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特色产业碣滩茶

合集下载

在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在这里相聚,共同出席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这是对我县茶产业的一次深度聚焦,也是对未来发展蓝图的一次重要擘画。

首先,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以来为我县茶产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茶农、茶企以及关心支持茶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县自古以来便是茶叶的重要产区,茶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丰富。

近年来,我们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茶叶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茶旅融合新业态初具规模,茶产业已成为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人民群众对高品质茶产品和服务的新期待,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直面挑战,抢抓机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茶产业再上新台阶。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一是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在茶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积极倡导并大力推动茶企业与各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建高水平、高规格的研发技术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致力于引进国内外先进且适应我县本土生态条件的优良茶树品种,并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环保、高效的茶树栽培技术体系,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叶精深加工工艺,从而有效提升茶产品的内在品质和技术含量,增加其科技附加值,使我县茶产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动智慧茶园的建设和普及应用。

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覆盖茶园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茶园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如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温变化等,实现对茶园生长环境的精细化调控;同时,通过对茶园病虫害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警,提前采取科学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保障茶叶的绿色安全;此外,借助精准施肥灌溉技术,按照茶树生长需求精确投放养分,既节约资源又优化产出,从而全面提升茶园的管理效能和茶叶的综合品质,推进我县茶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600字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600字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600字当前,茶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国内外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茶叶对于市场需求的迎合和消费者对于高质量茶叶的追求,迫使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本文将就如何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茶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茶叶的质量和附加值。

茶叶的种植技术、采摘收购技术、加工技术等环节的创新是提高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等途径来实现。

同时,还应注重茶叶产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如与食品加工业、医药健康产业等进行联动,将茶叶产品的功能性、保健性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茶产业的品牌建设,增强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茶叶品牌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品牌的茶叶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还能提高茶产业的整体形象。

因此,茶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包装设计、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茶企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财务支持,加强品牌评价和认证机构的建设,为茶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提供有力的保障。

再次,我们应该加强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茶叶的文化价值。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是茶叶产业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茶叶的文化价值。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传统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组织茶文化节、茶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人们对茶文化的认同和认可;另一方面,还可以创新茶文化,将茶叶与现代科技、艺术等相结合,打造新的茶文化形态,提升茶叶的文化品位和价值。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茶产业的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茶叶是我国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

丰顺县潘田镇大力复兴传统特色产品

丰顺县潘田镇大力复兴传统特色产品

丰顺县潘田镇大力复兴传统特色产品作者:廖金发李少级来源:《源流》2023年第09期潘田镇地处丰顺县的中部地带,面积1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6米。

长年以来,这里的地势、气候、土质和周边环境,孕育催生了多样适宜当地种植、生产、加工的特色产品,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对这些产品积累了娴熟丰富的生产经验。

由于后来乡村大批中青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这些传统产业和产品,有的徘徊下沉,有的甚至淡出了人们视野。

近年来,潘田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采取方向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援助、技术上门等多项举措,大力复兴当地传统特色产品,有效地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不久前,笔者一行走访潘田镇,所见所闻,令人心花怒放。

米粉之乡层楼更上这天,我们由镇、村干部引导,来到新联村村民冯英强家,他有一座三层结构的楼房,办有一间作坊式的米粉厂。

走进屋里,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主人对我们的造访显得十分开心。

“强哥,每天加工大米多少数量?”我们问。

“220斤。

”冯英强应声回答。

“为什么不是200斤或者230斤呢?”我们再问。

这时,大家都笑出了声。

强哥告诉我们,米粉加工相关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有上限的,原料多了,消化不了;少了则浪费产能。

冯英强说,目前他家的加工能力最多就是目前的情况。

经了解,他家的米粉产品客户,是相对固定的,主要是潮汕一带的商户,周边村民需要的,要提前预约,产品供不应求。

据资料介绍,潘田米粉生产,已经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产品特点是色美味纯、脆韧适度、食用方便、保质期长,价格便宜等,因此消费市场十分宽广。

潘田米粉产品在县内市场销售份额在85%以上,同时延伸到县外的梅州、惠州、潮汕和珠三角地区,口碑极佳。

由此,潘田就有了米粉之乡的美誉。

米粉市场的现实和前景,吸引了有生产条件的村民加入到米粉加工行业中来。

新南村村民陈远习,今年41 岁,夫妇俩于10多年前到深圳打工。

座谈时,他谈起了经历体会。

陈远习说,在城里打工虽然有一定收入,但人在异乡,来回奔波,租房租车,麻烦不少。

贵州种植茶叶相关政策

贵州种植茶叶相关政策

贵州种植茶叶相关政策
贵州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业在该省具有重要地位。

下面将介
绍贵州种植茶叶相关的政策。

1. 茶园基地建设政策:贵州省鼓励茶园基地建设,采取鼓励组织茶农合作、推
广茶叶种植技术及品种改良等措施,提高茶园基地的整体规模和质量。

政府为茶园基地提供土地、水源、设施等基础设施支持,并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

2. 茶叶标准化生产政策:贵州省鼓励茶叶生产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提高茶叶质量。

政府给予符合标准的茶叶生产企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和财政奖励,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和设施更新的投入。

3. 茶叶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政策:贵州省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深加工,发展多样化
的茶叶产品,提高附加值。

政府扶持茶叶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提供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的支持。

同时,省内外茶叶展销会和推广活动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4. 引导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贵州省鼓励茶叶种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
茶叶品质和产量。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茶叶企业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种植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同时,政府还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引导茶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贵州种植茶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贵州的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茶叶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茶农收入水平,同时也为茶叶产品的品质提供了保障。

茶叶产业的发展将为贵州的经济繁荣和农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0.14•【文号】农农发〔2016〕7号•【施行日期】2016.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农农发〔2016〕7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

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脱贫攻坚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

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做强茶产业,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脱贫攻坚,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以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政策引导,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进。

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划定优势区、确定最宜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与农民联合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体系,推进产加销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精心扶持 着力推介 全力打造“上犹绿茶”为全国知名品牌——关于江西省上犹县发展茶叶产业的调杏与思考

精心扶持 着力推介 全力打造“上犹绿茶”为全国知名品牌——关于江西省上犹县发展茶叶产业的调杏与思考

没有形成体现上 犹特色的区域名牌 。 目
前 全 县 有 大 大 小 小 的 茶 厂 几 十 家 ,生 产
销售规模差异很 大 ,各 自都有 自己的牌
子 , 质 帚 、包 装 参 差 不 齐 ,品 牌 甚 多 ,
内在品质, 许多品茶爱好者珍爱上犹绿茶 , 在全市 、全 省乃至全国小有 气 ,在 中
绿月食品有 限公 司生产 的 “ 犹江绿月剑
绿 茶 ” “ 江 绿 月 毛 尖 茶 ” 和 梅 岭 有 、 犹
化I 茶场 、 I l 五指峰茶场等具有 自 品牌和 牛产基地的龙 企、 但F 丁本 身实力有 . h
限 , 模 较 小 , 能 起 到 较 大 的 龙头 带 动 规 不 作片 、 j 3、 管 理 粗 放 ,生 产 工 艺 落 后 。 } 犹 县 全 县虽 有 3 万余 亩茶 , H f 大部 分 茶 吲 是 只收 不 管 的 低 产 老茶 园 , 且这 些 茶 而 园 比较零 星 分散 , 梅水 刚村 、 除 油石 清 溪
了整个上犹茶叶在 占领外部市场的竞争力。
4 具 有 一 定 的 技 术 力量 但 销 售 队 伍 、
厂几十家 , 但有较先进 的名茶制作设备的
茶 叶 加 T 厂 仅有 、 家 , 数 茶厂 设 备 四 多 破 旧 ,茶 叶加 一 和村 民生 活 混 杂 在 一起 , I :
其价格最贵的也 才 10 2 0元一 斤 .普通 的 只有一 、二 十元 ,产品 的附加值难 以提 高 .直接 影响 了茶 叶上档 次 、走 高端 。 像 世 界闻 名 的 “ 西湖 龙 井 ” 庐 山云 、“ 雾 ”、 “ 川 狗 古 脑 ”、 “ 夷 大 红 遂 武
源 远 流长 ,被 誉 为 “ 中 绿 茶 之 乡” 当 。

大力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

大力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

大力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07期3月17日,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农林22条措施”)。

为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农林22条措施”的相关情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农业农村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平、国家林草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胡元辉作详细解读。

记者:近年来,大陆方面陆续出台了“31条措施”、“26条措施”和“11条措施”等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请问现在推出“农林22条措施”是出于哪些考虑?“农林22条措施”有哪些特点?朱凤莲:出台“农林22条措施”,是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精神,率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的重要举措。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

不久前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续出台实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为帮助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针对台胞台企在农业林业领域发展涉及的农地林地使用、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投资经营、研发创新、开拓内销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农林22条措施”。

大家仔细阅读“农林22条措施”全文就可以感受到,“农林22条措施”与“31条措施”、“26条措施”一脉相承,进一步为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同等待遇。

这些措施既着眼“十四五”时期大陆农业林业发展新要求,又回应台胞台企的主要诉求。

概括来说,有三大特点: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

随着大陆加快实施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台胞台企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拥有更光明的前景和更多的机遇。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1.19•【字号】西政办发〔2019〕59号•【施行日期】2019.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会,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中央、省驻州各单位:《西双版纳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11月19日西双版纳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为认真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8〕63号),落实《云茶产业发展“八抓”工作推进方案》(云绿办〔2019〕11号),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推进方案。

一、抓古茶山管理和古茶树保护(一)全面深入开展古茶树资源普查,摸清全州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2020年前建立完整准确的全州古茶树资源档案库。

(州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州农业农村局、州财政局、各县市人民政府配合)(二)根据《云南省加强古茶树(园)资源保护实施方案》(云自然资〔2019〕143号),制定《西双版纳州加强古茶树(园)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以澜沧江以北古六大茶山和以南六大茶山为核心,老班章、贺开、易武、曼松、薄荷塘、攸乐、勐宋等36座集中连片名茶山为重点,结合地理气候、立地条件、茶树特性、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划定全州古茶园(山)管理保护区域,每个县(市)各选2—3个古茶资源较好的村寨开展特色村庄建设和古茶树(园)资源保护试点。

(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州林业和草原局,州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人民政府配合)(三)加快修订《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更加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促进普洱茶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5年/4月/28日/第003版
银企
沅陵县农信联社信贷跟着产业走
大力支持特色产业碣滩茶
张国庆
近年来,湖南省沅陵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两茶一鱼”产业,着力打造“沅陵碣滩茶”品牌,认真实施“以茶名县、以茶兴县、以茶富县”战略,把茶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第一支柱产业,举全县之力集中扶持,精心培育,使茶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结合沅陵县茶产业的发展,沅陵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突出特色研究,关注金融对沅陵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服务状况,组织专人对沅陵县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茶农,特别是对有代表性的沅陵碣滩茶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了县农信社实施农村信贷支持沅陵碣滩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沅陵山多田少,自古以来就地瘠民贫,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省委省政府和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努力帮助沅陵移民群众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由于造血功能不足,沅陵山区贫困状况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2008年以来,在省政府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沅陵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茶叶产业,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开发茶叶的积极性,一些企业老板、返乡务工人员,以及外来投资商,都积极参加到茶叶产业发展中来。

为了进一步扩大发展茶园种植面积,目前该县已建立100亩以上茶叶育苗基地2个。

全县10万多亩茶园中,现在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有5万亩,年茶产量4200吨,产值4.2亿元,其中名优茶220吨,产值1.5亿元。

2014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4268.8吨,同比增加410.4吨,增长12.3%,实现茶叶产值4.2亿元,同比增加5200万元。

全县共有大小茶叶加工厂31家,其中获得QS认证的企业21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

这些茶叶加工厂和企业的产品以春季名优绿茶为主,大众茶生产为辅,有少量的红茶和黑茶生产。

茶叶主要品牌有凤姣牌碣滩茶、辰州碣滩茶,干发牌碣滩茶、银峰牌碣滩茶等。

茶产业覆盖全县20个乡(镇)3.5万农户13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近30%,茶农户均受益23076元,人均增收3076元。

目前,沅陵茶产业已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覆盖面最广、带动力最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解决温饱的不可替代产业。

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通过市场营销,沅陵碣滩茶市场需求加大,有力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

全县培育出了以沅陵凤姣碣滩茶场、湖南辰州碣滩有机茶公司、湖南湘瑞健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官庄银峰茶叶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茶企业。

据调查,仅2014年度,沅陵县农信联社支持沅陵碣滩茶产业发展即发放茶叶行业贷款324笔、6800万元,其中向茶叶经营企业发放贷款78笔、4200万元;向茶农发放贷款246笔、2600万元。

主要扶持了农民种植茶叶,同时也支持了部分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

截至2014年12月底,“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官庄银峰茶叶有限公司”、“辉煌林木开发专业合作社”、“湖南辰州碣滩有机茶公司”、“湘瑞健茶业有限公司”等41户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500万元,全县500余户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户贷款余额达到2300万元。

截至2014年底,“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官庄银峰茶叶有限公司”、“辉煌林木开发专业合作”3家企业共有贷款余额2250万元,其中:“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1200万元、“官庄银峰茶叶有限公司”650万元、“辉煌林木开发专业合作”400万元。

此外,“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积极向资本市场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已成功引进了“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出资255万元。

上述3家沅陵碣滩茶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了2400吨,占全县茶叶产量的57%。

借助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沅陵县农信联社积极与政府配合,着力开展创建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乡镇、信用企业等评级授信工作,截至3月底,该联社通过加强工作领导,开展集中评级授信与劳动竞赛相结合、宣传发动与政府支持相结合、择优评级与严格授信相结合,共对全县23个乡镇的4.22万户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授信金额达12亿元,其中包括330户茶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