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调查报告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2篇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精选2篇(一)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公交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情况,包括线路规划、运营情况、乘客满意度等,旨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1. 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2. 调研范围:选择城市内的几个典型公交线路进行调研,包括线路规划、车辆情况、运营时间等。
三、调研结果总结1. 线路规划:a. 城市公交线路的规划相对合理,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
b. 部分线路的运营时间还需进一步延长,特别是夜间运营时间。
2. 车辆情况:a. 公交车辆数量相对充足,但在高峰时段仍然存在拥挤的情况。
b. 部分车辆老化严重,需要及时更新维护。
3. 运营管理:a. 公交车的发车间隔还有待进一步缩短,特别是在繁忙的路段。
b. 部分站点的候车环境不够理想,需要改善。
四、调研建议1. 加强线路规划与调整,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和交通拥堵情况,合理调整线路和站点设置,提高线路的覆盖率和效率。
2. 提高车辆数量及更新率,增加公交车的数量,确保车辆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加强车辆的更新维护工作,提高车辆的运行质量和舒适度。
3. 改善运营管理,合理调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减少市民的等候时间。
提高公交站点的设施建设和维护,改善市民的候车环境。
四、结论城市公交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公交交通的基本情况,包括线路规划、车辆情况、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城市公交交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精选2篇(二)报告标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工作调研报告1. 介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公交调查报告小结范文

公交调查报告小结范文根据最近对公交服务质量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的结论:1. 公交车的准时率较低:调查发现,有超过50%的乘客表示公交车的准点率较低。
这导致了许多乘客等待时间较长,尤其在高峰时段。
准时率低主要因素包括交通拥堵、车辆故障和司机安排。
2. 公交车的舒适度需进一步提升: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40%的乘客表示他们感到不舒服或拥挤。
一些公交车的座椅破损或不够宽敞,乘客在高温天气下容易感到闷热。
这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不适。
3. 公交车站的信息发布需要改善:许多乘客反馈表示,公交车站的时刻表和到站信息不够准确和及时。
这导致了乘客在等待时不能准确了解公交车的到站情况,而且在转乘时也不够方便。
4. 公交车的车辆更新需加快:对于一些老旧的公交车,许多乘客认为它们需要更换。
这些车辆状况不佳,不仅不舒适,而且容易发生故障。
增加车辆更新的速度可以提升公交车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建议以下改进措施:1. 提高公交车的准时率:加强路况监控,及时调整车辆行驶路线。
建议增加巡逻警察以减少交通拥堵。
2. 提升公交车的舒适度:加大对公交车座椅的维修力度,确保良好的座椅状况。
增加车辆的空调设备以改善乘客在高温天气下的体验。
3. 提升公交车站的信息发布水平: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公交车站上准确展示到站时间和公交车的时刻表。
同时,建立手机应用程序,供乘客随时查询到站信息。
4. 加快公交车的车辆更新速度:增加预算用于购买新的公交车辆,并逐步淘汰老旧车辆。
引入环保型公交车,提升整个公交车队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对于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减少私家车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上述改进措施,公交服务将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调研公交服务情况汇报稿

调研公交服务情况汇报稿近期,我们对本市公交服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期为改善公众出行体验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公交线路、车辆条件、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首先,我们对公交线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本市公交线路覆盖面较广,基本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然而,部分线路存在站点过密、运力不足的问题,导致高峰时段乘客乘坐不便的情况。
此外,部分线路的末班车时间较早,无法满足夜间出行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其次,我们对公交车辆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公交车辆的整体运营状况方面,我们发现车辆的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但也存在部分车辆设施老化、空调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线路的车辆运行时间较长,需要增加运力,以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的舒适度。
此外,我们还对公交服务的便捷程度和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估。
在公交服务方面,我们发现公交站点的设置较为合理,但在雨天等恶劣天气下,缺乏遮阳设施和候车座椅,给乘客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站点的公交信息发布不及时,乘客难以获取到准确的公交到站信息,需要进一步完善站点设施和信息发布系统。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本市公交服务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在公交线路的规划和优化上加大投入,增加高峰时段的运力,延长末班车时间,提高公交车辆的设施和服务质量,完善站点设施和信息发布系统,以提升公众的出行体验,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研成果,采纳我们的建议,共同努力,为市民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公交出行环境。
公交站台调研报告

公交站台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调研目的:了解公交站台的基本状况、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公交站台的服务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
1. 公交站台基本状况:
- 大多数公交站台位置合理,交通便捷。
- 站台大小适中,设施较为齐全。
- 部分站台存在脏乱差的问题,需要加强清洁和维护工作。
2. 乘客满意度调查:
- 80%的乘客对公交站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 70%的乘客对公交站台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较满意。
3. 存在的问题:
- 部分公交站台没有公告栏,乘客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 部分站台的座椅破损、污秽,影响使用体验。
- 个别站台周边环境较为杂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
1. 缺乏公告栏问题应解决:
- 建议在所有公交站台设置公告栏,用于发布公交线路、时刻
表等重要信息。
- 通过增加人工通知和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提供实时公交动态。
2. 座椅状况需要改善:
- 加大对公交站台座椅的维护力度,及时更换破损的座椅。
- 定期清洁座椅,保持站台环境整洁舒适。
3. 环境整治提升安全性:
- 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加强对公交站台周边的监控。
- 加强垃圾收集和清扫工作,保持站台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四、总结
通过对公交站台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乘客对公交站台较为满意,但仍存在公告栏、座椅和站台周边环境的问题。
以此为依据,建议加强公告栏设置、座椅维护和站台环境整治的工作,以提升公交站台的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
公交站台调研报告

公交站台调研报告
《公交站台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为了解公交站台用户满意度及改进空间,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不同公交站台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
1. 站台设施
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公交站台的座椅和遮阳设施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站台存在座椅破损、遮阳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建议加强站台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以提升用户体验。
2. 环境卫生
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公交站台存在环境卫生不佳的情况,如垃圾满溢、地面脏乱等。
建议加强站台的清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3. 线路信息
有部分公交站台的线路信息牌存在模糊不清、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给用户出行带来了困扰。
建议加强对线路信息牌的更新和维护,确保用户能够准确获取到线路信息。
4. 乘车体验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用户对公交车班次不准时、车辆拥挤等问题表示不满。
建议公交公司加强对车辆运营的管理,提高班次准时率,以提升用户乘车体验。
结论与建议:
公交站台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舒适度和便利性直接影响着市民出行体验。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了一些公交站台存在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站台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确保线路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加强车辆运营管理,提升用户乘车体验。
希望此次调研结果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改进公交站台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公交车安全调查报告

公交车安全调查报告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公交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公交车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交车的安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公交车安全调查。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城市A的公交车线路及车辆。
调查内容:1. 公交车的安全设施:我们对调查对象的公交车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安全带、紧急疏散通道、紧急锤等安全设施的齐全情况。
2. 公交车驾驶员的素质:我们对公交车驾驶员进行了素质考察,包括驾驶技术、工作态度、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评估。
3. 公交车的维护情况:我们调查了公交车的维护情况,包括车辆的保养、检修频率等情况。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一些问题:1. 部分公交车的安全设施存在破损或不全的情况,影响了乘客的安全乘车。
2. 个别公交车驾驶员存在驾驶不稳、态度恶劣等问题,影响了行车安全。
3. 有些公交车的维护情况不够及时,导致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建议及改进措施:1. 加强公交车安全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2. 提高公交车驾驶员的培训水平,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驾驶。
3. 完善公交车的维护管理制度,加强车辆的定期检修,排除安全隐患。
结论:公交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公交车安全的管理监督,确保城市公交车的安全运营,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
愿城市的公交车行驶在安全的道路上,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公交车安全调查报告,谢谢!。
区常规公交调查及分析报告_人力资源工作总结及分析

区常规公交调查及分析报告_人力资源工作总结及分析一、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常规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供便捷和经济的出行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区常规公交车的使用情况和改进空间,我们对该区域的常规公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常规公交车的使用情况、乘客满意度、等候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实地观察主要观察了公交车的运营情况、车辆状况以及站点布局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1. 常规公交车的使用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常规公交车的使用率较高,约70%的市民在平时出行中选择乘坐常规公交。
但是也有约30%的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2. 乘客满意度关于乘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乘客对常规公交车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提供了方便和经济的出行服务。
但也有一部分乘客对公交车的车厢空间、车内温度等方面有一些不满意。
3. 等候时间调查显示,约40%的乘客认为常规公交车的等候时间过长,是他们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说明在运营常规公交车时需要加强班次的安排和准时性。
4. 车辆状况实地观察发现,部分常规公交车的车辆状况较差,存在着座椅破损、车窗玻璃脏乱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乘客的乘坐体验,也对公交公司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 站点布局观察显示,部分常规公交车站点的布局不合理,存在着站台拥挤、缺乏候车座椅等问题。
这给乘客的等候体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四、改进建议1. 增加班次和改进准时性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公交公司增加常规公交车的班次,缩短乘客的等候时间。
公交公司应加强对司机的督查和培训,确保公交车的准时性。
2. 提升车辆和站点管理公交公司应加强对常规公交车的维护,并及时修复车辆上的问题,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应对站点进行改造,增加候车座椅,并合理规划站点布局,以提高乘客的便利性。
公交调查报告

公交调查报告公交调查报告(一)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公交出行状况的调查。
该调查旨在了解市民对公交出行的满意度、问题和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改善公交服务,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本文将就调查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调查范围覆盖了城市A的主要公交线路和车辆,共有500名市民参与。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公交车的准时性、车内的舒适度、司机的驾驶技术以及公交站点的便利程度等方面。
首先,我们就公交车的准时性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有近60%的受访者表示公交车的准点率较低,并且经常出现晚点或提前开走的情况。
这一情况让市民对公交出行感到不满,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公交车的运行管理,提高准点率,确保市民可以按时乘坐车辆。
其次,我们关注了公交车内的舒适度。
对此,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公交车内的座椅不够舒适,并且缺乏足够的扶手和站立空间,这给乘客带来了不便。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增加座椅的舒适度,增设扶手和站立空间,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另外,调查还涉及了司机的驾驶技术。
大多数受访者对司机的驾驶技术表示满意,认为他们在行驶过程中比较稳定。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反映,部分司机存在超速或频繁刹车等不良驾驶行为。
为了保障公交出行的安全性,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驾驶技术水平,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最后,调查还关注了公交站点的便利程度。
结果显示,约40%的受访者认为公交车站点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乘客在换乘或转乘时存在不便。
对此,建议相关部门重新规划公交车站点的布局,合理设置出口和候车亭,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公交调查,我们了解到市民对公交出行存在不满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
公交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公交服务对于市民的日常出行至关重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市民的诉求,加以改进和完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交出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的调查目的及意义
1、调查的目的
(1)学会调查的方法;
(2)了解公交客流在线路、时间、方向和断面上的客流变化和动态分布情况;
(3)搜集延误的时间;
(4)了解影响延误的因素,如港湾等;
(5)掌握停站时间、上下车人数的关系;
(6)全面掌握完整的客流动态资料,有效组织营运生产活动,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2、调查的意义
公交运营信息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业务的基础,而调查技术可为公交信息的获得与处理提供支撑和保障。
通过调查,掌握客流变化的动态规律和特点,为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改进调度措施,充分发挥车辆的运营效能,提供重要信息和决策依据,制定公共交通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适应城市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乘客需求等。
二、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的调查时间及线路
1、调查时间
(1)时间
4月15日(星期五),4月17日(星期日)
(2)选择原因
在时间上我们选择了一个工作日和一个非工作日,工作日会有早晚高峰,非工作日会有居民出行高峰,这样选择调查时间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公交客流
量在各个时期的变化,编制不同的行车时刻表。
2、调查线路
(1)线路
6路公交
(2)运行路线
上行:启新街→春光街→菜市街→博爱街→上台子→实验中学→赵家沟→疾控中心→干休所→模珠街→黄金街→长江路→试验试航接待站→世达嘉府→友谊公园→火车站→解放桥→胜利塔→同鑫街→列宁街(20站)
下行:列宁街→同鑫街→胜利塔→解放桥→火车站→友谊公园→世达嘉府→试验试航接待站→长江路→黄金街→模珠街→干休所→疾控中心→赵家沟→实验中学→上台子→博爱街→菜市街→春光街→启新街(20站)
三、调查方法
1、客流调查方法
(1)问询调查法(驻站问询法、随车问询法)
(2)观测调查法(高断面观测法、随车观测法、驻站观测法)
(3)填表法
(4)凭证法
(5)记票法
2、本次调查方法
随车观测法
3、选择原因
随车观测法是在线路上的运行车辆中派专人记录沿途各站上下车乘客的数量以及留站人数,这种方法调查误差较小。
四、调查数据
公交跟车调查表(客流)
公交线路:6 _ 车牌:辽BL4928 调查日期:天气:晴调查人:陈悦
表公交跟车调查表(延误)
公交线路: 6 调查日期:4月17日天气:晴调查人:陈悦
表公交跟车调查表(延误)
公交线路: 6_ 调查日期:4月17日天气:晴调查人:陈悦
图上行客流量分布图
图下行客流量分布图
由图和图可以看出人数在首末站上下车人数较多,上行时其余站点都较为均衡,下行时在世达嘉府这站有明显的人数增加,这与这一站的位置有极大的关系,在这一站点所在区域有居民区,所以在这一站会有人数的突然增加。
图上行延误比例图
图下行延误比例图
由图和图可以看出每次延误所占总延误时间的比例,而且上下行的延误路段大部分不相同,延误主要是由红灯和堵车造成的,尤其在黄金街——长江路这一路段,这与此路段的街道宽度、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
其余路段大部分造成延误的原因是红灯。
图上行停站时间图
图下行停站时间图
由图和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站的停站时间,影响停站时间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道路通行能力。
公交车所经过路段的断面数和交通需求将直接影响停站时间。
(2)车辆的配属性能。
车辆起步,加减速是影响停站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人为因素。
人们上下车的行动快慢、老人小孩的多少,是决定停站时间的关键因素。
五、总结
1、上下车人数与停站时间的关系
图上下车人数与停站时间关系图(上行)
图上下车人数与停站时间关系图(下行)
由图和图可以看出上下车与停站时间的关系基本呈线性,随着上下车人数的增加,停站时间就会增加,其中也有一些特例,如上下车人数多但是停站时间少或者反之,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如站点乘客数目
较多时,使得上车时间大大增加;乘客携带大宗行李,减慢了上车时间;车上有老弱病残也会影响停站时间。
2、延误的影响因素
公交车在站点的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和非固定延误两大类。
固定延误是由信号灯和固定设施(如港湾式停靠站的驶入、驶出部分)引起的延误,非固定延误则是除了固定延误以外的其它延误。
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乘客。
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客流量明显增大,使得公交上下客时间变长。
另外,乘客的素质也对延误有一定影响。
(2)驾驶员。
包括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反应速度等。
一般来说,公交车在减速和加速过程中的运行完全取决于驾驶员的反应和判断。
因此驾驶员因素对延误起着关键性作用。
(3)公交车。
它的体型较大,占用的道路空间多,不如小汽车灵活。
这就造成很多情况下在交通流中形成的大间隙很难由超车来填补,无法完全避免道路空间的低效使用,造成行驶过程中不必要的延误。
(4)公交排队。
是指车辆在停靠时候车由于前车的阻挡不能尽快离站,在公交车站形成排队现象,这与公交停靠站线路数有很大关系。
(5)交叉口。
公交车所经过路段的等级、车道数、通行能力和交通需求将直接影响车辆经过该道路时的行驶速度,特别是在交叉口密集的路段,交叉口的信号相位、绿灯时间分配和信号灯长度均影响车辆运行。
在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明显增大,车辆往往要经过二次甚至更多次绿灯才能通,过交叉路口,使得延误时间大大增加。
(6)其他因素
①公交停靠站的形式、位置,尺寸。
过近的公交站点就会造成公交车频繁停车,使得延误时间增长,反之就会造成一个站点有过多的乘客需要上下车,而且对公交的换乘也有很大的不便。
另外,公交站点的形式对公交延误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公交站点的形式有两种。
直线式在道路交通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公交车辆停靠、上下客以及与社会车辆协调发展的需求。
港湾式公交站点对主线道路通
行效率影响较小,公交服务水平也能够得到相应提高。
②公交车停靠组织方式。
车流较大的停靠站,车辆在进出站时相互干扰严重,车辆停靠方式对进出站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大量进站车辆在站点内二次或多次停靠,导致公交进出站秩序混乱、延误增加。
观察发现,候车乘客过于分散的现象在公交站点普遍存在,这是造成车辆进出站停靠方式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公交调查我学会了调查的方法,了解公交客流在线路、时间、方向和断面上的客流变化和动态分布情况,也了解影响延误的因素,掌握停站时间、上下车人数的关系。
6路公交车在工作日与非工作日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出行情况,但由于老人及携带生鲜物品的旅客较多,导致了部分上下车时间的延误;不过我所乘坐的6路公交上下行过程中基本没有堵车现象发生。
这次随车调查丰富了我的社会调查技巧也教会了我许多实践的技能,同时也感谢吴老师陪我们随行等车,今后,做任何事情我都要用仔细谨慎的态度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