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云南省地方教材教案《全册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云南省地方教材教案

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备课本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备课教师:张俊备课时间:2015.9-2015.12一、旅游资源大省【教学目标】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学难点】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二、滇中风景名胜1、闻名遐迩的“三林”【教学目标】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2)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三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第2课:打败江西两只“羊”新授课课时第课时学习红课型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红色歌谣。
培养学生不教学难点怕吃苦的品格。
课件教学准备电化手段多媒体导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红色歌曲“打败江西两只羊”2.同学们,你们你们知道歌曲中的“羊”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打败江西两只羊”。
二、讲授新课1、讲解打败江西两只“羊”背后的历史故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4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
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
2、观看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等红军革命旧址图片。
该地现存有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朱德亲笔题词)、望月亭(歌曲“十送红军”原唱地)、秋溪乡党支部旧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
3、学唱歌曲“打败江西两只羊”。
4、讨论学习红军优良革命传统,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三、活动场1、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红军游击战的故事。
2、分组讨论,选代表讲讲革命时期红军故事。
3、小结:通过学习红色歌谣,了解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2011年10月,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昌举办,运动会主题是“迎接共和国体育回故乡”,你们知道这里所指共和国的故乡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大会歌”二、讲授新课1、学唱歌曲“运动大会歌”。
运动大会开幕了,同志们来比赛,锻炼我们的身体,努力去杀敌。
紧张斗争的精神,拥护工农政权,鲜红的旗帜展开,创造人民共和国学生讨论,通过学习这首红歌,了解运动大会的目的:检阅自己的力量,向敌人作总示威。
2、说一说运动会的故事,讲一讲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
学生举手发言,老师进行总结3、知识窗:讲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精神,号召学习红军的优良作风。
小学三年级[上册]云南省地方教材教(学)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云南省地方教材教(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4fbe19d0975f46527d3e1e5.png)
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备课本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旅游资源大省【教学目标】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学难点】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二、滇中风景名胜1、闻名遐迩的“三林”【教学目标】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2)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2、滇池风景区1、认识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2、知道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滇池周围风景区短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云南小学三年级地方上册教案《全册

学校:小年级:三年级科目:地方姓名:学年上学期三年级地方教学计划全册教材简要分析大纲或课标对全册教育教学的要求学期的教学重点及难点1、了解云南省内的风景名胜。
2、体会家乡云南的风土人情,在情感上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家乡。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教学研究专题名称研究时间成果形式教学内容及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计划课时(节)新授课复习实践检查合计实际课时1 8.30~9.5 旅游资源大省 1 12 9.6~9.12 闻名遐迩的“三林” 1 13 9.13~9.19 滇池风景区 1 14 9.20~9.26 古刹名寺 1 15 9.27~10.3 世界园艺博览园 1 16 10.4~10.10 抚仙湖和星云湖 1 17 10.11~10.17 历史悠久的古城 1 18 10.18~10.24 佛教圣地 1 19 10.25~10.31 秘境香格里拉 1 110 11.1~11.7 历史文化名城腾冲 1 111 11.8~11.14 沧源崖画 1 112 11.15~11.21 美丽的西双版纳 1 113 11.22~11.28 一地连三国的普洱 1 114 11.29~12.5 旖旎的滇东南风景 1 115 12.6~12.12 文化名城建水 1 116 12.13~12.19 “五尺道” 1 117 12.20~12.26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1 118 12.27~1.2 历史文化名城威信 1 119 1.3~1.9 学习成绩评定 1 120 1.10~1.16 期末考试 1 121 1.17~1.23查阅记录内容日期查阅人简短评语定性评估签名教学计划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教学进度安排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备课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备课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教学总结教研组长教务主任课时教案(总第课时)一、旅游资源大省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小学三年级地方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上册教案1、旅游资源大省教学目标和要求:1、认识云南省的地理环境与资源。
2、培养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云南地理特点介绍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的云南旅游风景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
云南简称“滇”。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她确实离天很近。
300万年前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一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
“岭峦涌作千倾海,峰簇栽成万仞葱”。
从海拔仅76米的镇南河口溯向高达6,740米的德钦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是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
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二、云南的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有高等植物15,000多种,动物250多种类,鸟类总数达766种,“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名成了云南的代称。
三、云南的文化在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的怀抱中,聚居着26个民族,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能歌善舞、朴实热情。
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云南的旅游资源从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学导案

个人收集整理-ZQ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案学校:芒市镇信通小学教师:俸智勇年月日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案第课时旅游资源大省【教学目标】、认识全省地景区划分情况.、认识我省景区地级别分布情况.【教学重点】云南省地景区划分情况.【教学难点】我省景区地级别分布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地美丽风景. 、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全省地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三、教师小结第课时闻名遐迩地“三林”【教学目标】、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地特点.、知道“三林”所在地地理位置.【教学重点】“三林”所在地地理位置.【教学难点】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地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滇池风景区、九乡风景区【教学目标】、认识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地特点.、知道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所在地地理位置.【教学重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所在地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地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滇池周围风景区短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说说滇池为什么被誉为“高原明珠”?它地周围有哪些著名地风景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大观楼在什么地方?“天下第一长联”是指什么?谁写地?()云南民族村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西山森林公园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景点?()乡风景区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景点?、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古刹名寺【教学目标】、认识云南各寺所在地地理位置.、知道云南各寺地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地位.【教学重点】云南各寺地历史文化价值.【教学难点】云南各寺地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地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到过昆明地哪些地方?给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地景点.、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圆通寺地原名叫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筇竹寺建于那一年?它有什么特点?()金殿公园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特点?、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世界园艺博览园、抚仙湖和星云湖【教学目标】、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意义.、让学生了解知道抚仙湖和星云湖特征.【教学重点】第课时世界园艺博览园、抚仙湖和星云湖【教学目标】认识世界园艺博览园.知道抚仙湖和星云湖地特征【教学难点】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地吉祥物,介绍此会地盛况.、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观看昆明园艺博览会举办盛况短片,你有什么感受?()抚仙湖有什么特点?它地特产是什么?()星云湖地特征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说一说“界鱼石”地故事.第课时历史悠久地古城【教学目标】、认识滇西北地三个古城——大理、丽江、巍山地建筑特点.、让学生了解古城历史.【教学重点】大理、丽江、巍山地建筑特点.【教学难点】大理、丽江、巍山地历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城?、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云南游那三个古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地建筑特点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地地方?、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佛教圣地【教学目标】、认识滇西北地佛教圣地——宾川鸡足山、崇圣寺三塔、噶丹松赞林寺.、知道云南省有哪些佛教圣地,了解其艺术价值.【教学重点】云南省佛教圣地地位置及其艺术价值.【教学难点】云南佛教圣地地艺术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云南有哪些佛教圣地?它们都在哪里?()佛教圣地各有什么艺术价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秘境香格里拉【教学目标】、知道香格里拉有哪些著名景点.、了解这些景点地神秘现象.【教学重点】知道香格里拉有哪些著名景点.【教学难点】了解这些景点地神秘现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云南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香格里拉在哪里.、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教师讲述香格里拉地来历及相关资料.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著名景点?、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课文介绍了哪五个景点?()这些景点它们都在哪里?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三江并流、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三江并流”.、知道滇西有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及其地理位置.、了解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地特点.【教学重点】知道滇西有哪些著名景点及其地理位置.【教学难点】了解这些景点地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三江并流”、火山喷发图片,让学生观看.、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著名景点?、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三江并流”指地是什么?被誉为什么?()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腾冲和沧源?()它们都在哪些特征?、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美丽地西双版纳【教学目标】、知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了解西双版纳有哪些珍贵地植物.【教学重点】知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教学难点】西双版纳有哪些珍贵地植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播放儿童歌曲《金孔雀》,让学生聆听后说说歌曲中所描述地地方.、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读通顺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些什么?、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课文介绍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独树是怎样成林地?()勐仑植物园里都有哪些珍贵地热带植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有哪些珍贵地植物.第课时一地连三国地普洱【教学目标】、一地连三国——普洱地秘密及其景点.、知道北回归线标志园和有关北回归线地知识.【教学重点】认识普洱地秘密及其景点.【教学难点】认识北回归线地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些什么?、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普洱市地地理位置. 一地连三国是指什么?()普洱有什么著名景点?()北回归线标志园()怎样捕捉北回归线地身影?、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旖旎地滇东南风光、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教学目标】、知道滇东南哪些著名风景名胜.、了解文化名城建水地历史文化底蕴.【教学重点】知道滇东南哪些著名风景名胜.【教学难点】了解文化名城建水地历史文化底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点?、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课文介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燕子洞最令人叫绝地活动是什么?()世外桃源指地是什么地方?、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第课时五尺道、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威信【教学目标】、知道滇东北有哪些著名地景点.、了解文扎西会议地会址和重要历史意义.【教学重点】知道滇东北有哪些著名地景点.【教学难点】了解文扎西会议地会址和重要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点?、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课文介了滇东北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扎西会议地会址在什么地方?它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三、教师小结。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案解析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案学校:芒市镇信通小学教师:俸智勇2016年9月1日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案第1课时旅游资源大省【教学目标】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学难点】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闻名遐迩的“三林”【教学目标】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2)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滇池风景区、九乡风景区【教学目标】1、认识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的特点。
2、知道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乡风景区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云南省地方教材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备课本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备课教师:张俊备课时间:2015.9-2015.12一、旅游资源大省【教案目标】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案重点】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案难点】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二、滇中风景名胜1、闻名遐迩的“三林”【教案目标】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案重点】“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案难点】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2)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2、滇池风景区【教案目标】1、认识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2、知道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案重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案难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滇池周围风景区短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备课本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旅游资源大省【教学目标】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学难点】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二、滇中风景名胜1、闻名遐迩的“三林”【教学目标】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石林”“土林”“彩色沙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2)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2、滇池风景区1、认识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2、知道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滇池周围风景区短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说说滇池为什么被誉为“高原明珠”?它的周围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区?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大观楼在什么地方?“天下第一长联”是指什么?谁写的?(2)云南民族村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3)西山森林公园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景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3、古刹名寺1、认识云南各寺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云南各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地位。
【教学重点】云南各寺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云南各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地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让学生说一说到过昆明的哪些地方?给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景点。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圆通寺的原名叫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2)筇竹寺建于那一年?它有什么特点?(3)金殿公园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4、世界园艺博览园、抚仙湖和星云湖1、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意义。
2、让学生了解知道抚仙湖和星云湖特征。
【教学重点】世博园、抚仙湖和星云湖特征。
【教学难点】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介绍此会的盛况。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观看昆明园艺博览会举办盛况短片,你有什么感受?(2)抚仙湖有什么特点?它的特产是什么?(3)星云湖的特征是什么?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说一说“界鱼石”的故事。
三、滇西北风景名胜1、历史悠久的古城【教学目标】1、认识滇西北的三个古城——大理、丽江、巍山的建筑特点。
2、让学生了解古城历史。
【教学重点】大理、丽江、巍山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大理、丽江、巍山的历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城?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游那三个古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建筑特点是什么?(2)它们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2、佛教圣地1、认识滇西北的佛教圣地——宾川鸡足山、崇圣寺三塔、噶丹松赞林寺。
2、知道云南省有哪些佛教圣地,了解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云南省佛教圣地的位置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云南佛教圣地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有哪些佛教圣地?它们都在哪里?(2)佛教圣地各有什么艺术价值?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3、秘境香格里拉1、知道香格里拉有哪些著名景点。
2、了解这些景点的神秘现象。
【教学重点】知道香格里拉有哪些著名景点。
【教学难点】了解这些景点的神秘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云南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香格里拉在哪里。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3、教师讲述香格里拉的来历及相关资料。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著名景点?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介绍了哪五个景点?(2)这些景点它们都在哪里?各有什么特征?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四、滇西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教学目标】1、知道滇西有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及其地理位置。
2、了解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滇西有哪些著名景点及其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了解这些景点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喷发图片,让学生观看。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著名景点?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腾冲和沧源?(2)它们都在哪些特征?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五、滇西南风景名胜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知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
2、了解西双版纳有哪些珍贵的植物。
【教学重点】知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
【教学难点】西双版纳有哪些珍贵的植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播放儿童歌曲《金孔雀》,让学生聆听后说说歌曲中所描述的地方。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顺课文内容。
知道课文介绍了些什么?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介绍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独树是怎样成林的?(2)勐仑植物园里都有哪些珍贵的热带植物?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有哪些珍贵的植物。
2、一地连三国的普洱【教学目标】1、一地连三国——普洱的秘密及其景点。
2、知道北回归线标志园和有关北回归线的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普洱的秘密及其景点。
【教学难点】认识北回归线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些什么?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普洱市的地理位置。
一地连三国是指什么?(2)普洱有什么著名景点?(3)北回归线标志园(4)怎样捕捉北回归线的身影?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六、滇东南风景名胜旖旎的滇东南风光、文化名城建水【教学目标】1、知道滇东南哪些著名风景名胜。
2、了解文化名城建水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知道滇东南哪些著名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了解文化名城建水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点?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介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2)燕子洞最令人叫绝的活动是什么?(3)世外桃源指的是什么地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七、滇东北风景名胜五尺道、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威信【教学目标】1、知道滇东北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2、了解文扎西会议的会址和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知道滇东北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扎西会议的会址和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点?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介了滇东北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2)扎西会议的会址在什么地方?它具有什么历史意义?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