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原理和控制方法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原理和控制方法一、BLDC电机的工作原理:BLDC电机是由无刷电机和电子调速器组成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1.定子部分:BLDC电机的定子上有三个永磁铁,分别是U、V、W相。
这三个相互相隔120度,每个相上都有两个定子绕组。
当定子绕组通电时,会在定子上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
2.转子部分:BLDC电机的转子上有多个永磁铁,通常为四个或六个。
这些永磁铁构成了转子的磁极,通过转子上的轴向磁力使得电机可以旋转。
3.电子调速器:BLDC电机的电子调速器主要由功率器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机的转子位置和速度,并根据外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运行状态。
BLDC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电流方向以产生旋转磁场,进而旋转转子来完成工作的。
二、BLDC电机的控制方法:BLDC电机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和传感器无控制两种。
1.传感器控制:传感器控制是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机的旋转位置和速度,并将这些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从而调整电机的驱动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和转速。
传感器控制的优点是精确度高、控制稳定,但需要安装传感器,增加了电机的结构复杂性和成本。
2.传感器无控制:传感器无控制是通过算法来估计电机的转子位置和速度,而无需使用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无控制方法有基于反电动势法和基于电流观测法。
基于反电动势法是通过测量电机绕组的反电动势来推测转子位置和速度。
该方法简单直观,但对低速和低转矩的控制效果不好。
基于电流观测法是通过观察电机绕组的电流变化来推测转子位置和速度。
该方法相对准确,但对电流测量的要求较高。
传感器无控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精确度和控制稳定性相对较差。
三、总结:BLDC电机将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中的机械换向器替换成了电子换向器,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控制精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电流方向以产生旋转磁场,进而旋转转子来完成工作的。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结构一、原理:无刷直流电机是以电磁感应的原理工作的。
电机的主要部分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上有若干个线圈,通以交变电流,产生旋转的磁场。
转子上装有多个永磁体,它们随着定子磁场的变化而旋转。
电机通过外部的控制电路来改变定子线圈通电的时间和顺序,从而实现转子的旋转控制。
二、结构:1.定子: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它通常由若干个相同的定子线圈组成,线圈绕在定子铁芯上,并固定在电机的外部结构上。
定子线圈的数量和形状取决于电机的设计和工作要求。
2.转子: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它由多个永磁体组成,永磁体的材料通常是钕铁硼或钴磁体。
转子上的永磁体通过磁力产生旋转力矩,推动转子的旋转。
转子通常由外壳包裹在外,以保护永磁体和提供机械支撑。
3.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需要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转子的位置和速度,以确定定子线圈的通电时间和顺序。
常用的传感器有霍尔传感器和编码器。
霍尔传感器通过检测转子上预先安装的霍尔元件的磁场变化来确定转子的位置。
编码器通过检测转子上的刻度盘来实时测量转子的位置和速度。
4.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无刷直流电机的核心部分,通过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定子线圈的通电时间和顺序,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电子学设备和电磁驱动电路组成。
微电子学设备用于检测传感器信号和计算控制电流的参数,电磁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和改变线圈的通电顺序。
三、工作过程:1.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通过传感器检测转子的位置和速度。
2.定子线圈通电: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电路决定定子线圈的通电时间和顺序。
3.磁场产生:定子线圈通电后,在定子铁芯上产生旋转的磁场。
4.磁场作用:磁场作用于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旋转力矩。
5.转子转动:转子随着磁场的变化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
6.循环控制:控制电路根据传感器信号实时调整定子线圈的通电时间和顺序,以保持电机的稳定工作。
无刷直流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 引言直流无刷电动机一般由电子换相电路、转子位置检测电路和电动机本体三部分组成,电子换相电路一般由控制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而对转子位置的检测一般用位置传感器来完成。
工作时,控制器根据位置传感器测得的电机转子位置有序的触发驱动电路中的各个功率管,进行有序换流,以驱动直流电动机。
下文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三个部分对其发展进行分析。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组成2.2.1 电动机本体无刷直流电动机在电磁结构上和有刷直流电动机基本一样,但它的电枢绕组放在定子上,转子采用的重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性能,使其可*性得以提高。
无刷电动机的发展与永磁材料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磁性材料的发展过程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铝镍钴,铁氧体磁性材料,钕铁硼(NdFeB)。
钕铁硼有高磁能积,它的出现引起了磁性材料的一场革命。
第三代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了电机的用铜量,促使无刷电机向高效率、小型化、节能的方向发展。
目前,为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出现了横向磁场永磁电机,其定子齿槽与电枢线圈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垂直,电机中的主磁通沿电机轴向流通,这种结构提高了气隙磁密,能够提供比传统电机大得多的输出转矩。
该类型电机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2.2.2 电子换相电路控制电路:无刷直流电动机通过控制驱动电路中的功率开关器件,来控制电机的转速、转向、转矩以及保护电机,包括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
控制电路最初采用模拟电路,控制比较简单。
如果将电路数字化,许多硬件工作可以直接由软件完成,可以减少硬件电路,提高其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控制电路抗干扰的能力,因而控制电路由模拟电路发展到数字电路。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输出电功率,驱动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并受控于控制电路。
驱动电路由大功率开关器件组成。
正是由于晶闸管的出现,直流电动机才从有刷实现到无刷的飞跃。
但由于晶闸管是只具备控制接通,而无自关断能力的半控性开关器件,其开关频率较低,不能满足无刷直流电动机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是一种没有刷子和换向器的电机,采用电子换向技术来实现转子的换向和驱动。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子控制两个主要原理。
首先,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子上有若干个磁极,固定在定子的内部。
定子上则布置了三个相互平衡的绕组,分别称为A 相、B相和C相。
这三个绕组分别与电源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当通过A相绕组传入电流时,产生的磁场与转子上的磁极相互作用,使得转子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开始转动。
接着,当转子旋转到某个位置时,A相绕组的电流就会被切断,而B相绕组的电流则开始流动。
由于转子上的磁极位置发生了变化,同样的,磁场与转子的磁极相互作用,进一步推动转子继续旋转。
这个过程将会不断重复,三个相互平衡的绕组依次通电,不断地产生电磁力,并将转子驱动到连续旋转的模式。
而这个过程的控制则是通过电子线路来实现的。
通过使用传感器来确定转子的位置,并将这些信号传输给电子线路。
电子线路会根据传感器信号来控制绕组的通电情况,实现适时的换向控制。
这样,转子就能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旋转。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电子线路的准确控制和
换向的实现,可以通过电子线路中的逻辑门、触发器、半导体等元件来实现精确的换向控制,从而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BLDCM的系统结构包括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和驱动电路两部分。
无刷直流电机通常由三个线圈组成,分别称为A相、B相和C相。
这三个线圈通过导电材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旋转结构。
驱动电路则通过电子集成电路控制器来控制电流引导到不同的线圈上,以实现电机的旋转。
BLDCM的工作原理基于三个关键的电磁现象:霍尔效应、电磁感应和电压引导。
首先,霍尔效应是通过在电机中使用霍尔传感器来检测磁极的位置,从而确定旋转方向和速度。
霍尔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每个磁极的位置,并发送信号到电子控制器。
根据这些信号,电子控制器可以准确地控制电流的流向。
其次,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电流通过电机线圈时,会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电机中的磁极交互,从而导致电机旋转。
电流的流向和大小直接影响电机的旋转速度和力矩。
电子控制器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
最后,电压引导是指在电机旋转的过程中,电流的流向需要不断改变。
电子控制器需要根据磁极的位置和旋转速度,及时切换电流的方向,以保持电机的平稳旋转。
这种技术称为电流闭环控制,它可以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BLDCM的驱动电路由电子集成电路控制器(Electronic Speed Controller,ESC)控制,ESC中集成了霍尔传感器和控制算法。
ESC可以实时感知电机转子位置,并根据需求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除了控制电流,ESC还可以监测电机温度和保护电机免受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等因素的损害。
总之,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是通过电子集成电路控制器来驱动的电机。
它具有高效率、低噪音和长寿命的特点。
其工作原理基于霍尔效应、电磁感应和电压引导等关键技术,通过电子控制器实现电流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这种电机系统结构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1】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机类型,其操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子技术。
它具有高效率、高速度、低噪音和长寿命等优点,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例如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
理解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对于工程师和科技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2】为了更好地理解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由转子、定子和控制器组成。
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定子是固定部分,而控制器负责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电流通过定子线圈产生旋转磁场,从而驱动转子旋转。
【3】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基于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方式。
三相交流电源可以提供连续变化的电流和磁场,从而使电机能够产生连续、平滑的旋转运动。
控制器根据转子位置和速度的反馈信息,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以保持电机的稳定运行。
【4】具体而言,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是通过对三相交流电源的不同相位进行控制,实现转子的旋转。
控制器根据转子位置感应器的信号,确定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具体的控制算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霍尔效应、编码器和传感器。
【5】霍尔效应是最常用的转子位置感应器技术。
它通过三个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的磁场,从而确定电流的控制方式。
根据霍尔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使电机保持稳定旋转。
编码器和传感器也可以用于检测转子位置,但它们通常需要更复杂的电路和算法。
【6】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还涉及电子技术的应用。
控制器使用电子器件,如功率晶体管(MOSFET)和集成电路(IC),来实现电流的控制。
这些电子器件具有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使电机在不同负载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
【7】总结起来,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操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子技术的结合。
通过对三相交流电源的控制和转子位置的感应,电机可以产生连续、平滑的旋转运动。
轻量化、高效率和低噪音等特点使得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
一、三相直流无刷电机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是由三相交流电动机经过改装后,在电路上加装电子开关,将调速器和开关组合,从而形成一种能够根据电路控制短路电流和短路电压从而调整电机转速的新型电机。
它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可调速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梯、机床、医疗器械、饮料机、压缩机等领域的调速驱动、控制用途。
二、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交流电源的输入,由调速器把电源输入转换成直流电源,从而调节电机的转速。
当调速器调节电压的时候,供电电压的变化会导致交流电机的转速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由交流电机、调速器、控制电路和散热装置组成,其中调速器通过电路控制调节交流电机的转速,控制电路可以控制调速器的输出电压,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散热装置可以将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一、前言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是一种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的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用电器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转子是由永磁体和轴承组成的,定子则是由线圈和磁铁组成的。
在转子上有多个永磁体,定子上也有多个线圈,且线圈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
三、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当外部施加一个电压时,定子中的线圈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这个旋转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交互作用,使得转子开始旋转。
同时,在转子旋转过程中,不同位置上的线圈会依次被激励,产生不同方向和大小的电动势。
这些电动势将根据特定规律被送回控制器。
四、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为了保证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正常运行,需要使用控制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电压转换为适合电机使用的信号,并根据电机反馈信号调整输出信号。
控制器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功率模块、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
五、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优点相比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高效率: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没有摩擦损耗和换向损耗,因此效率更高。
2. 低噪音: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时噪音更小。
3. 长寿命: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没有磨损部件,因此寿命更长。
六、总结三相直流无刷电机是一种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的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当外部施加一个电压时,定子中的线圈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使得转子开始旋转。
同时,在转子旋转过程中,不同位置上的线圈会依次被激励,产生不同方向和大小的电动势。
这些反馈信号将被送回控制器,控制器将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输出信号以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相比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具有高效率、低噪音和长寿命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2.3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原理框图位置传感器在直流无刷电动机中起着测定转子磁极位置的作用,为逻辑开关电路提供正确的换相信息,即将转子磁钢磁极的位置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去控制定子绕组换相。
位置传感器种类较多,且各具特点。
在直流无刷电动机中常见的位置传感器有以下几种:电磁式位置传感器、光电式位置传感器、磁敏式位置接近传感器【3】。
2.4基本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一般的永磁式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由永久磁钢组成,其主要的作用是在电动机气隙中产生磁场。
其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反应磁场。
其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反应磁场。
由于电刷的换向作用,使得这两个磁场的方向在直流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互垂直,从而产生最大转矩而驱动电动机不停地运转。
直流无刷电动机为了实现无电刷换相,首先要求把一般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放在定子上,把永磁磁钢放在转子上,这与传统直流永磁电动机的结构刚好相反。
但仅这样做还是不行的,因为用一般直流电源给定子上各绕组供电,只能产生固定磁场,它不能与运动中转子磁钢所产生的永磁磁场相互作用,以产生单一方向的转矩来驱动转子转动。
所以,直流无刷电动机除了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电动机本体以外,还要由位置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功率逻辑开关共同构成的换相装置,使得直流无刷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定子绕组所产生的的磁场和转动中的转子磁钢产生的永磁磁场,在空间始终保持在(π/2)rad左右的电角度。
2.5无刷直流电机参数
本系统采用的无刷电机参数
·额定功率:100W
·额定电压:24V(DC)
·额定转速:3000r/min
·额定转矩:0.23N•m
·最大转矩:0.46N•m
·定位转矩:0.01N•m
·额定电流:4.0A
·最大电流:8.0A
·极对数:4
·霍尔传感器位置呈60°放置
2.6三相无刷电动机主电路及工作方式
无刷直流电机有多相结构,每种电动机可分为半桥驱动和全桥驱动,全桥驱动又可分为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以及不同的通电方式。
因此,不同的选择会使电动机产生不同的性能和成本,这是每一个应用系统设计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做一下对比。
(1)绕组的利用率。
与普通直流电机不同,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绕组是断续通电的。
适当地提高绕组通电利用率可以使同时通电导体数增加,使电阻下降,提高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相比四相好,四相比无相好,全桥比半桥好。
(2)转矩的波动。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波动比普通直流电动机的大,因此希望尽量减小转矩波动。
一般相数越多,转矩的波动越小。
全桥驱动比半桥驱动转矩的波动小。
(3)电路的成本。
相数越多,驱动电路所使用的开关管越多,成本越高。
全桥驱动比半桥驱动所使用的开关管多一倍,因此成本要高。
多相电动机的结构复杂,成本也高【9】。
综合上述分析,本系统采用三相星形(Y)联结全控电路,如图2.4。
图2.4 三相星形(Y)联结绕组三相全控桥式
电路
单片机输入控制信号到LM621的输入端,通过内部驱动之后控制信号被加载到功率MOSFET的栅极,通过控制信号驱动MOSFET的开关,这样只要单片机控制好各相输出的相位关系在转子转到合适的位置后进行换相,这样就能在单片机端口输出TTL电平的时候输出端将高压信号直接加载到无刷直流电机的相应相的绕组上。
在三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多的是如图2.4所示的三相桥式全控逆变电路。
在该电路中,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为星形(Y)联结。
VF1、VF2、…、VF6为六只
MOSFET功率管,起绕组的开关作用。
他们的通电方式又可分为两两导通和三三导通两种方式。
1.两两通电方式
所谓两两导通方式是指每一瞬间有两个功率管导通,每隔1/ 6周期(60°电角度)换相一次,每次换相一个功率管,每一功率管导通120°电角度。
各功率管的导通顺序是VF1VF2、VF2VF3、VF3VF4、VF4VF5、VF5VF6、VF6VF1、…。
当功率管VF1和VF2导通时,电流从VF1管流入A相绕组,再从C相绕组流出,经VF2管回到电源。
如果认定流入绕组的电流所产生的转矩为正,那么从绕组流出所产生的转矩则为负,它们合成的转矩如图2.5(a)所示,其大小为3Ta,方向在Ta和-Tc的角平分线上。
当电机转过60°后,由VF1VF2通电换成VF2VF3通电。
这时,电流从VF3流入B相绕组再从C相绕组流出,经VF2回到电源,此时合成的转矩如图2.5(b)所示,其大小同样为3Ta。
但合成转矩Tbc的方向转过了60°电角度,而后每次换相一个功率管,合成转矩矢量方向就随着转过60°电角度,但大小始终保持3Ta不变。
图2.5(c)示出了全部合成转矩的方向。
图2.5 星形(Y)联结绕组两两通电时的合成
转矩矢量图
(a)VF1、VF2导通时合成转矩;(b)VF2、V F3
导通时合成转矩;
(c)两两通电时合成转矩矢量图所以,同样一台无刷直流电动机,每相绕组通过与三相半控电路同样的电流时,采用三相星形(Y)联结全控电路,在两两换相的情况下,其合成转矩增加了3倍。
每隔60°电角度换向一次,每个功率管通电120°,每个绕组通电240°,其中正相通电和反相通电各120°,其输出转矩波形如图2.6所示。
由图2.6可以看出,三相全控时的转矩波动比三相半控时小得多。
如将三只霍尔传感器按相位差120°安装,则它们所产生的波形如图2.7(a)所示。
其换相的控制电路可由一片74LS138型3-8译码器和74LS09、74LS38两片门电路构成,本系统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专用集成芯片LM621控制,如图2.7(b)所示。
图2.6 全控桥输出波形图
(a)
(b)
图2.7 全控桥两两通电电路原理示意图
(a)传感器输出波形;(b)原理示意图
2.三三通电方式
所谓三三通电方式,是指每一瞬间均有三只功率管同时通电,每隔60°换相一次,每个功率管通电180°。
它们的导通次序是VF1VF2VF3、VF2VF3VF4、VF3VF4VF5、VF4VF5VF6、VF5VF6VF1、VF6VF1VF2、VF1VF2VF3、…。
当VF6VF1VF2导通时,电流从VF1流入A相绕组,经B相和C相绕组(这时B、C两相绕组为并联)分别从VF6和VF2流出。
这时流过B相和C相绕组的电流分别为流过A 相绕组的1/2,其合成转矩如图2.8(a)所示,其方向与A相相同,而大小为1.5Ta。
经过60°电角度后,换相到VF1VF2VF3通电,即先关断VF6而后导通VF3 (注意,一定要先关VF6而后通VF3,否则就会出现VF6和VF3同时通电,则电源被短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时电流分别从VF1和VF3流入,经A相和B相绕组(相当于A相和B相并联)再流入C相绕组,经VF2流出,合成转矩如图2.8(b)所示,其方向与-C相同,转子再转过60°电角度后大小仍为1.5Ta。
再经过60°电角度后,换相到VF2VF3VF4通电,而后依次类推,循环往复。
它们的合成转矩矢量图如图2.8(c)所示。
图2.8 三三通电时的合成转矩矢量图
(a)VF6VF1VF2导通时合成转矩;(b)VF1VF2VF3导通时合成转矩;
(c)三三通电时的合成转矩在这种通电方式里,每瞬间均有三个功率管通电。
每隔60°换相一次,每次有一个功率管换相,每个功率管导通180°。
从某一相上看,星形(Y)联结三三通电方式一相电压波形如图2.9所示。
图2.9 星形(Y)联结三三通电方式一相电压
波形
此外,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直流侧是电压源的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是电流源的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它们各有特点,本系统使用电压型逆变电路,它有以下特点:
(1)直流侧为电压源,或接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2)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角而异。
(3)当交流侧为阻感性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给臂都并联反馈二极管【8】。
电压型逆变电路主要用于两方面:
①笼式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由于逆变电路只具有单方向传递电能的功能,故比较适用于稳态运行、无需频繁起制动和加、减速的场合。
②不停电电源。
该电源在逆变入端并接蓄电池,类似于电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