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汉胜 集束跳线技术规范书
光缆技术规范书[1]
![光缆技术规范书[1]](https://img.taocdn.com/s3/m/d52c1c4852d380eb62946da5.png)
光缆技术要求1.1 光纤光缆的主要设计指标本工程选用缆内光纤符合ITU-T G.652D建议的光缆。
本工程光缆主要采用新建杆路、利旧杆路、新建管道、利旧管道、直埋光缆方式敷设。
设计使用普通型松套层绞式光缆、室外填充式A护套皱纹钢带聚乙烯保护套式光缆。
程式为GYTA-24B1、GYTA-48B1、GYTA53-24B1。
1.1.1缆内光纤1.1.1.1 G.652D光纤(1)模场直径9.2±0.4μm @1310nm(2)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1.0μm(3)模场同心度偏差:≤ 0.5μm(4)包层不圆度:小于0.7%(5)截止波长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70nmλc(在2光纤上测试)<1260nm(6)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在1285~1339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 dB/km。
在水(OH-吸收峰)处(1383±3nm)衰减最大值为0.36dB/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0.22 dB/km。
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的差值:不超过0.05d B/km。
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0.24dB/km。
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 和1550nm波长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应不大于(αmean+0.10 dB),α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7)弯曲衰减特性光纤(在1550nm和16250nm波长上)以37.5mm为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均小于0.05dB。
(8)色散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m2·km)。
Suntech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规范_1001[1].c
![Suntech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规范_1001[1].c](https://img.taocdn.com/s3/m/23d6fa80680203d8ce2f243f.png)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规范-1001.C1Suntech Power IT -Infrastructure 工作区子系统●开放式办公区采用屏风式家具,推荐采用上走线的方式,网络面板应安装在桌面上方,普通办公人员设置1网络1通信点位。
经理及以上办公人员点位设备2网络1电话点位。
屏风内网络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接线盒。
(下图为地面信息座示意,多用于会议室及公共区域)●综合布线工程中对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时,同时要考虑终端设备的用电需求。
每组信息插座附近宜配备220V电源三孔插座2套,为设备供电,其间距不小于10cm。
暗装信息插座(RJ45)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
且保护地线与零线严格分开。
如图所示。
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
●跳接软线要求(1)工作区连接信息插座和计算机间的跳接软线应小于 3 M。
(2)跳接软线需订购成品跳线。
水平子系统●强电与弱电电缆距离间隔要求(1)屏蔽的弱电电缆与电源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隔。
(2)可以用电源管道(金属或非金属)来分隔通信电缆与电源电缆。
(3)非屏蔽的弱电电缆最小距离电源电缆间隔为10cm。
(4)在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弱电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水平子系统桥架要求(1)水平子系统可以使用开放式梯型桥架(2)在生产车间环境存在强电磁干扰、附近安装有腐蚀型液体管道、靠近食堂等多鼠害的场所需要使用密封型槽式桥架(3)桥架出厂时需要喷涂为纯白色,便于认别弱电专用●水平子系统布线要求(1)尚德集团要求布线系统推行全程理线的布线方式。
以每12、24芯为单位对线缆进行捆扎。
(2)全程理线需要贯穿工作区、水平、垂直、管理全部子系统。
(3)线缆捆扎需要使用专用尼龙搭扣扎带,捆扎松紧度需要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4)天花板吊顶内敷设线缆方式(5)开放式办公室墙面线槽方式(用于人员较多、布局经常变化、无屏风家具的区域)垂直子系统-机柜系统● MDF 及信息点位密集的IDF 需要使用开放式机柜,以便于线缆的管理。
集束天线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集束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九月目录一总则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5)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5)四、集束天线的示意说明和投标方实际工程集束天线图片 (6)五、集束天线主要性能指标及要求 (6)六、供货及验收 (4)七、服务 (5)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6)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集束天线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一、总则1.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应答要求为“满足并优于”、“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人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并应答具体数值,同时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备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4.招标人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招标人。
5.本次招标仅限于室外基站用集束天线,不包括室内分布系统中所涉及的天线。
6.天线使用经验为本项目提供的集束天线类型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并通过竣工验收、同时必须是为一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集束天线类型。
2004-2005年(对中国移动)集束天线供货记录注:填报对中国移动各省(市)移动通信公司的集束天线供货记录。
2004-2005年(对其它电信运营商)集束天线供货记录表2注:只填报对中国联通的集束天线供货记录。
7.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8.采购清单集束天线按照内置天线的型号可分为以下类型:注:1.序号1-14项中每套集束天线应包含内置的3副天线、美化外罩、连接件、紧固件和天线抱杆。
2.序号15的电调便携式控制器(含雷电保护器)应能同时控制一个基站的三面天线,而且是能够多个基站通用的设备。
12芯束状跳线作业指导书.

4、端检一:
①、清洁端面: 我们端检所看的是125μ的裸纤的截 面经过研磨处理后的一个相对光洁, 规则的一个端面。而端检一的目的 就是把不符合端面标准的插芯挑选 出来重新研磨,符合端面标准的插 芯擦拭干净。 端检方法:首先将插芯垂直于无尘纸上, 从上至下写一字,长度不超过1CM。 在不同的地方擦拭3下左右再将插芯 放入400倍端检仪调节焦距直到端面 边沿清晰。如果有较难清洁的赃物, 请用酒精清洁之后再擦拭端面进行 检测。 注意事项:擦拭端面时不能来回的擦拭, 不可以在擦拭过的地方重复擦拭。 严格按照客户要求检测端面。
三、固化
1、剥纤: FC 0.9剥纤长度为1.3CM,分两次剥 出。 ①、剥纤时,0.9MM光缆放入剥纤钳 的最小钳口上,光缆和剥纤钳保持 80°到90°的角度,先剪下然后沿 着光缆的方向向外拉,直到露出 125μm裸光纤。 ②、把剥好纤的光缆对齐,然后用指 背和指腹前后两个方向来回压弯光 纤一次,大约压弯60°。 ③、用无尘纸蘸上酒精清洁光纤,直 到光纤上面肉眼不可见杂质为止。 工具:酒精泵,剥线钳,物料盘。 注意事项:剥纤时不能一次剥完 1.3CM的0.9MM缆皮,一定要分两 次剥。剥断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2、压插芯尾柄: 先将插芯尾柄放入治具内,盖上上盖, 再放入插芯,插芯带倒角的一端朝 上,然后压下。 工具:手动冲压机,物料盒。 注意事项:压尾柄时一定要将插芯压到 位,压完后保证插芯裸长在 7.95MM~8.05MM范围内。 3、注胶: ①、调胶:调胶时353ND胶严格按照 A:B=10:1的比例进行充分搅匀。充 分搅匀后放入离心脱泡机脱泡,转 速为2500转/分钟左右,时间为 1~1.5分钟,直到胶里面没有气泡为 止。 ②、注胶:将套管套上插芯后,将针头 伸到插芯尾柄底部再挤压注射器直 到插芯自然掉落到载盘中。 工具:电子称,注射器,脱泡机,烧杯。 注意事项:胶水不能溢出到插芯以及尾 柄表面。调胶比例要严格。插芯内 部不能有气泡。
SIMATIC NET PCF标准光纤电缆产品说明书(型号:6XV1861-7AT15)

Product data sheet6XV1861-7AT15 Product type designation PCF Standard Cable GPSIMATIC NET PCF STANDARD CABLE,PREASSEMBLED WITH 2X2 SIMPLEX CONNECTORS,INSERTION GUIDE, LENGTH 150 MProduct description PCF fiber-optic cable with plastic cladding, preferred length,preassembledCable designation AT-V(ZN)YY 2K 200/230Cable length150 mDamping ratio per length• at 650 nm / maximum10 dB/km• at 660 nm / maximum10 dB/kmBandwidth length product• at 650 nm17 GHz·mNumber of fibers / per FOC core1Number of FO cores / per FOC cable2Version of the FO conductor fiber Step index fiber 200/230 µmOuter diameter• of the optical fibers200 µm• of the optical fiber sheath230 µm• of the FOC core sheath 2.2 mmSymmetrical deviation / of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FOC core sheath0.1 mmOuter diameter / of the cable7.2 mmSymmetrical deviation / of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line0.5 mmMaterial• of the FOC core sheath PVC• of the fiber-optic cable sheath PVCColor• of cable sheath greenBending radius• with single bend / minimum permissible70 mm• with multiple bends / minimum permissible105 mmTensile load / maximum100 NShort-term shear force per length500 N/cmContinuous lateral force per length300 N/cmWeight per length45 kg/kmAmbient temperature• during operation-25 … +75 °C• during storage-25 … +75 °C• during transport-25 … +75 °C• during installation-5 … +50 °CBurning behavior• to mineral oil Conditional resistance• to grease Conditional resistanceProtection class IP IP20Product property• halogen-free No• silicon-free YesProduct component / Rodent protection NoCable length• for PCF FOC / for Industrial Ethernet / maximum100 m• for PCF FOC / with PROFIBUS / maximum400 m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 UL approval: OFN (NEC Article 770, UL 1651) / CSA approval: OFN90 °C, FT1, FT4 (CSA standard C22.2 No. 232-M1988)• RoHS conformity YesInternet-Link• to website: Selector SIMATIC NET SELECTION TOOL /snst• to website: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simatic-net• to website: Information and Download Center /automation/net/catalog• to website: Image database /bilddb • to website: CAx Download Manager /cax• to website: Industry Online Support letzte Änderung:Nov 3, 2014。
最新导线跳线串技术协议书范文

最新导线跳线串技术协议书范文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为实现其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需委托乙方就导线跳线串技术进行开发、研究和改进,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项目名称及目标1.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1.2 项目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1.3 项目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__________第二条乙方的工作内容2.1 乙方负责对甲方提供的导线跳线串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优化。
2.2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3 乙方应保证所提供技术的质量、性能符合本协议约定的标准。
第三条甲方的义务3.1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乙方支付相应的技术服务费用。
3.2 甲方应提供乙方所需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
3.3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乙方的义务4.1 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完成技术开发和优化工作。
4.2 乙方应对甲方提供的信息、资料保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0212012000443377技术规范书

南宁供电局供电营业厅设备购置项目技术规范书2012.6中国·南宁目录1总则 (4)1.1 一般要求 (4)1.2范围和内容 (5)1.3双方职责 (6)1.3.1投标方职责 (6)1.3.2招标方职责 (7)2项目概述 (7)3主要标准 (7)4适用条件 (8)4.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8)4.2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8)4.3周围环境 (8)5技术要求 (9)5.1总体要求 (9)5.2交换机技术要求 (10)5.3防火墙技术要求 (12)6试验及验收 (13)6.1验收要求 (13)6.2测试报告 (14)6.3现场调试和现场验收(SAT) (14)6.4整体验收 (15)7技术文件要求 (15)7.1技术文件范围 (15)7.2 技术文件要求 (15)8监造、包装、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 (16)9 备品备件及主要工器具 (17)9.1备品备件 (17)9.2专用工具 (17)9.3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报价表 (18)10供货范围 (18)11 投标方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18)1总则1.1 一般要求1.1.1投标方必须认真阅读本技术条款内容,以免造成投标失败。
1.1.2本技术条款主要描述南宁电网凤岭调度中心楼宇智能化项目的功能等要求有关事项。
1.1.2.1本技术条款要求是基本要求,投标方应认真阅读,逐条回答。
投标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的系统建设方案及报价,招标方保留从一家或多家开发厂商签订技术开发协议的权利,投标方应在本技术条款的描述的基础上,提出详细的实现方案建议书和报价清单,包括各部分的软硬件模块分项报价。
投标方需保证为今后招标方开发的或招标方委托第三方开发的其他应用软件提供可靠的性能和兼容性。
1.1.2.2投标方应该提出满足本技术条款要求的完整的系统和服务支持平台要求(包括硬件设备的要求和通信要求),必须提供给招标方一个整体的方案。
投标方必须按本规范书的顺序对各章的每一项给予回答。
集束天线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集束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九月目录一总则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5)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5)四、集束天线的示意说明和投标方实际工程集束天线图片 (6)五、集束天线主要性能指标及要求 (6)六、供货及验收 (4)七、服务 (5)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6)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集束天线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一、总则1.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应答要求为“满足并优于”、“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人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并应答具体数值,同时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备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4.招标人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招标人。
5.本次招标仅限于室外基站用集束天线,不包括室内分布系统中所涉及的天线。
6.天线使用经验为本项目提供的集束天线类型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并通过竣工验收、同时必须是为一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集束天线类型。
2004-2005年(对中国移动)集束天线供货记录注:填报对中国移动各省(市)移动通信公司的集束天线供货记录。
2004-2005年(对其它电信运营商)集束天线供货记录表2注:只填报对中国联通的集束天线供货记录。
7.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8.采购清单集束天线按照内置天线的型号可分为以下类型:注:1.序号1-14项中每套集束天线应包含内置的3副天线、美化外罩、连接件、紧固件和天线抱杆。
2.序号15的电调便携式控制器(含雷电保护器)应能同时控制一个基站的三面天线,而且是能够多个基站通用的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甲方技术规范书及乙方应答中国移动2019年至2020年馈线辅件产品集中采购-集束跳线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8年9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3)4 集束跳线的采购类型与指标要求 (4)4.1集束跳线的采购类型 (4)4.2集束跳线的性能要求 (4)4.3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6)5工程、技术服务及其它 (17)5.1工程技术服务 (17)5.2维护服务 (18)5.2.1保修 (18)5.2.1服务响应 (18)5.2.3备品备件 (18)6 技术投标文件要求及格式 (19)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基站用集束跳线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1 总则1.1投标人应据此规范书提出相应的技术投标书,技术投标书要求提供全套文件的电子文档(见电子版应答格式),技术投标书及其附件应采用中文书写。
具体参见《投标人须知》。
1.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1.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置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1.4招标人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招标人。
1.5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QB-A-038-2018LTE及 WLAN系统天线设备规范2.2YD/T 1319-2013 通信电缆无线通信用5052泡沫聚烯烃绝缘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2.3YD/T 1967-2009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连接器2.4YD/T 2163-2010 射移动通信用50Ω集束同轴电缆3 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3.1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产品在防水、防潮、抗老化、阻燃等系统设计、安全性方面的可靠性文件。
3.2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产品的主要元器件、主要原材料采购来源和材质证明等资料,投标人应如实、准确填写附件一:集束跳线主要原材料表,招标人有权随时对此进行验证。
3.3招标人必要时可对投标人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设计、生产、装配、测试记录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等。
3.4招标人在招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权对投标人提供的任何批次产品进行随机抽检。
3.5要求投标人提供至少以下技术服务。
----技术文件----保修期及保修期外的服务4 集束跳线的采购类型与指标要求4.1集束跳线的采购类型下表所示为集束跳线的类型及其型号:表4-1 本次招标的集束跳线类型4.2集束跳线的性能要求4.2.1产品分类4.2.1.1型号代号集束电缆组件的接头代号和含义见表4-2,组件的线缆代号、含义和依据的标准见表4-2。
表4-2 接头代号和含义表4-3 电缆代号与含义4.2.1.2产品标记与示例集束电缆产品标记由两端接头、电缆长度和电缆代号组成。
集束同轴电缆组件的型号L32(该产品的连接螺纹公称值大小为M32)型集束射频同轴连接器(简称连接器)代号、电缆代号和集束同轴电缆组件长度组成,两端连接器代号之间用“/”隔开、接头代号与电缆代号、电缆长度之间用“-”隔开。
集束同轴电缆组件型号如图4-1所示。
两端连接器代号按表4-2规定,电缆代号按表4-3规定。
□ / □–□ - □电缆代号电缆长度另一端连接器代号一端连接器代号图4-1 集束同轴电缆组件的形式代号示例:一端接L32型4芯插孔同轴连接器L32-4F、另一端接N型插针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电缆为C4-5D集束射频同轴电缆,长度为3m的集束射频同轴电缆组件标记为:L32-4F/NM-3m-C4-5D,也可以标记为NM/L32-4F-3m-C4-5D。
4.2.1.3组件类型集束组件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表4-4的规定。
表4-4 集束组件结构形式如上表所示,集束接口电缆组件所用电缆为5D-FB型集束电缆,包括C5-5D和C4-5D两种,分别对应5芯集束电缆和4芯集束电缆。
对于形式三,集束的部分很短,组件的主要部分为5D-FB线缆。
4.2.2结构形式集束接口电缆组件用于天线与RRU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用于集束接头连接到校准网络的电缆。
天线与RRU设备之间采用集束接口电缆组件进行连接。
天线输出端采用一组5芯件和一组4芯组件进行连接,共两对连接器,可实现9个通路(其中1个为校准通路,8个为信号通路)。
RRU端口处采用传统的N头进行连接。
集束接口电缆组件的连接器接口需要有防误插功能,以避免5芯与4芯产品装反。
4.2.2.1连接器结构型式图4-1 4芯插座和插头示意图图4-2 5芯插座和插头示意图4.2.2.2集束接口电缆结构型式图4-3 集束电缆结构图4.2.2.3集束接口电缆组件结构型式集束接口电缆组件有三种结构型式,本技术规范书只包含形式一和形式三,如图4-4、图4-5所示,其中5芯接口的C 标识口为校准通路,5芯接口的另外4个通路和4芯接口的4个通路一共为8个馈电通路。
其中形式一为主要的应用形式,除非明确提出提供形式三,默认要求为提供形式一产品。
形式三可用于0.5m 长度规格,或者对完全半径要求较小的场景。
(a )4芯组件A端对应标签内容外壳标识孔标签与外壳的标识对应关系表5678ANT5ANT6ANT7ANT85678(b )5芯组件图4-4 型式一示意图(集束阳头—N 头)(a )4芯组件8765ANT8ANT7ANT6ANT58765标签与外壳的标识对应关系表外壳标识孔对应标签内容A端端面示意图(b )5芯组件图4-5 型式三示意图(集束阳头—N 头)4.2.3集束跳线用集束电缆要求 4.2.3.1单元电缆集束电缆所用的单元电缆符合YD/T 2163-2010中4.1的规定。
4.2.3.2集束缆芯和总护套除集束缆芯的结构和尺寸要求外,其余部分须符合YD/T 2163-2010中4.2的规定。
(1)集束缆芯中心件外径及偏差 中心件外径及偏差见表4-5。
表4-5 中心件外径及偏差(单位为毫米)1234C CALANT4ANT3ANT2ANT1C 4321标签与外壳的标识对应关系表外壳标识孔对应标签内容(2)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见表4-6。
表4-6 总护套最小厚度和最大外径(单位为毫米)4.2.3.3电缆性能要求集束电缆性能应符合YD/T 2163-2010中4.3的规定。
4.2.4集束跳线用多通道射频连接器要求集束组件所用的集束接头是L32-4和L32-5型螺纹连接多通道射频连接器,其额定值和特性见表4-7。
表4-7 额定值和特性4.2.5单元馈线标识印制要求集束电缆内单元馈线应具备易辨识的中英文对照编号标识(例如:CABLE ONE(1)、CABLE TWO(2)……),以便用户区分和正确连接不同的单元馈线。
标识印字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 100mm;字高不得小于 4mm。
标识应清晰、牢固、可靠,满足电缆组件的环境适应性要求,长期在室外使用时不易脱落或掉色影响识读。
可采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单根电缆的表面印刷标识;或在连接端口附近张贴标识并使用透明热缩管覆盖作为保护。
4.2.6 5D电缆编织层要求4.2.6.1编织金属线材质编织金属线采用外径为0.15mm的镀锡铜线,应符合GB/T 4190的规定。
不允许使用铝镁合金。
4.2.6.2编织密度金属线编织密度应≥80%,应符合YD/T 897.1-1997中4.3的规范。
4.2.7撕裂线要求要求集束外护套预埋撕裂线。
在外护套划开8到10公分后,能够使用撕裂线(尼龙绳)顺利剥开外护套,且不会损伤内部单元馈线的护套。
4.2.8最小弯曲半径C4-5D集束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120mm;C5-5D 集束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150mm。
4.2.9耐候性单元馈线的护套需要采用防紫外线的黑色聚乙烯外护套,使其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
在各种自然环境(-55℃~+85℃)中使用寿命超过20年。
集束电缆的集束外护套要求尽量柔软,集束电缆总护套的材料需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在各种自然环境(-55℃~+85℃)中使用寿命超过10年。
集束电缆外护套内应采用防水措施,防止在外护套破损时湿气进入电缆影响性能。
4.2.10成缆要求电缆成缆时采用退扭技术,电缆应随成缆机成行星自转状态。
使得成缆后的集束电缆呈自然绞合状态。
集束成缆后单根电缆的状态保持良好,无变形等损伤。
4.2.11电气指标集束组件各通道的电气性能应满足表4-8的规定。
表4-8 电气性能要求4.2.12机械性能4.2.12.1连接器耐久性集束组件的连接器进行100次插拔试验后,表面无机械损伤现象,并且连接机构能够保持其功能。
测试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2.12. 2弯曲试验试验后,电缆与连接器连接处应无分离现象。
测试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2.12.3电缆保持力试验后,表面无机械损伤现象,并且连接机构能够保持其功能。
测试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2.13环境适应性4.2.13.1防水试验后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2.13.2温度急变试验试验样品表面应无机械损伤现象。
测试电压驻波比、插入损耗、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2.13.3盐雾试验电缆组件的试验样品表面应无点蚀(外表不暴露出基体金属)、龟裂、鼓泡等现象。
电压驻波比、插入损耗、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2.13.4振动试验试验样品表面应无机械损伤现象。
测试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应符合表4-8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4.3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4.3.1标志集束跳线包装箱上应标明:制造厂名称(或其代号)、商标、跳线型号、数量。
4.3.2包装成品集束跳线两端接头端面应分别用塑料端盖密封,再绕成圈(成圈直径不能小于使用电缆所允许的最小弯曲直径),并用扎线扎紧。
将多个成圈的集束跳线放入干燥的包装箱中,再用胶带将包装箱封口包封好,并使用包装带打包。
每箱装入集束跳线数量应为合同规定的数量,当合同中未作规定时应为生产厂家的标准数量。
4.3.3运输和贮存集束跳线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端部密封,防止受潮、浸水2)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3)防止挤压变形等机械损伤4)防止与腐蚀性气体接触5工程、技术服务及其它5.1工程技术服务5.1.1产品供应由投标人提供的所有产品具备适应多次搬运、装卸的坚固包装,包装应保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完好无损,并有减振、防冲击的措施。
包装应按产品特点,按需要分别加上防潮、防霉、防锈、防腐蚀的保护措施,以保证货物在没有任何损坏和腐蚀的情况下安全运抵合同中规定的安装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