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聆听

合集下载

试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聆听”

试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聆听”

试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聆听”摘要:音乐教学以听为本,教给孩子们聆听的方法、提高孩子们聆听的能力,形成一种聆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聆听”,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听众”状态,激起他们“聆听”的兴趣。

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使孩子们逐步养成聆听老师讲解、聆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只有学会聆听,才会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音乐欣赏有效的聆听音乐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让学生学会聆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聆听”,关注孩子们的“听众”状态,激起他们“聆听”的兴趣。

培养学生乐于聆听、认真聆听和善于聆听的习惯和能力。

只有学会聆听,才会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一、有效“聆听”从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开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养成的。

为了“聆听”习惯的养成,我首先向学生阐明在音乐课上欣赏的这些音乐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音乐珍品,感受这些作品,理解这些作品,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使同学们认识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放松娱乐,更是为了树立高尚的人格。

学生走进音乐课堂的目的就是学习音乐,聆听音乐,和平时在音乐课外听音乐是有本质区别的。

平时同学们更多采用的是背景式的欣赏方式,这种欣赏方式为许多人所采用。

背景式的欣赏是一种以消遣与休息为目的的音乐欣赏方式,它的特点是欣赏者并不以听音乐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作为休息或从事其他工作和活动的衬托与背景。

它对改善环境、调解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欣赏方式对欣赏者不做要求,欣赏者听到音乐,可以当作相识的朋友,也可以把它当作漠不相识的路人,可以听而有感,也可以听而不闻,人们的主要注意力不是放在音乐上。

所以说背景式欣赏和审美的艺术欣赏是有本质区别的,为了保证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式艺术欣赏,同学们要养成聆听、聆听、再聆听的欣赏习惯。

2019年以聆听为题的作文-聆听音乐

2019年以聆听为题的作文-聆听音乐
以聆听为题的聆听音乐
音乐,究竟是什么?大概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重要的是你对音乐的态度,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感情。纵观历史,古有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今有回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那萦绕心头的歌声。其实,音乐并不那么遥不可及,或许,它——就在身边。一首乐曲,它声音的高低变化,节奏的快慢掌控,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当声音是柔柔的,节奏是舒缓时,你高亢的,节奏是激昂时,你的脑海中,会顿时浮现出长江黄河的汹涌澎湃,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朝你涌来,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浪花向远方驶去……一支乐器,它操作的方法,声音的感觉,都代表着它背后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唐朝的二胡,圆润柔和,优美动听;远古时期的萧,音色柔和,低音深沉;“乐器”的钢琴,声音柔和,情感丰富;“乐器王后”的小提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细细的品味音乐,它会带给人一种莫名的感觉,白居易的“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让人耳边不时传来琵琶的优美旋律。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拄思华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贝多芬的《月光鸣奏曲》,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使听众的心随其起伏,予人心灵的启迪,灵魂的洗礼。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绝唱《梁祝》经过时间的打磨仍让人赞叹?为什么古典名曲《梅花三弄》至今无法让人忘怀?因为它们是经典,因为它们有情。音乐,不单单是要用耳朵聆听,更是要用心去感受它所内含的感情,用心去体会它所蕴含的魅力,更要用心去思考它留给人的余韵。“知音”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童话,只要你聆听音乐,热爱音乐,痴迷音乐,那你,就会是音乐的知音。

聆听音乐中的和声技巧

聆听音乐中的和声技巧

聆听音乐中的和声技巧音乐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它能够通过旋律和和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而在音乐当中,和声技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和声技巧是指由多个音响合成和谐的效果,使音乐更加丰富和深入人心。

当我们聆听音乐时,注意到其中的和声技巧,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和复杂性。

一、形式多样的和声技巧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可以表达和声技巧。

其中之一是多声部和声。

多声部和声指的是由两个或者更多个独立的音响组成的和声。

这种技巧常常在合唱或者管弦乐队中得以应用。

通过合理的安排不同音响的音高和音色,多声部和声可以创造出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烈的音乐效果。

此外,音乐中的对位法和声技巧也非常值得关注。

对位法是指两个或者更多个独立的音响以类似而独立的旋律相互呼应。

这种技巧常常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中使用,通过对位法,音乐得以创造出优雅、复杂的效果。

这种技巧常见于古典音乐中,比如巴赫的赋格曲。

此外,音乐中的和声技巧还包括协调和声。

协调和声是指两个或者更多个音响以和谐的方式组成和声。

这种技巧常常在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中使用,通过协调和声,音乐得以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效果。

在这些曲风的音乐中,和声技巧更加注重音色和和声的搭配,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变。

二、和声技巧的运用和声技巧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通过运用不同的和声技巧,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比如,巴洛克音乐家巴赫通过对位法创作了大量的赋格曲,这些曲目因其优雅而复杂的和声技巧而脍炙人口。

同样,现代的流行音乐创作家们也利用和声技巧来制造出流行曲中独特的和声感。

在音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注意合理地运用和声技巧,以保证整个演奏过程的和谐和美感。

对于合唱团或者管弦乐队来说,多声部和声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安排不同音响的发声顺序和强弱变化,使得不同声部的和声更加协调一致。

三、培养对和声技巧的聆听和理解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培养对和声技巧的聆听和理解是一项重要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聆听者而言,只分喜欢听和不喜欢听两种,享受专注聆听,足已。

学音乐从耳朵听开始学,学音乐审美,从对声音审美开始,所以聆听音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从小养成好的聆听习惯更为重要。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体验丰富的音乐情感,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地徜徉。

那么,在音乐课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他们用心聆听的习惯呢?一、在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每节课上课前组织教学,播放一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们迅速地安静下来,听完以后让学生们来讲讲音乐给你带来的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想表达的情感等等,各抒己见,强调听音乐。

并强调创设一个在音乐厅听音乐的场景,保持安静。

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奖励表扬,多播放学生们感兴趣、喜欢的音乐,让孩子们学会享受音乐、专注聆听。

最后老师总结、传达音乐正确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方式,甚至会对老师播放的音乐有所期待,从而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

从一年级听第一首音乐欣赏作品开始就告诉学生们在教室里听音乐和在剧场、在音乐厅一样要做到保持安静,不发出声音仔细聆听。

在课堂上,起立、坐下、坐好、安静都有相对应的音乐旋律,在音乐课上尽量多用音乐代替语言,听音乐行动。

二、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演唱出正确的音准、节奏都必须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不管是哪种演唱形式也都是建立在聆听之上,不会聆听就不能很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在学唱一首歌曲时,先让孩子们听歌曲的情绪,听第二遍的时候可以随着音乐做出身体节奏,随音乐感受节拍,接着听音乐默唱或听琴声伴奏轻声演唱,能听出自己的音高是否与伴奏一致,听自己的歌声和其他同学的歌声是否统一和谐。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学生们唱歌基本能达到不跑调、音色统一。

另外唱歌之前的发声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声音良好的状态、气息的合理运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声音才能更统一而优美。

暑假优秀作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

暑假优秀作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

暑假优秀作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真正喜爱音乐,打心里欣赏音乐的人,都是好人。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暑假优秀: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暑假优秀作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一)音乐,是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步整个就是运用教唱歌曲、演奏乐曲、欣赏音乐等形式,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来进行教育的。

主要是以自身特有的手段——通过高低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也就是没有音乐,音乐就是用声音来反应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声音具有高低,是非,强弱,音色.音乐是表达情意的艺术,有着启迪聪明,教化人类种种了不起的功能,开始我也不喜欢音乐,由于我唱歌不好听,所以我不喜欢唱歌。

写文章没必要遵循什么模式,文章之所以能感动人,是由于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写的都是自己内心想说的,假如你热爱音乐,就把音乐认认真真的听进往,感动你了,你就可以下笔如有神,把你所有的思想都开释出来。

暑假优秀作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二)今天我们欣赏了《二泉映月》这首歌,这是音乐家阿炳的著名作品。

华彦钧1893年~1950年去世,他又名阿炳,江苏无锡人,我国的民间音乐家。

自幼跟随父亲当道士,并学习音乐,精通许多民族乐器。

后来又流落街头卖艺,生活穷苦,饱受苦难,30岁左右就双目失明,因而又被称为“瞎子阿炳”。

他创作和改编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寨》,《龙船》,和二胡曲《二泉映月》,《听讼》,《寒春风曲》等作品,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经过详细的介绍我听了一遍《二泉映月》,我一下子就陶醉在当中,我感受到阿炳内心的不满和愁苦,他因为瞎了没有能力去推翻暗无天日的社会,所以就借助歌曲表达自己的感觉,歌中抒发出了当时的情景,有钱的人养的狗吃的还比他们吃的还好,由于闹饥荒人们没东西吃就挖野菜,但人太多菜没了就吃树皮,树皮没了吃泥土,因为泥土是消化不了的,最后满街都是死人。

《聆听音乐》1

《聆听音乐》1

音乐的两个维度
音高和时长,可以称作音乐的两轴。音高相当于纵轴,时长相当于横轴。
★示范曲目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Richard Straus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理查•施特劳斯试着用管弦乐表现人类力量的崛起。使用的乐器是一种管风琴(organ pipe),接下来是小号(trumpet)还有打击乐,这里是定音鼓(timpani)有时称作半球形铜鼓(kettledrump)。
★示范曲目:科尔•波特Cole Poter《战歌》
这是两拍子的歌。用重音分辨,强弱、强弱是二拍子的标志。 加入的切分音是为了使歌曲更加活泼。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有三个乐章,运用的是动机,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同样是四个音符的动机。钢琴演奏的是和弦,随后小提琴演奏的是主题,此时钢琴仍然是和弦充当伴奏与小提琴相呼应。然后钢琴和小提琴互换了角色,钢琴演奏主题,弦乐用拨奏的方式伴奏。
3、交响诗。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就是一首交响诗。交响诗是单乐章作品,作家通常讲述故事或者重现文学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就向我们讲述了一部哲学小说开头的内容。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
第一、帮助人们放松、舒缓压力,这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第二、帮助人们集中精力,让听众全神贯注起来;
第三、古典音乐提供了一个美好世界的意象,绚丽而庄严的庇护所,或许甚至还有爱的慰藉。
有时候它象征着世上也许会有一些事物超凡脱俗,还有诸如上帝之类的比我们人类更伟大的存在,引发我们去思考客观世界。这就是伟大艺术的价值,无与伦比的文学、诗歌、绘画、音乐。它展示了人类所能及之事,人类精神所能承载之力。它们指引着我们、预示着可能有那么一些超越我们自身的精神存在,指引我们思考并不断追寻自己在这世上存在的意义。

音乐欣赏需要聆听、聆听、再聆听

音乐欣赏需要聆听、聆听、再聆听

音乐欣赏需要聆听、聆听、再聆听作者:乐欢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5年第03期【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教师要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初步聆听时,设计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和有效的活动,让学生整体感知音乐;深入聆听时,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内涵;反复聆听时,让学生进行说的参与,帮助他们鉴赏、感悟音乐。

只有在反复聆听中把音乐听足、听精、听细、听深,才能不断地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音乐欣赏初步聆听深入聆听反复聆听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

正如美国学者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所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更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因此,教会学生倾听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基于这一原则,引导学生的听觉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的习惯,教会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发展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就成了音乐欣赏课的重要内容。

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把音乐听足、听精、听细、听深,才能不断地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尝试。

一、初步聆听,整体感知音乐初步聆听作品是音乐欣赏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作品的最初感受。

因此,教师应设计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和有效的活动,教会学生聆听音乐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关注作品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欣赏做铺垫。

例如,教学马头琴《嘎达梅林》时,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这首曲子在音色上有何特点?()A.音色辉煌、音量宏大B.柔和浑厚、宽阔低沉C.声音宏亮、音质清脆2.这首乐曲的表情术语是()。

A.苍劲、悲壮B.热情、亲切近百年来,苍劲、悲壮的《嘎达梅林》在草原上代代相传。

学会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

学会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

学会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是世界上最具有魔力的艺术之一,它有着无法言喻的魅力,能够触动人的情感,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

要真正感悟音乐的真谛,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欣赏,更需要我们学会聆听,用心去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蕴。

本文将以学会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为主题,探讨音乐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要学会聆听音乐,就需要超越表面的听觉感知,去深入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内在的意蕴,而聆听音乐也并非只是单纯地听,更应该用心去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譬如悠扬的小提琴协奏曲可以让人感受到悠远的情愫,深沉的管弦乐曲可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沉思和挣扎,轻快欢快的舞曲可以让人感受到欢乐和轻松。

每一种音乐都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而要真正感悟音乐的真谛,就需要抛开杂念,用心去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去沉浸与音乐相融相合,这样才能完整地领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的意蕴。

学会聆听音乐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审美素养。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通过音乐理论知识和审美素养来解读和领会音乐作品。

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而音乐的历史、文化、风格等方面的知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我们也需要具备不同的鉴赏能力。

比如古典音乐需要我们具备对音乐结构和和声的理解,民族音乐需要我们具备对音乐的特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流行音乐需要我们具备对时代背景和文化符号的理解。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审美素养,才能够更好地聆听音乐,感悟音乐的真谛。

学会聆听音乐也需要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和一种平和的心态。

音乐是一种沟通灵魂的语言,能够触动人的情感,唤起内心的共鸣。

要真正聆听音乐,需要我们抛开杂念,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纯粹地感知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蕴,才能够更加深入地聆听音乐的真谛。

也需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预设观念,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给音乐一些表达的空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魅力,感悟音乐的真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聆听
生物系 10111990208 蔡雨晴经典是怎样炼成的,一定是经过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当代的音乐绝不可能称得上是经典,只有那些在时代变化,思想革命中还占得一席之地的,才能称之为经典。

当代大学生被各种流行音乐所包围,但转念一想就会赞成流行音乐只是快餐,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而那些被人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却能永远屹立不倒,不管经历几个世纪,任然令人回味无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就我本人而言,从小学过几年小提琴,但最终不了了之,但是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却不仅限于此。

我对交响乐以及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很多来源于电视和广播,像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和94.7经典音乐频道。

进入大学后,慢慢接触的多了,学校有时会有一些讲座或者是音乐会。

这学期,我有幸选到了音乐聆听这门课,经过老师的介绍和讲解,我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了初步认识。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欧洲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弟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

第二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

第三个时期是浪费主义和民族乐派,代
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作曲形式多样化,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第四个时期是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其实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郎朗的演奏、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小调幻想即兴曲》,《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

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

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但不同的人听,又会有不同的感觉。

音乐不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智慧。

可以说每一个智者都是一个懂音乐的人,而且大多都是大师级乐师。

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福尔摩斯了。

我们都读过这部著名侦探小
说,小说中的福尔摩斯不仅是一位神侦探,也是一位造诣颇高的小提琴手。

在遇到解不开的谜团时,他经常静下心来弹奏一曲。

音乐虽不能使我们变聪明,但能是我们的大脑得到放松,从而更好的去思考问题。

福尔摩斯如是,爱因斯坦如是,爱迪生亦如是。

我们生活在繁华都市,社会纷繁复杂,而西方古典音乐恰能以其独特的方式给我们一个不同的世界观,每一首音乐都是一个故事,是一首诗,一幅画,深入其中,用心去欣赏,自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来自远古的安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