯执行命令赫拉克勒斯挽弓搭救3。

把四个人物及他们做的事连起来说一说。

(就此梳理出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课后两个习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了解了故事中四个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自然梳理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还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多得,切实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四、研读课文1。

指名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感悟体会。

四年级英语第4单元自学导学案及答案

四年级英语第4单元自学导学案及答案

四年级英语第4单元⾃学导学案及答案四年级英语⾃学导学案⼀学习内容:Unit4 At the farm A Let’s talk学习⽬标:1、我能听、说、认读句型:Are these carrots? Yes, they are./ No,they aren’t. What are these? They ’re tomatoes.2、我能够在情境中恰当运⽤句型What are these? They’ re …询问并回答各种蔬菜或动物的名称。

3、我能够在情境中恰当运⽤句型They ’re so big/long/cute…描述物品特点。

学习步骤:⼀、新知预习1、请翻开课本P38,Let’s talk听录⾳3遍,请认真听并回答问题:What colour are these tomatoes?They are .2、跟读对话录⾳2遍。

写出下列单词的中⽂意思:these tomato carrot3、⼤声朗读课⽂两遍并回答问题:Are these carrots?What are these?4、Let’s play 跟读录⾳两遍,⼤声朗读两遍并试着理解对话的意思。

⼆、知识点⼩结:复数复数复数1. this →these carrot →carrots tomato→tomatoes2.询问近处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句型:What are these?答语:They are……Are these……? 肯定回答:Yes,they are. 否定回答:No, they aren’t.三、⾃我检测:(⼀)单项选择( )1. I like .A. carrots B . carrotes C. carrot( )2. --What are these? -- are carrots.A. These B .Those C. They( )3.The tomatoes yellow.A.is B .are C. am(⼆)连词成句(1) Are tomatoes these ?(2) are What these ?(3) big They’re so !(4)carrots are They .三、选择正确的翻译( )1.这些是什么?A. What are they?B. What are these?( )2.这些是西红柿吗?A. Are these tomatos?B. Are these tomatoes?( )3.不,它们不是。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 过一天》导学案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    过一天》导学案

习作:我和过一天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哪吒,葫芦娃;有的机智聪明,惩恶扬善,如神笔马良;有的美丽纯洁,温柔善良,如白雪公主。

你了解他们吗?喜欢他们吗?如果有机会和这些故事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你们会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板书课题:我和过一天(半命题作文,先补充题目,再写作)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进行习作构思。

2.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回述课文内容及写法;交流故事情节,体会构思的巧妙,表达的生动趣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想象力;感受美好的心灵。

三、教学过程(一)议人物,创情境1.你喜欢哪些神话和童话呢?2.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神话或童话人物,并说明理由。

点击出示:孙悟空: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机智勇敢,神通广大,不仅会七十二变,有火眼金睛,而且一个筋斗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尽心尽力,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灰姑娘:我最喜欢灰姑娘。

即使被后母和姐姐们虐待,她也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温柔善良,善待小动物,所以得到了仙女和小动物的帮助,最终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3.梳理小结:神话和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人物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他们正直、勇敢、善良等优秀品质。

(二)学审题,定人物1.如果有机会和神话或童话中的某一位过一天,你会选择谁?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和过一天”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一天”吧。

(1)师过渡:今天,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一天,你会选择谁?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和过一天”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一天”吧。

2.小组交流你选择的神话或童话人物,说说特点。

3.确定人物,把题目补充完整。

4.回忆我们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说说它们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过程】1、估算:23×19≈ 23×21≈ 42×28≈ 42×32≈2、笔算:3、小结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学习例1:李叔叔从某个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算式是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根据(2)估算: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150×10=1500,150×2=300,比1800米少一些。

可以用口算的方法)(3)独立思考:准确的结果是多少?你会算吗?在下面写出笔算的过程先算()再算()最后算()(4)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

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6)小组讨论:今天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跟我们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呢?(三位数乘两位数跟我们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完全一样,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再把两次的结果加起来。

(7)如何检验计算的结果。

二、尝试练习1、请你当老师,把它们改正过来。

小结:我们在进行笔算乘法的时候,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别对错数位。

进位的时候要加上进位的数。

)2、用竖式计算:185×15= 23×283=学生独立做,做完交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导学案第1篇】一、文本教学解读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全文用35个字把一件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曲折有序,通过寥寥数语,一个往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一次次与东海较量,竭力要把大海填平的精卫形象跃然纸上。

《精卫填海》文言文总共两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了故事人物及其身份。

“炎帝之少女”,这里的“少女”与现代汉语中的“少女”有所区别,在这里是指“小女儿”,“炎帝”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知的成语“炎黄子孙”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名曰女娃”,炎帝的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曰”是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学时可进行随文识字,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日”,说说“曰”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句的前半句“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交代了精卫填海的原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一只名为“精卫”的小鸟。

后半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写了精卫填海的经过: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从理性角度看,精卫做法是徒劳的,但从感性角度看,她的这种做法恰恰诠释了古人朴素而神圣的生命观——再弱小的生物,也渴望、追求生命,也希望自己的生命被平等地对待。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辨和发现,理解神话故事中对生命的肯定和敬畏,感受神话中传达的悲悯情怀,体会古人朴素而神圣的生命观。

基于这一理念,教学《精卫填海》文言文时,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文言文《夸父逐日》,通过对比夸父和精卫各自行为的原因,质疑通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古人想要给我们传达怎样的认识?引出无论是夸父为了族人的付出,还是精卫为了自己的复仇,都是源于最自然的情感——对生命的肯定和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小组:学生:课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会用多音字“角、供、吭、调”组词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导学策略一、预学、反馈:1、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我能正确书写课后的12个生字,能注音,还能组词。

3、再读课文,我能正确拼读生字,并结合上下文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高傲、叫嚣、引吭大叫、从容、局促不安、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不胜其烦、敏捷。

二、自主合作1、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___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课文,小组交流:①作者丰子恺(kǎi)为我们介绍了一只_______的白鹅。

②作者抓住白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来写它这一特点的。

哪一方面(______)写的最详细。

③这只白鹅真有意思,我们能把描写白鹅有意思的句子找出来,还能读得让你们发笑。

三、课堂展示自主合作部分四、检测反馈生字巩固:听写生字。

方法:①利用开心教程读准字音,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字形。

②将生字带拼音抄三遍。

理解词语方法指导:①查字典或开心教程。

②根据上下文理解。

方法:反复朗读--自学思考----对学群学----小组展示方法:①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句子。

②可以采取群读、对读、轮读等方式读这些有意思的句子学习小组:学生:课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学习过程导学策略一、预学、反馈:1、我能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能听写这些词语:高傲、郑重、京剧、滋味、侍候、脾气、责备、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

2、我能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自主合作1、我们能在文中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还知道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我们觉得这些词语说了白鹅的叫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我们能通过我们的朗读,让你们从这些词中感觉到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3、作者写白鹅的步态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修辞手法。

我们能通过我们的朗读,让你们感觉到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4、我们能用“﹏”找出体现白鹅吃饭时的高傲的词语。

三、课堂展示。

自主合作部分四、检测反馈(一)学习了《白鹅》后,我知道了,这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鹅。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方法:各小组指定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学写在自己本子上。

知识链接:明贬暗褒的写作手法,就是看着或听着好像在诋毁这个人和事,实际上是在暗中赞扬他。

如,雷锋很傻,帮人不仅出力还出钱。

明说傻,暗说雷锋善良,喜欢帮助别人。

方法:反复朗读----自学思考----对学群学----小组展示14*、白公鹅学习小组:学生:时间:课型自学探究+预习反馈+课堂展示课时一课时预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预习过程导学策略一、预习反馈:1、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我能正确拼读生字,并结合上下文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荣膺、掂量、涟漪、无忧无虑。

二、自主合作:1、再读课文,我能给课文分层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至自然段)写。

第二部分(第至自然段):写。

第三部分(第至自然段):写。

2、通过阅读课文,我能说一说: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公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的?3、读读你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原因,以及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的?三、课堂展示:自主合作部分四、检测反馈:学了课文后,我知道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是一只的白公鹅。

理解词语方法指导:①查字典或开心教程。

②根据上下文理解。

)小提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结合阅读提示明确这节课要思考的问题,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的重点句子品读,用心体会作家叶·诺索夫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方法:反复朗读----自学思考----对学群学----小组展示学习小组:学生:课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会用多音字“角、供、吭、调”组词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导学策略一、预学、反馈:1、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我能正确书写课后的13个生字,能注音,还能组词。

3、再读课文,我能正确拼读生字,并结合上下文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

二、自主合作1、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___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我最喜欢这篇课文的第段,我要有感情的读给同学听。

三、课堂展示自主合作部分四、检测反馈生字巩固:听写生字。

方法:①利用开心教程读准字音,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字形。

②将生字带拼音抄三遍。

理解词语方法指导:③查字典或开心教程。

④根据上下文理解。

方法:反复朗读--自学思考----对学群学----小组展示方法:①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句子。

②可以采取群读、对读、轮读等方式读这些有意思的句子。

学习小组:学生:课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冒得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2、熟读含关联词的句子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激起自己观察动物的兴趣。

学习过程导学策略一、预学、反馈:1、勾出含关联词的句子熟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认真读一读。

3、熟读课文。

二、自主合作1、我们能在文中画出第一部分的中心句。

还知道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我们觉得老舍描写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猫。

我们能说出理由。

3、老舍先生对猫的喜欢都流露在他的文字里,你从哪些句子中发现了他对猫的喜爱,请在书中画出词、句。

4、讨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三、课堂展示。

自主合作部分四、检测反馈(一)学习了《猫》后,我知道了作者笔下的猫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方法:各小组指定一名同学在小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学写在自己本子上。

方法:在书中划出句子。

方法:小组内采用两两合作的方法检测。

16*、母鸡学习小组:学生:时间:课型自学探究+预习反馈+课堂展示课时一课时预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母鸡的形象的特点,重点感受母鸡作为母亲的形象。

预习过程导学策略一、预习反馈:1、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我能正确拼读生字,并结合上下文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颤颤巍巍、如怨如诉、凄惨、欺侮。

二、自主合作:1、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锻意。

第一部分(第至自然段写。

第二部分(第至自然段):写。

2、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2)作者写了一只怎样的孵出小鸡雏的母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在书中用“”划记)表现了母鸡的什么品质?三、课堂展示:自主合作部分四、检测反馈:学了课文后,我知道了老舍描写的是一只的母鸡。

理解词语方法指导:①查字典或开心教程。

②根据上下文理解。

)小提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结合阅读提示明确这节课要思考的问题,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的重点句子品读,用心体会作家叶·诺索夫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方法:反复朗读----自学思考----对学群学----小组展示课型自学探究+展示提升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29个词语2、正确读认21个词语3、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学习过程导学策略第一关:词语盘点1、我能正确地朗读47个词语。

2、我能正确地默写“读读写写”中的29个词语第二关:日积月累1、出示成语,自由读词,读准字音,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词,正音。

3、自由读,在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

4、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补充,学生在读。

5、我还知道的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三关:趣味语文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再读短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3、默读,思考讨论。

(1)从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第四关: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试读。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齐读,思考:小林、小东与你的发现有什么不同?4、教师总结。

方法:自学--对学--小组交流-班级交流方法: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趣味语文中的乐趣。

课型口语交际写作指导课时第2、3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

2、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写作,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

3、有条理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

学习过程导学策略第一关:口语交际一、引入新课。

1.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2、小结: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提出说话要求。

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动物,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

三、学生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①说说动物的外形。

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3.师生评议。

谁表现最优秀?第二关:习作一、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2. 复习具体的句子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