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公育公养。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办了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教育机构。

他所创立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他也因此被誉为幼儿园教育之父。

世界上第一所教育机构具有慈善性质。

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应当是适宜于儿童的教育。

中央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同时,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学前教育单列一章。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家庭结构以及妇女的地位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经济与学前教育1教育先行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素质3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政治与学前教育政府职责是影响和决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的首要因素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一)柏拉图著作《理想国》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二)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的观点(三)昆体良更加重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关系,侧重从个人角度认识教育现象,关注课程和教法等具体问题,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一)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被视为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概述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二)约翰·洛克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第一章:幼儿发展概述1.1 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幼儿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认识到幼儿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关注1.2 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介绍幼儿发展的主要理论,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探讨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1.3 幼儿发展的基本方面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等情感发展:自我意识、情感表达、情绪调节等社交发展:交往技能、合作能力、同伴关系等1.4 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策略依据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强调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2.1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如思维具体性、直观性、自我中心等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2.2 幼儿认知发展的教学设计依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 幼儿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强调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第三章:幼儿情感发展3.1 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如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等分析幼儿情感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3.2 幼儿情感发展的教学设计依据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情感教育活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和情绪调节能力3.3 幼儿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智慧强调情感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第四章:幼儿社交发展4.1 幼儿社交发展的特点理解幼儿社交发展的基本特点,如交往技能的逐渐发展、同伴关系的形成等分析幼儿社交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4.2 幼儿社交发展的教学设计依据幼儿社交发展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社交技能教育活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和合作能力4.3 幼儿社交发展的教学策略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提高社交能力强调合作学习在幼儿社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第五章:促进幼儿和谐成长的教学实践5.1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融合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5.2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针对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幼儿的和谐成长5.3 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改进探讨如何通过持续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第六章:幼儿园环境创设6.1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和功能理解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和谐成长6.2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介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如安全、舒适、有趣等探讨如何通过环境创设提供适宜的学习和发展空间6.3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案例强调环境创设中的教师角色和幼儿参与的重要性第七章:幼儿园家庭教育合作7.1 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合作促进幼儿的和谐成长7.2 家庭教育合作的原则和方法介绍家庭教育合作的基本原则,如互信、互助、互动等7.3 家庭教育合作的实践案例强调家庭教育合作中的家长和教师角色以及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第八章:幼儿园评估与观察8.1 幼儿园评估与观察的重要性理解幼儿园评估与观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评估与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和问题8.2 幼儿园评估与观察的方法和工具介绍幼儿园评估与观察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如观察记录、评价表等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估与观察,以及如何利用评估与观察结果进行教学调整8.3 幼儿园评估与观察的实践案例强调评估与观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第九章: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9.1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理解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责探讨如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9.2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介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培训、学术交流等探讨如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教师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9.3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案例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第十章: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10.1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理解幼儿园课程设计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10.2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介绍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主题式、探究式等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10.3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案例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在促进幼儿和谐成长中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幼儿发展概述: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各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措施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措施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措施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经历和教育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和照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成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首先,提供安全的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他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因此,我们需要确保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幼儿园和家庭都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包括安全的玩具和设施,以及受过良好培训的照顾者。

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由地探索和学习,才能健康成长。

其次,提供充分的营养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时期是一个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他们的饮食是均衡的,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此外,我们还需要教育家长和照顾者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幼儿提供健康的饮食。

除了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充分的营养,我们还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幼儿时期是一个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幼儿参与社交活动,例如团体游戏、合作项目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教育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处理情感问题。

只有通过良好的情感和社交发展,幼儿才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另外,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各种学习和游戏活动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游戏活动,包括绘画、手工艺、音乐、舞蹈、戏剧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学前教育-朱宗顺)

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学前教育-朱宗顺)

⑴领域目标
• ④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 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⑤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 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⑴领域目标
• 艺术领域教育目标: • ①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 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 ③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㈡实施幼儿园教育目的要注意的问题
• 1.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分解要全面系统 • ⑴目的分解要全面 • ⑵目的分解要系统
2.幼儿园教育目的的理解与执行要正确
• ⑴正确理解教育目的 • ⑵正确执行教育目的 • 正确执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 ①教师自身因素 • ②家庭与社会因素影响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内容
⑵主题活动目标
• 主题即根据教育目标及相关教育内容的特点,把 某一组目标及相关的内容有机组织起来,围绕一个核 心话题而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
• 通过主题,各领域目标的任务得以综合性落实 • 它一般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去表述
⑶具体活动目标
• 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所 引起的幼儿身心素质变化的具体要求。它是主题单元 目标的具体化,是对具体的课时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 的描述,它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⑶社会文化教育 • ①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
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 • ②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 文化
㈢社会
• ⒉指导要点 • ⑴社会领域教育需要潜移默化,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 ⑵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目的
• 一、幼儿园教育目的概述 • ㈡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功能 • 1.定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第五单元幼儿园教育全面发展教育

第五单元幼儿园教育全面发展教育

第五单元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各育的意义,识记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德育、幼儿美育的含义;理解各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实施应注意的事项。

2、树立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2、幼儿园各育的含义、目标3、幼儿园各育实施应注意的问题4、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教学难点: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2、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自学辅导法等教学课时:12课时主题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教学目标:1、理解与掌握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树立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2、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具有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指导下认识教育实践中不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树立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2、具有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导下认识教育实践中不正确教育思想的初步能力。

教学难点: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2、具有在全面发展教育指导下认识教育实践中不正确教育思想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育案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理论研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园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观念辨析:幼儿园全面发展是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齐头并进、平均发展。

(错)总结要点:1、幼儿园全面发展是在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允许幼儿个体实现自己有特色的发展。

2、幼儿全面发展教育应注重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要相互渗透地进行,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各个方面不可各自孤立地发展。

学前教育学课件-幼儿的全面和谐教育

学前教育学课件-幼儿的全面和谐教育
(3)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培養幼兒運用語言 進行交往的能力是幼兒智育的重要內容。
三、幼兒智育工作原則 ➢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 ➢ 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 ➢ 探究性與引導性相結合
四、幼兒智育的實施途徑
(一)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主活動
教師應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尊重幼兒,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幼關係。
對點案例
摸辨物遊戲 觸摸辨物遊戲以“摸一摸”為主要構思,通過遊戲豐 富幼兒的觸覺經驗,加深幼兒對物體性質的認識,提高其 識別物體的能力。這類遊戲常用的道具有兩種,一種是內 裝觸摸物兩邊開有取物洞口的紙箱或者是內裝觸摸物能收 緊袋口的布口袋,我們稱之為“百寶箱”和“百寶袋”。 如圖5.1所示。 設計觸摸辨物遊戲應把握三個層次: 第一個難度層 次是從物體的相對特性入手的。例如,在百寶袋裏放兩個 大小不等的球,兩根長短不一的尺子,兩個軟硬不同的娃 娃等等,要求幼兒兩手到箱中摸取具有相對特性的物品, 如左手摸出大球,右手摸出小球,兩手同時摸出即為正確。 第二個難度層次是圍繞物體的相同特徵進行設計的。例如, 在兩只百寶袋中,分別裝上同樣的物品,如棉花球、鞋帶、 尼龍布等,請幼兒兩手分別從兩只袋中摸出相同的東西。 第三個難度層次以分辨物體的相似特徵為主,有時還可以 結合語言訓練一起進行。例如,在百寶箱中放入一些十分 相似的物品,如紐扣、棋子、瓶蓋等。要求幼兒依次去摸 一件,取出箱之前要描述所摸到的物品的特徵,並說出該 物品的名稱,比比誰描述得好,說得最準確。
下麵請小朋友們幫螞蟻運糧食。要越過以上障礙,就必須進行一系列 的動作練習(如走、跑、跳、爬、鑽)。
在遊戲中:第一次,幼兒自由地鑽過“山洞”、爬過“草地”,走過 “小橋”,來到空地,發現糧食不是很大,每只“螞蟻”各自背一袋回家。 第二次,出去找糧,發現“糧食”很大,合作抬回家,抬的過程中遇到困 難要想辦法解決,要求幼兒相互配合。第三次:出發後,發現“糧食”更 大了,引導幼兒相互商討解決辦法,找夥伴協同配合。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PPT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PPT
德行为四要素构成 四要素发展不是同步的 由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知识经验贫乏,导
致幼儿的道德认识差,因此幼儿德育需
主题四、幼儿德育
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养成上 概括德育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
以恒、导之以行 遵循德育的规律实施教育具体应注意: (1)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有具体到抽象 (2)直观、形象、切记说教 (3)注意个别差异 (4)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
规范
主题四、幼儿德育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幼儿德育的实施 1、幼儿德育实施的途径 (1)日常生活 (2)专门的德育活动(道德两难法、故情况境) (3)角色游戏(移情)
主题四、幼儿德育
2、幼儿德育实施注意事项 (1)热爱 (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教育 道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
一种任务(作业)、日常生活 (2)宽松、自由的环境 2、实施幼儿智育注意项 (1)处理好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主题三、幼儿智育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截了当参与认识过程的
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 等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 的两个方面
一、幼儿体育的相关概念 1、广义的体育: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体育运
动 2、狭义的体育:专指在教育机构中进行的,保
证受教育者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有 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体育教育活动 3、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 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
主题二、幼儿体育
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 系列教育活动
主题二、幼儿体育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与机能的协调发
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参与体 育活动的兴趣(以兴趣为主线) 1、身体正常发育 2、机能协调发展 3、生活卫生习惯

吉首大学2022年专升本学前教育学专业基础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课程考核大纲考试大纲

吉首大学2022年专升本学前教育学专业基础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课程考核大纲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专业基础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课程考核大纲《学前教育学》部分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牟映雪的教材《学前教育学》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1、识记:(1)各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特征;(2)学前教育的价值。

2、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家庭、妇女等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3、掌握:21世纪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章学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2)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3)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2、理解: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3、运用: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学前教育方案。

第三章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1、识记:近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2、理解:(1)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主要特点;(2)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问题。

3、运用:能够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主要特点,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问题,树立以法治教的意识。

第四章幼儿与教师1、识记:(1)幼儿的特性;(2)儿童观的类型;(3)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4)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5)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2、理解:师幼互动的内涵、特征及模式。

3、掌握: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儿童观。

第五章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1、识记:(1)我国幼儿教育目标的内涵、特点;(2)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容。

2、理解:(1)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关系。

3、掌握:(1)幼儿体、智、德、美四育的内容及特点;(2)“四育”的工作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运用语言 进行交往的能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
三、幼儿智育工作原则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探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
案例分析



一位实习生老师组织了大班的教学活动,诗歌的内容为“ 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露珠 爱做梦,梦是圆圆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甜甜的”。 活动过程: 1.老师朗诵诗歌。 2.提问:“诗歌中写了小草、小花、露珠和小朋友,是不是” ? 3.小朋友跟老师反复读诗歌、 4.小朋友背诵诗歌。 5.小朋友比赛背诵诗歌。(分析此次教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 分析原因)
二、幼儿智育的任务与内容解读
(一)幼儿智育的任务
1.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 认识 2.以发展幼儿的智力为核心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4.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及初步的动 手能力
(二)幼儿智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 识 2.发展智力的教育 3.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一、幼儿智育的概念与特点 (一)幼儿智育的概念 指幼儿教师根据幼儿认识活动的特点和认知发 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活 动,以获取粗浅的知识、发展智力,并培养其对认 识活动的兴趣和良好学习品质的教育
(二)幼儿智育的特点
1.直观形象性
幼儿智育过程具有形象性,需要大量形象的教具和 实物作为物质基础。
四、幼儿智育的实施途径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尊重幼儿,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和游戏活动,发展幼儿智 力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途 径。
(三)专门的智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日常生活活动是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途径。教师 应将智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 中的教育资源,抓住教育机会,引导幼儿去解决生 活中的问题,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第三节 幼儿智育
当今许多家长在孩子入园时就如临大敌,生怕 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安排孩子上周末学习班。认为 孩子认识很多字、背很多古诗,会写算数题就是聪 明的表现,在幼儿园认为孩子做游戏学不到知识, 智力得不到提高。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概念与特点 二、幼儿智育的任务为与内容 三、幼儿智育工作的原则 四、幼儿智育的实施途径
蔬菜市场
游戏前先准备好各种蔬菜的图片、菜篮、钱币(卡纸代替)。教师先 和幼儿复习蔬菜的特征,了解菜市场蔬菜的交易方式。 然后将幼儿分成 若干组,幼儿自己商讨分配营业员和顾客的角色。教师先示范当营业员, 说:“卖菜,卖菜,新鲜的蔬菜,个大圆溜,通红的西红柿,快来买呀。” 扮顾客的幼儿问:“请问西红柿多少钱一斤?称两斤。”然后过秤、付钱。 顾客说:“再见。”营业员说:“欢迎下次再来。” 教师强调营业员应 热情负责,顾客要有礼貌。在游戏一段时间后可增设市场管理员,对不当 行为进行纠正。游戏反复进行,教师可先当管理员,指导或纠正幼儿的活 动。一段时间后幼儿当市场管理员,或互换角色。
3.幼儿体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促进其智力、情感和个性发 展,而且在幼儿与同伴的体育活动中,能促进幼儿 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体育的任务及内容
(一)幼儿体育的任务
1.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幼儿身 体的正常发育和生命发展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 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保健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 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稳定幼儿情绪,适应幼儿园生活。
2.生活性与问题性相结合 智育内容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幼儿在生活中不断 地产生问题意识
案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 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3.活动性和游戏性相结合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游戏。注重“过程”、 “表现”和儿童自主活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 儿童的自然发展,促进幼儿智能和谐发展。智育的 任务是在游戏活动中实现的,如皮亚杰所言“任何 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第五章 幼儿的全面和谐教育
【知识导图】
体育 概念与特点 任务与内容 工作原则 实施途径
智育 概念与特点 任务与内容 工作原则 实施途径
幼儿全面和谐 发展目标
德育 概念与特点 任务与内容 工作原则 实施途径
美育 概念与特点 任务与内容 工作原则 实施途径
第一节 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2)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体育游戏有利于幼儿体质的增强和认知能力发展。
体育游戏对发展儿童良好的情感和情绪具有重要作 用。
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与安全教育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 全。且要注意园所的安全,定期进行园所安全检查, 注意用火、用电、用水的安全。
(2)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幼儿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的出现,问题意 识是幼儿进行学习特别是发展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步骤来进行:
帮助幼儿明确问题→帮助幼儿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与计划→帮助幼儿执行计划→要求幼儿总结自己的 学习经验→分享与交流经验。
1.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可丰富幼儿的知识经 验,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是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 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包 括以下基本内容:
社会生活常识 自然常识 关于数学的初步知识
2.发展智力的教育
(1)发展感知觉,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 保护幼儿的感知觉器官 发展幼儿的听觉 培养儿童的触摸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案例
摸辨物游戏 触摸辨物游戏以“摸一摸”为主要构思,通过游戏丰 富幼儿的触觉经验,加深幼儿对物体性质的认识,提高其 识别物体的能力。这类游戏常用的道具有两种,一种是内 装触摸物两边开有取物洞口的纸箱或者是内装触摸物能收 紧袋口的布口袋,我们称之为“百宝箱”和“百宝袋”。 如图5.1所示。 设计触摸辨物游戏应把握三个层次: 第一个难度层 次是从物体的相对特性入手的。例如,在百宝袋里放两个 大小不等的球,两根长短不一的尺子,两个软硬不同的娃 娃等等,要求幼儿两手到箱中摸取具有相对特性的物品, 如左手摸出大球,右手摸出小球,两手同时摸出即为正确。 第二个难度层次是围绕物体的相同特征进行设计的。例如, 在两只百宝袋中,分别装上同样的物品,如棉花球、鞋带、 尼龙布等,请幼儿两手分别从两只袋中摸出相同的东西。 第三个难度层次以分辨物体的相似特征为主,有时还可以 结合语言训练一起进行。例如,在百宝箱中放入一些十分 相似的物品,如纽扣、棋子、瓶盖等。要求幼儿依次去摸 一件,取出箱之前要描述所摸到的物品的特征,并说出该 物品的名称,比比谁描述得好,说得最准确。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划分
1.按层次划分

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2.按教育领域的划分

一是划分为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 教育、艺术教育五大领域; 二是划分为健康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 教育、语言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七大领域。

3.按幼儿身心素质发展划分
分为身体发育与体质、知识与经验、动作与技 能、智力与才能、个性与社会性品质五个方面。 (二)我国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内涵解读
4.幼儿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治疗法


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 适应性; 教师要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幼儿,创设一个既安全又 愉快的教育环境。
三、幼儿体育工作的原则
树立完整的健康观 科学性与适量性相结合的原则
情感渗透的原则
【对点案例】
在“帮蚂蚁运粮”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将场地布置得富有童话色彩: 蚂蚁王国十分漂亮,但要到达蚂蚁王国很难,必须经过金色的沙滩、窄窄 的小河、高高的山坡、低矮的山洞、茂密的树林。 下面请小朋友们帮蚂蚁运粮食。要越过以上障碍,就必须进行一系列 的动作练习(如走、跑、跳、爬、钻)。 在游戏中:第一次,幼儿自由地钻过“山洞”、爬过“草地”,走过 “小桥”,来到空地,发现粮食不是很大,每只“蚂蚁”各自背一袋回家。 第二次,出去找粮,发现“粮食”很大,合作抬回家,抬的过程中遇到困 难要想办法解决,要求幼儿相互配合。第三次:出发后,发现“粮食”更 大了,引导幼儿相互商讨解决办法,找伙伴协同配合。 案例分析:以上体育游戏中的一切既真实又虚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幼儿在愉快游戏的同时,进行了基本动作的练习,还锻炼了动作的灵敏性 和协调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协作配 合的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的品质。
(二)幼儿体育的内容 幼儿体育内容作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与健康的教 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幼儿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与安全教育 幼儿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治疗法
1.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根据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合理地 安排与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等生活起居活动。

1.培养完整的儿童 2.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 3.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和丰富的个性
二、我国幼儿教育目标的特点 (一)顺序性和连续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连续性。
幼儿教育是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 点。

(二)全面性与和谐性 “全面发展”,指幼儿的体、智、德、美等方面都 应得到发展,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方面。 “和谐发展”,指以幼儿的先天素质为基础,依据 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以促进幼儿 身心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