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变化的探讨

… 中 华 医 学 会 呼 吸 病学 分 会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学 组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1
6 3例 患者 中 . 2例有 凝 血 功 能 异 常 , 5 主要 表 现 为 K r 缩 短 小 于 正 常 低 限 3 3例 . 5s4 Tr低 于 正 常 低 限 1 4S者 2 例 。 T小 于正 常 低 限 1 P 1s者 6例 。b F g大 于 4g L者 1 / 1例 ,
年龄 6. 48岁 。
12 方 法 .
方 面 可致 血 管 内皮 损释 放 因子 收 缩血 管 ,引起 血 流缓 慢 ; 另 一 方面 红 细胞 代偿 性 增 多 . 细胞 压积 增 高 , 液 黏 稠 度 红 血
一
增加 , 流缓慢 。 血 心功 能不 全 , 其 是右 心 衰时 , 循 环淤 血 。 尤 体
以上 因素 触发 内 源性 凝 血机 制 , 动 内源 性 凝 血 系 统 , 启 导致 血 液 呈 高凝 状态 。C P 并发 肺 动脉 高压 、 心病后 , OD 肺 右心 负
人 选 病 例人 院 时 根据 病 史体 征 、血 常规 、 线胸 片 及 常 X
规肺 功 能检 测 . 诊 C D 急性 加 重期 后 即抽 静 脉 血进 行 凝 确 OP
5 20 ) 10 0
【 要】目的 : 摘 探讨 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 OP 急 性加 重 期血 液凝 血 功能 状 态 的变 化 。方法 : 6 C D) 对 3例 住 院 的 C P 急 OD 性 加 重期 患 者 入 院时 即抽 静 脉血 进 行凝 血 四项 (T、 P Am ’I 、 b ) D 二 聚 体检 查 分 析 。结 果 :3例 患 者 中 , 2 、T F g 及 一 r 6 5 例 出现 凝 血 功能 变 化 ,表 现 为 D 二 聚体 增 加 3 一 8例 , m ’ 短 4 A 缩 3例 , r缩 短 2例 ,T缩 短 6例 , b I T P F g升 高 1 。 1例 结 论 : OP C D患者 血 液凝 血 功 能状 态有 异 常 , 表现 为 高凝 状 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例讨论

鉴别诊断
COPD的治疗
稳定期药物治疗
• 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
茚达特罗/格隆溴铵(LABA+LAMA)
• ICS 和 LABA 联合较单用 ICS 或单用 LABA 在 肺功能、临床症状和健康状态改
善以及降低急性加 重风险方面获益更佳。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在 ICS+LABA 治疗后仍然有症状的患者中,增 加 LAMA 的三联治疗能显著改
善肺功能及健康状 态,减轻症状,并能减少急性加重。
•
布地奈德/富马酸福莫特罗/格隆溴铵
长 效 β2 受 体 激 动 剂(long-acting beta2-agonist,LABA) 长 效 抗 胆 碱 能 药 物(long-acting antimuscarinic antagonist,LAMA)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工作委员会 .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 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3)
COPD定义: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 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气道和(或)肺泡异 常,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相关,遗传易感性、异常的炎症反应以 及与肺异常发育等众多的宿主因素参与发病过程;严重的合并症可能影响疾病 的表现和病死率。
病史资料
患者段利明 性别男 年龄48岁
既往史: 吸烟史30包年。 6年前因“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预后相关因素

(. 1黑龙江 省电力医院呼吸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 6 2黑龙江省医院南 岗分院呼吸科 , 50 ; . (3 黑龙江 哈尔滨 1 01 5 0) 0
摘要 : 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 4 例老年 A C P 目的 6 E O 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史( 年 内发生 A C P 1 E O D并 发呼吸衰竭次数 )入 院时的生命体征 (、 、 、P so )实验宣资料 (H P0 、a0、 C 、 、 T R P B 、a2、 P 、 a2PC 2WB )主要 临床合并 症( 心力衰竭、 上消化道 出血、 肝肾功能损害、 肺脑 、 酸碱平衡紊乱) 及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 , 探讨其对判 断病情及预后的意义 , 通气治疗手段的选择。方法 将收治的 4 例老年 A C P 6 E O 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病情 转归分为好转组 2 例和死亡组 2 例。对两组 1 内发生 A C P 4 2 年 E O D并发呼吸衰竭次数、 两组 4大生命体征 ( 、 、 、P 及 so 、 T R P B ) a2两组 实验室资料(H Po 、a0、 B ) 两组主要合并症( p 、a2PC 2W C 、 心力衰竭 、 上消化道 出血、 肝 肾功能损 害、 肺脑、 酸碱平衡紊乱 )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 , 、 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及百分 比分析 比较。结 幂 死 亡组 1 内发 生 A C P 年 E O D并发 呼吸 衰竭 3次 以上 的百分 率较好 转组 明显增 高 ; 亡组 与好 转 组 T R、 死 、
P o n si lt e F co fAg d COP Co i e t s ia o y F i r r g o t Rea v a t ro e c i D mbn d wih Re pr t r al e u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衰竭患者 3 2例与 3 2例常规治疗的 A C P E O 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的疗效 比较 , 观察其治疗 前后心率 ( HR) 呼 吸频 率 、 ( R) 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R 、
p H。结 论
NP V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 A C P IP E O D合并呼吸衰竭 患者的 HR、 R、a 2 P C 2 R SO 、a O 、
适 当 的通 气 支 持 可 及早 控 制 病 变 程度 并 可防 止呼 吸 衰竭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 关键词 】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呼吸衰竭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病 ( O D) 者 由于 气 道 气 流 受 限 , 吸 C P 患 呼 肌负 荷 长 期 过 重 , 往 存 在 呼 吸 肌 功 能 受 损 ’ 。感 染 、 术 往 手 等应 激 情 况 下 病 情 及 急性 加 重 , 易 发 生 呼 吸 衰竭 。笔 者 将 极
v sv o i v r s u e v n i t n i c t e p r t r al r .J As a i e p s ie p e s r e tl i n a u e r s iao f i e — t ao y u
S C Ph sca n i 2 0 5 O y ii n I d a, 0 6, 4:3 1—3 5. 6 6
3 讨 论
CP O D患者 由于肺泡弹性 减退 , 气道气流受 限, 充气过 肺 度, 使呼 吸肌处于机 械不利位 置 , 膈肌 平坦使 初长 度 明显 缩
注 : P> . 5 . 0 0
短, 导致收缩力减 弱 , 耗能 却增加 , 而 同时辅助 呼 吸机参 与, 极大地增加呼 吸运 动耗 氧 , 得膈 肌能量 供求 失衡 , 使 导致 慢 性 呼吸肌疲劳 。同时 由于阻力 的增 加 , 导致呼 气气 流受 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症状与急救措施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症状与急救措施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一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阶段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患者有近1亿人,40岁以上人群本病的患病率达13.7%,近年来受环境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咳嗽、咳痰、气喘是本病患者的常见表现,病情控制较好时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但在受到各类因素刺激导致本病急性发作时,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会急性加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加剧、痰量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脓性痰液,需要立即进入医院接受治疗。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有哪些常见症状,急救措施有哪些。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与常见症状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导致,78%的患者伴有感染史,与此同时吸烟、空气污染、吸入过敏原、外科手术、停用慢阻肺吸入药物治疗、肺栓塞等也会导致本病的急性发作。
表现为气道炎症的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下面四项是本病患者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1)病毒感染:有研究显示5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合并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毒为鼻病毒属、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
约64%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发作前有感冒病史,因此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触发因素。
(2)细菌感染:40%~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可以从痰液中分离出细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等最为常见,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也相对常见。
(3)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不容忽视的因素,目前认为肺炎衣原体是慢阻肺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一个重要诱因。
(4)环境因素:气道炎症也可以由非感染因素引起,如吸烟、大气污染、吸入变应原等,均有可能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平滑肌痉挛和分泌物增加,为细菌增殖提供有力条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潘君素 张茵 郑静(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呼吸科,台州 318000)【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 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
方法 对78例C OP D急性加重期患者、55例COP D稳定期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4项凝血(PT、APTT、TT、Fbg)和D-二聚体,用SPSS141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急性加重期患者Fbg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稳定期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105),PT、APTT、TT含量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结论 对C OP D患者进行监测Fbg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D-二聚体Functi on changes of coagul a ti on syste m i n acute exacerba ti on of chron i c obstructi ve pul m onary d isea se PAN Junsu, ZHAN G Yin,ZHEN G J ing.D epart m ent of Respiratory,Taizhou M unicipal Hospital,Taizhou318000Zhejiang【Abstract】 O bjecti ve To study the functi on changes of coagulati on syste 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 on of chr onic ob2 structive pul m onary disease(AECOP D).M ethods The vein bl ood sa mp les were taken fr om78C OP D cases at acute exacerba2 ti on cases,55stable peri od cases and20nor mal contr ols f or the dete m inati on of4indexes of coagulati on(PT,APTT,TT,Fbg) and D-di m er.One-way ANOVA was used by SSPS14.0.Results Fbg and D-di m er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2 t w een acute exacerbati on and stable COP D patients and no mal contr ols(P<0105),but PT,APTT and TT level were not signifi2 cantly different in three gr oup s(P>0105).Conclusi on Fbg and D-di m er level are detected for C OP D patients t o be benefit t o take effective treat m ents and contr ol devel opment and i m p r ove p r ognosis.【Key words】 Acute exacerbati on of chr onic obstructive pul m onary disease;Coagulati on;D-di m er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 onic obstructive pul m onary disease, C OP D)是一种由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的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呼吸系统常见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64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者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水平测定。
结果:1.COPD患者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能够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作为反应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疾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死亡率位居世界第四位的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1]。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使患者的医院费用负担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2]。
近期的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及出现微血栓,使病情加速进展,严重影响预后[3-4]。
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凝血相关指标的检测十分重要。
本研究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进行检测,研究其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1.1COPD组(1)患者来源:201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OPD患者,共64人,平均年龄为(68±5.9)岁。
男性为36人女性为28人。
这些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版)》中的标准,入组对象排除:服用波立维、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药物,有严重心脑血管,有肝、肾疾病及血液病,有精神疾病,拒绝抽血配合等患者。
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健康对照组: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40人,平均年龄(67±4.7)岁,男性28人,女性12人。
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叶 欣 1 冯晓钰 2
1.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2.新津县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课题以 7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呼吸衰竭 患者为主,然后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常规组 38 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而研究组 38 例则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加用尼可刹米。结果:研究组 临床治疗总体疗效明显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而言,实施无创正压通气 的同时加用尼可刹米,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范围普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 7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接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常规组、研究组各 38 例。研究组包括 21 例男性和 17 例女性,年龄 62-88 岁,均龄(74.3±8.6) 岁;常规组包括 22 例男性和 16 例女性,年龄 61-89 岁,均龄(74.7±8.8) 岁。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 P 值>0.05,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予以基础治疗,包括止咳祛痰、抗生素抗感染、平喘解 痉、利尿强心、平衡酸碱、低流量吸氧。 常规组 38 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为主, 戴好口鼻面罩或者是鼻罩,吸气的初始压力控制为 9-10cmH2O,呼气的初 始压力控制为 3-4cmH2O,每次通气 2-3h,每日通气 4-5 次。等到患者病 情改善之后,慢慢延长间歇性停机时间,与此同时,慢慢减低吸气压,一 直到患者脱机为止,利用鼻导管对患者进行氧疗。 研究组 38 例则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加用尼可刹米,即:无创 正压通气 48h 之内,予以尼可刹米 2.25g+生理盐水 500ml 进行静脉滴注治 疗,并在 4h 内完成滴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内容如下,即: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在临床治 疗 24h 内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也明显缓解,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 血气分析指标在临床治疗 24-48h 内有所减轻,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 血气分析指标在临床治疗 48h 之后依然无任何变化,或呈严重化趋势,视 为无效。总体疗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 SPSS22.0 软件对研究数据 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检验。当 P 值低于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ssure,inflammatory
in elderly
reactive
protein and
lung
function
patients with
AECOPD
concurrent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nges in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ECOPD and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to predict a patient’S
学意义(尸>O.05)。
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组血气指标Pa02、PaC02及 肺功能指标FEV】%Pred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尸<O.05)。Pa02(mmHg) 值分别为:84.08+3.73,73.62-土:6.38,50.97+7.5,47.12+6.66逐渐降低,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组
healthy people
were
randomly
selected(control group).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of 85
subjects
were detected:coagulation,blood gas,inflammatory time DD,
markers.platelet(PLT),D・dimer(DD),fibrinogen(FBG),prothrombin (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were detected.Plasma
months had
history of
trauma,merge thrombotic disease,lung cancer,pulmonary embolism and
other serious nearly
two
weeks takingLeabharlann anticoagulants
an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ffect coagulation were While excluded.25
PaC02(mmHg)值分别为:38.76士4.03,41.23+3.3,56.16+10.8,74.89+13.99,
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四组FEVl%Pr甜值分别为: 89.64j=4.32,57.96+10.88,40.15士13.38,33.20+8.65表现为逐渐降低,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1)。
were detected by
immune
quantitative method;WBC
4
was
detected using Beckman
万方数据
英文摘要
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FEVl%Pred of all
subj ects
were
tested.
condition and prognosis.
were
over
Methods:60 patients aged
selected in 20 1 3
65 years with AECOPD were
25
—20 1 4,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simple
AECOPD(AECOPD group),20 (RF group),1 5 patients
2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凝血指标DD、FBG均与Pa02负相关(r=.0.732,.0.614),与PaC02 正相关(1-=0.839,O.61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PLT分别与 Pa02、PaC02不具有相关性(尸>O.05)。 凝血指标DD、FBG、PLT均与FEV】%Pred呈负相关(F。0.745,.O.61 .O.30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 凝血指标DD、FBG、PLT与WBC呈正相关(FO.466,0.450,0.3l 1); 与CRP也呈正相关(F 0.694,O.586,0.35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 结论:老年AECOPD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尤其并发呼吸衰竭及 多脏器功能衰竭者更加严重。凝血功能变化与患者炎症水平、肺功能、低 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密切相关。AECOPD患者监测凝血功能更有利于评价 患者的病情、炎症状态、血栓并发症发生风险,给临床以预警从而更早、 更积极的采取措施阻断病情的恶化。
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和其他凝血指标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炎性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旨在探讨老年AECOPD 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能否预测患者的病情及预 后,给临床以预警从而更早、更积极的采取措施阻断病情的恶化。 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AECOPD患者60 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其中:AECOPD(无呼吸衰竭)患者25例(AECOPD 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20例(呼衰组),AECOPD并发MODS (均存在呼吸衰竭)组患者15例(MODS组)。同时排除合并影响凝血功 能的疾病、半年内有手术及外伤病史者、合并血栓性疾病、肺癌、肺栓塞 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及近半个月内服用抗凝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影响 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另于同期随机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 健康者(年龄在65岁以上)25例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总研究人数共 85例,测定以下指标:凝血指标、血气指标、炎性指标。四组研究对象的 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空腹 肘静脉血测定的血浆D.D、PT、APTT、FBG等指标,D.D采用免疫比浊 法,FBG采用凝固法,具体操作严格按照仪器、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血气 分析采用血气专用肝素针筒采取桡动脉或股动脉、肱动脉血l ml,记录体。~ 温及是否吸氧,若吸氧记录吸氧浓度,后立即检测并记录血氧分压(Pa02) 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值。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WBC)、C反 应蛋白(CRP),CRP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WBC采用贝克曼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用肺功能检测仪进行第一秒用力呼
or
femoral
artery,forearm
arterial
temperature and whether the oxygen.Inflammatory indicators
including
leukocyte(wBc),C—reactive protein(CRP),CRP
fluorescence dry
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D.二聚体,纤
维蛋白原,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小板,C反应蛋白
万方数据
英文摘要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ncurrency and Countermeasures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l%Pred的检测。最后统计并分析各组凝血指标、 血气指标、炎性指标的差异及之间有无关联性。 结果:老年人AE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凝血指标DD、FBG增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 组PLT、PT、APTT水平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 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组D—D(“g/L)的值分别为: 71.34+8.71,298.88-4-154.66,493.35+390.13,1098.40+506.22,呈增高趋 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尸<O.0I);对照组、AECOPD 组、呼衰组、MODS组FBG(g/L)I拘值分别为:2.95-4-0.70,4.00+1.45, 3.94+0.84,5.59+1.69,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 中AE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MODS组与呼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尸<0.05),而FBG在AECOPD组和呼衰组无统计学差异(P>O.05)。 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组的WBC(×109/L)值分别 为:8.52+1.18,10.13+3.96,10.59士3.45,10.89+3.22,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WBC水平在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组呈逐渐增高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AECOPD组、呼衰组、MODS 组CRP(mg/L)的值分别为3.86+2.78,37.14+47.29,67.46+50.30, 74.09-土:65.05,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采用LSD法 两两比较,呼衰组、MODS组患者明显高于健康组、AECOPD组,差异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尸<O.01),MODS组略高于呼衰组,但差异无统计
研究生签名:奄枷欠
∥旷L’ 导师签章:勿伊亡 导师签章: pl中\1刁日
万方数据
¨憾亘 中文摘要………………………………………………………一.一j?7.1
一
,瀚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凝血功 能变化
摘 要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