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评估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mmpi标准解释

mmpi标准解释

mmpi标准解释MMPI,即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该测验由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研发并于1943年首次发布,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临床人格评估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测试目的、测试内容、解释指标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MMPI。

测试目的:MMPI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它包含了一系列问题,涵盖了个体的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通过评估个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获取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心理疾病。

测试内容:MMPI由567个问题组成,分为10个临床标度和3个有效性标度。

问题涉及个人的思考方式、行为倾向、情感状态、社交适应能力等,包括对自我、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测试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反应,选择与自己情况最相符的答案。

MMPI的设计目的是综合评估个体心理特征的多个维度,因此这些问题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

解释指标:MMPI的解释主要依赖于标度分析,通过与大样本标准化对照组的比较,解读个体在各标度上的得分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MMPI解释指标:1.临床标度(Clinical Scales):其中包括Hs(健康忧虑)、D (抑郁)、Hy(双相)、Pd(偏执)、Mf(男性特质)等,用于评估各种心理问题、症状和障碍。

2.有效性标度(Validity Scales):包括L(妥协性)、F(冷漠)、K(抗争性)等,用于评估测试者是否回答问题时存在的偏倚和虚假。

3.个性标度(Personality Scales):这些标度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如社交能力、性格类型等。

其中包括Pa(偏离)、De(认识/信仰)、Ma(成熟/埋怨)等。

除了这些标度指标外,MMPI还包括一些其它衍生指标和临床配置,如精神病性配置(Psychopathic Deviate Configuration)、中性配置(Neurotic Configuration)等,这些配置可以提供更全面、综合的评估结果。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MBTI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

它以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为基础,由美国的briggs和myers母女共同研制开发。

从1942年到现在,MBTI经过myers-briggs家族半个多世纪的改良,已经发展到最新的m版,该版本引入了项目反应理论(irt),利用θ分数反映类型偏好的清晰度,与先前版本相比,其评估技术有较大的提升。

在国外,MBTI因其独到的理论根基,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极强的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团队建设、生涯设计、教育学习以及个体与家庭治疗等领域,而目前国内对于MBTI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介绍。

1 MBTI的理论基础1.1维度及其解释MBTI的理论基础是心理类型理论。

该理论最早体现在《心理类型》一书中,它旨在揭示、描述和解释个体行为表现的差异。

在此书中,jung阐述了通过临床观察和心理分析得出的个体行为差异的三个维度:(1)精神能量指向:外向-内向;(2)信息获取方式:感觉-直觉;(3)决策方式:思考-情感。

briggs和myers 母女俩在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新维度——(4)生活态度取向:判断-知觉,从而用四个维度描述个体的行为差异。

其中,“外向e—内向i”代表着心理能量的不同指向;“感觉s-直觉n”、“思考t-情感f”分别表示人们通过感知活动获取信息和经过判断权衡做出决定时不同的用脑偏好;“判断j-感知p”是就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言,它表明个体是以一种有计划(确定)的还是随意(即兴)的方式适应外部环境,是信息获取维度和决策维度的综合效应在个人生活方式中的体现。

以上每个人格维度都有两种不同的功能表现形式,经组合可得到16(24)种人格类型。

jung把感知和判断列为脑的两大基本功能,前者帮助个体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后者则使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做出决定,它们在大脑活动中的作用受到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精力来源的节制,从而对人的外部行为和态度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

MMPI的名词解释

MMPI的名词解释

MMPI的名词解释一、MMPI的概述MMPI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全称为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

它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斯塔克韦瑟医学中心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并不断修正完善的。

MMPI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心理学研究领域,旨在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二、MMPI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 验证性:MMPI基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经过多次的验证和改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它可以提供客观和准确的心理评估结果,帮助临床医生或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被测者的内心世界。

2. 多维度:MMPI采用了多个测量维度,包括10个临床量表以及多个辅助量表。

这些量表包括了各种人格特征和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测量维度,可以得出个体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健康指标。

3. 应用广泛:MMPI被广泛应用于心理评估领域,特别是用于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或病理特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此外,MMPI也常被用于心理学研究,以探讨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三、MMPI的测量量表1. L量表:L量表用于评估被测者在精神和躯体健康问题上的虚假回答倾向。

它显示出个体对问题的投射积极健康形象的倾向。

被测者在回答问题时,如果过于自我美化或夸大个人的积极形象,可能导致L量表得分升高。

2. K量表:K量表用于评估被测者是否倾向于对问题持防御态度。

高K量表得分可能意味着被测者比较关注对他人的评价,并试图给出社会期望的回答。

3. F量表:F量表用于评估被测者在心理症状上具有反应倾向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识别可能存在的临床问题,如心理疾病的症状。

4. 10个临床量表:MMPI的10个临床量表涵盖了广泛的心理领域。

这些量表包括了抑郁、嗜睡、过分焦虑、精神病性症状、社交退缩、男性和女性气质特征等。

通过分析这些量表的得分,医生或研究人员可以了解被测者的具体心理特征和症状表现。

心理学中的人格测验及其应用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格测验及其应用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格测验及其应用研究人格是一个人在行为,情感和思想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固有特性和心理性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维度,即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而人格测验则是一种对人格特质进行评估和量化的方法,在支持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人格测验的原理人格测验的原理基于人格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

通过对个体行为、动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获得被试者的各项人格指标,进而对人格特质进行评价和量化。

通常人格测验所涉及的人格特质有以下五个维度:1.神经质:指被试者情绪稳定程度和信仰体系的方向性等方面的特质。

2.外向性:指被试者是否好交际、性格外向、活跃和乐观等特质。

3.开放性:指被试者是否在思想方面开放,倾向于创新和变化等特质。

4.宜人性:指被试者是否合群、善良、配合性高等特质。

5.尽责性:指被试者是否善于计划和管理,有组织性、责任心和可靠性等特质。

二、人格测验的应用领域人格测验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评估方法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心理评估、职业规划、教育策划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领域:1.心理评估:人格测验能够评估被试者的特质和心理状况,帮助临床心理学家更好地开展治疗工作。

2.职业规划:通过对个体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可以帮助被试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潜能和发展方向,实现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发展。

3.教育策划:人格测验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质进行了解和评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特征。

4.社会心理学:人格测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互动的本质。

三、人格测验应用案例1.发现潜在的财务分析员:使用人格测验对职业培训课程中的学生进行人格评估,发现一名学生具有高度的细节表现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从而成功地拓宽了招聘渠道。

2.职业规划:一位经历了职业迷茫的年轻人,通过对其进行人格测验,成功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和方向,以此为基础展开生涯规划。

mmpi分析报告

mmpi分析报告

MMPI分析报告1. 简介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的人格测量工具。

它由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开发,在20世纪初首次面世。

MMPI通过一系列问题和陈述,评估被测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可能的心理问题。

2. 测试过程MMPI的测试过程相对简单,被测者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通常是通过选择A或B选项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些问题包括个人喜好、态度、价值观等。

回答问题的方式将有助于评估被测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3. 量表分析MMPI包含多个量表,每个量表都关注特定的人格特征或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MPI量表:3.1 严重反应量表(VRIN)VRIN量表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严重的反应模式。

这个量表会出现一些相似但细节不同的问题,如果被测者在回答时存在一致性问题,可能会被认为是回答不真实或不稳定。

3.2 无效反应量表(TRIN)TRIN量表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无效的反应模式。

该量表包含对立的问题,如果被测者在回答时出现一致性问题,可能会被认为是回答不真实或不稳定。

3.3 抑郁量表(DEP)DEP量表用于评估被测者的抑郁倾向和情绪状态。

它包含了与抑郁相关的问题,通过被测者的回答,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抑郁症状。

3.4 偏执量表(PAR)PAR量表用于评估被测者的偏执倾向和怀疑他人的程度。

它包含了一系列与偏执相关的问题,通过被测者的回答,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偏执症状。

3.5 精神病性量表(PSY)PSY量表用于评估被测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它包含了一些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相关的问题。

4. 结果解读MMPI的结果解读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学家或临床心理学家进行。

他们会根据被测者的回答以及不同量表的评分结果,综合判断被测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MMPI的结果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它只能作为一个评估工具来帮助专业人士了解被测者的心理状态。

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mmpi基本量表分 -回复

mmpi基本量表分 -回复

mmpi基本量表分-回复MMPI基本量表分是指利用MMPI(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评估表)进行人格测评时所得到的各个量表的分数。

MMPI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效度,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临床诊断、人事选拔等领域。

本文将从MMPI基本量表的定义、测量方法、分数含义以及对个体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什么是MMPI基本量表?MMPI基本量表是根据一般人群的测量结果而建立的,包含了对个体人格特征的综合评估。

MMPI基本量表由多个具有明确内容的题目组成,被分为多个子量表,比如L量表(测量真实反应水平)、F量表(测量对社会期望做出的夸大回答),以及其他衍生量表如Hs、D等。

每个子量表的得分可以反映个体在该方面的特点,从而为进一步评估提供参考。

其次,测量方法是如何得出MMPI基本量表分的?MMPI基本量表通过对一系列约莫567个问题的回答来确定个体的特征。

个体需要采用“对”或者“不对”来回答这些问题,其中包括对自身情感、行为以及想法的描述。

在MMPI的标准化测验中,许多问题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复出现,以验证被试者的回答的一致性。

参与者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MMPI结果。

然后,MMPI基本量表的分数含义是什么?MMPI基本量表分数会根据被试者的回答给出,每个子量表都有自己的评分标准。

例如,在L量表中,分数越高表示回答越真实、可信,而在F量表中,分数越高则表示回答越夸张、虚假。

通过这些分数,可以了解个体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MMPI基本量表的得分结果一般都有对照组数据,可以与标准化样本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对个体得分进行量化分析。

最后,MMPI基本量表分数如何应用于对个体的评估中?MMPI基本量表的得分可以为心理学研究、临床诊断和人事选拔等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可以借助MMPI基本量表的分数来探索人格特征与特定行为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个体心理机制。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MMPI基本量表的分数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识别患者可能存在的精神障碍或人格问题。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学科,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本文将从心理治疗、心理评估和心理教育三个方面讨论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在临床心理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善不健康、否定或有害的思维模式,来减轻心理困扰和改善情绪。

在临床医学中,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消极情绪和不合理思维的产生方式,并通过引导患者重新审视问题、改变思维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积极应对困难。

2.心理动力治疗心理动力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分析和探索个体潜意识发现内在冲突、解决情感问题的治疗方法。

它注重解决患者内心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医疗实践中,心理动力治疗常用于治疗人格障碍、心理创伤等病症。

通过与患者进行情感上的亲密接触,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挖掘潜意识中的问题,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过去经历,解决痛苦和人际关系问题。

二、心理评估1.精神状态测量心理评估在临床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神状态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通过量化测量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压力水平、自尊心等。

通过精神状态测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医生可以利用心理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量化测量患者的抑郁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个性特质评估个性特质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不同特质和行为方式的心理评估方法。

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个体在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个性特质评估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诊断人格障碍、行为问题等疾病。

卡特尔16PF应用介绍

卡特尔16PF应用介绍
职业定位
通过卡特尔16pf评估,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职业发展
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提高个人 职业竞争力。
职业咨询
为个人提供职业咨询服务,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困惑和 问题。
心理学研究
个性心理学
卡特尔16pf是研究个性心理学的 经典工具之一,有助于深入了解 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综合评估
01
整合信息
综合评估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进行整合,以获得更全面、准确 的评估结果。
02
平衡主客观因素
03
提高评估效果
综合评估可以平衡主客观因素, 减少单一评估方法的偏见和误差。
综合评估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为个体发展提供更有 针对性的指导。
04 卡特尔16pf的应用案例
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卡特尔16pf,全称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由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 制的一种人格测试工具。该工具通过测量个体在16个维度上的人格特征,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 职业倾向等方面。
卡特尔16pf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卡特尔16pf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
02
Hale Waihona Puke 03主观性由于自我评估基于个体的主观认知, 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需要结合 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他人评估
客观性
他人评估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视角,避免自我 评价的主观性。
多维度评价
他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个体进行评价,提供更 全面的信息。
反馈机制
通过他人评估,个体可以获得关于自身表现的反馈,有助于改进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评・人格评估的临床应用李彦章 人格评估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它试图寻求人格中导致个体差异的那些特质,编制较为精确的评定量表,探究人格特质的重要意义。

过去研究总是倾向于非临床人格评估。

近年来关于临床人格评估的研究渐渐多了起来,起点也较高,其中心在于临床评估技术的应用。

美国CE W atk in s 等于1995年调查了1000多名临床医生,发现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洛夏投射技术和主题统觉测验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人格测验[1]。

本文试图对近20年来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排在前五位的人格评估工具(仅限于供成人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包括访谈、观察等主观评估方法)进行评价,并概述人格评估技术在人格障碍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1 临床上最常用的人格评估量表(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 inneso ta M u lti 2p hasic Personality lnven to ry ,MM P I MM P I 22)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心理研究室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 P I )由美国心理学家SR H athaw ay 和JC M ck iney 共同编制,是多年来最常用、被引用最多的人格评估量表。

而修订版MM P I 22是当前临床应用和精神病理学研究的焦点。

MM P I MM P I 22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一般健康问题、情绪反应、社会态度、家庭婚姻关系、职业情况、教育水平等。

适用对象也较广,临床上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都可使用。

据研究表明,MM P I MM P I 22信度较高,分半信度系数为0170至0180之间,重测信度系数的分布从稍高于0150到稍高于0190,中数在0180以上[2]。

MM P I MM P I 22有4个效度量表,除此之外MM P I 22还有几个新的效度量表,如变化性反应矛盾量表(the V ariab le R espon se Incon sistency Scale ,V R I N )和真实反应矛盾量表(the T rue R e 2spon se Incon sistency Scale ,TR I N ),V R I N 和TR I N 已成为随机回答的标准效度量表。

许多研究表明,MM P I MM P I 22效度较高,对许多临床诊断性工作都很有价值[3]。

由于MM P I MM P I 22的编制基础是经验效标法,方法的不足使其出现一些问题。

如各临床量表之间相关较高,但对题目的回答稳定性不高。

这些并不影响它作为临床应用和精神病理学研究中最常用评估工具的价值。

(2)洛夏投射测验(Ro rschach lnkb lo t T est ,R IT )虽然曾有许多研究者预言,瑞士精神病学家H Ro rschach 编制的洛夏投射测验(R IT )不久将从临床应用中消失,但是事实是R IT 仍旧作为最常用的人格临床评估技术排在第二位,仅次于MM P I MM P I 22。

而且美国许多大学的哲学博士和心理学博士在临床心理学课程中必须进行R IT 的正规训练,毕竟方兴未艾的R IT 给解释提供了更可靠和更客观的基础。

当前趋势是把R IT 与MM P I 22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可能融合两者的优点。

近来R IT 已广泛涉及临床问题,如对家庭治疗中的青年,思维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边缘型、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自杀女性和性犯罪者等进行研究。

但是评价R IT 的信、效度比较困难,主要是其主观方法所致。

最近,研究者RJ Ganellen 等评估了个体对R IT 的保护性反应定势(defen sive respon se set )是否会歪曲R IT 的结果,从而掩盖其心理问题[4]。

F rueh 和K inder 测查了用R IT 是否能把PT SD 综合征患者检测出来[5]。

两个研究报道了在洛夏测验中评价歪曲反应条件的指标。

(3)主题统觉测验(T hem atic A ppercep ti on T est ,TA T )主题统觉测验(TA T )是投射测验中与R IT 齐名的一种常用的人格评估技术,由H M u rray 和CD M o rgan 编制出版。

是美国近20年来排在第三位的作为临床人格评估和研究动机、焦虑而使用的工具。

现在多使用默里编制的第三套图片进行临床应用和研究。

已有报道用TA T 对A lezhei m er 病、精神分裂症的父母,青少年犯罪者,及性混乱女孩进行过评估研究。

与R IT 相比,TA T 的信度、效度有更多的证据・371・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年第9卷第3期支持。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TA T的评分者信度尚可接受。

辨别效度的研究显示,TA T可区分不同的效标样本,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对TA T的异常反应比正常人多得多[2]。

不过效度研究还未有清晰、明确的结论。

(4)16人格因素问卷(Six teen Personality Fac2 to rs lnven to ry,16PF)16人格因素问卷(16PF)是RB Catell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法编制而成的。

由于16PF无变态倾向的内容,所以常在正常人群中使用和研究。

但近年也出现大量利用16PF进行临床评估的研究论文。

其研究主题主要有:酒精中毒,敌对(ho stility)的遗传率,青少年犯罪,以及影响疾病(如癌症、肾病、心肌梗塞等)的人格因素,生理残疾及因战争而引起的应激。

16PF的重测信度在0143~0189之间,结构效度较好,量表项目的因素负荷量在0173~0196之间。

不过16PF的辨别效度还需要更有力的支持[3]。

(5)米勒临床多轴量表(M illon C lin icalM u lti2 ax ial lnven to ry,M C M I M C M I2 M C M I2 )米勒临床多轴量表(M C M I M C M I2 M C M I2 )是T M illon根据诊断和统计手册(D iagno stic and StatisticalM anual,D S M)中的人格障碍分类,以临床患者为样本,以精神病理学为基础编制的。

近年来对M C M I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加。

M C M I没有基于正常人群的标准分数,因此用M C M I进行临床评估的任何人都被假设为病人,这使得用M C M I评价正常人群时,很容易导致明显的错误。

目前心理学家正努力扩展M C M I至正常人群[6]。

M C M I有专门的效度量表以检测无效回答(如夸大报告,乱答和作假等):公开量表(the D isclo2 su re Scale)可以评估个体是否真实地反映情况,贬低量表(the D ebasem en t Scale)可评估个体应答时是否隐瞒,期望量表(the D esirab ility Scale)可以确定个体应答时是否缩小了问题(M illon,1994)。

许多文献支持M C M I的效度测量,认为是比较可靠的[1]。

2 对人格障碍的评估这里之所以专门提出对人格障碍的临床评估,是因为国际上对人格障碍的研究兴趣已从临床实际观察上升到了研究探索阶段。

最新研究认为,人格障碍是正常人格的一种延伸。

因为人格障碍本身与正常人格相比,也许只是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7]。

当前对人格障碍的研究是根据正常人格的理论和研究而获得的。

D S M2 据此鉴别出10种人格障碍,如反社会(an tisocial),回避型(avo idan t),依赖型(dependen t)等。

它对人格障碍的确定标准是:①不可变通性(inflex ib le),自我控制能力很差;②适应不良(m aladap tive),并有明显的功能损伤;③情绪上非常苦恼(distress)[7]。

人格障碍的临床评估是当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以前对其的诊断和评估,多采用结构式会谈(structu re in terview s)方式。

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比较有效,但由于耗时太多,施行起来不太经济。

现在也有了一些评估量表涉及人格障碍临床评估领域。

目前常用的量表除前面提及的M C M I、MM P I、R IT之外,还有一些最新编制的量表,如正常或异常人格量表(the Schedu le fo r N o r m al o r A bno r m al Personality,SNA P)(C lark,1993),威斯康辛人格障碍问卷(the W iscon sin Personality D iso rders In2 ven to ry)(K lein et al,1993),海尔心理异常修订手册(the H are P sychopathy Check list R evised) (H are,1992),以及一些根据MM P I MM P I22为基础编制的人格障碍量表。

以前人格障碍的临床应用和评估研究主要放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上,也许因为它比较容易鉴别诊断。

近来D S M2 的出版以及对五因素人格模型的广泛研究,可能带动这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为人格障碍评估提供更客观的鉴别诊断方法。

3 总论临床人格评估继续在很高的程度上发展。

当前临床应用和精神病理研究趋势是不管编制初衷是针对正常或异常样本,都在努力使之适合于正常和异常人群,以便进行比较研究。

由于人格评估的中心问题是被试自我报告的可靠性,进行测试的被试自己能提供一个清楚明白的结果吗?因此人格评估量表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继续进行信、效度的检验。

最近研究认为,人格障碍是正常人格的连续统一体[7],两者并没有什么质的差异。

一些新的人格评估量表也开始用于评价人格障碍—这个以前被认为不能确定、评估工具无法涉及的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见到有关新量表信、效度情况的报道。

当前临床人格评估的发展趋势是把评估与治疗更好地结合起来,使评估具有治疗的潜力。

为此还必须发展更新的评估理论模型。

・471・J C lin P sycho lM ed,1999,V o l9,N o.3参 考 文 献1 Butcher JN,Rouse SV.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linical assess m ent.A nnu R ev P sycho l,1996,47:872111.2 陈绍建.心理测量.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3 O zer DJ,R eise SP.Personality assess m ent.A nnu R ev P sycho l, 1994,45:3572388.4 Ganellin RJ.A ttemp ting to conceal p sycho logical disturbance: MM P I defensive response sets and the Ro rschach.J Pers A s2 sess,1994,63:4232437.5 F ruech BC,K inder BN.T he suscep tibility of the Ro rschach Inkblo t T est to m alingering of com bat2related PT SD.J P ro j P sy2 cho l,1994,62:2802298.6 Grilo J,B row n R S,IIilsabeck R,et al.R aising doubts about clai m s of m alingering:I mp licati ons of t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M CM I2 and MM P I22perfo r m ances.J C lin P sycho l,1994,50: 6512655.7 W idiger TA.Personality diso rders advanced personality.V anH asselt.P lenum P ress,N ew Yo rk,1998,3352352.(收稿:1998211202)・学术交流・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见效时间研究贾占玲 张吉营 靳士立 张增 对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已被肯定,但对其起效时间则颇有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