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景观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笔者根据多年公园管理经验,筛选出几种地被植物混种,观察它们的性状表现,挑选适于管理的组合在多个区域推广使用,来解决公园地被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减少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浪费。

一、地被植物概述(一)概念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而言,其中包括草本、低矮匍匐性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它们的特点是繁殖栽培容易,养护管理粗放,适应能力较强,植物体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地表面,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地被植物有些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场地栽培,有些适宜在土坡处栽培,有些适合栽植在乔木林下。

(二)混种概念这里的地被植物混种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将两种地被的种子或幼苗插空或隔行种下,各品种均能保持自己的形态特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良性生长,完成生理周期。

现尝试采用两种草本混种,草本与木本混种的方法进行种植试验,为公园不良的土壤、环境条件筛选适合种植的植物。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郑州市绿文广场管理中心 王会娟株高、穗长、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总体最高,该处理每公顷产量较T1、T2、T4、T5处理分别高出61%、8%、6%、2%。

(三)配方肥处理节本增效表现情况表5显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配方肥处理(T3、T4、T5)均具有增产节支效益,其中,T3处理增产效益最高,且其节本增效最为显著,T4处理节本效益最高,总体上,T3处理节本增效最为显著。

三、结论(一)试验结果显示,不施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最低,说明不施肥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常规施肥处理次生根数量、根干重较低,说明常规施肥条件下,氮、磷、钾配比不尽合理。

实验结果还显示,配方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优于不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这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二)作物地下部与地上部存在相关性,良好的根系对地上部生长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作物最终的产量。

千屈菜科

千屈菜科

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Pers.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平滑,小枝 圆柱 形 。 单叶 , 革质 , 椭圆 形至卵状 椭 圆 形 , 长 10 ~ 25cm。花大淡红色或紫色,花萼有棱12条,6裂;花瓣6, 有短爪;圆锥花序顶生。花期5~7月。 分布:原产东南亚地区。我国华南有栽培。 习性:喜温暖气候,很不耐寒。 用途:花大美丽,栽培供观赏,是一种美丽的庭园观赏树 木。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科的特征
形态特征:草本或木本。单叶对生,全缘,有托叶。花两性, 整齐或两侧对称,成总状、圆锥或聚伞花序;花萼4~8裂, 裂片间有附属体,花萼宿存;花瓣与花萼同数或无;雄蕊4 至多数,生于萼筒上;子房上位,2~6室。蒴果;种子多数, 无胚乳。
分布:约25属,5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 国有11属,约47种,南北都有分布。 习性:喜光,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于肥 沃的中性壤土中最好,耐干旱怕水涝。耐修剪,易整形,寿 命长,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 应用:树枝优美,花色艳丽,花期长,是夏季园林的优良花 木。最适宜种在庭院及建筑物前,也可孤植,丛植于草坪、 林缘,还可以盆栽观赏或制作桩景。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Pers. 大花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紫薇为小乔木,有时呈灌 木状;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 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光滑 无毛或沿主脉上有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萼6浅裂,裂片卵 形,外面平滑;花瓣6,红色或粉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 基部有长爪;雄蕊36~42,外侧6枚花丝较长;子房6室。蒴 果椭圆状球形。种子有翅。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作者:郭延荣朱为德孙晓妮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0期摘要千屈菜作为喜湿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

该文阐述了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从繁殖、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千屈菜;特征特性;培育技术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115-01千屈菜原产欧洲和亚洲暖温带,分布于亚洲东北部、欧洲、非洲北部、北美洲、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区,我国南北许多省市均有野生且广泛栽培。

近年来,“海绵城市”作为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方法,为降低城市内涝频率、缓解水资源缺乏、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喜水湿性植物千屈菜运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起到涵养水源、净化土壤、修复栖息地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对其特征特性及培育技术进行研究。

1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千屈菜又名水枝柳、水枝锦、水柳、对叶莲,为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宿根草本植物。

千屈菜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株高35~120 cm,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地上茎通常四棱形。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4~6 cm,宽8~15 mm,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叶全缘,无柄。

花组成小聚伞花序,簇生,花梗及总梗较短,花枝整体形态为顶生长穗状花序,花期6—10月,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 mm;萼筒长5~8 mm,有纵棱12条,稍被粗毛,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针状,直立,长1.5~2.0 mm,花瓣6,红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长7~8 mm,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皱缩;雄蕊12,6长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长短不一。

蒴果扁圆形[1]。

千屈菜抗性强,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喜阳光,喜水湿,易生长在沼泽地、浅水、水旁湿地及河边沟边等湿润环境中,生长过程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淡水与陆地均能生长,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植株长势强壮,花色艳丽。

千屈菜应用的研究

千屈菜应用的研究

千屈菜应用的研究摘要:千屈菜在银川地区进行栽植,具有花型美丽,花期长,生长旺盛和观赏期相对较长等优点,并且耐盐碱。

管护技术要点:千屈菜不论湿生还是旱生在银川地区生长状态都非常好,生命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管理也十分粗放,但要选择温暖、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千屈菜耐盐碱应用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Lytbraceae area in yinchuan plant, with beautiful pattern, florescence long, the vigorous growth and ornamental period relatively long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alkali.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key points: lytbraceae wet survive no matter they areborn in yinchuan drought in all very good growth state, extremely strong vitality, soil requirements to lax, the management also is very extensive, but to choose warm, sufficient sunlight, ventilated good environment.Key Words: lytbraceae alkali applications1应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银川市位于西北半干旱荒漠气候带,无霜期短、干旱少雨、冬季气候严寒,已成为制约我区观花地被植物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市对于一些大面积自然林带、道路、水道景观则更需要有一些自然生长且长效性观赏的观花地被植物,特别是耐旱、耐寒、耐盐碱、花期长的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的目的。

紫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紫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紫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紫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在此,给朋友们讲一讲。

紫薇又名百日红、海棠树、痒痒树,原产中国,属千屈菜科紫薇属。

据史书记载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花乔木,且花期较长,花色艳丽。

紫薇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常植于建筑物、院落内、池畔、河边、草坪四周及公园小径两侧;现广泛用于行道树、城市道路的花带内,或用作盆景制作。

一、生态习性紫薇在我国华南、华中、华东、西南及华北等地都有栽培。

紫薇性强健,易于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栽种于深厚肥沃的水质土壤中,生长最好;喜阳光充足而温和的气候,较耐寒、耐旱,但怕涝,萌蘖力强。

紫薇对有害气体的吸收力强,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每叶片吸收硫10g,并且生长良好,还具有吸滞粉尘的能力,每1㎡叶片可吸滞粉尘4.2g。

二、水肥管理在整个生长季度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春旱时15d左右浇1次水;秋季开花期不宜浇水太多,一般25d左右浇水1次;入冬季节浇足防冻水;紫薇施肥一般在冬季或早春,每株可施10~15kg腐熟的人粪尿或2~4kg有机肥,5~6月份施少量的无机肥。

而对于小苗生长季节应施以氮肥、复合肥,以加速苗木生长。

三、整形修剪紫薇的整形修剪以休眠季节为主,生长季节为辅,根据不同园林环境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

(1)自然开心形在紫薇出圃前,可选留3~5个大枝作为主枝,以后在主枝上选留角度不同、长势均衡的分枝1~2个作为侧枝。

每年修剪时要选角度较大的上部枝条作为延长枝,并进行适当短截。

这种树形通透性好,可以立体开花。

(2)主干分层形这种树形需要明显的主干和主枝,主干分层形,主枝均匀地分布在主干上。

一般4个左右主枝,主枝上再留2个左右的侧枝。

这种树形,适宜于庭院栽培和孤树植。

(3)控制花期修剪要让紫薇在“十一”怒放,可在8月上旬将处于盛花期的紫薇新梢短截,剪去全部花枝约1/3的梢端枝叶。

此后,加强水肥管理,施肥2~3次,约30d后即可于新梢上再次形成花芽。

紫薇栽培技术

紫薇栽培技术

紫薇栽培技术紫薇〔Lager stroenia inaica〕为千屈菜科落叶小乔林,又名百日红,痒痒花。

分布于华东、华中与西南。

现全国各省和自治区都在栽培。

一、植物形态植株高可达7米。

枝条光滑,幼枝具4棱。

叶对生或近于对生,上部的叶互生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7厘米,宽1-4厘米。

圆锥状苍序顶生,长4~20厘米,花期6~10月。

紫薇常见的栽培变种有:○1银紫薇花白色。

○2翠薇花淡紫色,生长势较弱,已被种植户拒栽培。

○3现在各地栽培的是红薇花桃红色。

二、景观用途紫薇树光洁,树枝优美,花色艳丽,花期长达百日,特别是在盛夏高温季节,紫薇柔枝碧叶,红色满树,如火如茶,烂漫娇艳,有着相当高的欣赏价值,常被栽植于建筑物前,池畔、河边、院落、草坪四周及公园中的小径两旁。

三、环保用途紫薇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害气体和吸滞粉尘的作用,特别是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据测定每千克紫薇干叶能吸收10克左右的硫而保持生长发育良好,在距污染源200-250米处,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滞粉尘4.42克,因此可将紫薇作为大气污染地区的绿化种树。

紫薇能产生挥发性油类,对白喉菌、痢疾菌等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四、生态习性紫薇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略耐旱、耐阴,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均可露地栽植,不耐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土壤生长良好。

五、栽培技术〔一〕繁殖方法以种子播种为主,亦可扦插、压条或分株。

1、种子繁殖冬季收成熟种子,翠年3月份条播于沙质壤土内,保持湿润并遮荫、很快就可以出苗,生长强健者,当年就可开花。

2、扦插繁殖多在春季3月份结合剪枝进展。

选取生长强健的当年生枝条,截成15厘米左右长的小段,将2/3插入苗床中,保持湿润,成活后移栽到花盆或苗圃中培养,成苗后再行定植。

〔二〕栽培管理1、栽植移栽应在秋季和春季进展,起苗时要尽量少伤根,栽植穴施腐熟堆肥。

栽时将苗木放在穴中,填入细土踩实,然后浇水,并培土。

一品红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一品红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一品红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简介一品红,学名为千屈菜,是常见的花卉之一,植物学名为Anthurium andraeanum,属于天南星科、花卉多年生性质草本或者半灌木,其因花小、色丽、形华而被广泛栽培。

一品红的不同颜色和造型的花朵,巧妙的肉质苞片和翘起来的花茎,给人以美的质感和艺术享受。

栽培技术温度一品红生长的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时15 – 25摄氏度。

夏季中午对补充水分和湿度有好处。

温度过高和过低会影响一品红的生长和鲜艳度。

高温下,花骨朵的生长可能会迟缓;低温下可能会导致鲜花颜色变淡或者花期提早了。

光照一品红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适应半阴的环境,绿色的叶子和花也可以在中光强下享受生长,若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光线下,会使绿色叶子出现斑点或枯萎,花的颜色和质地也会受到损害。

水分一品红根系包括叶子和花朵。

不要让水滞留,导致烂根。

适宜的土壤水分应为湿润,在过监测土壤湿度之前着水的土壤已经开始干燥,它需要施肥和加水。

施肥肥料应该提供充足的养分,如氮、磷、钾,以促进一品红的生长。

施肥时间一般每月或者6周一次,使用具有适度含量的肥料,肥料应均匀施到土壤表面,再用清水冲洗,以避免叶片和根部发生化学烧伤。

管理确保每个一品红都有足够的空间,并保持安静环境。

定期检查一品红的叶片、花朵和根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去除枯叶、清洁它们的树皮、防止虫害。

繁殖一品红可以通过种子、分株和插条进行繁殖。

种子通常很难获得,而育苗成本较高。

分株繁殖方法较为简单,只需将具有根条和健康叶子的侧枝分离并种在适宜土壤中。

插条繁殖虽然繁琐,但它们长势迅速,可以通过在泥晶度较高的湿度环境下进行。

应用装饰和商业一品红易于种植,但富有市场活力,因此很受欢迎。

它们被花店常常用作花束或装饰。

一品红的花茎和苞片都是坚固的,长期保持色泽,应用于婚礼、庆典、活动和细节装饰。

居家一品红不仅适用于商业场所,还很适合在家中栽培。

它们适合放在客厅、餐厅和卧室的角落里,为室内增添气质,真正体现家具的美丽效果,给室内的人们带来舒适的小气候。

千屈菜的栽培要点

千屈菜的栽培要点

千屈菜的栽培要点
千屈菜的栽培难度较低,其生命力顽强,现在常被露地栽培或盆栽,是很好的观赏植物。

千屈菜喜欢通风良好的环境,盆栽可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无底洞花盆。

千屈菜
如要做成微型盆栽盆径可选20厘米左右,生长期不断打顶促使其矮化分蘖。

生长期盆内保持有水。

露地栽培按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选择浅水区和湿地种植,株行距30×30厘米。

生长期要及时拔除杂草,保持水面清洁。

为增强通风剪除部分过密过弱枝,及时剪除开败的花穗,促进新花穗萌发。

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一般没有病虫害,在过于密植通风不畅时会有红蜘蛛危害,可用一般杀虫剂防除。

冬季上冻前盆栽千屈菜要剪除枯枝,盆内保持湿润。

露地栽培不用保护可自然越冬。

一般2~3年要分栽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屈菜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景观效果研究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Linn.)是一类良好的草花,它的植丛规整俊秀、素雅,景观里可以池塘里作为花境。

千屈菜的生命力非常强,耐寒、耐贫瘠,有着很好的推广运用远景,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加速培养,配合景观改造配置的要求,展开各式各样形式千屈菜培养实验,以最高的效率供给大批需求。

采取迥异的种植方式将嫩枝扦插成团的千屈菜开展栽培实验,寻求最好的种植渠道,探寻效率佳、景观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繁育方法。

本试验为不同部位的千屈菜根据试验设计在不同灌水周期、不同的生长条件和不同的施肥条件下观测千屈菜的生长状态。

采取观测千屈菜生长的生物量指标的方式,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适宜千屈菜生长为最佳景观效果的最优栽培前提,为千屈菜在内蒙区域的景观效益种植推广供给。

这次试验的的研究方法设计为9个区域开展,并且重复一次,具体安排的因素分别为:植株部位为全株、半株、留两叶,灌水周期的三个水平为3天、7天、14天,种植条件为覆膜、搭弓棚、裸地,追肥种类为不追肥、尿素、复合肥。

重点研究在不同栽培条件中千屈菜的成活率以及植株苗高增量、分枝数增量、叶片数增量等,以此选出适宜及不适宜其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景观效益最优组合。

定期观测千屈菜的生长指标,如成活率、苗高、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开花数量、开花高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重量。

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在覆膜情况下,以3天为灌水周期,追复合肥的留两叶千屈菜苗高长势最好;在弓棚情况下,以3天为灌水周期,追尿素的半株千屈菜苗高长势最好;在裸地上,以14天为灌输周期,追尿素的留两叶千屈菜苗高长势最好。

综合分析,在覆膜情况下,以3天为灌水周期,追复合肥的留两叶千屈菜为全部千屈菜植株中苗高长势最好的。

(2)全株千屈菜在以14天为灌水周期,地面搭弓棚,追复合肥的情况下,开花高度增量最高;半株千屈菜在以3天为灌水周期,地面覆膜,追复合肥的情况下,开花高度增量最高;留两叶千屈菜在以7天为灌水周期,地面不处理,追复合肥的情况下,开花高度增量最高。

(3)本次正交实验的最佳组合是A1B1C3D3也就是在千屈菜是全株,灌水周期为3天,种植条件为塑膜覆膜时,追复合肥时,千屈菜存活率、苗高、生长情况、开花效果等达到最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