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女童输血染艾滋

合集下载

输血感染艾滋病调查报告

输血感染艾滋病调查报告
本报告观点:这一时期,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和发现了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和严峻现实。出台了一系列的规性文件,法律法规日臻完善;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措施,力度越来越大。而地方政府一方面治理整顿规范血液市场,一方面又在竞相掩盖各自地方的经血传播艾滋病的疫情。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诸多利益相关方和地方各级政府多方博弈的结果是:各类血(浆)站关了开,开了关,反而促使献血员及血站在各地区之间的多向流动,进一步加剧了艾滋病在全国的传播速度。一场空前的民族灾难竟在国家加强血液市场管理的情况下酿成了。
卫生部1993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肝炎防治工作的通知》指出当时中国丙型肝炎感染严重。根据调查表明:血站和单采血浆站、血库、医疗是造成丙型肝炎流行的高危单位;供血、输血、静脉吸毒、经常静脉注射的人群等为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和发生病毒性肝炎,极其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从1993年开始,全国有10多个省发现卖血人群中,存在艾滋病感染者,数量极大。
然而,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我国的血液制品市场却呈现出一副波谲云诡的乱相——
1994年卫生部发布了《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在该标准的立法背景中,提到: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血液制品生产量的逐步增加,各地相继设置了大量单采血浆站,采集原料血浆,保证了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供应,但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如,有的地区或单位指导思想不明确,把单采血浆站视为“经济实体”、“三产”竞相争办单采血浆站和血站,违背了“三统一”原则和《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的地区管理不善,供血者一人多个《供血证》,反复交叉供血,有的甚至利用商业促销的办法,发放奖券,鼓励供血者短期频繁供浆;一些单采血浆站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房屋和设备简陋,管理能力差,不具备采集血液的基本条件;有的单采血浆站不按照有关规定对供血者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复检;有的单位将采集的丙肝阳性血浆,改换为正常血样,性质恶劣,后果十分严重;有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血浆需求量没有纳入区域医疗用血需求和发展规划,自行选点,自供自销;有的单采血浆站向多个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浆,或二十余个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向同一个省要血浆,造成原料血浆供销渠道混乱。血源管理、单采血浆站设置与管理以及血液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供血者身体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也无法保证血液制品质量。因此,清理整顿单采血浆站、血源队伍和原料血浆供销渠道,加强质量监控,实行严格管理已迫在眉睫。

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是谁的责任

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是谁的责任

因输血感染艾滋病,责任由谁承担?案例实录孙某到了预产期,来到某县医院分娩。

分娩过程中,因胎盘滞留,导致失血性休克。

医院临时找来5个献血者为孙某提供了900毫升血液。

出院一段时间后,孙某开始间歇性发热,并伴有浑身乏力、全身疱疹、皮炎等症状,后去某大型医院住院治疗,被检测出艾滋病毒、丙肝双重感染,且艾滋病已进入发病期。

后经调查,证实为孙某在分娩时因输入不合格血液造成。

孙某痛不欲生。

那么,她的损害由谁来承担责任呢?律师分析孙某的损害应当由她分娩时所住的县医院承担。

孙某在分娩手术中被输入900毫升血液,出院一段时间后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毒,并已到发病期。

根据《民法典》第1218条和第1223条的规定,因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本案中,县医院本身是血液提供机构,其在为孙某输血时,没有依规范对采血者进行检查,因此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温馨提示采血机构应当对自己提供的血液进行严格把关,如果采血机构向医疗机构提供不合格血液,给输血患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当然,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便于维权的角度考虑,选择向医疗机构要求赔偿。

自测小题选择: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保管。

A.患者本人B.医疗机构C.地方医学会D.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法:献血与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卫生法:献血与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卫医发[2006]25号
事件经过:
一名个体供血者于2003年1月-2004年7月, 在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供血15次,接受 其血液的25人,6人调查前死亡,18人确认 爱滋病毒感染(已有2人死亡,16人为爱滋病 毒携带者),1人爱滋病毒抗体阳性。
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存在问题:
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在开展采供血工作期 间,存在短间隔采血、漏检、未按试剂说明书要 求检测、未进行室内质控、工作记录不规范等严 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行为和问题。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
第一章:献血者(或供血者)体检操作规程 第二章:塑料袋采血操作规程 第三章: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第四章:化验操作规程 第五章: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第六章:血型血清学操作规程 第七章:HLA血清学操作规程 第八章:血小板血清学操作规程
卫生部关于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 输血传播爱滋病事件的通报
案例导读一
2015年1月,有媒体报道福州一名5岁 女童毛毛于2010年在先心病手术治疗期间, 曾先后输注8位献血者的血液,其中1名陈姓 献血者目前的HIV(即艾滋病病毒)病原学 检测为阳性。毛毛疑似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 滋病病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福建省卫计 委最新通报称,经过调查,一名曾给毛毛献 血的献血者HIV抗体检测现为阳性,调查组 专家认为,毛毛因输入“窗口期”血液感染 HIV的可能性极大。
献血法律制度
立法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爆发出英国、法国、 加拿大、日本、印度、利比亚因血液质量造成输血感染 爱滋病毒事件。 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Ⅷ因 子而感染爱滋病毒。 1991年,发现河北省固安县卖血者丙肝病毒感染率 70%左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河南省因非法采供血数万人感 染爱滋病毒。

邢台输血感染艾滋官司3年无结果 涉及领导亲属

邢台输血感染艾滋官司3年无结果 涉及领导亲属

6岁的小佳佳不怎么爱说话,一阵冬日的寒风迎面吹来,她咧着小嘴轻轻地———哭了。

从来到这个世界时,她就与一个威胁生命的阴影相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为此,她一次次地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地坛医院,细数着自己的生命长度(本版2000年8月23日《一起艾滋病引发的血液官司》进行过报道)。

1999年5月16日,佳佳的妈妈靳双英被怀疑艾滋病血液感染而死亡,1个月后,佳佳也被确诊为艾滋病毒感染呈阳性。

这一结果,几乎使佳佳的爸爸王为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为了给佳佳治病,家里卖掉了农用四轮车,卖掉了拖拉机,并且背上沉重的债务。

由于佳佳经常发烧,时刻离不开药,作为父亲,王为军时常感到孩子“生不如死”。

有人劝他悄悄把孩子处理掉,王为军流着泪说:“母亲已经被艾滋病害死了,孩子是无辜的,作为父亲,只要孩子能活一天,我就陪她一天。

我与女儿相依为命,绝不会抛弃她,绝不让女儿在人世间这短暂的时光里,受到丝毫委屈。

”2000年7月,王为军和佳佳把当初为靳双英违规输血的医院———沙河市康泰医院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是医院违规输血导致了靳双英感染了艾滋病,进而通过母乳传给了孩子。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研究与服务中心免费为其代理诉讼。

对原告的指控,医院予以否认。

2001年1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夫人娜内女士访问中国,特意找到王为军,握着他的手说:“别着急,我们一起帮助你们。

”2001年10月15日,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沙河市泰康医院赔偿医疗费、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各种费用36万余元。

随后,该案由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近两年的漫长时光里,王为军一方面等待再次判决,一方面不断带着佳佳看病。

2003年8月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驳回了一审判决,发回邢台市中级法院重审。

3年里,孩子从3岁长到6岁,随时受到艾滋病魔的袭扰,经常感冒,高烧不退,王为军发誓不打赢官司,不剪头发,如今,他早已是长发披肩,甚至华发早生。

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被愚弄的爱心

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被愚弄的爱心

通过最新海南国考面试资讯、历年国考海南招考单位面试情况,可以了解到,海南地区国考面试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由各个招考单位单独发布面试公告通知。

建议查看海南国考历年面试公告,方便了解自己报考的单位还有多少备考的时间,另外,海南中公教育整理了海南国考面试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热点概述】2015年10月15日,“安徽利辛女子狗嘴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一事引发网友热议,网友普遍对受伤的遭遇表示同情,并纷纷捐款帮助。

短短几日内,收到的爱心捐款已将近80万元。

20日,该事件出现惊天大逆转,警方在调查后表示该女子是在狗主人家中喂狗时被咬伤,与救人无关。

随后,百名捐款者组建QQ群,欲报警追回善款、诉其诈捐。

而由于涉嫌募捐诈骗,警方对相关涉事人亦采取了强制措施。

虽然说谎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治疗,但本质上来说与骗捐无异,人们掏心窝子地呵护“好人”,却被告知这是一场精心的“策划”,不仅让爱心人士感觉被愚弄了,更会伤了他们的善心。

近年来,常有骗捐的事情发生,有的是为了引起他人关注,有的则是为了骗取钱财。

“狼来了”的故事接连上演,这是对爱心善举的伤害,这是对正义觉醒的伤害,当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感人”事迹,爱心人士还敢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吗?一个社会的爱心资源,可能是无限的,但再多的爱心资源都经不起竭泽而渔,经不起被愚弄、被侮辱。

【预测题目】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安徽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得到社会各界捐助后又承认其编造真相引发网民强烈关注。

对于此次为获捐助而杜撰假新闻的事件,你怎么看?【中公答案】遭遇不幸需要他人救助,这无可厚非,但若是用假新闻蒙蔽公众进行骗捐则应该强烈谴责。

此次安徽利辛女子被恶狗咬成重伤的确值得同情,但因说谎而赢得关注、赢得善款,其本质上与募捐诈骗无异,此类事件值得深思。

为救女友,男子杜撰新闻,看似有情有义,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了善良的目的应该采取罪恶的手段吗?善良面前不能作假,求助更是不能缺了真实,真善美三者,善和美始终以真为前提。

最新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件汇总分析.

最新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件汇总分析.

公务员面试事件性热点:网络谣言如“毒品”【背景】网络谣言有极强的毒害性。

海洛因、可卡因等侵害吸毒者健康。

网络谣言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毒化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秩序。

“艾滋女事件”、“人狗情未了”等案件虽已告破,可难以抚平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虽已戳穿,却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新疆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碘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虽已远去,但造成的社会混乱仍让人心有余悸。

网络谣言轻则伤害个人,重则影响稳定,可谓“毒性”无比。

对此,每个网民都要有清醒认识。

【影响】网络作为公共信息的“资源库”、网民情绪的“减压阀”,让公众感受自由交流表达的乐趣、带来信息共享的丰富体验的同时,竟然也成为一些人“网络制毒贩毒吸毒”的场所。

怀有不可告人目的、肆意编造谣言,就是网络“制毒”;不负责任地转播转载,传播谣言就是网络“贩毒”;天真的、善良的网民受到谣言的蒙蔽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被利用的“吸毒者”。

而这些“吸毒者”一旦“毒瘾缠身”,很可能不自觉地参与“制毒贩毒”,从受害者转变为帮凶。

如此发展下去,则“网无宁日”,后果不堪设想。

【措施】网络的虚拟空间绝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带”,必须以“亮剑”的精神,打出“组合拳”,斩断网络谣言的“传播链”。

一要坚决打击“制毒者”。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制毒者”是“社会毒品”传播链的源头。

对非法恶意的“制毒者”,对帖子(毒品)不能“一删了之”,要出重拳,通过司法、行政手段将其揪出,晒在阳光底下,让广大网友认清其真实面目,对触犯刑律的人严惩不怠,让“制毒者”不敢“越雷池”半步。

比如,云南某总监传播谣言已属违法违纪,被撤职真是大快人心。

二要警示“贩毒者”。

没有“贩毒者”为虎作伥,网络谣言就无法传播。

要加强监管,扎起厚实的网络“篱笆”,警醒不理性的网民、网站,对信息的链式传递“留个心眼”,多点理性质疑,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不当网络谣言传播的帮凶。

女童输血感染艾滋

女童输血感染艾滋

女童输血感染艾滋,谁之过?福州一名五岁女童毛毛,疑似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

福建官方的调查报告认为,毛毛因输注“窗口期”血液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但毛毛的家人对报告并不买账,代理律师和不少网友也表示质疑。

从技术角度而言,女童感染艾滋医院可能无责“窗口期”确实存在,检测不出是因技术局限虽然很多网友认可艾滋病毒有“窗口期”,以现有的技术无法实时检测出艾滋病病毒,但还是有不少网友对“窗口期”的说法不能理解,认为肯定是血液中心的血液检测有问题。

实际上“窗口期”确实存在,而且不仅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传染病都有“窗口期”。

以艾滋病为例,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之前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艾滋病的“窗口期”。

如果有人感染上述病毒后献血,而他的血液在检测时巧好处在“窗口期”内,就会检测不出来。

虽然检测技术不断提高,病毒的“窗口期”不断缩短,但人们依然无法把“窗口期”降为零。

据福建卫计委的说法,在目前检测技术条件下,毛毛感染艾滋病的概率大约为五十万分之一。

而即使采用才推广不久的最先进的核酸检测技术,艾滋病、乙肝、丙肝的“窗口期”仍然还分别为11天、25天和59天,输血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危险度分别有700万分之一、64万分之一和200万分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窗口期”不能缩短为零,但采用更先进的核酸法检测也是极有意义的。

2010年时任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郝阳就已经声称,“卫生部开始酝酿在全国血站引入RNA 检测技术”,不过,政府可能需要追加十几个亿的投入来推广其在血站的应用。

毛毛的案例足以说明,增大投入是有必要的。

对献血者进行初筛一些网友认为“既然别人的血不安全,为什么不用家人的血”,这种观点也不科学持这种观点的网友认为,家人的血安全性更有保证,即使有问题,也是自己做主,出了事也不会怪医院。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具备可行性。

因为亲属之间抗原的相似性较高,当受血者的免疫出现严重缺陷或受到抑制时,会对直系亲属的相似淋巴细胞缺乏识别,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2015艾滋病简答 文档 (2)

2015艾滋病简答 文档 (2)

17.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正确的是:(ABCEF)A.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B.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C.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D.为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费提供一切生活用品E.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F.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

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6.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ABCD)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精液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阴道分泌物D.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的乳汁四填空题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途径传播。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以及人口流动等。

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疫情报告、AIDS和HT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和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措施。

5、对 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 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以及控制母婴传播。

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和艾滋病期。

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两性霉素B。

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CD4<500/mm。

10、叠氮脱氧胸苷(AZT)又名(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减少HIV的复制.11、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女童输血染艾滋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交流群群号:95114739
近日,一名福建女童疑似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2日对此表示痛心,并指出,临床用血有风险,2015年要基本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使艾滋病窗口期缩短,降低因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

艾滋病窗口期指的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到从血液中发现抗体之间的时期,目前约为20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输血检查难以发现病毒。

毛群安说,中国科研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减少窗口期感染风险,研发了通过核酸检测的方法来缩短窗口期,降低包括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试点推广。

根据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的安排,今年内要基本实现全国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

这意味着,按照过去传统的方法可能20天内检测不到的艾滋病病毒,在采用核酸检测办法后,可能10天之后就能够检测到,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他还指出,临床用血有风险。

临床上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血液,同时血液的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由于输血带来的感染疾病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