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起源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PPT课件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保 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
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 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红十字会。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索尔弗利诺之役
▪ 1859年6月24日,法国在拿 破仑三世的领导下联同撒丁 王国(即今意大利)与奥地 利在索尔弗利诺交战,结果 为奥地利战败。
▪ 此次战役维持仅十五小时, 其死亡人数却高达四万人。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伟人亨利·杜南
▪ 一八二八年五月八日,亨利·杜南 出生于日内瓦,是一名瑞士银行家 的儿子。
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独立
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 各国红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 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 约,但必须始终保持独立自 主,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 运动的原则行事。
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志愿服务
本运动是志愿救济 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 方式得到利益。
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 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 必须向所有人开放,必须在 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工作。
▪ 因他在工作时身穿一袭白袍,故别 人便称他为“白衣人”。
▪ 为纪念杜南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 的出生日期便被定为“世界红十字 日”。190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伟人亨利·杜南设临时医院
▪ 伤兵被丢弃在战场上,炮车和骑兵马 队从他们身体上无情压过,数千人因 为缺少包扎、药品和食物哀嚎死去。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红十字标志的使用
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 不得在标志上添加任何内容。用 在旗帜上的,红十字不得触及旗 帜的边缘;用在臂章上的,红十 字应当置于臂章的中间部位;用 在建筑物上的,红十字应当置于 建筑物顶部的明显位置。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什么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什么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国际红十字运动又称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三个部分组成。
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其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从事人道工作的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并称世界三大组织。
红十字会知识竞赛复习材料

红十字会知识竞赛复习材料一、红十字运动的起源1、一个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杜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运动,1901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2、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6.24)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名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
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6月25日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
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
杜南还发动邻近的卡斯蒂廖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3、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年11月出版)亨利﹒杜南先生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4、一个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他的重要建议,首先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的赞赏和支持。
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5人委员会”。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5、一个公约——日内瓦公约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简称红十字运动)自1863年在欧洲涎生,迄今已遍布世界179个国家和地区。
红十字运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运动,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为世界三大组织。
一个人: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年)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1901年,亨利.杜南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一场战争: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联军30多万人激战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
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受伤濒危之人被遗弃在战场。
一本书:亨利杜南先生亲眼目睹了伤病员的惨状,出于人道和良知,发动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战后,亨利杜南写下了《索尔弗利诺的回忆》。
在这本书中,他描述了战争的悲惨情景及想对伤员进行救援但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他在书中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五人委员会:亨利杜南的建议得到了日内瓦的4名知名的公民--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律师、杜福尔将军、阿皮亚医学博士和莫诺瓦医学博士的赞赏和支持。
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日内瓦五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日内瓦国际会议:1863年10月26日,伤兵委员会召集和主持召开了有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的36名代表参加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大会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采纳亨利杜南在书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并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
日内瓦公约:1864年8月8日-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
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红十字运动概论

中国红十字事业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 和历史沿革;百年来的人道工作;新时 期的工作内容。
一、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最早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
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
1904年2月(清光绪三十年),在我国东北旅顺口,日俄双方为争夺在 中国的特权,爆发了日俄战争,数十万中国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外国侨民都由本国红十字会出面,接运撒离战区。清政府派船接运中国 同胞,遭到俄国的拒绝。 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 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仅存在七天)。
基本原则是以亨利· 杜南在《索尔弗利 诺回忆录》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为基础, 随着运动的实践和发展逐步形成的。
一、基本原则的形成
1875
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5位委员之一 莫瓦尼埃提出了四项工作原则:
深谋远虑 休戚与共 集中统一 一视同仁
1921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修订章程,提出 四项基本原则:
公正 对政治、宗教、经济的独立 运动的普遍性 各成员的平等
二、基本原则的内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不加 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 的疾苦,不论这种疾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 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保障人 类的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 谊与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人道
公正
本运动不因国 籍、种族、宗教信 仰、阶级和政治见 解而有所歧视,仅 根据需要,努力减 轻人们的疾苦,优 先救济困难最紧迫 的人。
1946 1955
红十字会协会理事会批准了这四项原 则并增加了十三项原则,成为十七项原则。 吉恩· 匹克戴专著《红十字的原则》分 析和界定红十字运动应依循的各种准则,把十七项 原则分为两大类。
红十字知识

(2)YABC缩写介绍: “青少年是言行改善的推动者” (Youth as Agents of Behavioural Change, YABC)倡导由心出发,改变 态度,改善言行。
(3)YABC 希望通过青少年影响朋辈群体, 引领道德时尚,在社会上传播我们希望看 到的非暴力、 和平文化。以此为目标, YABC 专注于发展人们内省和人际交往的 技能,将思维方式和态度的 内在改变转化 为言行的改善。批判思维、摈弃偏见、合 作磋商、仲裁调解、应对挫折,这些都 是 基本技能。
一、红十字运动起源
一、红十字运动起源
一个人 红十字运动创始人
亨利· 杜南
1828.05.08 诞生于瑞士日内瓦
一、红十字运动起源
一场战争 索尔弗利诺战役
一、红十字运动起源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1862.11 (两项建议)
一本书
一、红十字运动起源
一部公约
• 《关于改善战地 陆军伤者境遇之 日内瓦公约》 • 日内瓦外交会议 • 1864.8
本运动不论国籍、种族、 宗教信仰、政治见解而 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 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 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 人。
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 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 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 也不参与涉及政治、种族、 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会是 本国政府人道工 作的助手并受本 国法律的制约, 但必须始终保持 独立,以便任何 时候都按本运动 的原则行事。 本运动是志愿救济运动, 绝不期待以任何形式得到 好处。
• “三献” • 动员无偿献血这是“一献”,红十字会参与组织动 员和宣传表彰工作。 “二献”就是造血干细胞捐 献,现在我们这个库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 库。 • 第三献就是人体器官捐献。动员人在去世后捐献自 己的遗体和器官,来帮助和挽救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红十字运动起源讲解

红十字运动起源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历史总是在偶然与必然的轮回中选择前进的方向。
红十字运动也不例外,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红十字运动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亨利〃杜南于1828年5月8日诞生于日内瓦。
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日内瓦很有声望;母亲温柔虔诚,乐善好施,十分注重对他的早期教育。
亨利〃杜南在年轻的时候就具备了善良慈悲的品格,他经常给穷人、病人及遭受其他痛苦的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他甚至到监狱里探视那些失去自由的人,给他们朗读圣经故事。
从18岁起,亨利〃杜南开始学习银行业务,几年后他就被外派到阿尔及利亚的一家银行任总经理。
正当亨利〃杜南在商业生涯上走向成功的时候,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
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地方,双方伤亡惨重。
因缺乏医疗救护,4万多死伤士兵被遗弃在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6月25日,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活动的亨利〃杜南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臵一边,投入战场救护。
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他发动当地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加歧视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他还为濒死的伤兵笔录下临终遗言,并帮助与他们的亲人联系。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
回到日内瓦以后,他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
书中字里行间,浸透和体现着他对残酷战争的无比憎恶,对死伤士兵和平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努力减轻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的崇高理想。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问世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可以从“五个一”来了解。
1、一个人——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瑞士人,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者。
每年的“5.8”世界红十字日,即以他的生日作为纪念日。
2、一场战争——索尔弗里诺战役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的一个村庄索尔弗里诺。
亨利•杜南路经此地,亲眼目睹了大量伤病人员因得不到医疗救护,而被遗弃在战场上。
于是他立即组织附近村民进行救护,并由此产生了设立中立性的伤兵救护组织的想法。
3、一本书——《索尔弗里诺回忆录》亨利•杜南从索尔弗里诺回到日内瓦后,深深地被当时的惨象所震惊。
为了唤醒世人的良知,他撰写了《索尔弗里诺回忆录》一书。
该书于1862年出版后,立即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亨利•杜南在书中提出两项著名的倡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这种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4、一个委员会——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亨利•杜南的倡议得到了日内瓦4位社会知名人士的支持,他们于1863年在日内瓦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五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5、一部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186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国际外交会议,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通过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起草的协议,这个协议即《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正式规定以白底红十字作为统一的从事战场救护的识别标志。
红十字运动的本质是“保护人的生命”。
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基本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工作目标;以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为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十字运动起源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途经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正赶上法国、撒丁国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的一场战役。
战场上尸横遍野,死伤者达四万多人。
杜南目睹了无助的伤兵在烈日下痛苦挣扎的惨状,无法就手旁观,于是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 就在这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发了。
战争结束后,亨利·杜南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在书中他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情景及想对伤员进行救援但又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
为此,他提出了导致两个历史性事件的著名主张:“在和平安定时期应该建立战时伤员救护团体”;“制订国际性的神圣协议”。
他建议在所有国家建立由受过训练的志愿者组成的以帮助照顾战时的伤员为目的的伤员救援协会。
杜南用热情和人道精神震憾了人们的心灵,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瑞士的日内瓦公共福利会选出了亨利·杜福尔将军、琼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师、路易·阿皮亚医学博士、狄奥德·莫诺瓦医学博士及亨利·杜南等五人组成筹备组。
1863年2月17日,委员们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由此“五人委员会”〔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的前身〕成立了。
1863年10月26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外交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表示对瑞士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
翌年8月8日至22日,又签订了《红十字公约》,且被各国相继承认。
公约中规定: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院及人员处中立地位,应受保护;应对伤病员不分敌友均给予救护。
至此,作为亨利·杜南理想中的救护团体“红十字会”和国际性协议“日内瓦公约”正式诞生了。
国际红十字运动,从1863年初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算起,迄今已136年,组织机构逐渐发展,现已遍及全球。
整个运动由三部分组成,即:1.全世界共176个(截至1999年底)获正式承认的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简称各国红会);2.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简称国际联合会);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简称国际委员会)。
这三大成员的职权所涉及的范围与事务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按照本运动的基本原,朝着同一目标,向同一方向前进的。
因此,这些机构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互有关联的整体性组织。
本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是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例会,把日内瓦公约各缔约国代表,已获承认的各国红十字会代表,以及国际委员会和国际联合会代表集合起来,讨论决定本运动进程的一些重大事项。
正是由于这个大会有日内瓦公约各缔约国政府代表出席并参与决策,这就赋予了本运动独一无二的特性和权力。
本运动的其他法定机构还有: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代表会议,红十字与红新月常设委员会。
另外,还在国际委员会下设中央寻人局。
现将这些机构及其职权分述于下: 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及其职权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是由亨利?杜南等5位日内瓦公民组成的“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
后来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瑞士籍人士担任。
由于它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者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四部日内瓦公约及两部附加议定书)的倡导者,以及它本身的业绩表现,它被授予多项国际任务和特权,而随着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发展,它被授予的国际任务和特权日益广泛。
今天的国际委员会已具有下列各种身份:▲执行日内瓦公约的代表; ▲红十字运动的创始者兼成员; ▲国际人道主义法及红十字基本原则的监护者; ▲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倡导者和宣传者; ▲国际人道主义服务的主动提供者; ▲应国际社会要求和委派承担人道主义活动的工作者。
上述各项职能使国际委员会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一种独特地位——国际法人身份,使它在履行职责时,可直接与各国政府打交道。
现行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修订的四部公约及1977年制订的两部附加议定书)赋予国际委员会一系列特权,最基本的有以下几项:▲从事救助受害者的人道活动,并向他们提供救济; ▲代表保护国行事; ▲切实保卫红十字与红新月标志; ▲救助战俘和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人员; ▲探视战俘及被关押或拘留的平民; ▲与中央查人局任务有关的工作; ▲保存人道主义工作合格人员的档案; ▲主动召集并参加定期修订1977年第一附加议定书附件一(识别章程)的工作。
▲在非国际性的武装冲突中,它具有主动开展人道主义工作的权力。
1986年10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25次红十字国际大会通过的《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又对国际委员会的职权作了如下的规定:(1)维护并传播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2)承认符合条件的新组建或改组的国家红十字会,并将此承认通知各国红十字会;(3)从事日内瓦公约赋予它的工作,受理据称违犯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指控;(4)在国际性的以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或内乱中以中立机构身份从事人道主义工作时,努力保证向遭受此类事件和其直接后果损害的军民提供保护和球济;(5)保障日内瓦公约规定的中央查人局的活动;(6)武装冲突之前,与各国红十字会合作,致力于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医疗器械的准备;(7)解释和传播适用于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主义法,并推动这类法律的发展;(8)执行红十字国际大会交付的任务。
总之,国际委员会从1863年诞生时的一个小小团体,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的一个行动组织,它的工作遍及世界各地。
它的工作对象是因武装冲突或因敌对者的行为而丧失保护的人:伤员、战俘、流离失所的平民和处于被占领状态下的平民。
它的行动基础和依据,是上述的各项法律和规则。
它的职责就是在享有权利的受害者和负有义务的国家之间充任中立的居间者,加强对战争受害者的保护。
它的这个中立性,是基于日内瓦公约和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特别是中立、公正、独立这三项原则);而不是像其成立初期那样因其诞生地是瑞士国的缘故。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在逐渐扩展,依据其业经普遍承认的倡议权,它可以向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所涵盖的局势提供服务,能够为大多数武装冲突的受害者采取人道主义行动。
国际委员会的人道主义行动,主要是下列三个方面:一是,救济和医疗援助。
针对现代武装冲突的性质以及给平民带来的必然影响,国际委员会逐渐加强救济和医疗援助工作,专门成立了救济处和医疗处,负责筹划、组织、管理和监督工作。
救济处的责任是与各国政府、各国红会以及联合国、欧共体委员会等国际组织进行协调,给受害者提供衣、食、居、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
医疗处的责任是解决治疗伤病员所需要的医务人员、药品和器材以及防止疫病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另外,还为在战争中受伤害而瘫痪或截肢者提供手术治疗、理疗、康复治疗,生产和装配假肢及其他装置。
二是,探视战俘及因安全原因被逮捕和拘留的人们。
国际委员会代表的这种探视,不过问被逮捕和被拘留的原因,仅仅是检查被拘留的物质与心理条件,如有必要分发救济品以及确保被拘留者能够同其家人通讯。
从1945年以来,国际委员会已在一百多个国家探视了五十多万被拘留者。
三是,查人转信。
在红十字组织和日内瓦公约诞生之前,要想了解落入敌方手中的武装部队成员的下落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1870年至1871年的法普战争中,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国际委员会说服交战双方向它提供了各自捕获的敌方伤员和俘虏的名单。
这些名单使国际委员会能够回答焦虑的亲属的询问并在战俘和亲属之间传递他们的信件。
这一突破就是国际委员会设立中央查人局的起源(中央查人局的工作情况详见本章第五部分——中央查人局)。
国际委员会组织机构的最高机关是大会,大会从瑞士公民中推选出国际委员会的委员(最多25名)。
国际委员会主席由委员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为4年,可连选连任。
设在日内瓦的总部约有650名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为瑞士籍。
此外,在世界各地开设50多个代表处,共有上千名代表。
在开展工作的那些国家还聘用了数千名当地雇员。
1997年国际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总数达到8400多名。
国际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于三个方面:日内瓦公约各缔约国、各国红十字会以及社会上各种捐赠、基金和遗产。
总部机关预算的一半由瑞士联邦政府提供。
行动预算是通过特别呼吁获,总数为总部机关预算的若干倍并且每年变化很大,这是因为国际委员会依据其使命而采取行动的种种局势在不断变化之故。
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其职权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是由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组成。
国际联合会以前名为“国际红十字会协会”,创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至1991年才改为现在的名称,创始人是美国红十字会的一位领导人亨利?戴维逊。
他创建这个组织的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大部分地区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经济凋蔽,疫病横行,大批一贫如洗的难民在欧洲大陆到处流浪。
当时没有几个国家设有卫生部,也没有能够组织大规模救济工作的真正的国际性机构。
有鉴于此,戴维逊乃于1919年召集一次国际医学大会。
倡议“把不同国家的红十字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国际联盟的组织,发起一个持久的和世界性的运动来提高卫生水平,防止疾病和减轻痛苦。
”戴维逊的倡议立即得到响应,国际红十字会协会就在这一年诞生了。
国际红十字会协会成立后,各国红十字会并未因此而解散,它们仍然保持其独立身份。
这样,国际红十字会协会就成为各国红会在国际间交往的体现,成为各国红十字会、以及红十字会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络和合作的桥梁。
各国红十字会和国际联合会之间的关系如同联合国各成员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一样。
1995年,国际联合会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属于国际非政府组织。
国际联合会总部最初设在法国巴黎,至1935年迁往日内瓦,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同在一个城市,两个组织的领导成员经常举行联席会议,协调彼此的工作。
根据协议,他们的基本分工是:在发生国际性或其他武装冲突时,国际委员会负责指导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的行动;在和平时期,国际联合会负责协调各国红会的工作。
国际联合会的职权是由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确定的,它的工作范围随着人类社会对人道需求的扩大而在不断扩展,总的目标是改善世界上最易受损害的人们的境遇。
它在实行这个目标时,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样坚持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歧视。
根据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和国际联合会本身章程规定,国际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和协助各国红会的发展,并协助各国红会在国际间的活动。
基本做法是:向各国红会提供顾问和设备,帮助培训工作人员及志愿工作者;提供各类资源帮助各国红会建立组织和加强组织;帮助各国红会提高管理能力,改进工作。
▲为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受害者提供援助并协调对他们的援助。
这是国际联合会的一项中心工作。
自从1923年在日本发生的一次大地震导致20万人死亡并造成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以来,国际联合会就一直在世界各地积极地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