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合集下载

低温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低温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2 低温铁基催化剂2.1 催化剂制备方法低温铁基催化剂在制备的过程中,共沉淀法更为适用。

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最为常规的制备流程为:提前准备好热硝酸铁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且这些溶液的温度要合适,达到沸腾状态,随后在这一混合溶液中添加至热的硝酸钠溶液,同样其温度应达到沸腾条件,将前期准备好的溶液与后续加热的溶液快速、均匀搅拌到混合状态,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形成。

金属硝酸盐与碳酸根在热溶液下会出现复分解反应,最终的反应产物为水合氧化铁沉淀、二氧化碳气[2]。

在混合溶液的pH 值在7左右时,停止添加热硝酸铁和硝酸铜混合溶液。

在全部的反应结束以后,将最终的沉淀物收集起来,随后使用沸腾的脱盐水反复冲洗这些沉淀物,在冲洗的同时,其中的Na +和NO 3-得以去除。

将沉淀物重新打浆以后,将其与硅酸钾溶液充分搅拌并混合,在混合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硝酸溶液,随后将该混合溶液的pH 值加以适当调整,使得其接近于中性。

在此前提下,利用过滤和浓缩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混合浆液,获得催化剂前驱体[3]。

费托合成存在着多种工艺,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对催化剂前驱体实施相应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固定床反应器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可以将催化剂前驱体利用高压挤出,在成型后干燥得到;浆态床所使用的催化剂,对催化剂前驱体实施重新打浆处理,喷雾造粒和焙烧获得。

2.2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直接原因,为保障催化剂最佳的使用效果,在使用之前一般需进行还原活化处理,使得在经由这一处理以后可以满足费托反应的需求。

低温铁基催化剂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催化剂,其中的活性组分更多地源自催化剂产品中的α-Fe 2O 3。

催化剂的活化反应开0 引言费托合成反应最早诞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基于其反应原理的特殊性,有效实现了铁基催化剂向液体烃燃料的转化,有效扩宽了燃料的获取渠道,保持了燃料获取路径的多样性。

现阶段,低温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已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费托合成转化效率、产物种类均与催化剂的整体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有效创造更高的价值,专业人员需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催化剂种类的选择、工艺条件的确定。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研究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研究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研究朱加清;程萌;常海;林泉;张魁;武鹏【摘要】为了获得工艺参数对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产品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碳比、空速对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时,催化剂活性、CO2和CH4选择性均升高,产物向轻组分分布;压力增大时,催化剂活性和CO2选择性升高,CH4选择性下降,产物向重组分分布;随氢碳比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和CH4选择性升高,CO2选择性下降,C5+呈下降趋势;随空速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CO2选择性下降,CH4选择性上升,C5+向轻质烃分布.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可有效改善铁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控制碳链长度和产物的分布,提高费托合成反应的经济性.【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6(022)004【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器;反应条件【作者】朱加清;程萌;常海;林泉;张魁;武鹏【作者单位】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9费托合成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合成气转化为烃类的反应,同时还伴有甲烷化和CO 变换等副反应。

这些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平均反应热约为170 kJ/mol[1-3]。

通常合成气(H2+CO)是由煤和天然气的水煤气变换反应获得,其中均含有硫元素,硫是最主要的费托合成催化剂毒物[4]。

钴和铁催化剂均可以被硫的化合物氧化而永久中毒,因此在合成气中硫含量应当保持在0.02 mg/m3左右[3,5]。

浆态床反应器是气-液-固三相的反应过程,由于解决了列管固定床反应器的很多难题,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工艺,在国内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和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均采用浆态床反应器。

SFT418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应用研究

SFT418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应用研究

蜡 的 密 度 接近 , 以 使 催 化 剂 悬浮 在 浆 态 床 反 应 可
及汽车 匹配技术研 究与开 发 ” 首席科学 家, 全国劳模 , 享受国 家政 府特贴专 家。 曾长 期从事 石油馏 分加氢工 艺技术研 究, 近年 来主要 从事煤 炭间接液 化 FT合成 催化剂和 工艺 、 炭 . 煤 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工艺和煤液化油标 准的研 究工作。 1 — 5
权 的低 温 浆态 床 FT合成 催化 剂 S T …。采用 . F 4 1 8
为 F — oC — SO , 中 国神华 煤 制 油 化 工有 限 eC . uK—i , 由
公 司研 究开 发 、 江泰 德 新材 料 有 限公 司试 生产 。 浙
1 / . 0L hF T合 成 催 化 剂评 价 中试 装 置 ( E 对定 C U)
型催化 剂 进 行 了工 业应 用 前的 试 验研 究 。本 文主
要 介 绍 低 温 浆 态 床 FT合 成 催 化 剂 S T 1 — F 4 8的应
用性 能 。
S T 1- F 4 87催化 剂 的主要 性 质见表 1 。由表 1 见 , 可 催 化 剂 的 堆 密 度 在 07 .0~ 09 /m 范 围, 0 . gc 0 9 % 以上 的催 化剂 颗粒 尺寸 在 4 0~ l0g 堆 密度 和 5 m,
试 验 用 S T 1 . 化 剂 , 主 要 活 性 组 元 F 4 87催 其
开发 工作 。经过 3 多时 间 , 历 了催化剂 的 实验 年 经 室 配方和 制备 基础 工艺 研究 、 中试 制备技 术开 发到 30/ 工业催化剂生产装置试生产等过程 , 0 a t 开发出了 以‘ 主软 双 活性 中心 ” 结构 的 F —oC - -i , e - u SO 组分 C K 配方、 沉淀和浸 渍 结 合 、 构 助 剂和 粘 结 剂 组 合的 结 两步 引硅 等 制备 方 法 的具有 神 华集 团 自主知 识产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工程与催化剂适用性探讨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工程与催化剂适用性探讨

[ src ]Porse e eerho ur atro i hr rpc nhs n e e vn Ab tat rgessnh sac flr r co r s e To shs teiadt l at it r s ye f Fc - y s h re
c t l t r e e d. e e f c sofs lurc n e ti y a , d nst nd atii n r s sa e o aa ysswe e r viwe Th fe t u f o t n n s ng s e iy a trto e itnc f t e c t l ss, a old lq d s p r to n t e s nt e i r ic s e Pr cp t t d io a ays, h aa y t nd s i —i ui e a a i n o h y h sswe e d s u s d. e i ia e r n c t l t
we es mma ie . r u rz d
[ y r s] FshrT o shsnh ss Ke wo d ic e— rpc y tei;
c tl t h r y a c a ays ; yd od n mi s
费 托 合 成 是在 催 化 剂 作 用 下将 合 成 气 转 化 为 烃类 的反应 ,同时还 伴有 甲烷化 和 C O变换 等 副 反 应 。这 些 反 应 都 是 强 放 热反 应 ,平 均 反 应 热 约 为 10k/ l J 7 J 。当今 ,固定床 、流化 床和 浆态床 反 mo 应器 是 费托 合成 反应 的主要 反应 器 。 9 3 ,南 非 19 年 S sl 司成 功设 计 并 运用 了浆 态 床反 应 器 J ao公 。浆

低温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低温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2020 • 13科研开发当代化工研究M odem Chemical R esearch X J X 低温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与应用进展*巩守龙1马凌云2(1.兖矿榆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陕西7190002.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719000)摘要:费托合成作为一条清洁利用煤炭和天然气的途径,一直受到各国能源部门的重视。

根据目标产物、反应条件和选取的催化剂种 类,费托合成工艺一般分为低温费托合成工艺和高温费托合成工艺•本文重点介绍Fe系催化剂在低温费托合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关键词:低温费托合成反应;铁基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Iron-based Catalysts for Low Temperatur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Gong Shoulong1,Ma Lingyun2(l.Yankuang Yulin Fine Chemical Co.,Ltd.,Shaanxi,7190002. Shaanxi Future Energy and Chemical Co.,Ltd.,Shaanxi,719000)Abstract: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as a way o f clean utilization o f coal and natural gas,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by energy departments o f various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product,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type o f catalyst selected,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process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low-temperatur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process and high-temperatur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process. This article f 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Fe-based catalysts in low-temperatur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Key words i low temperatur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reaction^ iron-based catalyst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是将00和112 (一般来自于煤炭或天然气)转化为液体燃料或者化学品的 过程。

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

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

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作为一个富煤、有气、少油的国家,我国自1993年以来,已成为原油及其产品进口国,对外依存度过高,加之中国经济及其汽车需求的增长,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关系到我国能源战略安全,近两年来,石油价格走高,其价格波动很大,且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高位运行,预计今后石油的价格很难再会走低不久前的能源短缺,价格飞速上涨,多地出现油荒即是个很好的证明。

加之近年来环保呼声越来越高,费托合成以煤及天然气制取燃料,切无硫无氮低芳烃含量,油品质量符合环保要求,再次成为研究热门。

费托(Fischer-Tropsch,F-T)合成是煤和天然气转化制取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器和操作条件的优化,来获得高选择性的重质烃(C5+以上)产物[1-2],其中通过精制和裂解产物蜡可获得优质柴油和航空煤油[3]等,这些产物不含硫化物和氮化物,是非常洁净的马达燃料。

我国只有合理利用煤炭、天然气资源才可以摆脱能源结构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

近年来,随着该技术在Sasol公司和Shell公司的大规模应用,越来越多的能源工业开始考虑应用该技术以缓解日益严峻的石油危机[4]。

1 国内外费托合成发展状况1.1 国外费托合成发展状况1923 年,德国的Fischer和Tropsch利用碱性铁屑作催化剂,在温度400℃~455℃,压力10~15MPa条件下,发现CO和H2可反应生成烃类化合物与含氧化合物的混合液体。

此后,人们把合成气在铁或钴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烃类或醇类燃料的方法后被称为F-T合成法[2]。

所谓F-T合成,就是CO在金属催化剂上发生非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生成以直链烷烃和烯烃为主的混合物的过程。

1925年至1926 年他们又使用铁或钴催化剂,在常压和250℃~300℃下得到几乎不含有含氧化合物的烃类产品。

此时Fischer和Tropsch在常温下合成高分子烃,并认为Co、Ni可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催化剂。

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实验室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在Fe-Cu—K基础配方上,少量Si的加入有 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继续加Si后,催 化剂活性显著下降;催化剂的加Si方式以“共沉淀 硅十结构性硅”的组合较为适宜; (2)在Fe-Cu—K—Si的基础上,通过浸渍方式加 入少量Co,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获得 创新性催化剂配方,技术可行; (3)K的加入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增加 CO。选择性,降低CH。选择性。但是添加过多的 K会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 (4)Cu的加入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且与K 有协同作用; (5)适宜于新配方的沉淀工艺条件为:pH值范 围6~9;沉淀温度50---90℃;老化时间越长,沉淀 母体晶粒越大,催化剂活性越低; (6)Co助剂在喷雾干燥前打浆时加入为宜;
鉴于沉淀法制备过程的特点,以及浆态床催化 剂粒度尺寸分布要求,借鉴已有费托合成沉淀铁催 化剂生产先例,催化剂成型技术选用可大规模化生 产的喷雾干燥成型技术。 2.2催化剂活性组元的选择
目前已有和正在开发的沉淀铁系催化剂的专利 商和研究单位有10多家,较为共同的是将Cu和K 作为基本的助剂加以应用,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活 性、调变选择性、提高稳定性、提高耐磨强度等目 的,形成了在Fe-Cu—K元素外加硅的,不加硅的, 加贵金属的,加稀土的,加入Na、Mn、Zn等一种 或者多种元素的各种各样催化剂体系。
Co impregnated ∞(Co)/%:(1)0;(2)0.05;(3)0.15;(4)0.20;
(5)0.50;(6)1.00;(7)2.00
3催化剂技术研究开发
3.1基础制备工艺研究 按照催化剂开发设计思路,在实验室开展了基
础制备工艺研究。首先对结构助剂SiO:的加入方式
图3不同Co浸渍量催化剂的c02与CH。选择性(s) Fig.3 Selectivities of C0j and CIt,over the catalysts with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技术进展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技术进展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技术进展作者:徐志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4期徐志新(神华新疆吐鲁番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100)摘要:费托合成反应器是间接液化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介绍了费托合成反应器的种类、特点及其主要开发过程,对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三种反应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

因浆态床具有生产能力大、传热效率高、可在线更新催化剂、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也是费托合成工业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

浆态床反应器开发的关键是固液、分离、反应热移取、气体分布器的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费托合成固定床流化床浆态床固液分离中图分类号:TQ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047-04以费托合成工艺为核心的间接液化技术可以将煤或天然气转化优质石脑油、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高附加值化学品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几乎不含为不含硫、氮和芳烃。

在石油资源紧张,价格看涨的背景下,间接液化是石油替代能源的重要技术路线。

费托合成技术从催化剂体系而言可分为钴基和铁基;从反应温度可分为低温费托和高温费托;作为费托合成工艺中的核心装置,费托合成反应器又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三种。

这三种反应器各有缺点,也都实现了工业化。

固定床反应器从二战期间就开始应用,至今Sasol和Shell还有部分装置在正常运转。

流化床(循环流化床和固定流化床)只有南非Sasol公司掌握工业化技术,目前国内认为浆态床是大型费托合成装置的主要发展方向。

该文就费托合成床反应器的工业化技术过程、特点及开发重点作一概述。

1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发展概况1.1 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也是催化剂筛选和化学工程开发的常用技术。

固定床反应器用于低温费托合成,钴基和铁基催化剂都适用。

二战期间的德国和因种族隔离遭到国际社会制裁的南非都开发和使用固定床反应器并进行工业化生产。

1955年第一个商业化固定床反应器在南非Sasol公司建成投产,该反应器直径3?m,内部由装填催化剂的2千多根内径5?cm、长12?m的管子组成;管外为饱和水,通过水的气化潜热将管内的反应热移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 06 28 通讯联系人:石玉林文章编号:1001 8719(2010)增刊 0240 06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石玉林,吕毅军,王 鹏,常 海,谢 晶,程时富,常鸿雁(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北京100011)摘要:按照工业化煤基浆态床费托合成制油工艺的要求,对沉淀铁催化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开展了研究。

通过系列小试和中试研究,确定了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SFT418的专利配方和制备工艺,创新性地提出以Fe Cu K 为基本元素,添加S i 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抗磨性,添加少量具有费托合成活性的第5元素Co ,与Fe 形成 主 次双活性中心 ,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化学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工业生产装置生产了符合要求的催化剂。

研究开发得到的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球形度好,性能先进,适用于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

关 键 词:费托合成;沉淀铁;小试研究;中试技术;工业放大;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E624.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 ss n .1001 8719.2010.z1.046CATALYST RESEARCH AND DEVELOP M ENT FOR LOWTE M PERATURE S LURRY FESC HER TROPSCH S YSTHESISS H I Yu li n ,L Y ijun ,WANG Peng ,C HANG H a,i X I E Jing ,C HENG Sh ifu ,C HANG H ongyan(Shenhua Coa l to L iquid and Che m ic a l Corpora ti on,Be i jing 100011,Ch i na )Abst ract :Adheri n g to the require m ents for t h e co mm erc ial F T cata lys,t a series of R &D w orks on the for m ula and preparati o n processw ere carr i e d ou.t W it h the various resu lts obta i n ed through the lab and pilot plan,t the properitery fo r m ula and preparation pr ocess o f Shenhua F T cata l y st SFT418w ere patented and co mm ercia lized successfully estab ilshed .The cata l y st has a Fe Co dua l active sites str ucture .Co mm ercial producti o n of the cata lystw as evaluated by CSTR and CE U (a F T process pilot p l a nt w ith bubb le co l u m n sl u rr y reacto r).Perfo m ance tests sho w ed that the catalyst is of h i g h activity ,good selecti v ity and stability and h i g h attriti o n resistance .It is su itable to be app lied i n the sl u rry phase F T synthesisreactor . K ey w ords :F ischer T ropsc h synthesis ;precipitated iron ;cata l y s;t co mm ercial techno l o gy 煤基浆态床费托合成技术以催化剂技术、反应器技术以及产物蜡与催化剂分离技术为关键,尤以催化剂技术为核心,它在开发煤间接液化技术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据此,在2005年10月左右,神华煤制油化工研究院启动了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研制开发项目。

从2006年底至2009年中,先后完成了催化剂技术开发的小试、中试研究工作。

通过520多个小试样品和120多批次中试放大样品(5kg /批次制备)的分析表征,以及累计11万h 的固定床微反和搅拌釜浆态床装置评价试验,确定了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的专利配方和制备工艺。

按照催化剂中试制备技术要求,在一套300t/a 催化剂工业生产装置上,试生产出了合格的浆态床费托合成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年10月ACTA PETROLE I S I N I CA (PETROLEU M PROCE SSI NG SECTION)增刊业化催化剂SFT418。

经表征、评价表明,工业催化剂SFT418达到了中试催化剂的水平。

采用工业放大试生产SFT418催化剂进行了1200h 10L 油品/h 浆态床费托合成中试装置(CEU )试验运转,获取了催化剂性能数据,优化了工艺参数,取得了代表性样品。

CE U 试验运转结果表明,开发的新型催化剂SFT418性能先进,达到了工业应用水平。

1 催化剂技术创新机制为了缩短技术开发周期,项目组采取了催化剂和工艺开发双管齐下,催化剂研制、活性评价、试验装置工艺开发和建设齐头并进,串并联立体交叉研发的科技创新机制。

在费托合成核心技术催化剂的研制方面,一方面采取了尊重传统的实验室小试 中试 工业的逐级技术放大试验规律(催化剂技术开发路线如图1所示),减少科研风险,另一方面采取了边进行试验设施建设边进行课题研究的双轨制研发工作体制。

这种科技创新机制,虽然增加了中试装置、工业生产装置初步建成后依照小试、中试定型技术的改造成本,但是由于只需要适量的技术改造工作就可以投入试验研究,为催化剂技术早日研究成功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图1 催化剂技术开发路线Fig .1 R oute of cata l yst techno l ogy在催化剂技术研制的同时,费托合成工艺开发并联进行。

成立了CE U 建设和运行项目组,进行CEU 的工艺开发、装置建设、调试和操作员培训等工作。

在催化剂工业放大成功获得试生产样品后,CE U 也具备了开车运行条件。

2 催化剂设计2.1 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的确定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分为沉淀铁和熔铁催化剂两类。

熔铁催化剂的密度接近纯铁的密度,且合成烃产品多为含氧和烯烃的轻质组分和轻质馏分油,这直接决定了熔铁催化剂不能应用于浆态床反应器。

所以,选择沉淀铁制备工艺。

考虑到工业化大规模连续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在沉淀反应过程中,选用酸和碱同时泵送进入沉淀反应器的并流式共沉淀法。

鉴于沉淀法制备过程的特点,以及浆态床催化剂粒度尺寸分布要求,借鉴已有费托合成沉淀铁催化剂生产先例,催化剂成型技术选用可大规模化生产的喷雾干燥成型技术。

2.2 催化剂活性组元的选择目前已有和正在开发的沉淀铁系催化剂的专利商和研究单位有10多家,较为共同的是将Cu 和K 作为基本的助剂加以应用,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活性、调变选择性、提高稳定性、提高耐磨强度等目的,形成了在Fe Cu K 元素外加硅的,不加硅的,加贵金属的,加稀土的,加入N a 、M n 、Zn 等一种或者多种元素的各种各样催化剂体系。

通盘考虑催化剂工业化应用性能要求、经济性、项目研究进度、工业化风险等诸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以Fe Cu K 为基本元素,以沉淀法添加S i 提高结构稳定性和耐磨性能,在沉淀铁催化剂制备的后续阶段浸渍添加少量Co ,与Fe 形成 主 次双活性中心 提高催化剂活性、调变选择性和提高化学稳定性的设想。

Co 本身具有费托合成活性,担载制备的Co 催化剂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费托合成工业装置。

在沉淀铁催化剂制备的后续阶段,通过浸渍方法添加少量Co ,一方面可增加参与费托合成反应的活性位数量,从而提高沉淀铁催化剂的活性,另一方面仅通过浸渍方法添加Co 元素,将不会影响基本配方催化剂的强度,且能提高催化剂的抗磨耗性能,达到好的抗磨耗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负载少量活性组分Co(质量分数低于1%)到沉淀铁催化剂上不会大幅提高催化剂的成本,在经济效益上具有可行性。

再者,由于少量活性组分Co 是通过负载的方法添加到沉淀铁催化剂上,将不会明显地改变Fe 是费241增刊 神华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托合成主活性中心这一现状,因此不需要改变费托合成的操作条件(例如:还原和反应温度、合成气中硫的含量、H 2/CO 体积比等)。

为了验证这个设想的可行性,首先在实验室制备和比较了含Co 的沉淀铁(Fe Cu K Co S i)和普通沉淀铁催化剂(Fe Cu K Si)的活性数据,如图2、3所示。

负载质量分数0.05%~1%Co 以后,尤其当浸渍量为0.2%、0.5%时,比普通沉淀铁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O 转化率和更好的稳定性,且并不提高C H 4和CO 2选择性。

图2、3中的数据同时表明,Co 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2%时,Fe Cu K Co S i 催化剂的CO 转化率反而低于普通沉淀铁(Fe Cu K S i)催化剂。

而且,催化剂的C H 4和CO 2选择性也发生改变。

这说明Co 的负载量有1个最佳值,过高的负载量不利于催化剂的活性并可能改变了Fe 活性位的性质。

根据以上分析,项目组选择Co 作为第5元素,并以负载的形式将少量的Co 添加到沉淀铁催化剂(Fe Cu K S i)上,形成 主 次双活性中心 的结构,而不是改变催化剂Fe 活性位的性质。

这与Coville 提到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Co Fe 双金属活性中心[3]的概念有明显的区别。

图2 不同Co 浸渍量催化剂的CO 转化率(x (CO ))Fig .2 CO conversion over the catalysts w ith differen tCo i m pregnatedw (C o)/%:(1)0;(2)0.05;(3)0.15;(4)0.20;(5)0.50;(6)1.00;(7) 2.003 催化剂技术研究开发3.1 基础制备工艺研究按照催化剂开发设计思路,在实验室开展了基础制备工艺研究。

首先对结构助剂S i O 2的加入方式图3 不同Co 浸渍量催化剂的CO 2与C H 4选择性(s )Fig .3 S electivities of CO 2and C H 4over the catalysts w ithd ifferen t Co i m p regna teds (CO 2):(1)-(7);s (CH 2):(8)-(14)w (Co)/%:(1)0;(2)0.05;(3)0.15;(4)0.20;(5)0.50;(6)1.00;(7)2.00w (Co)/%:(8)0;(9)0.05;(10)0.15;(11)0.20;(12)0.50;(13)1.00;(14)2.00和加入量进行研究,其后进行了催化剂中助剂Cu 和K 的含量优化[4];进行了沉淀反应工艺条件优化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沉淀温度、沉淀p H 值和老化时间;研究铁盐浓度的影响;进行Co 助剂加入节点的试验;进行沉淀滤饼洗涤次数的试验;进行焙烧温度和时间的试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