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3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3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
⑶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是每秒十万二千五百立方米,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⑷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一、创悦境
复习铺垫。
二、释悦疑
1. 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以内的数的写法。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
2.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写的?
2. 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62500
3524050
0600
3. 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七百
八千八百四十四
五千零三十
二、合作学习
写出下列各数:
⑴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写作: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写作:
三百零二万六千 写作: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写作:
⑵ 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的规则:先写级,再写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三、反馈交流
1.分组派代表展示各组的结果
2.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3.教师订正
四、巩固提高
1. 写出下列各数。
三百二十六万七千五百
四万零九十
九千零二十
⑴ 1月,到北京旅游的香港同胞有二万一千三百八十六人次。
⑵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之一,全长约六百七十万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
亿以内数的写法
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
第 3课时
学习
内容
教材第7页及相关练习。
学习
目标
1. 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2. 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重点
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北京版 (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北京版 (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 (2)一、课前导学1.询问学生们上一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2.引导学生思考一亿字、一亿米的长度;3.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二、引入知识1.向学生介绍一张A4纸的大小;2.带领学生一起算出一米共有多少张A4纸:一米等于100厘米,一张A4纸大小为29.7厘米×21厘米,所以一米可以放置3行×4列=12张A4纸;3.让学生自主计算一亿张A4纸有多少米:–1亿÷12=8333333.3米(约为8333.33公里)4.让学生思考如何将8333.33公里的长度转换为高度。

三、讨论与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一亿张纸纵向摞起来有多少米高?2.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进行转换:–一亿张A4纸横向排列,相当于8333333.3米的长度,纵向摞起来,高度就是1亿张纸的厚度;–需要计算一张A4纸的厚度,即纸张的厚度;–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0.1毫米(0.001厘米);–因此一亿张纸的厚度约为10000米(10公里)。

四、拓展应用1.让学生尝试将一亿张纸的高度与其他高度进行对比:–珠穆朗玛峰高度约为8848米,一亿张纸的高度约为10000米,也就是说一亿张A4纸纵向摞起来,其高度超过珠穆朗玛峰;–上海中心大厦高度约为632米,一亿张纸的高度超过了15座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一亿张纸的高度相当于熊猫爬10年所爬的高度。

五、小结归纳1.督促学生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2.提醒学生关注新知识的学习,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继续拓展学习;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下面是一份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的示例:导学目标: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课题:数的认识1.认识数的读法目标:掌握1~10以内的数的读法。

导学活动:师生一起读出1~10以内的数,观察每个数的数位结构。

2.数的排序和比较目标:掌握数的大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和比较。

导学活动:给出4个不同的数字,要求学生将这些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然后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判断大小。

3.数的加法和减法目标:掌握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导学活动: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要求学生计算结果。

二、课题:长度和重量的认识1.长度的认识目标:了解长度的基本概念,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把尺子,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尺子的长度单位。

然后请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重量的认识目标:了解重量的基本概念,并能使用适当的重量单位进行测量。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比较重量,将这些物体从轻到重进行排序。

三、课题:图形的认识1.二维图形的认识目标:了解常见的二维图形,能够辨别和绘制这些图形。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二维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能够画出这些图形。

2.三维图形的认识目标:了解常见的三维图形,能够辨别和绘制这些图形。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三维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能够画出这些图形。

以上就是一个数学导学案的示例,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可以适当调整导学活动和目标。

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讨论将最后统一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教师归纳:用计算器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还可以干脆利落来探究一些算式的规律,还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过关检测
一、随堂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85÷5= 34×48=
69+328-89= 11256÷334=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3-25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中相关练习。
2、自学检测。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
质疑探究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 )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9999×3=
9999×4=
(2)观察,小组交流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小组代表发言。
(3)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4)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
4、完成27页的“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1、强调学生独自完成质疑探究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认识计算工具,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发现算式规律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
第10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27页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与功能。
2、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全册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新课程标准: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
(人教版)
全册教学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垂直与平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垂直与平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1平行与垂直【核心素养】建立符号意识,能正确表达平行和垂直的关系,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

2.经历垂直与平行的认识、形成和巩固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

3.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56-57,例1,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 请任意在本子上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并将他们分类一下。

2. 相交的两条直线有几种情况?尝试画一画。

3. 你觉得怎样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 认真阅读后,请说说平行与垂直的区别?5.你是怎样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探究新知】一、教材第56页问题一:什么是平行?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1平行部分。

2、填一填。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二、教材第56页问题二:什么是垂直?1、四人一组,学一学例题1垂直部分。

2、填一填。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一组垂线中,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与1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条。

A.1B.2C.无数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3.下图这组直线互相平行吗?()A.不平行B.平行C.无法判断4.下图中,线段AE与下面的哪条线段互相平行?()A.线段BCB.线段GFC.线段CG5.下面三组直线中,互相平行的一组是()。

A. B. C.二、判断题6.一组平行线就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7.左图中,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b也是平行线。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口算除法(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口算除法(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6.1口算除法【核心素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表达能力和估算的意识。

3.感受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口算除法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计算方法,并能以此估算两位数除两位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算理。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71,例1-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新龟兔赛跑。

2、估一估。

41÷8≈ 138÷7≈说说估算方法。

【探究新知】一、教材第71页问题一:整十数除整十数怎么口算?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1。

2、填一填。

3、计算:80÷20=1)()个20是80;所以80÷20=()。

2)因为 8÷2=4;所以80÷20=()。

4、估算83÷20≈ 80÷19≈83个位的3()5,(),83≈(),所以商是()。

19个位的9()5,向前一位(),19≈20,所以商是()。

二、教材第71页问题二:几百几十数怎样除整十数?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2。

2、填一填。

150÷50=1)()个50是150;所以150÷50=()。

2)因为 15÷5=();所以150÷50=()。

3、估算:122÷30≈ 120÷28≈1)122个位的2()5,(),122≈120,所以商≈42)28个位的8()5,向前一位(),28≈30,所以商≈43)估算就是用“()”求近似数。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400÷80=()A. 200B. 4C. 5D. 202.最大的两位数与()的积是99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平方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平方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2平方千米的认识【核心素养】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推理、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35,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巧补天窗。

(1)津津沿着游泳池走了一圈,大约300( ),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约是5000( )。

(2)江苏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的面积约是8001( )。

2.填一填。

1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1公顷3000平方米=()平方米【探究新知】认识平方千米1.伟大的祖国。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测量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

2. 1平方千米=()平方米。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000×1000=_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公顷1平方千米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

【达标测试】一、填空。

1、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 ),( )个“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4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平方米,那么( )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公顷。

4、一个占地1公顷的长方形苗圃,长是250米,宽是( )米。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天津市的面积约是11946()。

2、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

3、俄罗斯红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

4、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3)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角的度量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