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敏感性比较
尿液有形成分3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尿液有形成分3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关键词显微镜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尿液沉渣分析仪常规尿液的有形成分主要是通過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相结合进行检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又增加了尿沉淀分析仪,为了更准确的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现将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合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住院患者选取6500份尿液作对比分析。
试剂与仪器:显微镜,优利特UR17-500B尿液分析仪,UF-500i日本希森美康尿沉渣分析仪。
样本检测:采集住院患者晨尿5~10ml左右,首先进行干化学检测,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最后进行尿沉渣显微镜下对照(显微镜下为金标准)。
结果3种检测结果对比,见表1。
讨论通过上表可以看出3种检测方法红细胞的符合率最高,干化学通过隐血试验可以检测到血红蛋白,而尿沉渣仪可以通过流式电阻法检测到红细胞、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
干化学通过检测酯酶只能检测到中性粒细胞,尿沉渣通过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可以检测到所有的白细胞。
明确管型的误差比较大,尿沉渣仪把大量的黏液丝染色误定为管型,显微镜下虽能直观的看到,但观察的视野有限。
上皮细胞干化学不能检测到。
尿沉渣仪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基本相符。
干化学通过检测亚硝酸盐来了解细菌,而尿沉渣仪通过荧光染色,激光扫描来准确的检测出杆菌和球菌,显微镜下次之,主要一般不进行染色。
总之,为了准确的检测出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干化学的初步检测后,需要进行尿沉渣仪的全面荧光染色,激光扫描,流式计数来检测。
对于前两种结果误差比较大,同时尿沉渣仪管型较高的要进行显微镜下的金标准来鉴定,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1 焦安,吴伦.临床检验杂志,2009.736-737.2 沈健,等.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83-2584.。
3-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标准化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探讨-马怀安

2013/4/26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标准化研 究进展与研究思路探讨
• 对脂肪滴、病理及药物结晶,肿瘤细胞、影型红细胞及病理管型等的识别还 存在差距。临床对这些仪器性能,尤其是对机器视觉图像识别原理的仪器还 存在一定的疑问。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现状
• 研究发现,离心对尿液有形成分的计数准确度存在较大影响。 – 离心可使尿液红细胞减少50%-60%,白细胞减少20%-30%。 – 主要原因是离心力作用使细胞变形、溶解、破坏以及离心后倾倒标本的回流 等。 – 离心后有形成分增多,相互影响。 – 离心管壁不光滑,粘附作用等。
少设立7个中心,每个中心再划分为3-5个分中心。 • 5.5 计数方法:经过参考方法校准后的人尿液有形成分国产机器视觉仪器计数参考测量方
法。 • 5.6 统计学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 1.手工法显微镜检查尿液有形成分受方法学限制,精密度不高、重复性不好, 难于标准化,如何突破方法学限制,校正系统误差,减少随机误差,复现出不 确定度小的准确计数方法是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师每次计数结果及技师之间结果差异应落在95%可信区间内,数据有效。 • 4.4 仪器法同一标本连续测定6次,取均值,6次间的CV值<7%,数据有效。 • 4.5 记录测定结果,计算每个样本测定的均值、标准差、样本重复测定间差值的
绝对值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的均值差值。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4.6 如果参考方法与仪器法计数结果有差异,以参考方法计数为准,校准仪器。
尿液有形成分不同镜检方法之间的结果比较

尿液有形成分不同镜检方法之间的结果比较目的:探讨不同尿液有形成分镜检方法得出的结果是否可以直接比较。
方法:采用离心和不离心,人工和自动化仪器定量检测,研究以上数据之间的可比性。
结果:人工镜检的尿液结果P<0.05,不离心尿液检测结果P>0.05。
结论:不离心尿与离心尿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能直接比较;不离心尿液理论值、人工镜检结果与A VE766全自动分析仪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以直接比较。
标签:尿液有形成分;镜检;结果比较尿液有形成分(urine formed element)是指来自泌尿道,并以可见形式渗出、排出、脱落和浓缩结晶所形成的物质的总称[1]。
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是尿液常规分析不可缺少的项目,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与预后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检测方法在识别和计数各种有形成分时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
目前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有不离心尿与离心尿的区别,有人工计数与仪器自动分析的区别,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得出的数据不完全相同,为了探讨以上数据之间是否可以直接比较,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体检中心就诊的当天体检者EDTA2K抗凝的新鲜正常的全血样本1份,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合格的设备)测量红细胞数值,使用正常人混合尿液高速离心留取上清液将红细胞数量分别稀释浓度为30个/μL、50个/μL、75个/μL、100个/μL、200个/μL、4000个/μL、10000个/μL的含红细胞尿液样本。
1.2仪器与试剂A VE 766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长沙爱威配套试剂;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SYSMEX配套试剂;Olympus cx31显微镜;水平离心机、牛鲍氏计数板、一次性尿离心管、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1.3方法取稀释好的不同浓度的样本,分为不离心与离心两组,用人工计数的方法分别计数3次取均值为计数结果。
尿有形成分检查

尿有形成分检查1、1小时尿中有形成分计数成人女性红细胞<40000/h。
2、磷酸钙结晶常见于弱碱性尿、中性尿有非结晶形、粒状形、三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
3、肌红蛋白管型见于急性肌肉损伤引起的肌红蛋白尿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4、蜡样管型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淡黄色,直观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而粗,一般略有弯曲,两端常不整齐。
5、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来自组织中单核细胞、大吞噬细胞为白细胞的2-3倍、尿中出现吞噬细胞提示泌尿道急性炎症。
6、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属于非肾源性血尿。
包括: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反应先天性畸形等。
7、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时,红细胞形态大小多见正常,肾小球源性血尿时,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肾性血尿,异型红细胞≥80%,非肾性血尿,异型红细胞≤50%。
8、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于肾盂,为中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大小不一。
9、尿中白细胞数>5/HPF为镜下脓尿。
10、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最重要参考方法。
(1)直接镜检法:简便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
仅适用于急诊有明显混浊血尿、脓尿的检查。
(2)离心法:敏感阳性率高,但操作较繁琐费时。
国内外对临床尿沉渣检查方法,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程序。
(3)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使尿沉渣检查更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4)染色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
11、鳞状上皮细胞的胞体为尿上皮细胞中最大,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折;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可有两个以上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或无核。
为上皮细胞中胞核最小者。
因此A选项的说法错误。
12、尿液中有2种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后者来自组织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
13、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于肾盂,为中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常呈梨形、纺锤形或带尾形,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14、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见出现数量不等的含铁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滴,此时又称复粒细胞15、尿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一旦增多,即提示肾小管病变。
三种方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对比

三种方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对比尿液分析是临床最为常用且信息最为丰富的实验项目之一,而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是诊断肾肾脏疾病及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的依据。
一般尿液检测以干化学法和显微镜镜检法为常规检查方法,目前我院又新增了 UF-1000i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法,现与化学法和镜检法进行比较。
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收集2012年2~3月门诊患者尿液标本15000例。
二、检测仪器MeJier-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日本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日本欧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生产的Olympus显微镜,普通离心机和带刻度试管。
三、试剂MeJier-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及质控,日本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机器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四、实验方法1标本采集:用清洁一次性尿杯收集患者晨尿,充分混匀后分3管。
2操作方法(1)第1管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自动吸样,此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每天开机检测前用配套质控液做质控试验,测试过程以其专用定标液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以直方图,散点图,每微升细胞数以及XX/HPF表示。
(2)第2管尿液约10ml用做干化学分析,在工作前,仪器必须做每日质控,检测必须在在控的情况下进行。
检测其比密、PH、WBC、潜血、亚硝酸盐、蛋白质、葡萄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及维生素C共十一项。
将10ml尿液颠倒混匀,并将试纸条完全浸入样品中2秒钟取出,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残夜,然后置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上检测,仪器自动测试并打印出结果。
(3)第3管作显微镜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方法操作[2]。
取10ml新鲜混匀尿于离心管,转速1200-13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尿液留约0.2ml尿沉渣液,混匀后,涂片,在高倍镜下观察20个视野以上,取其平均数,以XX/HPF报告,管型在低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以上,取其平均数一XX/LPF报告,所有检测由同一个人在2h内完成。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一、不离心镜检法方法:直接混匀新鲜尿液1滴涂片显微镜检查。
结果:管型,以低倍镜视野全片至少20个视野所见的平均值报告;细胞,以高倍镜至少10个视野所见的最低——最高数的范围报告;尿结晶等,以每高倍视野所见数换算为半定量的“-、+-、1+、2+、3+”等级报告。
二、离心镜检法方法:取新鲜混匀尿液10ml,在400g离心力(约1000转/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后,倾倒或吸弃上清尿液,留取底部约0.2ml尿液,混匀显微镜检查。
结果:管型,以低倍镜视野全片至少20个视野所见的平均值报告;细胞,以高倍镜至少10个视野所见的最低——最高数的范围报告;尿结晶等,以每高倍视野所见数换算为半定量的“-、+-、1+、2+、3+”等级报告。
三、离心染色镜检法方法:Stenheimer-Malbin染色法:结晶紫和沙黄;Stenheimer染色法:阿利新蓝和派若宁B;或0.5%甲苯胺蓝染色。
需要制备特定涂片,如浓缩涂片、印片或细胞离心涂片等。
结果:不同染色结果报告各不一致。
四、计数板定量镜检法(1小时尿沉渣计数)方法:患者先排尿弃去,准确采集3h内的全部尿液N ml。
取混匀尿液10ml,1500r/min离心5分钟,吸去上层尿液9ml,留下1ml,充分混匀后,取混匀尿沉渣充入牛鲍血细胞计数板内。
计数10个大方格的细胞、计数20个大方格的管型,然后换算成1h尿液中细胞和管型的数量。
计算:1小时细胞数=10个大方格的细胞总数*1000/10*N/31小时管型数=20个大方格的细胞总数/2*1000/10*N/3式中:1000为ul换算为ml;10为尿液浓缩倍数;N为3h内的全部尿液量ml。
参考:红细胞男性<3万/小时;红细胞女性<4万/小时.白细胞男性<7万/小时;白细胞女性<14万/小时.管型<3400个/小时。
尿液有形成分基本检验方法浅析

尿液有形成分基本检验方法浅析作者:唐文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7期【摘要】尿是一种容易获得的检验材料,其组成的变化不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变,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
所以自古以来,验尿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
【关键词】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在尿液形成过程中,泌尿道常有组织的脱落物和细胞渗出,尿离体离心或自行沉降,其沉降物称为尿沉渣,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细胞、管型、细菌、霉菌、结晶、药物等。
1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意义近年来强调分析尿中所有颗粒,即细胞、管型、细菌、霉菌、结晶、药物等。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确定进入尿路中的细胞种类,如红细胞增多常提示尿路出血,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则有助于确定血尿来源;白细胞增多则提示尿路感染;不同尿路上皮细胞增多有助于判断各种尿路病变部位。
管型增多则提示肾小球肾炎、肾小管(远端,集合管病变)及肾功能减退,所以说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反映泌尿系统各部位的变化,协助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定位、鉴别及预后判断等,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难怪有人称尿沉渣检查为“体外无创性肾活检”。
2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内容(1)细胞类: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间皮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异形细胞(包括病毒包涵体、肿瘤细胞等)。
(2)管型:包括透明管型、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血小板管型、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纤维蛋白质丝管型、骨髓瘤管型、混合管型、宽形管型、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胆红素、含铁血黄素管型等。
(3)结晶:除因代谢产生的磷酸盐、草酸钙、尿酸盐结晶外,还应包括异常氨基酸如酪氨酸、亮氨酸及胱氨酸结晶,及各种药物结晶(磺胺药、抗生素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等),滑膜液中焦磷酸盐、磷灰石、脂类等结晶。
3尿液有形成分常用检查方法近10年来,尿液有形成分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离心、不离心直接检查法,它们都以定性为主。
三种检测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差异探讨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
21 0 0年 1 月 下 第 2卷 第 3 1 3期
No e e 2 1 Vo . No 3 v mb r 0 0 1 2 -3
2 ・ 2
Ju n l fC ia I io a ieeMe iieIfr t n o r a hn t n l o hd i Chn s dcn omai n o
三种 检 测 方 法 在 尿 液有 形成 分 分 析 中 的差 异 探讨
●
牟绍 英
钟 原胜
杨 雪 雁
( 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简 四川
简阳,4 4 0 6 1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U 一0 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F 10 、 F1 0全 U 一0 )优利特(re 一0 B尿干化学分析仅 l 联和显微镜法检测 Uis 50) tt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为红 细胞 <1/ , 2 白细胞 <1/ , 型 0<1 ; 2 管 / 尿沉 渣 镜检法正常值 为红细胞 <3个/ P 白细 胞 < " H 管 型 H, 54 / P,
0一 见/ P 偶 L 。仪 器定 量检 查超过 正 常值 范 围 即判 为 阳性 。 所有数据资料 采用 S S 0 0统计软 件包进行 统计学 处理 , P S1 . 组间 比较 用 检验 。结果尿 干化 学分析法 测出红细 胞阳性 5 9例 ( 3 8 , 6 3 . %) 白细胞 阳性 5 8例 ( 13 ) U .0 2 3 . % ; F 10法 红 细胞 阳性 6 8例 ( 7 9 ) 白细胞 阳性 6 9例 ( 8 6 ) 管 3 3 .% , 4 3.% , 型阳性 24例 ( 3 3 ) 尿沉 渣 镜检 法 红细 胞 阳性 5 7例 2 1.% ; 4 (2 5 ) 白细 胞 阳性 6 2例 ( 5 8 , 型 阳性 8 3 .% , 0 3 . %) 管 6例
临床资料 :随机收集 门诊 患者 和住 院患者 新 鲜尿 样标
本 163份 , 8 患者男 82例 , 8 1例 ; 6 女 2 年龄 5~ 0岁 。标本 7
理 对尿 中有形成 分进 行 分析 和计 数 , 传统 手 工操作 方 法 与
相 比, 具有操 作规 范化 、 检测 自动化 、 度 快 、 复 性好 、 速 重 一
( . % ) 红 细 胞 检 测 结 果 U .0 51 。 F10法 与 镜 检 不 符 标 本 共 9 1
胞 。U - 0法 能检 测 出透明管 型并 可提示 病理 管 型存在 , F1 0 虽检 出率高 , 假 阳 性 率 亦 高 。本 研 究 中假 阳 性 率 高 达 但
6 . % 。主要原 因是 尿液 中存 在 黏液 丝 、 多 上皮 细胞 和 16 较 白细胞 ( 尤其 是 脓 细 胞 ) 真 菌 和其 他 杂 质。 另外 , 肪 管 、 脂 型内含有 的脂肪 荧光 着 色不 良致 荧 光强 度低 , 布 区域 与 分
徐文 莲
( 城 市人 民 医院 , 东聊 城 2 2 0 ) 聊 山 50 0
目前 尿 液 有 形 成 分 的检 查 主要 有 尿 液 干 化 学 分 析 法 、
液 中各 种 细 胞 形 态 定 性 分 析 , 为 准 确 直 观 , 弥 补 尿 液 干 较 可 化 学 检 测 不 足 。但 需 大 量 人 力 投 入 , 检 测 结 果 受 技 术 人 员 且
山东 医药 2 0 0 8年第 4 8卷 第 2 6期
体 自身释放的综合 电磁波谱吻合 , 从而易为人 体内的核 苷酸 机制及免疫 力。二者合用作用 加强 , 多次治疗后血液 循环 经 的改善 产生 累积效应 以及植 物神经功能调整 , 使患者肘关 节
信息高分子吸收储存 , 并在一定条件下 由人 体的纵深器 官选
均用 一次性洁净塑料 杯采集 , 充分 混匀 分 3管 , 分别 采用 干
化学 分析法 、 F 10法 、 U 一0 尿沉渣 镜检法 。前 者采 用干 化学分 析仪 , F10法 采用 U 一0 U 一0 F10尿沉 渣全 自动分 析 仪 , 按说 均 明书操作 。尿沉渣镜 检法 : l l尿液 于专用 离 心管 中 , 取 0I I l 水平式离 心机以 15 0rm n离心 5 mn 弃去 上清 液 留 0 2 0 / i i, . m 轻轻 混匀 , l 取一滴置 载玻 片上 , 用盖玻 片覆 盖后镜 检 。结 果判定标 准 : 干化学分析法分 为 阴性 和 阳性 ; F 10法 正常 U 一0
透 明 管 型 相 同 , F 10法 常 将 其 误 判 为 透 明 管 型 。 基 于 分 U -0
份 , 阳性率 为 1 . % ; 假 4 3 白细 胞检 测结 果 U .0 F10法 与镜 检
析 仪的辨认 能力 , F 10法 对管 型不 能 分型 , 能 区分 病 U .0 仅 理 性管型 和非病 理 性 管 型 , 因此 , F10法 可 作 为病 理 性 U .0 管 型的过筛 检测 , 结果 阳性 时应离心 标本显微镜 复检 , 避免 假 阳性 。
次 可检测 多个 参 数 等 优 点 。但 临 床 发 现 , 液 中 细菌 、 尿 结
晶、 上皮细胞 等成分 的存 在可影 响检测结果 , 使其 检测 结果 偏 高而 出现假 阳性 。本 研究 中 , F10法 与镜 检红 细胞 结 U .0 果 不符标本 9 1份 , 阳性 率 为 1 . % , 假 4 3 主要 原 因为尿 液 中 存 在草酸钙 结 晶 ( 8 . % ) 类 酵 母 细胞 ( 9 6 % ) 占 53 、 占 .8 和 大 量杂菌 ( 5 0 % ) 当尿液 中出现 红 细胞 伴 草酸 钙 或 占 .2 。
仅有草 酸钙 时 , 析仪 不能 除去草 酸钙 , 分 于是将这 些荧 光强
度低且 与红 细胞大 小近 似的结 晶误判 为红细胞 。而显微镜 下草 酸钙结 晶形 态 不规 则 , 光 性极 强 , 与红 细胞 区分。 折 易 本文 U -0 F10法与 镜检 白细胞 结果 不 符标 本 4 7份 , 阳性 假 率为 7 2 , . % 主要 是 U 一0 F 10将 小 圆 上 皮 细 胞 误 判 为 白细
择性 吸收 , 种被 吸 收 的电磁 波可 促进 人体 内部稳 定 结 构 这
功能迅速康复 , 其作用稳 定 、 久 , 副作用 , 持 无 复发率低 。
( 稿 , 病变二 聚体等 ) 的解 体 , 强人 体 的 自身 调节 增
3种 尿 液 有 形成 分 检 查 方法 敏感 性 比较
尿沉 渣镜检 法和 U . 0尿沉 渣全 自动 分析仪 法 ( F1 0 以下简称 U 一0 F 10法 ) 近期我们 比较 了 3种尿液 有形成 分检查 方法 的 , 敏感 性。现报告如下 。
主观因素影响较 大 , 以进 行室 内质控 。 难 U 一0 F10法是对 尿液 直接作荧 光 染 色 , 利用 流式 细胞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