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郑洁-晏紫威廉姆斯姐妹双打技战术对比
改革开放30年之体育:网球运动的发展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但在我们心中,它并没有结束。30年改 革开放见证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历史性 的第一次登上金牌榜第一的宝座。这一成绩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后中 国在体育事业上的付出,它是我们在付出之后取得的最好的回报。 它是我国体育事业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力争更高、更强、更 快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 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 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中国网球正在前进中,不 过现在的进步只属于一小部分球员,而且前进的脚步还不坚实稳定, 但当中国拥有数量可观的网球人口、真正吸收到职业化的精髓时, 中国网球将会大踏步地迈向世界顶峰。
今天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全民健身的旗 帜在空中飘扬。网球,曾经被认为是一项奢侈的 运动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和它之间,少了 一层隔膜,多了一份热爱。这项运动的普及是如 此之快,快的让我们无法琢磨出这项运动的奥秘。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网球运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还需要更大的推动, 特别是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网球运动水平 提高幅度较快,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到网 球这一运动中。 在亚洲的各大赛事中,我国的选手 也相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之后,国 内的网球比赛的热火也被点燃了。 全国网球等级联赛定期举行,并实行 升降级制度,还定期举办全国网球单项比 赛、全国硬地网球冠军赛、全国青少年网 球比赛,近年来又搞起了巡回赛,另外, 老年网球赛、高校网球赛、少年网球赛。 这些竞赛对促进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世界角度 看,我国网球水平存在的差距是相当大的, 仅从国际网联世界排名看,1991我国男子 排名最前的是300位,女子排名最前的是 155位。
2008年澳网中外网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统计分析与研究

表 2 显示 :我国选手与澳网 8 强在接发球得分率上存在 显著差异 。接发球是接发球方的第一拍 ,在很大程度上对该 分的胜负起决定性的作用 。临场观察发现 :我国运动员在接 发球的预盼和攻击性上不够 。建议我国选手 :不断形成“发 球是进攻的开始 ,接发球也是进攻的开始〔5〕”的理念 ;接发球 训练应像发球训练一样高度重视 ,所有接发球训练一定要结 合实战 ,不仅要练习接一发 ,还要练习接二发 ;在强调接发球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体育科技
较轻松的守住自己的发球局 。表 2 显示 :一发得分率方面 , 我国选手明显低于澳网 8 强近 10 个百分点 ,导致我国选手 在自己的发球局保发比较艰难 ,容易被破法从而失去比赛 。 因此 ,我国选手必须重视一发得分率的提高 。 2. 3 接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
制胜球是反映一名网球运动员攻击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 而非受迫性失误是反映运动员技术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 通过对 12 位选手澳网女单比赛的录像观察统计 ,制胜球与 非受迫性失误的统计对比如表 3 所示 :
从统计的角度讲 ,假设发球时的得分率为 65 % ,那么拿 下发球局的胜率应为 83 % ,如果得分率提高至 70 % ,胜局的 比率应该是 90 %。这表明得分率的少量的提高可能导致胜 1 局的机率大幅度地增加 ,这就阐释了比赛中发球得分率对 比赛胜负的关键作用 。高的一发得分率可以保证运动员比
68
29届奥运会我国女子网球双打组合郑洁_晏紫比赛优劣势分析

第32卷 第1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V ol.32 N o.1 2009年1月Journal of Beijing S port University Jan.200929届奥运会我国女子网球双打组合郑洁/晏紫比赛优劣势分析周建梅1,张志华2,陶志翔3(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2.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摘 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双打郑洁晏紫杀入半决赛,最终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
郑晏在本次奥运会比赛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她们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
对郑晏组合奥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得失成败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给中国女网双打选手一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奥运会;女子网球;双打比赛;优劣势分析中图分类号:G845.02/2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1-0130-03An Analysis on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Chinese Women’s T ennis P air Zheng Jie/Yan Zi inthe29th Olympic G amesZH OU Jian2mei1,ZH ANG Zhi2hua2,T AO Zhi2xiang3(1.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100088,China;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 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3.Beijing S port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Abstract:In2008Beijing Olympic G ames,Chinese W omen’s T ennis Pair Zheng Jie/Y an Z i reached semi2final of w omen’s tennis and g ot a bronze medal.Their achievement is attractive in the Olympic G ames.H owever,it has to be noted thats ome aspects of theirs need to be improv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in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hopeof providing s ome reference to Chinese w omen’s tennis pairs.K ey w ords:Olympic G ames;w omen’s tennis;pair matches;strength and weakness 我国女子双打项目从以前长期落后,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的获得,再到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两个大满贯奖杯的问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主要归功于举国体制的强大保障。
郑洁/晏紫与世界一流网球女双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比较分析

作者: 唐清虎;王保奎;张宏博
作者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公体部;井冈山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出版物刊名: 体育研究与教育
页码: 104-10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S1期
主题词: 网球 优秀女双选手 技战术 比较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临场观察和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的基本技战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结构等方面与世界一流运动员进行比较。
指出郑洁/晏紫要想早日成为世界一流选手,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实现"双上网"战术打法及能力提高;遵循网球双打制胜规律,并找出对付双上网战术打法的有效手段,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配对间的默契与交流,精心设计应对各种打法类型的发球、接发球抢攻战术;加强主要技术环节,主要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的训练;加强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交流等。
对2017年澳网女单决赛中威廉姆斯姐妹的技术统计分析研究

冠 军 的关键 ,为我 国女子 网球走 向世界 职 业化顶 尖水 平提供 理论参 考 。 关键 词 :澳 网女 单 决赛 ;威 廉姆 斯姐妹 ;技 术统计 分析 中图分类 号 :G 8 0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1 6 0 2( 2 0 1 7 )0 9— 0 0 1 8 — 0 1 2 0 1 7年 澳 大利 亚 网球 公 开 赛 展 开 女 单 决 赛 的 较 量 ,威 廉 姆 斯姐妹上演第 2 8次 内战 ,小 威 克 服 开 局 的 紧 张 和失 误 以 6— 4 / 6 4完 胜 姐 姐 大 威 ,职 业 生 涯 第 7次 捧 起 达 芙妮 杯 的 同 时也 重 返
3 结论与 建议
2 .2 接 发球技 术上 的统计 分 析 。由表 一 得知 ,小威 的接 发 球 成 功率 为 4 5 % 比姐 姐大威 的 3 6 % 高 出 9个百分 点 ,说 明小 威对 大威 的发球 有着 良好 的预判 与接发 球 能力 ,往往 能 够 回 出高质 量 的接 发 球 为 自己接 下来 的底线 对抗 赢得 主动 获得 致 胜 。在 破 发成 功 率方 面 小威 1 1 次机会 兑 现 4次 ,大威 3次机会 兑现 两次 ,显然 大威对 关键 分 的把握能 力在 这场 比赛 中高于 小威 ,但 是 由于小 威 的 发球 局 控制 严密 ,没有 给大 威太 多机会 ,而虽 然 小威 破 发效 率 低 ,但大 威 在发 球局 中送 出 了高达 1 1 次 的破发 机会 ,使小威 最终 每一 盘都 比小威 多 破 一个发球 局赢 得 比赛 的胜利 。由此 说 明高质 量 的攻 击 性 接发 球 是 小 威赢得 比赛 的又 一重要 法宝 。
十大网球比赛经典瞬间

十大网球比赛经典瞬间网球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吸引了无数球迷的关注。
在长达几个小时的比赛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瞬间。
这些瞬间不仅展现了选手们的技术实力和竞技精神,也给球迷带来了无穷的激动和欢呼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网球历史上的十大比赛经典瞬间吧!瞬间一:费德勒与纳达尔的经典对决费德勒和纳达尔堪称现代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两位选手之一。
两人在过去的多次比赛中展开了激烈的对决,其中最著名的当属2008年温网男单决赛,纳达尔以5比7、6比4、6比7、6比7惜败于费德勒。
这场比赛可谓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较量,展示了两位传奇选手的技术和勇气。
瞬间二:威廉姆斯姐妹的兄妹对决威廉姆斯姐妹堪称网球界的传奇,她们在过去的比赛中多次相遇,展开了精彩的兄妹对决。
最为著名的一次是2001年美网女单决赛,姐姐维纳斯以6比2、6比4战胜了妹妹小威廉姆斯,捧起了冠军奖杯。
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两位姐妹的实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姐妹之间的深情厮爱。
瞬间三:纳达尔的“冠军之座”纳达尔是网球界的土王,他在法网的表现无人能敌。
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2013年法网男单决赛,纳达尔以3比6、7比5、6比2、6比4逆转了大满贯纪录保持者费德勒,实现了八连冠的壮举。
决赛结束后,纳达尔坐在“冠军之座”上,向球迷们挥手致意,成为了法网历史上的经典瞬间。
瞬间四:小威廉姆斯的逆袭之战小威廉姆斯是网球界的传奇女将,她的逆袭之战让人印象深刻。
在2009年澳网女单决赛中,小威廉姆斯以6比7、6比2、6比2战胜了大满贯纪录保持者姐姐维纳斯,夺得了个人第10个大满贯冠军。
她的坚持和毅力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也为网球界带来了新的历史。
瞬间五:穆雷的历史突破穆雷是英国网球的代表人物,他在2013年温网男单决赛中打破了英国网球无冠的历史。
穆雷以3比6、4比6、6比4、7比5、6比3战胜了费德勒,成为了77年来的首位英国温网男单冠军。
他的胜利不仅令人们为之欢呼,也为英国网球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8年温网郑洁发球技术分析

2008年温网郑洁发球技术分析
张德智;李艳霞
【期刊名称】《体育文化导刊》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通过对我国选手郑洁2008年温网全程比赛的录像观摩,对其发球技术从身高体重、发球落点区域分布、发球球速、ACES和双误、发球成功率、发球得分率等方面与其他优秀选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郑洁的发球比较稳定,但在速度、力量方面与世界优秀女子选手存在较大差距;发球是其技术较薄弱的环节.建议从加强速度力量素质的训练、提高发球技术和完善发球技术动作、增加发球落点变化三方面弥补身高、体重带来的劣势.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张德智;李艳霞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陕西西安,710055;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06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左利手网球运动员发球落点在双打战术中的运用r——以2017年温网男双决赛为例 [J], 王光安;徐传飞
2.从2008年温网看我国选手郑洁的优势所在——对郑洁VS伊万诺维奇进行主要技术统计分析 [J], 罗晓珊;陈正;蔡洪玲;郭保科;杨忠敏
3.2012年温网男子单打比赛发球落点分布研究 [J], 李彦
4.从2008年温网看我国选手郑洁的优势所在——对郑洁VS伊万诺维奇进行主要技术统计分析 [J], 罗晓珊; 陈正; 蔡洪玲; 郭保科; 杨忠敏
5.费德勒温网发球数据分析及特征研究 [J], 田国辉;周曙;王伟;李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中郑洁的技战术指标统计分析

2008年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中郑洁的技战术指标统计分
析
邓雷
【期刊名称】《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7)5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郑洁在2008年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中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郑洁在技战术的运用上发挥较为出色;破发率、二发成功率、双误次数等技术指标优于对手;非受迫性失误相对较少.但主动得分能力相对较弱.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邓雷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5
【相关文献】
1.对晏紫/郑洁在2006年澳网公开赛中技战术指标的统计分析 [J], 陈万军;郭开强;邢晓圆
2.2010澳网李娜、郑洁技战术指标的统计分析——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 [J], 王娟;郭立亚;王雨;肖遥
3.2014年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德约科维奇的技战术分析 [J], 付建
4.对孙胜男/孙甜甜在2007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技战术指标的统计分析 [J], 彭伟;陈德平
5.2018年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德约科维奇技战术特征研究 [J], 姜晓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郑洁/晏紫与威廉姆斯姐妹双
打技战术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对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双半决赛中我国女双选手郑洁/晏紫和美国组合威廉姆斯姐妹进行了基本技术、战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结构等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通过研究表明我国选手配合默契,战术灵活,与对手战术相比有较强的优势性,能够把握网前的主动进攻权,但在力量,技战术方面存在不足,应该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特长技术的训练以此更好的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
关键词网球女双选手竞技水平双打战术
一、研究对象
以我国女双选手郑洁/晏紫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取世界优秀女双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塞维娜·威廉姆斯为比较研究对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郑洁/晏紫的整体实力和发展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女子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竞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
近几年来的女双比赛成绩也说明了这一点,孙甜甜/李婷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奥运史上中国网球的第一块金牌,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郑洁/晏紫夺得女双冠军,作为中国的一号女双选手,郑洁/晏紫还在一系列世界巡回赛中多次折桂,实战经验和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
不过她们也经常在巡回赛的第一轮就遭淘汰,在2007年年初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输给中华台北的詹
咏然/庄佳容这对组合3次。
这说明郑洁/晏紫这对选手要往更高的起点上参与竞争的道路是坎坷的。
从技战术、心理、经验等方面还要像诸多世界优秀女双选手学习,使其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郑洁/晏紫与威廉姆斯姐妹技术、战术的比较
1.郑洁/晏紫与威廉姆斯姐妹发球战术的比较
发球是网球双打比赛进攻的有力手段,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技术之一。
我国运动员一发得分率低于对手,从比赛录像观察威廉姆斯姐妹的发球并不单纯追求力量,一二发均以旋转和落点变化兼得,所以一二发的成功率和得分率要高于我国选手。
根据统计得出郑洁晏紫的发球成功率为64%,大小威为65%,双方在发球的稳定性上差距不大,但从发球得分率上来看,大小威74%的得分率明显高于郑洁晏紫68%的得分率,说明大小威有更强的发球得分的能力。
2. 郑洁/晏紫与威廉姆斯姐妹接发球技术的比较
我国选手接发球直接得分率高于对手,而破发成功率却低于对手许多。
可见郑洁/晏紫在接发球时主动发力进攻意识较强,一旦二发较弱,就会抓住机会接发球抢攻。
而就这场比赛而言威廉姆斯姐妹二发后主动攻击的意识不如我国选手,攻击力度不够,基本上仍采用的是单打的接发球技术动作,接发后重心靠后,也很难见到运动员接发后主动随球上网的情况。
3. 郑洁/晏紫与威廉姆斯姐妹底线抽球技术的比较
比较我国女子网球选手由于打法所致和普遍身材不高的原因,
在训练中一直比较注重底线击球技术能力的提高。
她们大多采用平击抽球的技术,球的飞行弧线不高,过网较平,角度较大,比较符合双打的竞技特点。
我国选手主动得分率高于对手。
而非受迫性失误也少与对手。
4.郑洁/晏紫与威廉姆斯姐妹运用“双上网”打法的比较
目前网球双打的基本打法有双上网、一网一底和双底线三种打法。
双打比赛中网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双上网型打法仍然是现代网球女子双打制胜的先进打法,但随着近几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击球速度和接发球能力的提高,单纯的双上网型打法在逐渐减少,如郑洁/晏紫在2006年澳网公开赛女双决赛中与对手同样是以一网一底打法为主,结合双上网和双底线与对手相抗衡。
发球时以我为主,力争双上,相持时多为前后阵形,用底线攻击性抽球压制对手,以网前逼抢控制主动权,再伺机双上;接发球或处于被动时,又常用双底线打法,在防守中寻求突破,总的来说,我国优秀女双选手平均每盘运用双上网次数和使用比率高于外国优秀选手,且成果非常显著。
比赛开始由于对对手发球的恐惧,让郑洁/晏紫基本采取一发不上网的战术,后来越打越有信心,中国金花才将两人在网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威廉姆斯姐妹技战术的主要特点
通过整理、分析统计资料,得出威廉姆斯姐妹在比赛中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个人能力
两位单打冠军级球员毫无疑问占了上风,力量上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小威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第一盘比赛中成功破发了两次。
小威反应快,她很多球都能反应过来,救起来,大威这方面就差一些,反应慢一点。
2. 发球
发球无疑是她们的最有利武器。
大威的球重,小威的角度很有特点,但大小威也不全是靠力量取胜,她们在这场比赛中侧旋发的很多,尤其是一区的外角和二区的内角。
3. 接发球
接发球以稳健和线路变化为主,为双上网争取时间。
击球落点,线路多变,连续进攻能力强。
当今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女子双打技术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全面化。
4.整体技术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网球的双打也不例外,攻防转换频繁,比赛中得许多战术变化都是在技术全面得基础上完成得,对技术的要求比单打更精细更全面。
威廉姆斯姐妹具有较强的连续进攻能力。
(四)郑洁/晏紫技战术的主要特点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及比赛录像的观察,以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较,目前我国队员郑洁/晏紫存在如下主要特点:
1.配合默契
郑洁/晏紫也存在她们自己的优势,就是长时间的配对让我们在
技战术上比对手显得更加老道。
无论是晏紫的网前还是郑洁的底线,无论是谁出现失误另外一个人都能很好的完成补位,后两盘比赛两人多次“双上网”给大小威带去了巨大的麻烦。
2.底线技术
郑洁底线的稳定发挥,给晏紫今天在网前的出色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郑洁和晏紫在球场上利用自己的灵活性赢得了许多的机会。
抓住机会的郑洁和晏紫频频利用中场球穿越威廉姆斯姐妹并不完善的网前防线,最终实现了逆转。
3.意识到位
在大威的发球局中利用对方发球状态不好的情况,敢于抢攻对手,即使在网前的截击不能形成绝杀,也可以起到打乱对手阵脚的作用。
不足:美国威氏姐妹组合的大力发球在随后几局给郑洁/晏紫造成很大压迫,郑洁多次出现非受迫性失误,而晏紫在接发球上也表现得不够坚决,不能够将对手一拍打死。
此外两人的打法相对单一,遇到力量型选手,如果在场上没有丰富的战术变化,就很难占有优势。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郑洁/晏紫发球平均时速低于威廉姆斯姐妹许多,目前女子双打的发球在力量的基础上比单打更注重旋转和落点的变化。
尤其是二发,以便给上网逼压创造良好条件,而郑洁/晏紫普遍发球旋转
不强,落点变化不大,所以很少能创造机会发球上网,给第三板抢攻的机会也不多。
2.郑洁/晏紫底线平击抽球技术适合网球双打竞技特点,她们擅长底线抽击,但底线抽球力量不及威廉姆斯姐妹,不过底线功夫扎实,反击的技术强。
在训练中应多加强力量的训练。
3.郑洁/晏紫的双上网战术是这场比赛获胜的关键,加上默契的配合,为比赛的取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威廉姆斯姐妹发球占优势,抽击球力量大,但旋转少,战术较单一;侧重力量轻技战术。
郑洁/晏紫则配合默契,移动灵活,底线功夫扎实,但打法相对比较单一,抓关键分的经验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5.通过研究,郑洁/晏紫的双打配合非常默契,掌握了整场比赛的主动权。
如再加强对发球和力量的训练,下次遇见同样力量型的强手也有取胜的把握。
(二)建议
1.遵循网球双打制胜规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我国女子网球双打应加强发球和力量训练,逐渐向全面型打法过渡。
2.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重视心理调节对网球比赛的作用。
3.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配对间的默契与交流,精心设计几套对付各类打法选手的发球和接发球战术,对发球、接发球的进攻战术进行专门研究。
4.设置与目前世界优秀网球女双选手打法相似的系统,进行针
对性极强的模拟训练,改进破网技术,提高破网能力,找到对付力量型选手的有效对抗办法。
5.选拔一批国内优秀年轻的运动员,将这些优秀年轻的运动员放到世界范围内的职业网球环境中去培养。
为我国将来的网球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鹏伟.十五期间我国奥运战略应突出发展女子项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04):23-24
[2]陈正,等.对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及其实现奥运突破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2):15-21
[3]王希升.网球的打法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3-29
[4]王学华.我国网球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差异及其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03):58-63
[5]陈勇徐学廉.网球双打配合理念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5,(04):57-63
[6]刘青.中国网球女子双打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5-7
[7]穆瑞杰.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8
[8]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