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处理
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

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的方法,常见的是浮选、溶剂浸出、稳定化/固定化处理等第一节 浮选一、 浮选原理浮选是在固体废物与水调制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并通过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欲选物质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成为泡沫层,然后刮出回收;不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二、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1)捕收剂:主要作用是使欲浮的废物颗粒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
异极性捕收剂:黄药类、脂肪酸类 常用的捕收剂非极性油类捕收剂:煤油、柴油等异极性捕收剂(heteropolar collector )异极性捕收剂的分子由极性基(亲固基)和非极性基(疏水基)组成,如黄药(ROCSSNa )和羧酸(RCOOH )或羧酸盐(RCOONa )等。
其捕收对象主要取决于极性基的选择性吸附。
非极性捕收剂(non —polar collector)不含极性基的有机烃类,如煤油、柴油等,对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物料具有增强作用。
(2)起泡剂: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在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张力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泡沫层。
常用的起泡剂:松醇油、脂肪醇等.松醇油的主要成分为α-萜烯醇(C10H17OH )结构式为:(3)调整剂:主要作用是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三、浮选工艺 包括调浆、调药、调泡三个程序。
(1)调浆:浮选前料浆浓度的调节,它是浮选过程的一个重要作业。
一般,调整剂系列pH 调整剂 活化剂 抑制剂 絮凝剂 分散剂 典型代表酸、碱 金属阳离子、阴离子HS -、HSiO3-等 O2、SO2和淀粉、单宁等 腐植酸、 聚丙烯酰胺 水玻璃 磷酸盐浮选密度较大、粒度较粗的废物颗粒,往往用较浓的料浆;反之浮选密度较小的废物颗粒,可用较稀的料浆。
污水处理站物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

污水处理站物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首先是预处理,该过程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预处理一般包括格栅过滤和砂沉淀等步骤。
格栅过滤通过设置格栅来过滤出污水中的较大的杂质,如纸张、木材等。
砂沉淀则是通过让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一段时间,使得沉淀到底部的悬浮物质可以被去除。
接下来是沉淀过程。
沉淀过程是通过让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沉降下来,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沉淀过程包括初级沉淀和二级沉淀。
初级沉淀主要通过增加污水的停留时间和减少水流速度等方式,让悬浮物质沉降到污泥池中。
而二级沉淀则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得颗粒物之间产生凝聚作用,从而加快沉淀速度。
然后是过滤过程。
过滤过程主要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子和活性炭等,来去除污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性物质。
砂滤池是常用的过滤设备,它通过将污水通过砂子层进行过滤,以去除颗粒物质。
而活性炭过滤则是通过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最后是消毒过程。
消毒过程主要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病原菌和其他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而氯消毒则是利用氯气或次氯酸钠等氯化物来进行消毒,从而杀死微生物。
总的来说,污水处理站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沉淀、过滤和消毒等过程。
通过这些处理过程,可将污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微生物等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这些工艺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环境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1.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将废水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气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
-生物膜法:在反应器内放置特定的生物膜,通过膜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去除。
生物膜法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
-人工湿地法:将废水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的组合,利用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作用来净化水质。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等优点。
2.物化处理方法物化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来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物化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聚集成沉淀物,然后采用沉降或过滤的方式将沉淀物分离。
沉淀法适用于处理悬浮物较多的废水。
-吸附法:通过将废水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从而净化水质。
吸附剂常用的有活性炭、交联聚合物等。
-膜分离法:通过选择性透过性的膜,将废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等物质分离出来。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包括超滤、反渗透等。
3.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减少其毒性。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沉淀法。
-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臭氧等。
-还原法:通过加入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盐、硫酸亚铁等。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去除金属离子的目的。
除了上述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还有其他一些辅助工艺可以结合使用,如气浮法、膜生物反应器等。
第四章 固体废弃物的物化处理

吸气量大、功耗低。每槽兼有吸气、吸浆 和浮选三重功能, 不需任何辅助设备 叶轮带有后倾式的上下叶片。上叶片产生矿浆上循环,下叶 片产生矿浆下循环。
四、浮选工艺过程
1. 调浆:调节浮选前料浆浓度。
浮选密度,粒度大的颗粒 -----浓料浆
2. 调药:调整浮选过程药剂 提高药效,合理添加混合用药药剂浓度调控 一般先加调整剂 其它因素. 溶剂浓度: 过高不经济,杂质多,设备腐蚀. 固液比: 氧分压:改变浸出速率
目的组分浸出后自液相中提取: 离子沉淀,置换沉淀,离子交换,萃取,电沉 积等
五 浸出工艺
常见分类: 根据溶剂,物料相对运动方式 • 顺流浸出 • 错流浸出 • 逆流浸出 根据废料运动方式 • 渗滤浸出 :浸出溶液穿过物料层 • 搅拌浸出:物料,浸出剂同时流动,采用机械, 空气或者联合搅拌 物料粉碎,配成20~50%的料浆,浸出速率快, 浸出率高,生产能力大,连续方便
• 空气搅拌浸出槽 图4-7 压缩空气搅拌 1. 料浆+浸出药剂进入浸出塔 2. 压缩空气有底部小管进入中心循环筒,料浆上升 3. 料浆自循环空进入外环室,形成对流 调节空气流量,压力来改变搅拌强度 一般用于处理量很大的废物处理厂
• 液态化逆流浸出塔
第三节 固体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
处理重金属废物,其它危险废物 目前主要用于: • 对毒性,强反应性等危险废物处理 • 对其它处理过程产生的残渣无害化处理 • 有害污染物污染的土壤修复
•碱性浸出 碳酸钠浸出 氨浸
四 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 提高浸出率 • 物料粒度及其特性 粒度细,比表面积大,结构简单,裂隙缝隙发 达,亲水性强 例如:铜渣酸浸, 150mm粒度需要4-6y; 0.2mm需要4-6小时 一般0.5-1cm粒度进行浸出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化处理)_图文_图文

一、浸出方法 根据浸出药剂种类的不同,浸出分为:酸
浸、碱浸、盐浸、水浸。 酸浸 常用的有稀硫酸、浓硫酸、盐酸、硝酸、
王水、氢氟酸、亚硫酸等。凡废物中的某 种组分可通过酸溶进入溶液的都可采用酸 浸的方法。
2、据浸出剂与被浸废料的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浸出
工艺可分为顺流浸出、错流浸出和逆流浸出三种
。
浸出剂
送后续处理
新浸出剂
被浸物料
物料
浸渣
顺流浸出工艺流程 浸出剂
浸渣
浸液 错流浸出工艺流程
被浸物料
逆流浸出工艺流程 浸液
四、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 物料粒度及其特性
一般来说,粒度细、比表面积大、结构疏 松、组成简单、裂隙和孔隙发达、亲水性 强的物料浸出率高。
5、固化处理分类 按照原理分为
(1) 包胶固化:据固化剂类型分为水泥、热塑 性材料固化(沥青、热塑性塑料)、石灰固 化、热固性塑料(有机聚合物)固化;
(2) 玻璃固化; (3) 自胶结固化; (4) 水玻璃固化等。
(二)包胶固化
包胶固化是采用某种固化基材对于废物块或 废物堆进行包覆处理。
三、浸出工艺
为使废物中的目的组分充分暴露,增大浸出效果,浸出前 一般须进行破碎处理,也可焙烧后浸出。
1、根据浸出过程废物的运动方式,浸出分为渗滤浸出和搅 拌浸出。
渗滤浸出:浸出剂在浸出剂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或在压力 作用下自下而上通过固定废料层的浸出过程。
搅拌浸出:将磨细的废物与浸出剂在搅拌槽中进行强烈搅拌 的浸出过程,可浸出各种废物。浸出前废物磨细至0.3mm 以下,采用连续操作制度。
物化处置方案

物化处置方案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种有害的物质也随之产生。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物化处置是非常必要的。
物化处置的定义物化处置是把有害物质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形成无毒无害的新物质的过程。
物化处置的目的是消除有害物质,减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物化处置的方法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等。
常用的物化处置方法酸碱中和法酸碱中和法是将有害物质的PH值调整到中性范围,使其变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酸碱中和法是处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常见方法。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添加特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来使有害物质氧化或还原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等。
堆填法堆填法是将有害物质填埋在地下,然后覆盖固体或液体,以减少环境污染。
这种方法是处理废物的一种廉价且简单的方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填埋物会逐渐释放有害物质。
回收法有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回收的方式得到再利用,降低浪费。
例如铜、铝、锰等金属的回收利用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物化处置方案的评估在制定物化处置方案前,需要进行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环境评估环境评估可以评估物化处置方案的环境影响,包括处理后的物质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经济评估经济评估可以评估物化处置方案的成本,包括原料、设备、人员和运输等成本。
技术评估技术评估可以评估物化处置方案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安全评估安全评估可以评估物化处置方案的安全性,包括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爆炸、火灾等安全隐患。
结论物化处置是解决有害物质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确定物化处置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技术和安全等因素。
物化处置方案应该为减轻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做出贡献。
物化处理工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物化处理工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处理工艺图二、药剂的配置与投加量:1、10%聚合氯化铝溶液配置方法:往一吨清水中加入100kg聚合氯化铝,充分搅拌后就完成配置过程了。
(可根据现场加药桶大小进行缩小或放大聚合氯化铝加药量)2、10%的液碱配置方法:往一吨清水中加入100Kg的烧碱(NaOH),充分搅拌溶解完后就完成配置过程了。
可根据现场加药桶大小进行缩小或放大烧碱加药量)3、P AM (2%。
的浓度):往一吨清水中加入2kgPAM,配药时先在加药罐中放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时,继续加水到需要的位置,且边加药边搅拌,并将PAM 少量多次地分洒在液体表面,以防药剂进入水中粘结成块,影响溶解的效果,药剂配好完全溶解后需至少搅拌 5 分钟使其熟化后方可使用,切勿一次性倾倒。
4、配药注清水时,操作人员切勿脱岗,以免药液外溢。
三、该工艺段控制要点:1、调节池进水PH控制好,PH控制在〜(可根据现场以及水质情况在做具体调整)2、一定把各药品(聚合氯化铝(PAC)、烧碱、PAM)的浓度配置好。
3、第2#PH 值一定控制准确(PH:〜)4、各药品投加量一定要准确、精准,具体加药量可根据池体的反应效果来增加或者减少,(下面会有详细介绍具体如何增加或减少加药量)5、调节池进水流速要控制固定的数字,避免因进水流速波动过大,加药量不好控制,影响出水效果。
(因为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进水流速,可根据相应的比值,对加药量进行调整,例如:进水流速放大一倍,相应的加药量也需要增加一倍)四、根据反应池的现象可对加药量进行调整(如泥多泥少、PH 高低、絮体大小等情况)1、混凝池泥少:那就是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少了,可适当的调大聚铝加药量,也可以加药量不变,调大聚合氯化铝的浓度,调整后观察10 分钟看反应池泥变化情况。
根据变化情况可适当的调整。
相应的混凝池泥过多,则是PAC 加药量过大,需及时调小,避免泥量过大,造成压泥机压不过来2、投加PAM反应池:如反应池泥絮体很散或者是小,则是PAM投加量少了,可适当的调大加药量。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化处理)

3. 热塑性材料固化
(1)原理
用热塑性物质作固化剂,在一定温度下 将废物进行包覆处理。热塑性物质在常 温下呈固态,高温时变成熔融胶粘性液 体,故可用来包覆废物。
常用的热塑性材料:沥青、石蜡、聚乙 烯、聚丙烯等。
(2)沥青固化
以沥青为固化剂与有害废物在一定的温度、 配料比、碱度和搅拌作用下产生皂化反应, 使有害废物均匀地包容在沥青中,形成固 化体。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二元羧酸(或酸酐)与二元醇缩聚,并
CH2COOR CH2COOR CH2COOR NaOH △ CH2OH CH2OH CH2OH 3COONa
沥青固化的基本方法
先将废物脱水,再同沥青在高温下混合;
或将废物与沥青共同加热脱水,再冷却、固化。
①高温熔化混合蒸发法:将废液加入预先熔化的沥青 中,在150~230℃下搅拌混合蒸发,待水分和其他 挥发组分排出后,将混合物排至贮存器或处臵容器 中。 ②暂时乳化法: ③化学乳化法:
2、据浸出剂与被浸废料的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浸出 工艺可分为顺流浸出、错流浸出和逆流浸出三种。
浸出剂 被浸物料 送后续处理 物料
新浸出剂
浸渣
浸液 顺流浸出工艺流程 浸出剂 浸渣 被浸物料 错流浸出工艺流程
逆流浸出工艺流程
浸液
四、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
物料粒度及其特性
一般来说,粒度细、比表面积大、结构疏
(1)原理
以石灰为固化剂,以粉煤灰、水泥窑灰为添 加剂,粉煤灰和水泥窑灰所含有的活性氧化 铝和二氧化硅与石灰、水反应→坚硬物质, 将废物包容的方法。 波索来反应:
Ca(OH)2+SiO2+H2O Ca(OH)2+Al2O3+H2O (CaO)x(SiO2)y(H2O)z (CaO)x(Al2O3)y(H2O)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混凝设备
七、工业废水处理中混凝的应用
第一节 混凝
一、混凝原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混凝处理的对象: 主要是水中的微 小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混凝目的: 投加混凝剂使胶 体脱稳,相互凝聚生 长成大矾花。
第一节 混凝
一、混凝原理 1. 胶体的性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第二节 气浮
一、气浮的基本原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相关概念与简介 ●是将水、污染物质和气泡这样一个多相体系中含有的疏水性 污染粒子,或者附有表面活性物的亲水性污染粒子,有选择地 从废水中吸附到气泡上,以泡沫形式从水中分离去除的一种操 作过程。 ●是一种固-液和液-液分离的方法。 ●具体过程:通入空气→产生微细气泡→SS附着在气泡上→上 浮 ●应用:自然沉淀或上浮难于去除的悬浮物,以及比重接近1的 固体颗粒
第一节 混凝
五、混凝剂和助凝剂 ●混凝剂的发展方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复合型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如铁铝复合、聚合铝硅/铁硅、无机-有机复合 高分子絮凝剂: 阳离子有机化合物 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无毒易降解,如甲壳素等 多功能絮凝剂:絮凝、缓蚀阻垢、杀菌灭藻 微生物絮凝剂
第一节 混凝
第一节 混凝
五、混凝剂和助凝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有机混凝剂 : 人工合成: 阳离子型:含氨基、亚氨基的聚合物,国外开始增多,国内 尚少; 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非离子型:聚丙烯酰 胺(PAM),聚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乙烯(PEO); 两性型:使用极少。 天然: 淀粉、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微生物絮凝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给水中,以地表水为水源时应用较多,主要去除浊度和细菌。 经混凝沉淀后浊度一般小于10度。 ●印染废水处理: 适用于含颜料、分散染料、水溶性分子量较大的等染料废水 处理。可以单独用无机混凝剂,也可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 例:某针织厂废水TOC为50-60mg/L,pH值为7.5。 采用PAC混凝剂,投加量为140mg/L时,TOC去除率为68%。 例:云南省某针织厂染色废水,含直接染料、活性染料--P AC 0.05-0.1% 原水混凝沉淀消毒
第一节 混凝
三、混凝的操作程序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首先提高碱度:投加重碳酸盐具有增加碱度和不提高pH值的 优点; ●其实投加铝盐或高铁盐,AL3+或Fe3+包围胶体粒子,使微小 絮凝体带有正电荷; ●再次投加活化硅酸和聚合电解质之类的助凝剂,以便增大絮 凝体并控制ξ电位。 ●最后在投加碱和混凝剂后建议快速搅拌1-3分钟,随后投加 助凝剂搅拌20-30分钟,以促进絮凝,也可以投加阳离子聚和 物实现脱稳。
第一节 混凝
一、混凝原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根据以上机理,可以解释在不同pH条件下,铝盐可能产 生的混凝机理。 ● pH<3 ● pH=4-5 ● pH=6.5-7.5 简单的水合铝离子起压缩双电层作用 多核羟基络合物起吸附电性中和 氢氧化铝起吸附架桥
另外还有其他混凝机理解释:如混凝形态学等
胶体 所受 影响
由于上述的胶体带电现象,带相同 电荷的胶粒产生静电斥力,而且ξ电位 越高,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越大 受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使微粒在 水中作不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 胶粒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引力——范 徳华引力
第一节 混凝
一、混凝原理 ●稳定性
动力学稳定性:布朗运动强,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强 聚集稳定性:胶体带电相斥 其中聚集稳定性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起到关键的作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胶核表面有负电荷,可吸附水中的正离子,与之平衡。在靠近胶核表 面的一层内,因吸力较大正电离子紧密地吸附在胶核表面上,故称为吸附 层。厚度较薄较固定,不随外界的条件(水温)变化而变化。 在吸附层之外,还有一层正电离子,在此范围内静电吸力因屏蔽作用 而减弱,且受水分子热运动的干扰,鼓层内的正电离子与胶核的结合力较 为松弛,离子扩散游动在吸附层之外,称为扩散层。
第二节 气浮
二、气浮的理论基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泡沫的稳定性 不稳定的后果:气泡浮到水面后,水分很快蒸发,泡沫 计易破灭,会使已经浮到水面的污染物又脱落回到水中。 方法:投加起泡剂(表面活性物质)达到易起气泡的稳 定的目的。 (3)改变疏水性能 向水中投加浮选剂,可以使颗粒由亲水性物质变为疏水 性。 (4)结合方式(气浮中气泡对絮体和颗粒单体的结合方式) 分为:气泡顶托;气泡裹携;气泡吸附
第一节 混凝
五、混凝剂和助凝剂 (1)混凝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有机/无机,不少于200-300种。
●无机混凝剂: 铝系:适宜pH:5.5~8 ;
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
铁系 :适宜pH:5~11,但腐蚀性强 ; 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国内生产少),聚合硫酸 铁,聚合氯化铁
第一节 混凝
七、工业废水处理中混凝的应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含油废水处理:乳化油颗粒小、表面带电荷,加混凝剂,压缩 双电层。通常采用混凝气浮工艺。 例:兰州炼油厂废水加PAC采用二级气浮 原水含油50-100mg/L---投加PAC50mg/L一级气浮出水,油20 -30mg/L---PAC30mg/L二级气浮出水,油15-20mg/L
第二节 气浮
一、气浮的基本原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气浮分类 A、电解气浮法:有竖流式和平流式装臵。 B、散气气浮法: 扩散板曝气气浮:压缩空气通过扩散装臵以微小气泡形式 进入水中。简单易行,但容易堵塞,气浮效果不高。 叶轮气浮法: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 C、溶气气浮法: 根据气泡析出时所处的压力不同,分为:溶气真空气浮和 加压溶气气浮 D、生化气气浮法: 生物产气,化学产气等
第二节 气浮
三、气浮的工艺形式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B、 加压溶气气浮 ●组成: 空气饱和设备、空气释放器、气浮池 ●特点: a.加压条件下,空气的溶解度大,能提供足够的微气泡, 确保气浮效果。 b.减压释放,产生气泡不仅微细(20-100㎛),粒径均匀, 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小。特别适合于疏松 絮凝体,细小颗粒的固液分离。 c.工艺设备和流程较为简单,便于管理维护。 d.对回流加压,处理效果显著、稳定,节约能耗。
●肉类加工厂废水处理: 例:某肉类加工厂屠宰废水COD为670mg/L,用聚合硫酸铁处 理后,COD去除率在77%以上。 混凝优点:上马快、投资省、效果好,但运转费高,沉渣多
工业废水的处理化学处理
第二节 气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一、气浮的基本原理
二、气浮的理论基础
三、气浮的工艺形式 四、气浮法的应用
第一节 混凝
六、混凝设备 (2)混合设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水泵混合:投药投加在水泵吸水口或管上。
管式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扩散混合器,混合时间2-3秒 机械混合:搅拌
(3)絮凝设备
隔板絮凝池 ;折板絮凝池 ;机械絮凝池 ;悬流、迷宫式 等不同形式的组合。
第一节 混凝
七、工业废水处理中混凝的应用
第四章 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第一节 混凝 第二节 气浮 第三节 吸附 第四节 离子交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工业废水的处理化学处理
第一节 混凝
一、混凝原理 二、混凝过程 三、混凝的操作程序 四、混凝的影响因素 五、混凝剂和助凝剂
第二节 气浮
第一节 混凝
二、混凝过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由铝盐的混凝过程总结出以下特点: ●凝聚(coagulation) 带电荷的水解离子或高价离子压缩双电层或吸附电中和 ――电位――脱稳――凝聚,生长成约d=10 特点:剧烈搅拌,瞬间完成 在混合设备中完成 ●絮凝(flocculation) 高聚合物的吸附架桥 脱稳胶粒――生长成大矾花d=0.6-1.2mm 特点:需要一定时间,搅拌从强弱 在絮凝中设备完成
第二节 气浮
二、气浮的理论基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固体 (1)水中颗粒与气泡粘附的条件 A、水、气、固三相混合体系 中,因不同介质表面因受力不均 衡而存在界面张力,气泡与颗粒 或絮体一旦接触,由于界面张力存在会产生表面吸附作用。 B、润湿周边:三项间的吸附界面构成的交界线。与润湿接 触角有关系。(见下页图) C、亲水吸附与疏水吸附:亲水性颗粒润湿接触角小,气粒 两相接触面小,浮选体结合不牢,易脱落,此为亲水吸附。 疏水性颗粒的接触角大,浮选体结合牢固,为疏水吸附。
(2)溶气气浮 原理:使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溶解于水并到达过 饱和状态,再减至常压释放,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逸出。 A、容气真空气浮 常压空气溶于水,负压析出。 特点:整个气浮池在负压下操作,空气溶解容易,动力 设备和电能消耗少。 缺点:所有设备均要密封在气浮池内,构造复杂,生产 中使用不多。
第一节 混凝
一、混凝原理 2. 混凝机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压缩双电层: 压缩双电层――电位――稳定性――凝聚 ●电性中和,又称吸附-电性中和 这种现象在水处理中出现的较多。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 带异号电荷的聚合离子、高分子物质、胶粒等,来降低电位。 ●网捕或卷扫 金属氢氧化物在形成过程中对胶粒的网捕
第一节 混凝
四、混凝的影响因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