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精读课文

合集下载

七下语文《驿路梨花》朗读+知识点+课件+教案

七下语文《驿路梨花》朗读+知识点+课件+教案

七下语文《驿路梨花》朗读+知识点+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驿路梨花》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本节课主要围绕该篇文章进行教学,内容包括:文章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主题思想的把握、写作特色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驿路梨花》,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

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梨花意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文章内容、生字词、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

2. 朗读录音设备。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2. 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5. 写作特色鉴赏:讲解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驿路梨花2. 生字词3. 文章结构4. 主题思想5. 写作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以“我心中的梨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梨花读完《驿路梨花》,我感受到了梨花之美。

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象征。

文章中的梨花代表着美好、希望和坚守。

在我的心中,梨花也是如此。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梨花颂》,深入理解梨花意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的掌握。

2. 教学难点中的文章结构分析和梨花意象的理解。

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1.1《从百草园道3味书屋》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

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1.1《从百草园道3味书屋》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1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河北承德围场镇中学孙明霞一、教材分析:1.写作背景:《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1926年,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正处在高潮时期,同时革命也遭到封建军阀、帝国主义等恶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在这一革命中当然始终战斗在革命的最前线,用手中的笔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北洋政府诬陷通缉,1926年9月到厦门大学任教,遭到以校长林文庆为首的顽固守旧分子的排挤,在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中于是《旧事重提》拾起童年的带露之花──朝花来慰籍自己此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

集中六篇意在叙事而志在写人抒情,寄托了鲁迅的丰富而深沉的情感。

尤其本文更是如此。

2.教材安排:教材在以童年为主题的单元中,选这一名篇作为首篇,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真是自己的痛年,另外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先驱,其文美在朴实诙谐幽默的语言,美在清晰的写作思路,简洁的写法,丰富的思想,这些内容也正是我们语文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无疑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典范。

3.关于本文的主题:值得斟酌的是,本文的主题一直有争议,长期以来坚持本文是对封建教育的批判,这一点我想是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的结果,就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教材安排来看,我认为本文主题应定位在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回忆怀念的层面上,这是处理本文的难点之一。

二、教学设计:据此并结合初一学生首次接触鲁迅作品的学况,将本文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书掌握重要字词。

2.学习认识鲁迅了解《朝花夕拾》,帮助理解课文.3.借鉴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多角度、融情于景景物描写的写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及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揣摩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增强语感。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4《驿路梨花》精读课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4《驿路梨花》精读课

景美,人美,情美——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执教:高家堰镇中心学校钟玉丽【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重点)2、理解“梨花”双关含义,体会字里行间中作者对雷锋精神和边疆淳朴民风的赞美。

(难点)【课时重点】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1、略读法:提纲挈领,略去不读;揣摩关键语段,体会构思特点。

2、圈点批注法:用特定符号圈点勾画,批注心得体会。

3、朗读品味法:抓叠词、叹词、含义深刻富有诗意词体会梨花之美和作者情感。

3、链接拓展法:结合学习雷锋月《同上一堂课》活动,链接身边学雷锋事迹,纵深“雷锋精神”,理解“公德”,感化学生笃行其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助人为乐的淳朴民风,自觉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

【教学过程】一、戏说课题,入梨花之意境1、俄国普希金曾说:“有美与生命的地方就有诗。

”作为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梨花,被许多文人纳入笔端。

那么,在云南边陲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的彭荆风先生笔下,驿路边盛开的梨花又蕴含着怎样的“美与生命”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名篇《驿路梨花》去一探究竟。

(齐读课题)2、课题是篇章的眼睛,它隐含着文章的线索、中心人物甚至是语言风格。

透过此题,你发现哪些和文章相关的信息或有何疑问?预设:文章写的是驿路上的故事;和“梨花”相关;梨花是真的梨花吗;为什么要写驿路上的梨花;文题引用诗句,充满诗情画意......看来啊,这驿路的“梨花”是关键,那本节课我们就从“梨花”展开,开启对美与生命的探寻之旅!二、初读课文,感梨花之景美速读1—7段,“”标出描写梨花之景的语句,“Δ”标关键词(表现梨花特点和环境气氛特点的形容词、动词或表人物情感的叹词等),关注前后语段,思考:此梨花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梨花有何特点,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预设:1——2段“我”和老余深山迷路,百感交集之时,3——5段突现梨花,有梨花就有人家。

(情景)“白色、开满、美丽、轻轻地、飘落”展现出大山深处梨花洁白美丽且轻柔,给暮色中大山深处迷路的“我”和老余以“有人家”的欢喜和希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精选全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15 驿路梨花/彭荆风16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7 短文两篇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二、字音词义修润:修改润色。

生疏shū:因长期不用而不熟练。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恳kěn切:诚恳而殷切。

譬pì如:比如。

朦méng胧:1.月光不明。

2.不清楚,模糊。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扭:(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tuǒ帖:恰当,十分合适。

诲huì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三、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写作治学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典型事例,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的两种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文章语言虽平实易懂,但其中对叶圣陶先生品行的刻画却感人至深。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我”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在品德方面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9):提倡人们思考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

五、鉴赏品读1.第1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第2段中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语》上的话,将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精读课文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精读课文

4、依据表格,我们来看一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5、文章生动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6、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写两次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7、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过渡)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第三只猫大打出手的呢?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是怎样的呢?。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六册j精读课文概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六册j精读课文概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六册j精读课文概述人教版语文现代文(精读)主题一览表七上1.《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美丽的,是生机盎然并充满希望的。

2. 《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美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如同一幅水墨画,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

3.《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作家。

《秋天的怀念》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4.《散步》,莫怀威。

《散步》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幸福画卷,同时也让我们读懂了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家庭责任感。

5.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

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全文充满了甜美欢乐的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

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白求恩医生而作的,文章深刻分析了白求恩医生的精神品质,号召全党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7.《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小说通过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

由衷地赞扬了老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8.《猫》,郑振铎。

本文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根源。

9.《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在鞭挞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的同时,更是热情歌颂了孩子纯真率直的美好天性。

新编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新编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新编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新编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单元阅读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一群星闪耀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1.邓稼先/杨振宁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出人物的精神二家国情怀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5.黄河颂/光未然6.最后一课/都德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8.木兰诗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三凡人小事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0.老王/杨绛11.台阶/李森祥12.卖油翁/欧阳修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四修身正己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14.梅岭三章/陈毅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6.古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怎样选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五生活哲理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17.紫藤萝瀑布/宗璞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文从字顺六科幻探险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太空一日/杨利伟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24.河中石兽/纪昀语言简明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新编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单元阅读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一群星闪耀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1.邓稼先/杨振宁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出人物的精神二家国情怀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5.黄河颂/光未然6.最后一课/都德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8.木兰诗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三凡人小事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0.老王/杨绛11.台阶/李森祥12.卖油翁/欧阳修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四修身正己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14.梅岭三章/陈毅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6.古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怎样选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五生活哲理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17.紫藤萝瀑布/宗璞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文从字顺六科幻探险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太空一日/杨利伟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24.河中石兽/纪昀语言简明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新编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单元阅读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一群星闪耀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1.邓稼先/杨振宁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出人物的精神二家国情怀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5.黄河颂/光未然6.最后一课/都德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8.木兰诗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三凡人小事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0.老王/杨绛11.台阶/李森祥12.卖油翁/欧阳修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四修身正己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14.梅岭三章/陈毅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6.古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怎样选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五生活哲理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17.紫藤萝瀑布/宗璞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文从字顺六科幻探险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太空一日/杨利伟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24.河中石兽/纪昀语言简明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

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课文及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课文及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课文及知识点《驿路梨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寒假里游玩时看到的美丽梨花的故事。

知识点:1. 描述人物形象:文中通过对女老师的描写,呈现出她善良、热心、有活力的形象。

2. 描写自然景物: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形象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美丽的梨花,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 展开故事情节:故事中介绍了女老师带领学生在寒假里到梨花园游玩的情节,通过交替叙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与梨花的美丽,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4. 表达情感:故事中展现了女老师对学生们的关心和疼爱,也表达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

故事开始时,梨花还在蓓蕾中,像是“一簇簇凝固了的白露珠”。

女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在驿路上看到了这些美丽的白花。

学生们纷纷感叹:“真漂亮!”老师微笑着问孩子们,你们见过梨花吗?孩子们纷纷摇头,于是女老师带领他们来到了一片梨花园。

在梨花园里,学生们欢快地奔跑着,他们整齐划一地喊出:“梨花呀!”女老师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梨花的美丽相互映衬,整个园子都仿佛变成了一个欢乐的世界。

女老师趁着孩子们玩耍的间隙,找到一棵巨大的梨花树,她轻轻地摘下一朵盛开的花朵,放在了口袋里,准备带回学校。

她希望通过这朵梨花来给学生们展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故事最后,女老师带领着孩子们离开了梨花园,他们一路欢唱着回到了学校。

女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够记住这次美丽的经历,并学会欣赏和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

通过《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梨花的美丽,也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

同时,课文也通过女老师的关心和疼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温暖和情感交流。

【续写】女老师回到学校后,将那朵梨花放在花瓶里,摆放在讲台上。

一阵淡淡的花香弥漫在教室里,让整个空气都变得清新宜人。

学生们抬头望着那朵盛开的梨花,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梨花的美丽和鲜艳仿佛勾勒出了春天的图景,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依据表格,我们来看一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5、文章生动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6、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写两次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7、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过渡)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第三只猫大打出手的呢?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是怎样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