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_宋辽西夏金并立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笔记2021年1月8日,网络上发布了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课堂笔记,总字数为3000字左右。

本文笔记着重介绍了11世纪至12世纪中国北方三个国家——辽、西夏和北宋的历史背景,国家形势,三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1. 辽国辽国的成立时间为907年,是由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所建立。

辽国历史上的经济以领土的扩张和农业的发展为特征。

2. 西夏西夏于1038年建立,因为位于西北边疆地带,又叫做“西夏边陲国”。

西夏与中原地区的战争不断,但其文化和商业活动却十分繁荣,这主要是因为西夏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位置,吸引了大量商人前来交易。

同时西夏也保持着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3. 北宋北宋的建立时间为960年,是由赵匡胤所建。

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实行科举制度,设立全国性的学校,让人们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逐步发展出了繁荣的经济,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进步。

4. 三国并立时期11世纪和12世纪的中国北方,辽、西夏和北宋三国统治着各自的疆土。

三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战争、内斗,也有互相勾结以抗御其他国家的各种情况。

这些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唐朝后期以来,中国北方历史的走向和演变。

5. 经济方面的交流三国之间的商业交流活动十分频繁。

辽、西夏都位于“丝绸之路”上,商业活动和物资方面的交流十分繁荣。

另外,北宋还有一种神秘的国际贸易活动,叫做“钞引”。

这种贸易模式可以把国家的物资变成金钱,送到遥远的海外。

6. 文化方面的交流11世纪时,中国的文化素养程度已经比较高,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诗歌和绘画艺术。

各国都在文化方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辽国诗歌风格奇特,西夏则是民族风格浓厚,北宋则崇尚古典文化和书法艺术。

7. 政治上的变化三国之间不断发生政治上的变化,大地震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势力。

辽国开始向南方扩张,对北宋形成威胁,通过联络西夏,形成“契丹、夏窃室”,但实际上后来两国结盟,反而成为了共同抗御辽国的力量。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主备:娄朋爵审核:杨新幸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两宋和辽、西夏、金建立的基本情况。

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

【学习重难点】重点:政治格局;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认识南北对峙又和平的局面。

【预习提纲】2、陈桥兵变:960年,后周大将在发动兵变,建立了,定都,历史上称为。

3、宋辽澶渊之盟:北宋为了统一大业,宋太宗两次攻都告失败。

宋辽之间紧张的战争状态,直到1005年订立才告结束。

此后,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关系。

4、宋夏和议:西夏建国初期,与北宋进行过多次战争,后来双方达成。

于是、、形成、的复杂政治格局。

5、辽、北宋灭亡:1115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定都上京,1125年,金朝灭亡了。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和,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同年,南宋建立。

6、南宋岳飞抗金:在金军的进逼下,南宋宋高宗仓皇南逃,以为代表的抗战军民,则为收复中原而。

岳飞率领岳家军在会战中重创金军主力骑兵,并乘胜夺回了许多失地。

7、抗金英雄岳飞被谋害:在南宋军队抗金节节胜利之际,南宋宋高宗和宰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害怕抗金力量的强大威胁自己的统治,而屈膝向金朝求和,以的罪名杀害了抗金英雄岳飞。

8、南宋与金绍兴议和:南宋和金朝都不堪承受连年的战争,1141年末,双方达成了和议。

此后的近百年间,南宋金之间虽也发生过战争,但并未影响南北对峙的基本格局。

【质疑再探】(1)右图的将领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这位将领曾取得哪些战绩?(3)当时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这位将领的?为什么?(4)这位将领一直受到人民的尊敬,为什么?答:①当时金兵南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战争。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破强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岳飞抗金有功,却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这种冤屈和悲剧,更使其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拥护。

宋,辽,西夏,金的并立

宋,辽,西夏,金的并立

宋、辽、西夏、金的并立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王朝逐步消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从岭南至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与北宋并存的还有几个地方民族政权,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

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

公元1125年至公元1127年,金相继攻灭辽和北宋,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后迁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

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赵匡胤像【明人绘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北宋王朝奠基者,在他统治的17年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宋东京图【北宋以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为首都,建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池。

该城历经黄河泛滥,大部分被掩埋于今开封市地下,本图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绘制的。

】◆“麒麟图”铁塔砖【宋长35.5厘米、宽20厘米、厚6.8厘米。

】◆“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铜印【北宋长 5.5厘米、宽5.3厘米、高4.3厘米】◆嘉祐铜则【北宋高30厘米、厚20厘米、重64千克,1975年湖南省汀潭市出土。

铜则是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

这件铜则一面刻“嘉祐元年丙申岁造”,即公元1056年造;一面刻“铜则重壹佰斤黄字号”,根据实测重量推算,当时每斤合640克。

】◆《大驾卤簿图》卷(局部)【北宋全卷纵51.4厘米、横1481厘米,卤簿指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该图描绘了北宋中期皇帝前往开封城南祭祀天地时的宏大场面。

】◆乾统七年铜镜【辽径19厘米、厚0.7厘米、重650克。

】◆褐釉陶马镫壶【辽高24厘米,1956年北京市复兴门外出土】◆鎏金鹿纹银鸡冠壶【辽高26.3厘米、口径5.5厘米、底长21.2厘米,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出土。

707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707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宋辽和战 宋夏和战
澶渊之盟 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
宋夏和议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学习目标
1、了解北宋时期的两个少数民族 ——契丹族与党项族。
2、梳理辽与北宋的关系。
3、梳理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民族政权并立

西夏
北宋
北宋、辽、西夏政权表
政权名称
民族
建国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契丹) 北宋 西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10世纪初 960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东京
赵匡胤 (今开封)
11世纪前期 元昊
(2)澶渊之盟
材料一: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 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 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年。
影响?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 在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 “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 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澶渊之盟
评价?
材料: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 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 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 现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 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 双方都是划算的。
2、战争与交往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秦汉时期,北击匈奴 3、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
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 藏
知识小结

、 西 夏
两个民族 崭露头角





立 战争与和平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二、战争与和平

第7课《辽、宋、夏、金并立》课件(七年级下)

第7课《辽、宋、夏、金并立》课件(七年级下)

作业布置:
《成长资源》第20页的“知识梳 理”。
课外学史:
杨家将的故事早在北宋中叶就开始 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已达800多年。除 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外, 你还知道在京剧和地方戏曲中,有那些 关于杨家将的戏目?你最喜欢看哪几个 戏目?为什么?
第二单元
第一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与和战

西 夏
北 宋
你能否从地 图上找出辽、 北宋、西夏三 个并立的政权?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辽的建立和统治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在
上京称帝,建 立契丹国。后 改国号为辽。 实行“以国制 辽是如何实行统 治契丹,以汉 治的? 制治汉人”政 策。
北 宋
澶渊之盟的内容:
北宋和辽为兄弟国家,北宋每年 向辽纳娟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澶渊之盟的作用 :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北宋和辽结 束了战争状态,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 的和平友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

西 夏 北
1038年, 元昊(党项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三角鼎立
西 夏
时战时和 北 宋
宋夏 和议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宋夏和议)

1005年(澶渊之盟)
北宋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我填的好:
朝代 辽 立和统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45张PPT)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45张PPT)
吴天墀(1913—2004)
《西夏史稿》
敦煌西夏壁画




西夏琉璃瓦当
石 雕 人 头 像
位于银川西部、贺兰 山东麓。存帝陵九座,陪 葬墓二百零八座。
谈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 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探史明理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 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 ❖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
争灾难; ❖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澶渊之盟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 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 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 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 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 万两,绢二十万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史·营卫志序》
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发现时未经盗

契丹贵族只有耶律、萧两大姓氏,形成两大通婚集团, 为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权所仅见。
契丹大字《北大王墓志》
较早创制的契丹大字



契丹小字是一
字 《 宣
种拼音文字,可 以用为数较少的

“原字”拼出无

数的新字、词。

第七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设计

第七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设计

第七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设计》单位:丹凤县武关中学姓名:段书民时间:2012-3-9第七课辽、宋、西夏、金并立教学目标识记目标:1.了解两宋和辽、西夏、金建立的基本情况。

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

能力培养:1.识别《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与《宋金对峙形势图》。

2.比较颤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异同。

3.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既是两宋统治者屈辱妥协和议,同时又对双方的和平相处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结合岳飞和秦烩的有关内容,探讨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理解。

5.联系课外知识,收集有关杨家将的戏目。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辽、宋、西夏、金并立,增强对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的认识。

2、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的崇敬、爱戴之情。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要点1、重点:面对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并立、和战以及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是本课的重点。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颂扬的岳飞抗金事迹,也是本课应突出的重点。

2、难点: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是宋辽、宋金关系的转折点,宋辽、宋金所保持的长期和平局面由此开始,因而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和约又是以屈辱的岁币为代价换取的。

如何帮助学生以历史的辩证观点去分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正确认识历史上这种南北即对峙又和平的局面,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杨家将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为什么会得到后人的赞扬?——抗击辽军,保国为民(杨家将是抗击的那个民族的进攻?—契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七课《辽、宋、西夏、金并立》,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一)、辽朝的建立1、这些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契丹族在唐朝中后期,趁政局混乱迅速崛起,建立了政权。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①积极: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②消极: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检测提升
B 1、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朱温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党项族建西夏
D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导入新课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 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 羊内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 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 头”、“软羊”等数种。
——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问题思考:北宋吃的 羊肉从哪里来?
一、契丹族与辽的建立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游 牧民族。9世纪后期 ,契丹已经有了先进 的农耕、冶铁和纺织 等产业,开始建筑房 屋、城邑。
西夏政权信息:
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大夏皇帝) 民族:党项族 国号:西夏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李元昊
1003—1048年
西夏王陵 元昊
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造西夏文字、 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 革。在政治体制上,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 政管理组织。
西夏货币
“辽”抑或“宋”?
材料11:(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对宋 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的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 币上所受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驿兵变: 凭借兵权夺得政权。 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大大 “杯酒释兵权”: 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 方少数民族之一,是我 国古代羌族的一支.羌 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 的古老民族,长期生息、 繁衍、活动在祖国西部 地区。“牧养牦牛、羊、 猎以供食,不知稼墙”。 也就是说早期的党项人 不事农业,衣、食、住 皆仰赖畜牧.
面对这种复杂 的政治格局,他 们之间的关系怎 样呢?
辽、北宋形式图

986年
西

1004年
北 宋
山西雁门关
?? ?
同学们:杨家将的故事 早在北宋中叶就开始在民 间流传,至今已达800多年 了。你们知道有关杨家将 的那些故事呢?
杨家将故事
母探 郎 四 四 郎 探 母
百岁挂帅
澶渊之盟:1005年 主要战场:澶州 内容:双方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
5、辽、宋、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C )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
对立D、战乱长期不息
南宋
赵构
1127年
《 还 猎 图 》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 游牧民族,擅长骑射。
辽的统治政策:
一国两制: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
”. 具体做法: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系 统用来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衙署设在皇 帝宫帐以北,由契丹人担任。南面官系统用来 统治汉人,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以南,主要由汉 人担任,也杂有契丹官员。
自唐灭亡以来,中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这一时期都出现了哪些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南宋

辽、宋、西夏、金的建立
政权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宋太祖赵 匡胤
时间 947年 960年
都城 上京
东京(今 开封)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女真族 汉族


北宋
西夏

元昊
1038年 兴庆府 上京
临安(今 杭州)
完颜阿骨打 1115年
比较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和议:
澶渊之盟:双方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纳岁币
绢20万匹,银10万两。
宋夏和议:宋每年赐给西夏绢、银、茶、帛25.5
万匹、两、斤;双方恢复往来贸易。
绍兴和议:①宋向金称臣。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
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 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自绍 兴十二年开始。
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宋夏和议
时间:1044年。
内容:宋每年赐给西夏绢、
银、茶、帛25.5万匹、两、 斤;双方恢复往来贸易。
你能说说对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的理解吗?
内容: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
节”,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 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 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 以北属金。 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 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 至泗州交纳。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宋夏 和议、绍兴和议)?
弊: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利: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双方 结束了战争,出现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 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 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 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 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 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 着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 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 园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 奇迹”、“东方金字塔”。
西夏 北宋

西夏

南宋
战争 发展
和议
对峙
交流

启示
民族的 融合和 发展促 进祖国 大家庭 的形成

英雄 岳飞 杨家将

和议

事件

政权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宋夏和议 靖康之变 绍兴和议 澶州之战 郾城会战
西夏
金 北宋 南宋
随堂检测:

1、毛泽东在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 B 其中的“宋祖”是指( ) A、赵构B、赵匡胤C、元昊D、阿保机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 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 3、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 签订的协议( A ) 13031706410817 A、辽B、西夏C、金D、蒙古 4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之处是( D) 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B、划定边界 C、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