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6.4眼睛和眼镜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4眼睛和眼镜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4眼睛和眼镜学案

6.4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了解眼镜的度数。

重点难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预习案相信自己,勇于超越1、眼睛主要由睫状体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视膜、视神经等构成,眼睛中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

2、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光线很亮的时候,它会自动缩小,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它会自动扩大。

___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把光线汇聚于视膜上。

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在它上面有许多神经细胞.3、如上图所示为眼球的结构图,从成像的角度讲,人的眼睛可以简化为一个_______和屏幕。

角膜、瞳孔、和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后在上,形成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正常眼的表现:既可以看清______的物体,又可以看清_____的物体。

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_______。

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矫正远视眼应佩戴_________.探究案1、阅读教材12页图6—21,探究近视眼的成因.(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膜_______。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2)、凹透镜为什么可以矫正近视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教材13页图6—22,探究远视眼的成因(1)、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2)、凸透镜为什么可以矫正近视眼?3、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_____;描述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描述矫正近视眼方法的是______;描述矫正远视眼方法的是______。

6.4+眼睛和眼镜+课件+++++---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6.4+眼睛和眼镜+课件+++++---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2.近视眼和远视眼 (1)近视眼成因及矫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比正常 眼的晶状体凸 一些,折光能力太强强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前 面,应戴 凹凹透透镜镜矫正。 (2)远视眼成因及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 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晶状体扁扁平平 一些,折光能力太弱弱 ,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 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B ) A.远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凸透镜 C.近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7.图中 a、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B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巧记歌诀 近视看近不看远,晶厚像成视网前。科学用眼防近视,凹透镜矫正近视 眼; 远视看远不看近,晶薄像成视网后。凸透镜聚光向前移,凸透镜矫正远 视眼。
1.眼睛 人的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角膜、晶晶状状体体 和玻玻璃璃体体 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光屏屏 ,物体在上面成倒倒立立 、缩缩小小 的实像。
8.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
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
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B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那么
( B)
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6.4眼睛和眼镜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6.4眼睛和眼镜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
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点拨】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
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
原理相同。由题意可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由于晶状体太
薄,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则爷爷的眼睛是远视眼;若
想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即应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
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
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凸 透
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
的 感受器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
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点拨】
此题错选是由于对晶状体偏折能力理解错误所致。当我们
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此时
的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近
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增大眼睛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
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
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远视眼。
7.[学科素养 模型构建][2023·广州期中]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像
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
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
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
上题][2023·常州期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将直径为

北师大物理八下6.4《眼睛和眼镜》学案1

北师大物理八下6.4《眼睛和眼镜》学案1

课题:眼睛和眼镜(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难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学习准备:四.学习过程:【一】自主生疑:1、明确学习目标课前检测:(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0.3 m处,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成的像是(),其应用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以外2倍焦距以内的地方,成的像是(),其应用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的地方,成的像是(),其应用为()(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的主光轴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距为15cm,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可成倒立、放大的蜡烛清晰实像B.若物距为25cm,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可成倒立、缩小的蜡烛清晰实像C.若物距为8cm,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实像D.若物距为8cm,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可成倒立、放大的蜡烛清晰虚像(4).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若想用它得到一个正立的虚像,物体可以放在距凸透镜A.10cm处 B.12cm处 C.14cm处 D.24cm处2、自学生疑(1)、眼睛好像,和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2)、我们怎样看清远处的物体?(3)、我们怎样看清近处的物体?(4)、什么叫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的远点和近点有多远?(5)、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矫正?(6)、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矫正?什么叫焦度?怎样计算眼镜的度数?(4)、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

【二】合作解疑:通过小组的讨论,还有什么疑问吗?写下来:展示辩疑:(1)、代表你的小组来展示、汇报你的收获吧!(2)、将你的疑惑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吧!【三】运用检疑:反馈检疑:(智能闯关)1.图3是表示某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A.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B.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C.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D.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若想用它得到一个正立的虚像,物体可以放在距凸透镜()A.10cm处 B.12cm 处 C.14cm处 D.24cm处2.下列光现象中形成虚像的是()A.照相机照相时所成的像 B.幻灯机放幻灯片时所成的像C.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所成的像 D.教学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3.小明拿一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当透镜下面的白纸移至距透镜中心10cm时,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眼睛和眼镜教案(附当堂检测题及备课参考资料)(新版)北师大版 教案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眼睛和眼镜教案(附当堂检测题及备课参考资料)(新版)北师大版 教案

6.4 眼睛和眼镜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难点:眼镜矫正视力原理.【新课导入】导入1:图片导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美女的眼睛.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镜?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眼睛和眼镜.导入2:视频导入观察比较照相机的成像过程和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人的眼睛————眼镜.导入3:情境导入同桌之间互相对视,认真看对方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对方眼中自己的像.说明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眼睛成像问题.【课堂探究】阅读教材,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1)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能够在一定X围内自动调节焦距和进入人眼的光的强度.(2)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光很强的时候,它会自动缩小;光比较弱的时候,它会自动扩X .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可变焦距镜头底片黄斑,对光线感觉最灵敏.(3)从成像的角度看,人的眼睛可以简化为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幕.眼睛中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屏幕.从物体射入人眼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即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点叫作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近点叫作近点,正常眼的远点一般为10 cm.25 cm的距离叫作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阅读教材图626,思考下列问题:(1)成因:若人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晶状体凸一些,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从远处射来的光只能会聚在视网膜前,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这种眼叫作近视眼.(2)矫正:配戴适当的凹透镜片做成的眼镜,使由远处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些再进入眼睛,其会聚点就会移到视网膜上,形成远处物体清晰的像.阅读教材,依据图627自学并填写(1)成因:若人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晶状体扁平一些,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短.观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从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眼叫作远视眼.(2)矫正:配戴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的眼镜,使由近处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变得会聚一些再进入眼睛,其会聚点就会移到视网膜上,形成近处物体清晰的像.阅读教材,自学并填写眼镜的度数=×100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B )2.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拿走近视眼镜,应将光屏( B )5.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凹(选填“凸”或“凹”近(选填“近”或“远”)视眼的.大约两千年前,罗马帝国有个名叫温纷的暴君,他很凶残,特别喜欢拿奴隶们在角斗场里的互相残杀来开心.可是他眼神不好,坐在看台上看不清那些凶暴残忍的场面.他命令工匠为他磨一副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眼镜.有位灵巧的工匠用绿宝石为他磨出一片凹透镜片,虽然粗糙一些,把它贴近眼睛,看远处的东西却清楚多了.这片罗马皇帝专用的单片眼镜,要算是近视镜的祖先了.眼镜和眼睛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16世纪末,天文学家开普勒揭开了眼睛的秘密,他发现眼睑里的黑眼球是个凸起来的透明水晶体,能调节射进去的光线.水晶体的边缘肌肉有收缩和弛X的能力,随着所观看物体的远近,水晶体能变得凸起一些或扁平一些,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这样,人才能看到清晰的物体.可是,眼球的这种收缩和弛X有一定的限度.有的水晶体已经变得很凸出,就成了近视,要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某某处的东西.有的水晶体因为过于扁平就成了远视,需要配戴凸透镜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本世纪初,出现了科学的检查眼睛视力的方法,叫作“验光”.经过验光,查出合适的度数,就能配到最合适的眼镜.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因为角度的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3D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特定的夹角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到同步点.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像,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八年级物理下册《6.4 眼睛和眼镜》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4 眼睛和眼镜》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四、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课件、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滚动放映一组与眼睛有关的一组图片和视频,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幅带眼镜的卡通画面上: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认识到眼睛是人体中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等,但在我们周围许多人的眼睛出现了问题:汇报上一节课布置的近视率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近视已是我们同学们中存在的很普遍的视力问题。

你想知道有关近视的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确定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问题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上节课已布置让学生查阅有关眼睛的资料:放投影片,课本图6-23,眼球的结构,让不同的小组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然后其他小组补充:师生总结: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

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

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小组交流:有关眼睛的结构各小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如下:1.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解答: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无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无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无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6.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1. 只要距离合适,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人都可以看到,原因是()A.不断改变相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3. 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4. 目前很多中学生要戴近视眼镜,为预防近视眼,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A.25mB.25cmC.25mmD.25nm5.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由视角决定。

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显得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站在20m远1.6m高的人B.8m远的一棵1.7m高的小树C.2m远的1m高的柜子D.40m远的1.8m高的竹竿6.玲玲爸爸最近看书时总感到模糊不清,将书放到远处时却看的很清楚,但是字又小了许多.玲玲知道后说:“爸爸该带眼镜了,明天我给您买一副眼镜吧”。

玲玲买的眼镜是()A.近视镜B.远视镜C.太阳镜D.平光镜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

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8. 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1)、(2)B.(1)、(3)C.(2)、(4)D.(3)、(4)9.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___了。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一、明确目标:1、了解眼球的构造、成像原理。

2、通过学习了解眼睛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

3、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有保护眼睛的意识二、自主预习: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形成物体的像、2、眼晴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靠__________来改变_______的厚度,从而改变这架高级相机镜头的焦距、3、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________前,可利用__________的发散使用来矫正、4、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__________后,可利用__________的会聚作用来矫正、三、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认识眼睛的构造在我们的五官当中,眼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眼睛是怎样工作的呢?其实,眼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导学】借助图片说明眼睛的结构:其中眼睛的相当于凸透镜。

探究活动二:眼睛的工作原理结合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填写下表【提示】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补全表格)眼睛照相机① 光圈角膜、晶状体、玻璃体②③ 底片(感光底片)备注: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缩小;光弱时,瞳孔自动放大、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眼球的自动调节【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重点强化】①物距一般都大于、②成的实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人们与生俱来就适应这种感觉,因此人们的感觉好像成了一个正立等大的像、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探究活动三:近视眼和远视眼1、近视眼的形成原因①结合生活思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②【问题】找到近视眼镜,摸一摸镜片,它们是有什么光学仪器构成的?能不能分析其中的道理?③近视眼的矫正结合下图,讨论近视眼是怎样矫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眼睛和眼镜
集体备课 个人空间
一、课题: 6.4眼睛和眼镜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如何进行矫正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 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拍照物体照得大些,应如何调节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否也调整? 〔合作探究〕 【提示】将眼睛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补全表格) 眼球的自动调节 【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 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 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一、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1、对比课本图6-26正常眼球、近视眼球,分析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什么? 2、用学过的透镜能不能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呢近?分析并说出矫正的办法。 结论:近视眼看 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来自 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 近视镜是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 的特点,使来自 物体的光会聚眼睛 照相机 ① 光圈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② ③ 底片(感光底片) 被注: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缩小;光弱时,瞳孔自动放大.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
2
在 上。
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3、对比课本图6-27正常眼球、近视眼球,分析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什么?

4、用学过的透镜能不能对远视眼进行矫正呢近?分析并说出矫正的办法。
结论:远视眼看 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
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来自
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 了。
远视镜是 。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 的特点,使来自 物体的光会
聚在 上。
三、眼镜的度数
5、焦距f单位是 眼镜片的度数,就是 的值。
〔检测训练〕
1、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
④ D.③④
2、小刚是近视眼爷爷是远视眼如图为小刚家书桌上的两副眼镜,则( )
A、甲眼镜是小刚的,乙眼镜是爷爷的;
B、乙眼镜是小刚的,甲眼镜是爷爷的;
C、两副眼镜都是小刚的;
D、两副眼镜都是爷爷的.
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
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 ,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 ,
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照相机要照远处景物时,必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
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从而使像成在 上。

4、某人眼镜的度数为500度,哪么眼镜的焦距为多少?
3

反思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