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1)

合集下载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复杂油田指的是原油储量大、岩石特性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的油田,这种油田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开发。

破乳技术是复杂油田原油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国内外对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从复杂油田的特点入手,综述国内外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复杂油田原油破乳的意义复杂油田的原油通常含有大量的油气、水、固体颗粒等杂质物质,这些杂质物质容易形成乳状液体态,造成原油黏度增大,应力损失增大,使得原油开采困难。

为了提高原油开采效率,减少开采成本,必须对复杂油田原油进行破乳处理。

复杂油田原油中的固体颗粒、泥土等物质还容易堵塞油井及管道,降低了原油的采集效率,影响了油田的开采效益。

研究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原油破乳的传统方法之一,通常采用离心分离、重力分离等方式进行。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方法在原油破乳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对离心机、分离罐等设备的结构优化,改善了原油破乳的效果。

一些新型的物理方法也在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等被引入到原油破乳领域,通过这些新型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破乳原油,提高原油破乳的效率。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目前原油破乳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加入一定的破乳剂,使得原油中的乳状液态杂质快速破乳,达到提高原油开采效率的目的。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破乳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的破乳剂。

聚合物破乳剂、表面活性剂破乳剂等,这些新型的破乳剂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原油破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些环保型的破乳剂也逐渐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这些破乳剂不仅破乳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友好,是未来破乳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3. 综合方法综合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综合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多种手段,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提高原油破乳的效果。

国内外原油破乳剂研究发展综述

国内外原油破乳剂研究发展综述
国内外原油破乳剂研究发展综述
国外情况 1.1研发简史
原油破乳剂是油田化学剂中的一大类产品。国外
涉及原油破乳剂的最早一篇文献发表于1914年, Barnickel的专利[1]建议用浓度0.1%的FeSO4 溶液在35-60℃下对原油乳状液进行破乳(参见 Chem Abst,1914,8:2 058)。从1914年算起, 原油破乳剂已有95年历史。国外用表面活性剂作 原油破乳剂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的,在此 以前只采用简单的沉降法使原油脱水。随着原油 开采量增加和注水采油技术的应用,原油含水量 增多,迫切需要提高破乳技术,从而促进了原油 破乳剂的研究与开发。
(9)复配破乳剂 二元及多元复配物,破乳效果好于任
一单剂。
附 录
国外原油破乳剂发展简况 文献调查报告之一 1977年11月 国外原油破乳剂发展简况 文献调查报告之二 1978年4月 国外原油破乳剂发展简况 文献调查报告之三 1984年3月 原油破乳剂文献摘要 文献调查报告之四 1988年9月 回顾破乳剂七十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用油脂做原料,合成磺酸盐、硫酸盐等古典的表面活性剂; 用石油化工合成原料, 生产表面活性剂,尤其是由氧化烯烃制 成的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醚及其酯类; 目前阶段,根据新发展的有机技术衍行出来的特殊表面活性剂 及各种均聚物。
20世纪40年代以来逐渐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破乳剂,50-70年代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 了为数众多的专利。最早使用的是烷基酚、脂肪 醇为起始剂的聚氧乙基醚,如前苏联的Oп系列、 美国的Igepol系列。所用烷基酚有壬基酚(较常 用)、辛基酚、异辛基酚、异丁基酚等;脂肪醇 有油醇、辛醇、C10-20高碳醇等一元醇以及多 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已糖醇、葡糖醇、蔗糖、 季戊四醇等。在此类破乳剂中以丙二醇为起始剂 的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醚研究得最多。以脂 肪酸作起始剂的聚醚类破乳剂很少。脂肪酸与多 元醇如甘油、山梨糖醇的酯化产物作起始剂的聚 醚,也可用作原油破乳剂。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随着油气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田处于高含水、高黏度、高脂肪酸、高盐度等复杂状态,这些都会导致油田原油的破乳难度加大。

因此,对于复杂油田原油的破乳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三个角度,介绍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化学方法是常用的破乳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碱、酸等化学物质,改变原油表面的电荷或表面张力,从而使乳状液体分离成两个相。

目前,环氧丙烷等表面活性剂是研究的热点。

环氧丙烷具有极强的乳化剂性质,可使高粘度原油分散成微小的胶体颗粒,再通过添加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使油水分离后,将表面活性剂通过反应去除。

此外,研究表明,碱类化学改性有较好的破乳效果,钠 - 钾弱碱相互作用增强了破乳剂的溶解度,同时纤维素溶解度增加也有利于破乳。

但是,化学方法的副产物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且对油层性质的影响不可忽略。

物理方法是另一种破乳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速剪切、振荡、超声波等力量破坏乳状液体断裂形成两种物质。

研究表明,超声波和高速剪切对原油破乳有重要作用。

超声波通过产生大量气泡,破坏原油胶体结构,增加油水接触面积,使油水分离时间缩短。

高速剪切能够降低液面间的表面张力,加速分散过程,但是超声波和高速剪切会增加生产成本,消耗大量能源。

生物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破乳方法。

其主要利用微生物的活性代谢产生胶粘剂,破坏乳状液体断裂数量形成两种物质。

目前,研究表明,生物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无副产物等优点。

但是,生物方法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成果有限,效果尚不清楚。

总之,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研究中,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石油开采中的破乳剂研究进展

石油开采中的破乳剂研究进展

( o w) w/ / 等多重乳状液 。在天然表面活性剂 的作用 下, 这些类 型的原油乳化液是稳 定 的。原 因主要在于
表 面活性剂分子 具有 两亲 结构 , 即亲水基 和憎 水基 。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见 图 1 。
吸附在油滴表面, 成油 一 型的双 电层结构 , 形 水 使 体系变得更加稳定。
… …
面活性剂分子紧密吸附在油水界面, 降低 了界面的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能 , 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弹
基 金项 目: 吉林 省教育 厅科 学技 术 研究 项 目资 助 ( 吉教科 合 字 [0 7 30号 ) 20 ]6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第2 6卷
在油水 界 面上具有 一定 的弹性 和黏性 , 它的保护 作 用使 原油 与水形成 了相 对 比较稳 定 的乳化 液 , 了 为 使原 油脱水 , 破乳 剂起 到 了一定 的作 用 。破乳剂 作 用 的关 键 是 取 代 吸 附 在 界 面 的 天 然 乳 化 剂 , 将 原有 的乳 化剂从 油 一 界 面顶 替下来 , 水 并不 形成 牢
摘 要 : 油在 天然 表 面 活性 剂 的 作 用 下 , 水 形 成稳 定 的 乳 化 液 。 原 油破 乳 脱 水 对 原 油 的 输 送 、 原 与
加 工、 存具有重 大意 义。文章 讨论 了原油乳化液稳 定的 原 因、 面 活性剂 的两亲 结构、 乳剂作 用 储 表 破
机 理 及 选 用 , 阐述 了破 乳 剂 最新 的研 究进 展 。 并 关键词 : 乳剂 破 表面活性 应用 进展
{ 合 综 }
k一 + 一 — + 一 + - + 一 + 乳 剂 研 究 进 展
郭 研 王 立 勇2
吉林 松原 1 80 ) 3 00 ( .吉林建筑- 程学院基础科学部 , I I - 吉林 长春 10 2 ; 2 3 0 1 .吉林油 田建设公 司送变 电工程 处 ,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与发展方向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与发展方向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与发展方向韩博沙玉英张佩祥俞晓鲲陈福稳安捷发布时间:2023-08-04T10:16:29.49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0期作者:韩博沙玉英张佩祥俞晓鲲陈福稳安捷[导读] 随着原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油含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油田污水处理和原油脱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破乳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助剂,在油田污水处理和原油脱水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47摘要:随着原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油含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油田污水处理和原油脱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破乳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助剂,在油田污水处理和原油脱水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油破乳剂种类繁多,包括烷基磺酸盐、季铵盐、脂肪酸、聚氧乙烯醇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原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破乳剂对原油进行破乳脱水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油田污水处理及原油脱水领域常用的几种破乳剂,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原油破乳剂;应用;发展引言: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物理破乳法和化学破乳法,主要有破乳整理剂和破乳剂两种。

化学破乳剂具有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对原油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在应用时要严格控制浓度。

一、原油破乳剂应具备的特点随着世界石油开采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油田原油开采量越来越大,同时原油中的含水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原油的脱水处理变得更为困难。

原油脱水常用的方法有化学破乳法、电脱水法等,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同时也带来了能耗高、环保要求高等问题。

原油破乳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较强的亲油性和较高的乳化能力,因此,应具备良好的界面活性。

并且必须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当温度在-10℃以下时,它仍能保持较高的粘度和乳化能力。

当原油含盐量较高时,它能稳定存在。

因此,应具备较好的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及对人体无害等特点。

同时,原油破乳剂还要具备良好的破乳效果,当油水界面张力低于10-6mN/m时,才能使乳化液破乳。

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原油破乳剂是一种用于原油脱水和脱色的化学试剂,它能够将原油中的油包水型乳状液中的水分离出来。

随着原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油破乳剂在油田开采、炼油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对原油破乳剂的筛选方法、改进、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原油破乳剂在油田开采、炼油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原油;破乳剂;研究进展引言石油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然而,随着我国对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原油中的水分含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原油的品质。

因此,在开采石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石油中水分的变化,尽量减少石油中的水分。

为实现减少原油中水分含量的目标,我们必须对原油破乳剂展开研究,找到最符合我国地质特点的原油破乳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油水分含量,提升我国原油的产量,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1]。

本文着重对原油破乳剂的工作原理和筛选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原油破乳剂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预测我国今后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开发方向,以期为我国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破乳剂的筛选方法选择合适的破乳剂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破乳剂的效果和性能不仅影响到原油的品质和产量,也关系到工艺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性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破乳剂时需要考虑到原油的特性、破乳要求、应用环境等因素,以及破乳剂的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综合性能,不能仅仅从破乳效果出发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原油破乳剂筛选方法:1.1 瓶试法目前,国内外对破乳药物的筛选主要采用瓶内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筛选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减轻工作负担,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初步筛选方法。

1.2 介电常数法为了实现对原油的脱水,乳化液的介电常数要高于破乳试剂。

随着介质常数的降低,破乳效果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进行筛选之前,将各种破乳剂的介电常数进行对比,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作强度,并有效地选出最优的破乳剂。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复杂油田是指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开发条件差、原油性状复杂多样的油田。

由于复杂油田开采困难,原油产出水含油率低,破乳工艺对于提高采收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加深和传统开发技术的逐步探索,破乳技术的应用在复杂油田油井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破乳技术通过改善原油与水的亲和性,使原油中的乳化液体分散相与连续相分离,达到破乳效果,提高油井采收率。

大致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化综合方法。

一、物理破乳方法1. 热力破乳法:通过加热原油,使其粘度降低,乳化液体分散相与连续相分离。

研究表明,提高温度可使原油粘度明显下降,去除乳化剂在高温下的黏附作用,达到破乳效果。

但此方法需大量热能,成本较高,且对某些粘稠原油的破乳效果不佳。

2. 力学破乳法:通过物理剪切作用,改变乳液的形态,使分散相与连续相分离。

常用力学破乳方法有振荡、离心机、挤压等。

振荡法是利用机械振动的剪切作用对原油进行振荡,破坏乳化液体分散相的结构,使其迅速分离。

离心机法通过离心作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降低乳状流体的ζ 电位,促进油相与水相的分离。

3. 泡沫破乳法:通过喷撒泡沫剂,产生大量泡沫,使乳液分散相和连续相迅速分离。

泡沫破乳法在实际应用中成本较低,对于高黏度、高粘稠油田的破乳效果较好。

但泡沫破乳法适用性有限,对于部分低粘度油田效果不佳。

1. 氧化破乳法:通过氧化剂与原油中的乳化剂反应,使之分解,使分散相迅速分离。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等。

氧化破乳法具有破乳效果显著、适用性广泛等优点,但需对氧化剂进行选择和加药量控制,破乳过程需中和剂等控制手段。

2. 酶解破乳法:通过加入酶解剂,使乳化剂发生水解反应,降低乳液粘度,促进分散相与连续相的分离。

常用酶解剂有脂酶、蛋白酶等。

酶解破乳法具有破乳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对于存在酸性环境的油藏效果较差。

1. 增溶剂破乳法:通过加入溶剂,改变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降低油相与水相界面张力,促进乳液分离。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破乳技术的重要性破乳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破乳是指在油水两相混合体系中,将乳液中的油相和水相分离的过程。

在复杂油田中,原油常常与大量的水和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造成乳状液体系统的形成,对原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破乳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油田的开采寿命,保护油田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复合方法等破乳技术在复杂油田原油破乳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研究不同的破乳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油乳化机理,并找到适用于不同油田特点的破乳方法。

工程应用研究则进一步将破乳技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为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破乳技术的重要性无可忽视,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油田寿命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杂油田原油破乳方法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寻找更加有效的破乳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复杂油田的特点复杂油田是指地质构造、储层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复杂多变、开发难度较大的油田。

这类油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地质构造复杂:复杂油田常位于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的地区,例如山地、盆地边缘等地带。

地质构造的不规则性导致油气运移路径复杂,难以准确预测和优化开发。

2. 储层性质多变:复杂油田的储层常存在多种类型,如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等,且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差异明显,使得油气开采存在较大技术挑战。

3. 油气成分复杂:复杂油田中的原油成分多样,含有不同比例的硫、杂质等物质,使得破乳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更具挑战性。

4. 生产难度大:由于复杂油田的开发难度较大,涉及到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如增注技术、压裂技术、水平井技术等,使得生产管理更加复杂。

复杂油田的开发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破乳技术在内,才能有效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对复杂油田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油气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肖稳发X(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065)摘 要:论述了原油破乳剂研究的新进展,包括破乳机理、复配破乳剂、稠油破乳剂、新型破乳剂、反相破乳剂、低温破乳剂。

原油破乳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原油的脱水温度将在25~35e 或更低的温度、高效低耗、一剂多用的高效破乳剂。

关键词:原油;破乳剂;破乳机理Research Progress in Demulsifier for Crude O ilXI AO Wen -f a(School of Chemistry &Chemical T echnolog y,Shanghai U niversity of Eng ineering Science,Shang hai 200065,China)Abstract:T he research trends of demulsifier for crude oil ar e discussed including demulsificatio n mechanism,builtdemulsifier ,demulsifier for highly viscous crude oil,new demulsifiers,reversed demulsifier and low temperature demelsif-ier.T he demelsifiers serv ing many purposes w ith hig h effect and less dosage or with dehydration temperature at 25~35e or mo re lower are the development trends.Key words:crude oil;demelsifier;demulsification mechanism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

破乳剂的分子结构由最初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以及现在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均聚物,破乳剂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但随着三次采油技术、重质油的开采技术和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使用,破乳剂除了要满足传统破乳剂的基本性能外,还要具有快速、高效且低温条件下也能满足脱水工艺的要求,因此,研究新型原油破乳剂非常必要。

1 破乳机理研究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有着较强的针对性,至今人们还没找到一种能够适合各种原油破乳的破乳剂。

研究破乳剂的破乳机理,首先必须研究乳状液稳定的界面膜特性及在破乳剂作用下界面膜的变化情况,而膜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因此对界面张力的研究是了解界面膜变化的最直接方法。

长期以来,通过系统地研究原油乳化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与破乳剂的分子结构及破乳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原油乳化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密切相关,破乳剂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越强,破乳效果越好。

破乳剂的破乳过程包括顶替作用和胶溶作用,在低破乳剂用量下,以顶替作用为主,界面张力随破乳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较高破乳剂用量下,以胶溶作用为主,界面张力随破乳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同一原油的油-水界面膜对破乳剂HLB 值的要求有一定的确定性,只有当破乳剂的HLB 值处于或接近最佳值时,才能形成最大的界面吸附,此时界面张力下降得最低。

2复配型破乳剂由于原油的组成复杂,其中的天然乳化剂和稳定剂含量变化大,特性不尽相同,加之原油物性的影响,不同原油形成的油包水乳状液界面膜的组成、结构和强度有很大不同。

一般针对某一含水原油筛选#18#X收稿日期:2004-10-28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肖稳发(1963-),男,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已公开发表论文45篇。

Vol.12,No.24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第12卷第24期Fine and Specialty Chemicals2004年12月21日出的单一破乳剂,很难在热化学脱水的每一阶段都具有相应的优异特性。

将数种各具特色的破乳剂复配起来,使各单剂的优势互补,是提高破乳脱水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1)两种结构差异较大的破乳剂的复配如APE型和POI型破乳剂,两者无论是从脱水过程还是从分子结构看均有显著差异。

APE型破乳剂破乳脱水时管壁附着水珠颗粒较大,不易下沉,油-水界面状况较差,而POI型破乳脱水情况恰恰相反,再者POI型破乳剂为线性结构,APE型为多支链型结构,二者复配的药剂K531破乳剂可使净化油含水<015%,污水含油小于300mg/L。

(2)多元复配破乳剂采用多种起始剂、多种嵌段形式、多种分子结构的破乳剂复配而成的PAK-5多元复配破乳剂有亲油亲水多向性,易于快速分散到油-水界面,具有脱水速度快,脱水率高,脱出水含油少,油水界面整齐的特点。

(3)用于破除中间乳化层的复配破乳剂由特殊配比的APE型和BPE型两种聚醚单体与低分子有机物复配用于破除中间乳化层的复配破乳剂,可消除原油破乳脱水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中间乳化层。

(4)适于高含水混合原油的复配破乳剂使用多支链三嵌段聚醚破乳剂(LB-1)和油溶性的高分子量多支链破乳剂(AJ-8511)组成的复配物适于处理高含水(80%~90%)的原油,净化原油含水<013%,污水含油<30mg/L。

(5)沥青质原油破乳剂对于含蜡量高和含胶质高的沥青质原油,选用三嵌段聚醚结构的AP型破乳剂,它易吸附到蜡晶层表面上排挤蜡晶,破坏蜡晶层;选用AE型双嵌段聚醚破乳剂,其在极性的界面膜上吸附,向膜内渗透并破坏界面膜的能力较强,破坏胶质沥青;再选择净水作用较好的破乳剂SP169作为第三复配组分,得到三组分复配破乳剂,破乳脱水效果较佳,同类型的复合破乳剂还有PR-9618。

(6)SF系列原油破乳剂含有机硅的直链结构分子和支链网状结构分子,分子量较高,界面活性高,破乳能力强,能实现低温快速破乳,具有防蜡降粘能力。

(7)用于脱水异常的老化原油的复配破乳剂破乳剂分子结构中带有强正电基团,可加快在油-水界面上的分配平衡速度,使原油脱水速度加快;破乳剂分子空间构型呈星状,能使细小水珠聚结沉降,对含蜡原油油-水中间层有抑制作用,对原油适应性强,KSZ-3型破乳剂系列解决了老化原油脱水异常的问题。

(8)适合于高凝低粘、低凝低粘、高凝高粘、高凝中粘特性原油的复配型原油破乳剂根据各类型破乳剂的不同性能,如对石蜡基原油脱水效果好的AE型、净水效果好的SP型、低温性能好的AR以及稠油破乳剂PFA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复配以适应不同的原油类型。

3专用破乳剂(1)稠油破乳剂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蒸气热采技术、乳化降粘技术的应用,稠油的开采量越来越大,稠油属重质油,具有高粘度、高密度、高胶质、高沥青质含量等特点,胶质、沥青质是以胶体粒子状态存在于原油中,因而稠油的水乳状液稳定性好,许多常规破乳剂对其破乳作用明显减弱,效果很差,通过对常规破乳剂进行交联改性可获得适用高含水稠油的破乳剂。

其它用于稠油破乳剂的还有油溶性高分子量破乳剂如AP-05(采用了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剂)、MT-41(以合成咪唑啉为起始剂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经扩链而成)、水溶性破乳剂PR-23(以直链亚烷基二醇为起始剂的多嵌段聚醚)以及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用破乳剂SHD。

(2)低温破乳剂在保证破乳效果、脱水水质和不产生中间乳化层的情况下,应选用破乳温度较低的破乳剂,由APE型两嵌段聚醚和BP三段聚醚复配,通过少量醋酸调节pH值,并以乙醇为溶剂而制得的低温破乳剂XJ-720能保证一段脱水温度为32e下正常破乳脱水。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合成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用高活性特殊碱性液体酚醛树脂制得的非离子-阳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BA-2具有降粘、防蜡性能的低温破乳剂,另外最近新研制了一种低温高效稠油破乳剂LT B,可在50e下对稠油进行破乳脱水。

(3)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随着复合驱的广泛应用,开发适合复合驱采出液的化学药剂及破乳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二元#19#2004年12月21日肖稳发: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复合驱(碱/聚合物),聚合物含量是影响破乳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利用破乳剂之间/协同效应0研制出的FPW320破乳剂,有一定的抗聚合物干扰的能力,破乳速度快,能力强,能减少乳化层的产生,且污水含油量低。

对于三元复合驱(ASP)采出液中W/ O、O/W、O/W/O型乳状液共存,乳液稳定性好,不易破乳脱水的情况,室内合成了DASP系列复配型破乳剂,对复合驱采出液有较好的破乳脱水效果。

(4)反相破乳剂常规的原油破乳剂是依靠其分子中的高活性非离子聚醚基因对W/O型乳状界面膜具有良好的渗透、破坏、絮凝、聚结作用,从而破除W/O型乳状液;常规的反相破乳剂是依靠其分子中的阳离子基团带有大量的正电荷,有效中和O/W界面膜上的负电荷,从而破除O/W型乳状液。

RD-1反相破乳剂就是以改性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阳离子聚醚为主要成分,同时辅以助剂,使渗透、破坏、絮凝、聚结作用和电荷中和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结合,使得RD-1反相破乳剂能够快速、高效地同时破除W/O、O/W或复杂圈套式乳状液,同时又可用于污水除油,且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

4原油破乳剂研究方向随着东部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各种增产措施和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措施相应增加,特别是三次采油大量使用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驱方式,造成了油井采出液油-水乳化严重,油-水分离难度加大,目前的常规破乳剂对这种采出液的脱水不理想,如脱水率下降,脱出水含油率高,而且东部油田如大庆、胜利油田加快了三次采油的矿场试验和工业化应用规模,使得这一类高稳态的采出液增加,严重影响了原油的集输炼制。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采出液综合率逐年上升,采油成本呈上升趋势,采出液也由稳定的W/O型原油乳状液转变为不稳定的水包油O/W型原油乳状液或拟乳状液,加上原油在集输中大量采用了原油乳化降粘剂,为降低采油成本和能耗,各油田在逐步取消在转油站和联合站游离水脱除中所投加的破乳剂,取消在集输和脱水过程中的加热过程,使得原油脱水温度逐步降低,这就需要低温破乳剂,即在25~35e甚至更低一点的温度下脱水。

随着采出液含水率的逐年升高,高含水率的油田将逐年关闭。

一些联合站的原油处理负荷下降,为节约能耗,原有的热化学/电化学两段脱水工艺将改为一段或两段热化学脱水工艺,这就要求有高效的原油破乳剂取代现有的常规破乳剂。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及对外合作的发展,海上原油开发得到迅猛发展,相继开发了渤海、南海、东海等油气田。

海洋油田受空间、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原油脱水工艺流程无沉降罐,原油脱水时间短,脱水难度高,对破乳剂的要求既要能快速破乳,又要有很强的清水能力,使脱出的污水含油率低,能达到国家对排放污水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