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秋葵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植技术与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选择合适的土壤是秋葵种植的关键。

秋葵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6.8之间。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适时播种是保证秋葵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秋葵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土壤温度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进行。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好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生长。

除了播种时的管理,秋葵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及时的施肥和浇水。

在生长旺盛期,每隔7-10天施一次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同时,要注意及时除草,保持地表干燥,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秋葵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修剪和支撑。

一般来说,秋葵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如果不及时修剪,容易造成植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要定期对秋葵进行修剪,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同时,可以设置支架或支柱,帮助植株稳固生长,避免倒伏。

在收获期要注意及时采摘成熟的果实。

秋葵的果实生长迅速,一般每2-3天就会有新的果实成熟。

及时采摘可以促进植株继续结果,提高产量。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影响品质。

总的来说,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土壤选择、播种、施肥、浇水、修剪、支撑到收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管理。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秋葵的生长健康、果实丰硕。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秋葵种植顺利丰收!。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秋葵是夏季种植的蔬菜之一,它是一种耐热、耐旱的植物,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夏季种植。

秋葵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营养,以下是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一、土壤要求
秋葵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好的土壤中,最适合生长的土壤是砂壤土或壤土。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以保证土壤的营养充足。

二、透气排水
秋葵的根系比较敏感,不喜欢长时间停留在水浸泡的土壤中,容易造成稀疏生长、生长缓慢等问题。

在种植前,需要做好土壤的透气排水工作,以免秋葵植株长势受到影响。

三、浇水管理
秋葵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是也不能过于湿润。

过度浇水会导致秋葵根系长势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秋葵发黄、生长缓慢等问题。

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四、施肥管理
秋葵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充足的营养,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技术。

在种植初期和中期要及时补充营养,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每15-20天施肥一次。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浓度,过度浓缩的肥料易损伤秋葵的根系。

五、除草管理
在秋葵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整洁,避免杂草对秋葵的生长造成影响。

杂草的清除可以手工除草、喷洒除草剂的方法,以保证秋葵田间的整洁。

六、病虫害防治
秋葵的生长周期较长,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如叶霉病、白粉病、红蜘蛛等。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可以选择喷洒农药、有机保护剂等方法。

发现病虫害后,需要及时处置,以保证秋葵能够稳健生长。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秋葵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

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富含营养,被誉为“蔬菜皇后”。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是影响秋葵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秋葵种植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秋葵喜欢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并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在土壤消毒处理时,可选择用石灰粉或者熏蒸剂进行处理,以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生。

在土壤肥力方面,应在种植前进行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追肥处理,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

二、品种选择在种植秋葵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秋葵品种。

一般来说,温暖多雨的地区适合种植早熟品种,而寒冷干燥的地区适合种植晚熟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种植条件,选择具有高产、耐病、耐贮藏的良种进行种植,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三、播种和管理1. 播种时间:适宜在春季3月至4月的稀疏和雨季间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浸泡在50摄氏度的水中,进行热灭活处理。

2. 土壤整理:在进行播种前,应先对土壤进行松土和整理,去除杂草,保证土壤疏松透气。

3. 行距和密度:秋葵的行距一般为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

在播种后,应保持适当的密植,以保证株型整齐、果实均匀。

4. 浇水管理:在幼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成苗后,可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5. 施肥管理:在生长期间,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处理,保证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6. 防治病虫害:在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喷洒农药,对病害植株进行清理,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四、采收和贮藏1. 采收时机:秋葵通常在生长50-60天后可以开始采收。

采收时,应选择果实健壮、无病无蟀的果实进行采摘。

2. 采收方法:在采收时,应用手工或者剪刀进行采摘,避免损伤果实和植株。

秋葵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秋葵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秋葵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秋葵适合在很多的地方种植,那么秋葵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秋葵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秋葵种植方法常用播种繁殖。

4月春播,种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

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

幼苗株高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

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

花蕾形成时、蹭施1次磷、钾肥。

花期注意设支撑物,以防风吹倒伏。

常见叶斑病、锈病和蚜虫、金龟子危害。

病害发生前,可用等量施波尔多液喷洒预防。

虫害用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1、播种与育苗: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

整地同时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

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

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

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一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

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4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

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

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2、田间管理: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

采收第1-2个果后每亩追尿素1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

午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

生长后期酌情浇水。

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

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采收与储存: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秋葵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以下是一些秋葵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 土壤准备:在种植秋葵之前,需要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充分排水。

通过施加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2. 种子选择和播种:选择优质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秋葵种子。

播种时,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约12小时,以促进发芽。


后将种子直接播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3. 管理灌溉:秋葵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生长。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进行灌溉。

但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腐烂。

4. 施肥和植物营养:在种植过程中,及时施加适量的有机或化学肥料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可以使用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料。

5. 杂草控制:杂草会竞争养分和水分,影响秋葵的生长。

因此,需要定期除草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合适的除草剂。

6. 支架和剪辑:秋葵是攀缘植物,需要支架来支撑它们的生长并避免植株倒伏。

可以在种植区域建立柱子或使用网格等支撑结构。

另外,定期修剪顶部和侧枝可以促进植株的分枝和侧芽生长。

7. 病虫害防治:秋葵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花叶病等。

可以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8. 采收和储存:秋葵的果实应在完全成熟时采摘,以保持其最佳口感和风味。

采摘后,可以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一段时间,然后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以上是秋葵种植的一些技术和管理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葵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

秋葵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

秋葵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回答种植技术:选择在春季3-4月播种,播种前需在25-30°的水中进行催芽,播种时要注意数量和覆土厚度,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移栽,定植后要及时做好田间除草、施肥和浇水等工作。

注意事项:秋葵不适合进行连作的,应种植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为宜,种植时控制好密度,水分需求大,但不能有积水。

一、秋葵种植技术1、播种育苗:在春季3-4月播种为宜,在春夏季节进行栽培为宜,此时温度合适。

混合田园熟土和粪肥料对苗床改造,然后将消毒药均匀与土壤搅拌,堆肥时间要在15天以上。

2、催芽播种:放在25-30℃的干净水中进行催芽,通常在3-4天左右露白出芽。

播种时注意每个穴刚2-3颗种子,覆土厚度约为4厘米即可。

3、间苗定株:幼苗出土后即可进行间苗,将病苗以及弱小的苗体去除。

长出3-4片真叶且高度为10厘米时,每个穴口只留1株强壮主体,其余则进行移栽工作。

4、田间管理:定植前需对土壤施足基肥,在定植后每周除草1次,开花结果时需及时的浇水和施肥,时常浅耕松土防止倒伏,夏季多雨可以搭建支架防止倒伏。

二、秋葵种植注意事项1、不能连作:秋葵的根系十分发达,在进行耕种后会留下许多的残留细根,连作则会提升根系患病的可能,因此换根系浅薄作物进行轮作较好。

2、温度控制:秋葵喜爱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将温度保持在25-30℃为宜,夜间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即可,昼夜温差大时,可在秋葵根系部位多埋土。

3、种植密度:秋葵会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而向四周蔓延,这样会让长势差的秋葵得不到阳光,而秋葵的生长需阳光,因此种植秋葵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密度。

4、水分管理:秋葵的根系十分发达,各种营养的吸收均来自根系,因此对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在湿润的环境中为宜,但是土壤不能有积水,否则易造成水腐,浇水尽量选择早上。

秋葵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

秋葵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

秋葵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
秋葵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如下:
1.选择合适的品种:秋葵有不同的品种,可以根据栽种的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选择合适的土壤:秋葵喜欢松软、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腐熟的农家肥。

3.适时播种:秋葵一般在春季开始播种,需等地温达到15摄氏度左右。

将种子直接撒在地里,每个种子之间留下30-45厘米的间距。

4.适当浇水:播种后的前几周,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种子的发芽和苗的生长。

待苗长出后,浇水要适量,并避免积水。

5.施肥:在秋葵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施加适量的干燥有机肥料或配制的液体肥料。

建议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提供适当的营养。

6.搭建支架:秋葵是藤本植物,需要支架来支持植株的生长和结果。

可以在播种后的几周内搭建支架,以确保植株能够往上攀爬。

7.除草和杂草管理:保持地面清洁,定期除草和及时清除杂草,可以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提高秋葵的产量。

8.病虫害预防:注意检查秋葵植株的叶片和果实,如有发现病虫害,及时喷洒合适的农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9.及时采摘:秋葵的果实要在嫩时采摘,果实成熟后会变得粗糙和难以食用。

每隔1-2天就要采摘一次,以保持植株的产量和营养供给。

10.冬季保护: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对秋葵植株做适当的保护措施,如遮盖保暖或移至室内。

总结:种植秋葵需要注意土壤选择、适时浇水、施肥和除草等基本管理,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预防和采摘的时机。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秋葵的产量和品质。

秋葵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秋葵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秋葵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秋葵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备受人们喜爱。

如果你也想种植秋葵,那么就需要了解秋葵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种植方法1.选好种子:选择健康的种子非常重要。

最好选用新鲜的种子,不要使用过期的或者有病虫害的种子。

2.准备土壤:秋葵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3.播种:一般来说,秋葵的种子需要提前泡水24小时,然后在土中播种。

每个穴位需要放入2-3颗种子,深度不要超过1厘米。

4.管理:秋葵喜欢阳光、温暖、湿润的环境。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常浇水、松土、除草和施肥。

同时,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侵扰。

5.收获:秋葵一般在生长50-60天后可以收获。

收获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秋葵的表皮,否则会影响口感。

二、注意事项1.适宜的气候:秋葵适合在气温15℃以上的地区种植,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

2.避免枯萎:秋葵的根系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防治病虫害:秋葵比较容易受到白粉病、灰霉病和斑点病等病害的影响。

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的侵袭。

4.控制施肥量:秋葵对肥料的需求比较大,但是过量施肥也容易引起秋葵的生长不良。

因此,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对秋葵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5.注意采摘时间:秋葵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与采摘时间有关。

一般来说,秋葵的果实在长到10-15厘米时采摘最佳。

种植秋葵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就能够收获美味可口的秋葵果实。

希望大家能够成功种植秋葵,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增加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编辑:徐建堂 450083127@
蔬菜园地
秋葵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绿色健康蔬菜,外形像辣椒,长长尖尖,外皮呈现翠绿色,切开后有一粒粒的籽,味道清脆甘甜。

此外,其有帮助消化、保护肝脏、增强人体耐力的功效,受到很多养生人士的追捧。

山东种植秋葵面积较小,主要加工出口用,随着秋葵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种植秋葵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山东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栽培季节。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进行播种、定植。

山东秋葵栽培以露地春播为主,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上旬在日光温室里播种,有条件的建议从正规育苗企业选购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株高10~15厘米,3~4片真叶的优质种苗。

2.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抗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山东常种品种有卡里巴、五角、五福等,一般每666.7平方米产量为1000~2000千克。

3.整地、施肥、做畦。

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45%高氮高钾复合肥20~30千克;可用商品有机肥替代传统农家肥,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300~500千克。

及时耙平做畦,一般按70厘米开沟,沟深25~30厘米。

4.播种。

(1)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韩亚楠
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秋葵
27
第4月 下半月刊
清水中浸泡1~2小时,再将其浸入55~60℃的热水并不断搅拌,保持55~60℃水温15分钟后自然冷却,继续浸种3~5小时,将种子捞出洗净,用湿毛巾包好,在30~32℃下催芽,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用沟播、穴播均可,以穴播为宜,一般行距70厘米,株距45~50厘米,穴深2~3厘米,每穴放种子2~3粒,覆土后浇水。

5.定苗。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去除弱苗、病苗。

当幼苗具有2~3片真叶时定苗或定植。

6.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整枝。

秋葵植株高大,易倒伏,因此生产前期应勤中耕除草和培土2~3次。

如遇较长阴雨天,及时修剪植株内部枝杈和浓密叶片;以主蔓结果为主,及时打掉侧枝及基部老叶;开花结果期间,应及时剪除已采收过嫩果的各节老叶。

(2)水肥管理。

定植后一周左右浇一次缓苗水,以后视土壤墒情而灌水,保证土壤湿润。

要多次少量追肥,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

立秋开始追肥,每15天1次,追2~3次,每次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5~7千克,硫酸钾5~8千克,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

整个采收期
内,每15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1次。

开花前适量控水,中耕蹲苗。

开花结果时,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促嫩果迅速膨大。

露地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7.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宜与非锦葵科作物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

合理安排生产茬口,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株间通透性,合理灌溉,科学施肥。

及时中耕除草,清除并集中处理黄秋葵植株残体。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洁田园,与葱蒜类作物轮作。

(2)物理防治。

秋葵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可使用黄板诱杀的方法,在植株上方25~30厘米,每666.7平方米挂黄板25~30块,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3)化学防治。

①猝倒病。

在齐苗后采用72.2克/升的霜霉威盐酸
28
编辑:徐建堂 450083127@
蔬菜园地
盐500~800倍液喷雾1次,间隔10天再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1次。

②蚜虫、
烟粉虱、棉铃虫。

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5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8.采收。

早熟品种从第3~6节开始开花坐果,一般品种从7~8节开始,花谢后5~8天,荚长10厘米左右时及时采收,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化不能食用。

嫩果的采收期一般从6月下旬收至霜冻前,8月为盛收期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天采收1次。

采收在下午或傍晚,在果柄处剪下。

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

番茄脐腐病是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春天随着气温升高,叶面蒸腾水分加速,根部养分供应不足,特别是钙肥补充不及时,脐腐病易发生,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商品品质。

一、发病症状
番茄脐腐病发生于幼果的脐部,即花残余部及其附近。

发病初期脐部首先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后逐渐变为暗褐或黑色,后期脐部患处干缩,表面凹陷,果小质差。

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产生墨绿色、黑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病果失去食用价值。

二、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缺钙引起的,钙是番茄生长必需的中量元素,主要存在于番茄植株内的营养器官或较老的组织中,是一个在植株体内不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