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静女》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静女》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观
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 自由恋爱尚少禁忌,人们认为男女恋情,人之 天性,社会上也对男女恋爱采取了比较宽容的 态度,给予了较为自由宽松的恋爱环境。而且 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的是比 较坦白直率的 ,大多也是比较专一的 。
但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 语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 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芒褪去 了,逐渐染上了道学的虚伪色彩。
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对比:“搔首踯躅”和“说怿女美”,表现了男子心情的变化。 (2)象征:彤管、荑草象征爱情的热烈、纯洁。 (3)双关:“说怿女美”,表面上是在赞美彤管的美丽,实际上是 赞叹静女之美。 (4)顶真:“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5)赋:全篇运用,围绕对女子的爱恋,就三件事直接铺叙。 (6)重章叠句。
③诗中是如何刻画男女子之间的自由而美好的爱恋?
情节结构(三幅图景)
情人相约图
《静女》
情人相见图
诗眼:说怿
情人送别图
赠荑草
叙事青结年构(男赴子约视会角)不急见切 静女
回忆 喜爱
美再 赞忆 赠彤管
爱之诚、爱之深
主旨探究
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写一次恋人的约会,由静 女而彤管,由荑草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 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
复习巩固——文题链接
《静女》是如何运用“赋比兴”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①“赋”的表现手法。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记 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隅”相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诗章中的男主人公喜欢“有炜”的“彤管”、“洵 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因为对静女的喜欢,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 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PPT课件

艺术特点
• 赋的表现手法 • 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 生动的细节描写 • 借物抒情 • 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第一章:期望约会
(写青年之急Βιβλιοθήκη 细节描写)静女 第二章:美人赠管 重章叠句

见面后的情景 (顶真、双关)
第三章:美人赠茅
借物写情,
物微而情意浓
描写青年男女约会的爱情诗 男子的角度
小结:
诗歌通过__重___章__叠__句______、__动__作__、__细__节__描__写__________、 ____顶__真_______、双__关__、__象__征________、借_物__抒__情________等手 法的使用,塑造了美_丽__、__可__爱__、__敢__于__表__达____________的女主 人公憨形象厚以、及痴_情__、__真__诚___、__专__一___________的男主人公形象,
(2)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 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 【例】一传十,十传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荑:初生的茅草。 匪: 通“非”。
远郊归来送我荑草,荑草又美又独特。不是荑草长的美, 美人送礼最珍贵。
爱 通( 薆 ):隐藏

见 通( 现 ):出现

说 通( 悦 ):喜爱 女 通( 汝 ):你

归 通( 馈 ):馈赠
匪 通( 非 ):不是
自学指导与检测二

(新教材)静女PPT课件完美统编版1

(新教材)静女PPT课件完美统编版1
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 共38张 )
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 共38张 )
《诗经》体例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 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 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 共38张 )
——中国语文学习研究专家 王光龙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着名的大哲学家和大教育家, 他教学生的方法总是别出心裁。
开学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 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然后再尽量 往后甩。”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所有学生都笑了。
“老师,这还用学吗?”一个学生打趣道。
• (3)每篇课文上课前要做比较仔细的阅读,是最 重要的,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每篇课文的预习:
①生字注音,成语释义。发现不会读、不懂解释的字词, 要查阅工具书,并把它记下来。
②发现好句。选取某处好词妙句或某让你有所感悟的段 落,进行赏析。
③概述课文内容,用简练语言回答写了什么,不超过50 字。对文章写作特点试着进行分析、概括。
20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 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学生举起了 手。
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 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 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 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启示:
坚持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事 情,因为人人都能做到,却未必人人都做得到。 只有那种即便一件简单事都能坚持做到底的人, 才可能有所成就。
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 共38张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 课件

怿:yì 荑: tí
洵: xun
通假字
1.爱: 通“薆”(ai),隐藏,遮掩。
2.见: 通“现”,出现、看见。
3.说: 通“悦”,喜欢。
4.女: 通“汝” (rǔ): 你,代彤管。
5.归荑(kuìtí) :
通“馈”, 赠送。
6.匪: 通“非”,不是。

邶 风
静女其姝,
》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七言诗
这位姑娘真美丽,约我相会到城隅。 姑娘姑娘躲哪里?让我心跳又着急。 这位姑娘有情意,送我漂亮红乐器。 姑娘姑娘多谢你,红红彤管表心意。 这位姑娘有心计,采来白茅寄心迹。 姑娘姑娘我懂了,你的深情我珍惜。
现代诗歌

《心灵之约》

高高的城墙掩映着角楼 掩映着我美丽姑娘的身影 飞扬的裙袂藏在哪 如花的笑容藏在哪 姑娘啊 你是否看到了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娴静,文雅。 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丽。 俟:等候。 城隅:城上的角楼。
爱:隐藏。 见:出现 搔:挠。 踯躅:徘徊。
----翻译: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头来。 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
3表现了存在于青年男女之间的健康的爱情。 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 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静女》表现了健
康纯真的爱情,它虽然 没有成年人的坚贞和厚 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 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 沉,却以单纯、天真、 无邪而永恒。
主题明中确心::由约会---表现主人公纯真而热烈的感情。
情人相见图 情人送别图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即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灵,分
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
赋 直陈其事,即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即从一个 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静女》的艺术手法
2、通过人、物、情巧妙的融合起来,表现 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爱情。
作者从静女到彤管,再从荑到静女, 通过喜爱情人的赠物之美,把自己的感情 寄托在赠物之上,这种写法很新颖。
3、赋的表现手法
“赋”,直陈其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 吻,直接叙述了“我”与热恋中的静女的一次 约会。
从诗歌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活泼、调皮、大胆的 女子,敢于邀请男主人公约会,又故意调皮地躲起来。
(Rǔ,通“汝”,你,此处指“彤管”。 )
(wěi,红而有光)
(yì,喜爱)
• 彤管有炜,说 怿 女 美。
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
自己陶醉。
写心理:青年之恋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女子赠送信物给男子, 男子的心理。
“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静 女》
《诗经》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 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c的爱情。 3、通过《静女》的学习,掌握《诗经》比兴、重章叠 句的艺术特色和顶针、双关的修辞方法。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诵读《静女》优秀课件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诵读《静女》优秀课件
①按照常理,色红而光亮的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从男主人公的赞美中可以看
出来,在他的心中,荑草更贵重。
②男主人公称赞彤管只说它外表色泽鲜艳,对荑草则大加赞叹,称其“洵美且
异”,认为他们的爱情将会永远幸福甜蜜。 借物咏人、因人赞物
品读《静女》
3.你如何看待男子对静女所赠两件礼物的赞美?你认为在他心里,彤管
和荑草哪个更重要?
借物咏人、因人赞物
物微而情深: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品读《静女》
3.你如何看待男子对静女所赠两件礼物的赞美?你认为在他心里,彤管
和荑草哪个更重要?
【教师总结】“洵”即诚然、实在,“异”即与众不同。显然,男主人公欣赏的不
是荑草的外观而是另有所感。白色的荑草朴实无华,但因它是女主人公亲自从野外
心急难耐,又无计可施,是个憨厚淳朴的小伙子
“辗转反侧” 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男子:
憨厚、痴情、真诚
“说怿女美”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物,又指赠物的人)
痴情、真诚。
一语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解读《静女》
2.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诵读《静女》
静女《诗经·邶(bèi)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诵读《静女》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女子: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重章叠句)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拓展延伸
结合《早开花的苹果树》,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爱情的。 我们从《静女》中感受到,真正的爱情不是用物利能够衡量的,而
应该是心心相印的,需要我们诚心诚意、重情重义。但是现在,同学们 正处于青春期,对“恋爱”还处于懵懂阶段,或许我们自认为懂得,或 许我们处于好奇,过早地触碰那颗青涩的果实,那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是 无法估量的。高中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岁月,为了以后的人生不留 下遗憾,我们应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方能赢得无悔的青春!
拓展延伸
《早开花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正在冬天里做梦,
一阵暖风把梦儿吹醒。 它误认为春天已经来临,
急匆匆把枝头点红。 是你根部积蓄了过多的养分,
还是失去理智过于冲动? 也许是你羡慕春的美好,
竟忘记遵循时令…… 冻僵的花瓣伴着残梦, 瑟索的在寒风中飘零。 多么得不偿失啊--减了春的光彩, 毁了秋的收成。
了解《诗经》
内容
风 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十五国风 雅 朝廷之乐,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多为贵族所作,
大雅、小雅 合成“二雅” 颂 宗庙祭祀之歌,歌颂祖先功业
手法
赋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 以彼物比此物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解题
《诗经·邶风》 ➢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 静女:娴雅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
对比阅读
不同点: ①角度不同:《静女》从男子角度描写爱情生活;《子衿》从女子角度 抒发相思之情。 ②情节不同:《静女》写青年男女的约会;《子衿》写女子在城楼上盼 望恋人。 ③基调不同:《静女》调皮可爱,充满欢乐;《子衿》缠绵悱恻,哀婉 伤感。 ④写法不同:《静女》主要通过表情神态刻画人物;《子衿》主要通过 内心独白刻画人物。 共同点:①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直率。②感情真挚热烈。③风格朴实、 清新。④都采用了重章复唱的手法。

新教材《静女》课件PPT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新教材《静女》课件PPT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邶风﹒静女
shū sì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xiàn
chíchú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luán yí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wěi yuè yì rǔ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kuìtí xún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rǔ 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题: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汤阴东南。
静女,闲雅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 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题目。
归纳第一章
第一章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男女青年赴约来到 相会之地, 女主人公故意躲起来,传神地写出了 女青年的天真活泼;小伙子久候不至时的抓耳挠 腮,不断徘徊的情形,体现他此时焦急难耐、心 神不宁,写出了男青年的忠厚、淳朴。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总结通假字
爱:通“薆”,隐藏,遮掩。(薆,草木茂
盛的样子) 却故意躲藏起来,惹我挠头又徘徊。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见:通“现”,出现。 彤管有 炜, 说 怿 女美。
翻译:牧场归来送我荑草,荑草美得真出奇。 诗经收录的是从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的诗歌?
说:通“悦”,喜爱。(怿,欢喜) 小伙子久候不至时的抓耳挠腮,不断徘徊的情形,体现他此时焦急难耐、心神不宁,写出了男青年的忠厚、淳朴。
实际上是夸人,这里还是双关,最后两句小 爱:通“薆”,隐藏,遮掩。
彤管有 炜, 说 怿 女美。 彤管有 炜, 说 怿 女美。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伙子就直接敞开心扉,“匪女之为美,美人 爱 而不 见,搔首 踟蹰。
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这首诗的部分内容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也很相似,这种艺术手法叫 “重章叠句”。 《诗经》在章法上重章叠句、反复吟唱,句式以四言为主。 翻译:牧场归来送我荑草,荑草美得真出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雅 美丽 通“薆”aì
隐藏,遮掩
①给重点虚词、 实词文下注释 ②通假字
士贰其行
数→使动, 使……不专一
③词类活用

古·:眼泪 今:鼻涕
④古今异义
⑤特殊句式
⑤特殊句式
判断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倒装句 秋以为期 俟我于城隅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 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鼓)而 (力 )衰,三( 鼓 )而
如何预习古诗文?
姝:shū 俟:sì 隅:yú 搔:sāo 踟蹰: chíchú 娈:luán 贻: yí 彤:tóng 炜: wěi 怿:yì 荑:tí 洵: xún 一、音读:给生字注音,读准字音、句读。
如何预习古诗文?
二、意读:用符号标注五类文言现象,疏 通文意。
助词,做形容词词头,多么
静女其姝 爱
《诗经》体例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 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 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诗经》六义
风(十五国风)
风土之音(民间歌谣)
体 雅(大雅、小雅) 朝廷之音(宫廷乐曲)

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之音(宗庙祭祀)
( 力 )竭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中 古 《楚辞》(骚体诗)

体 诗
汉乐府、古诗

以五言诗为主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发近

体 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
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原称“诗”
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 经典才称《诗经》。据说是由孔子编定 的。
④完成老师指定的课后练习题;发现一些问题并作初步 的思考。
⑤可根据需要在课本上加点、加圈、划线,可作眉批或 旁批。 养成了这样预习的习惯,必将大大提高课堂
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一些能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其独立阅 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表现 在阅读速度快、思维敏捷,善于分析综合、 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比较归类,也很善于 联想和想象。这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 成,会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对今后的学习和 工作大有裨益。
“当然,”苏格拉底很严肃地回答道,“你不要 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它很困难的。”听到 这话,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
苏格拉底一点也不生气,他宣布说:“这堂课 我就教大家好好学这个动作。学会以后,从今天开 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做100遍。
10天之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 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80%的学生举起了手。
关于预习的要求
• 一般可按照老师要求做好预习。也可自觉从以下方 面进行预习:
• (1)发下新课本后先快速浏览全书,大体了解本 册书的知识体系,知道本册书大概要学些什么内容。 这次的浏览是首次的,可以不求甚解;
• (2)每个单元上课前要做通读。不仅要知道本单 元的主要内容,还要知道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的、 学习要求。这次的通读,是再次的,是要作点思考 的。
词义疏通
静女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静:娴静,文雅。其:形容词词头。
• 姝:美丽。俟:等候。
• 城隅:城上的角楼。
• 爱:通“薆” ,隐藏
• 见:通“现” ,出现。
• 搔:挠。 踯躅:走来走去。
• 那个姑娘文静而漂亮,暗中相约我在城角的地 方相见。我如期而至但她却没有出现,急得我 搔首弄发心彷徨.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 (城墙上的角楼)
表现 手法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 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 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 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 点。
《诗经》体例
据说《诗经》中的诗,都是当时能演 唱的歌词。也就是说这些诗篇,就其原来 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 性质,分成“风”、“雅”、“颂”三大 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庸、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曹、等15 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歌谣,小 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 (3)每篇课文上课前要做比较仔细的阅读,是最 重要的,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每篇课文的预习:
①生字注音,成语释义。发现不会读、不懂解释的字词, 要查阅工具书,并把它记下来。
②发现好句。选取某处好词妙句或某让你有所感悟的段 落,进行赏析。
③概述课文内容,用简练语言回答写了什么,不超过50 字。对文章写作特点试着进行分析、概括。
20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 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学生举起了 手。
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 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 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 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启示:
坚持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事 情,因为人人都能做到,却未必人人都做得到。 只有那种即便一件简单事都能坚持做到底的人, 才可能有所成就。
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èi 邶风· 静女
解题: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 东南。
静女,闲雅的女子。诗经中的诗 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 题目。
要求:朗读的节奏为二二式,咬准字音 静女/其姝(shū) ,俟(sì)我/于城隅(yú )。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chí chú )。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 yì )/女 (rǔ )美。 自牧/归荑(kuì tí),洵(xún)美/且异。 匪(fēi)女/(rǔ )之为美,美人/之贻。
——中国语文学习研究专家 王光龙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着名的大哲学家和大教育家, 他教学生的方法总是别出心裁。
开学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 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然后再尽量 往后甩。”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所有学生都笑了。
“老师,这还用学吗?”一个学生打趣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