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汉江流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2005年汉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2005年汉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崔讲学;徐双柱;王仁乔;张海燕【期刊名称】《暴雨灾害》【年(卷),期】2007(26)4【摘要】利用气象卫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水文部门提供的中尺度水情观测资料对2005年汉江秋汛进行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汉江秋汛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弱密切相关;在汉江上游整个流域累计面雨量达到100mm 以上,如果汉江上游地区再出现一场强暴雨,将造成汉江流域发生较大的洪水;汉江上游强降水是由中尺度系统造成的,中β暴雨云团存在合并-加强-分裂的过程,其合并加强的方式有气旋式和追赶式两种;2005年汉江秋汛是仅次于1983年的大洪水,洪水的形成与降水和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汉江上游洪水的流量差与区域降水的累积值有很好的相关,洪峰由区域性的强降水造成;汉江上游洪水传播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由石泉到丹江口水库洪水传播的时间为36~48h,其中石泉到白河平均传播时间为24 h,白河到丹江口传播时间为12~18 h;根据降水预报,运用库容和水位的统计关系,按照一定的算法可以预测水库水位.【总页数】6页(P289-294)【作者】崔讲学;徐双柱;王仁乔;张海燕【作者单位】湖北省气象局,武汉,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99【相关文献】1.汉江下游2005年秋汛洪峰流量变化特性分析 [J], 夏薇;梅军亚;杨献群;阳立群;毛北平2.丹江口水库秋汛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 [J], 金炎平;赵文焕3.2011年汉江秋汛杜家台分流水文特征浅析 [J], 刘志文;卢亮4.2011年汉江流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J], 卢珊;贺皓;高红燕5.长江委水文局继续加强汉江秋汛测报工作 [J], 长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中市2011年气候趋势分析和评估

汉中 21 科技 01 年第2
众积极地 参与 .充分 行使 自己的检举权 ,才能使破 坏环 境 的 行为 无处 藏 身 ;只有发 挥 公众 的检 举 力
量 ,使 广大人民群众 参与到保护环境 中来 ,才是环 境保护的治本之 策。
52 广 泛 开 展 宣 传 活 动 . 通过 广播 、电视 、网络 、报刊杂志等途径 ,开
加快发展低耗能 、低排 放的第三产业 和高新产 业技术 ,重点组织开发和 示范具有普遍 意义的资源 节约和替代技术 、能 量梯级 利用技术 、延 长产业链 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 、零排 放技术 、有 毒有害原材 料的替代技术 、再生 资源 的回收处理 等技 术。用先 进 技术 改造 传统 产业 ,淘汰 落后 工 艺 、技术 和 没 备 ,严格限制高耗能 、高 污染和浪 赞资源的产业 ,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 态效益 ,形成 资源循环 利用的产业链 。同时 要充分利用汉 中得天独厚的历 史文化和 自然生态发展生态旅游 。
作青 简介: 史平(9 8 ) 1 5 - ,工程 师 ,主要 从事 天 气气候 、农业 气 象服 务 工作 。
一
54—
环 保 科 技
统 的单一种养殖 向资源循 环利用 ;二 业由传统模式 [ 向清洁化生产转换 ;交通运 输 由高能耗 、高污染 、 高 噪声 、高 事故 向使 用 清洁 能 源 ,低 噪声 、低 事 故 、污染能 自我净化 的模式转 换 ;材料 出大量消耗 非再生能源 向能循环利用转换 。
5 建立良好的公众参与机 制 51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 公众的力量举足轻 重。要抓紧 完善公 众环境权
的规定 ,保障公 民能 够有效 行使环境健康 权 、知情 权 、检举权 、参与权等各方 面的权利 ,只有 广大公
江汉平原区域降水与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江汉平原区域降水与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罗启华;郭生练;李天元;伏琳【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年(卷),期】2011(028)003【摘要】挑选江汉平原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5个气象站52年间(1957-2008年)的逐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取显著性水平a =0.05,运用Mann-Kendall 检验对年季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区域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春秋两季降水呈缓和的下降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呈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冬季降水有显著的上升变化趋势;区域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上升变化趋势,特别是最近20年来上升幅度明显增大.年平均气温时间序列从1994年开始发生了突变,突变以后上升变化趋势更加强烈.【总页数】5页(P10-14)【作者】罗启华;郭生练;李天元;伏琳【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武汉,4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相关文献】1.湟水流域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温的关系 [J], 杨芳;刘倩2.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 [J], 杨蓉;王龙;申官正;王莹;王琳3.近百余年来全球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J], 马亚维;任哲;王英俊4.广西45年来降水和气温的长期变化特征 [J], 黄嘉宏;张勇;罗忠红5.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近期、中期与长期变化的预估及其不确定性来源 [J], 周天军;张文霞;陈晓龙;张丽霞;邹立维;满文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梅汛期4次暴雨过程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2011年我国秋季降水特征分析

3 2 0 1 1年秋季降水特征
图l 给出了 2 0 1 1年秋季 的降水距平 百分率分 布。从整个秋季来看 ,降水主要集 中在 山西南部 、
等因素 ,得出了西北地区降水主要 以强降水 为主但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7—1 9
1 6
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 量、降水 日数 、降水强度变化
( h o ) 、风 场 ( u ,v ) 、比湿 ( s h u m) 、垂 直 速 度
( ‘ 1 ) ) 。降水资料为 1 9 4 8 年一 2 0 1 1 年全国 5 9 5 个 台站
的月平均降水资料和 2 0 1 1 年9 — 1 1 月全 国 6 0 6 个台
能 利用 1 9 5 1 -1 9 9 9年的资料 ,研究 了我 国秋季降 水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 ,指出我国秋季降水的明
显 区域 位 于 3 5 。 N 以南 ,且 年 际变 化较 大 ;朱 明 等 对 2 0 0 3年 8月 2 8 日_ _ 9月 9日汉 江 上 游 地 区
阴雨天 气所 导致 的 洪涝 灾 害 的 天气 过 程 分 析 和 温 丽
h P a ,8 5 0 h P a ,9 2 5 h P a ,1 0 0 0 h P a ) 的 高 度 场
叶 等对 2 0 0 5 年 9月 2 7日 一1 O月 2日的渭河秋汛 的气象成因分析 ,为秋汛 的预报工作提供 了相关经 验; 贾小龙等 则分析了 2 0 0 7 年秋季降水与 L a N i . n a 事件的关系。陈冬冬 、戴永久 分析 了近 5 0年
区 ,使 冷 暖空 气交汇 。孟加 拉 湾地 区异 常的 西南 气流 向我 国输 送 大量 水汽 ,为 降水提 供 了充足
2011年秋季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及水汽收支分析

2011年秋季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及水汽收支分析惠英;刘晓东;余兴【摘要】利用降水、NCEP2再分析资料及GFS预报场资料对2011年秋季关中地区强降水期间的水汽来源、输送、收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与夏季降水不同的是关中秋季东边界的水汽输入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和强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850 hPa江淮地区较强的偏东风或东风急流可以作为关中秋季强降水的一个预报指标。
秋季台风的发生、移动路径和强度对关中降水有重要影响,台风路径偏东偏北、台风强度偏弱、关中降水量偏少,而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时,在其南侧的偏东风引导下,台风路径偏西数量明显偏多、强度偏强,关中地区降水量偏多,暴雨频发。
%Based on the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CMOPPH rainfalldata,typhoon track data,NCEP2 reanalysis data and 3-hourly GFS data,the vapor source,vapor transportation and budget during a heavy rain periodin autumn of 2011 in Guanzhong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por transportation from east boundary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tart and end time of rainfall and its strength in autumn of 2011 in Guanzhong basin,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summer. The strong easterly wind or easterly jet on 850 hPa over Yangtze-Huai area was regarded as an index of strong rainfall prediction in autumn in Guanzhong. The generation,moving path and intensity of Typhoon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had greatly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in autumn in Guanzhong. When the path of typhoon moved eastward and northward and its intensity was weaker,the rainfall was less than normal in Guanzhong. Onthe contra-ry,when the intensity of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strong and its location moved westward,the typhoon was more,strong and moved westward,which caused to more and frequent rainfall.【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9页(P607-615)【关键词】东边界水汽输送;台风;副热带高压;气候背景【作者】惠英;刘晓东;余兴【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5;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7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引言陕西关中地区(33.5°N ~36.0°N,106°E ~111°E)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和杨凌6个市(区)。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栏目 导引
要点三 水文危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原因
【拓展延伸】我国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与副 热带高压的关系(正常年份)
时间 春末、5月份 夏初、6月份 7~8月份 9月份
副高位置 北纬15°~20° 北纬30°左右 北纬35°~40° 副高南退
时间
雨带位置
春末、5月份 华南(A)
夏初、6月份 长江中下游(B)
类型
分布地区
积雪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 融 融水 纬度山区, 以阿尔泰山、 雪
天山、喀喇昆仑山、祁连 洪 冰川
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区比 水 融水
较严重
发生时间 4~5月
7~8月
类型 成因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冰凌对水 黄河上游的宁夏、
初冬封冻
流产生阻 内蒙古河段和部
冰凌
季节或初
力而引起 分下游河段, 以及
对海岸 对沿岸设施的破坏, 沿岸蚀退作用加剧, 的破坏 沿岸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水入侵
学法指导 图解风暴潮发生时间、类型及危害
例2 阅读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具有来势猛、速度 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 , 可 冲毁海 堤、道路, 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 镇, 酿成巨大灾难. 2010年我国风暴潮灾害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2.76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 系统.
材料2: 长江水系图.
(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 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 (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 的措施.
【解析】该题以统计资料作为背景考查洪灾 的形成原因及针对性措施, 洪灾的形成和自 然原因中降水和地形有关, 降水越集中, 地势 低平时更易形成洪灾, 也和人为原因有关, 如 滥砍乱伐、围湖造田等. 我们在采取措施时 应针对原因进行, 尤其由人为原因导致的灾 害应采取针对性的植树种草、退田还湖会更 有效地防治洪灾.
汉江上游汛期面雨量气候特征

汉 江 上 游 汛 期 面 雨 量 气 候 特 征
卢 , 王 百 朋, 贺 , 李 建 科, 高 红 燕 珊 皓
1 2 1 1 1
1. 陕 西 710015 ; 2. 陕 西 710015 ) ( 西 省 气 象 服 务 中 心 , 陕 西 安 西 省 防 雷 中 心 , 陕 西 安
言 引
汉 江 又 称 汉 水 , 是 长 江 最 长 的 一 条 支 流 , 发 源 于 陕 西 西 南 部 宁 强 县 , 继 而 向 东 南 穿 越 秦 巴 山 区 的 汉 中 、 安 康 入 湖 北 境 内 , 再 经 襄 阳 、 荆 门 于 武 汉 汇 入 长 江 。汉 江 上 游 流 域 属 于 秦 巴 山 地 , 地 势 起 伏 不 平 , 其 河 槽 泄 洪 能 力 与 汛 期 洪 水 来 量 严 重 不 平 衡 , 一 直 以 来 都 是 防 汛 抗 洪 重 点 保 护 区 。目 前 汉 江 流 域 内 大 中 小 型 水 库 众 多 , 而 防 汛 抗 洪 决 策 的 一 个 重 要 依 据 是 水 库 水 位 和 流 量 的 变 化 , 如 何 做 好 汛 期 汉 江 流 域 降 1 资 料 及 方 法 水 预 报 , 是 水 文 部 门 估 计 水 库 水 位 及 流 量 变 化 、 解 决 料 来 源 防 汛 抗 洪 及 水 库 调 度 重 要 的 基 础 性 工 作 , 同 时 也 是 1. 1 资 采 用 汉 江 上 游 流 域 汉 中 和 安 康 地 区 内 近 21 站 流 域 安 全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保 证 。 )的 逐 日 降 水 资 料 以 及 水 文 气 1971 ~ 2011 年 面 雨 量 是 指 一 定 区 域 内 的 实 际 平 均 降 水 量 , 能 41 a( 部 门 提 供 的 安 康 、 石 泉 水 库 近 12 a ( 2000 ~ 2011 客 观 地 描 述 该 区 域 实 际 降 水 资 源 状 况 , 其 大 小 对 该 象 ) 的 逐 日 库 流 量 资 料 。 区 域 的 河 水 径 流 影 响 很 大 , 同 时 也 是 水 分 循 环 、 气 年 [ ] 面 雨 量 计 算 方 法 候 — 水 文 模 式 等 研 究 重 要 的 基 础 数 据。为 寻 求 1. 2 3 种 雨 量 是 指 某 一 特 定 区 域 的 平 均 降 水 状 况 , 定 优 良 的 面 雨 量 估 算 方 案 , 我 国 专 家 深 入 开 展 了 致 洪 面 为 单 位 面 积 上 的 降 水 量 。根 据 面 雨 量 的 定 义 , 常 暴 雨 推 算 方 法 的 研 究 , 并 在 各 大 流 域 进 行 了 广 泛 应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华 西秋雨 ”是我 国西 部地 区秋季 多雨 的特 殊 天气现象 ,因其 雨 日多 、雨 量小 的特点 ,又被 老 百姓 称之为 “ 雨淋 ” 。然 而 2 0 1 1年 9月 ,陕西
第一 次降水 过程 中 , 强 降水 主要 集 中在 5至 7日, 关 中陕南地 区过 程降水 总量均 超过 5 0 mm, 关 中 大 部及 陕南南 部超过 1 0 0 mm, 3 d内关 中和陕南 地 区 出现暴雨共 计 5 3站 次 ,大暴雨 1站次 。9 月
1 6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4 3 5 4( 2 0 1 3 )0 2 —0 0 1 6 —0 4
陕
西
气
象
2 0 1 1年汉 江 流域 秋 汛气 象 水 文 特征 分析
卢 珊 , 贺 皓 ,高红 燕
( 陕西省 气 象服务 中心 ,西安
摘
7 1 0 0 1 4 )
基 金项 目 :陕 西 省 气 象 局 2 0 1 3年 度 气 象 科技 创新 基 金 项 目 ( 2 0 1 3 M-3 6 )
2 0 1 3( 1 )
卢 珊等 ; 2 0 1 1年汉 江流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9至 1 4日,即第二 次过 程主 要降水 时 段 ,关 中陕
南过 程降水 总量 超过 5 0 mm,陕南 大部 都 在 1 0 0
要: 利用 常规气象观测 、 NC E P / N C AR 1 。 ×1 。 再分析资料及安康 、 石泉两地水情观测资料 , 对
2 0 1 1 年 汉 江 流 域秋 汛进 行 了气 象 水 文 特征 分 析 。 结果表 明: 2 0 1 1 年 汉 江 流 域 秋 汛 属 于典 型 的 华 西 秋 雨 形 势 。西 部 低 槽 槽 底 冷 空 气 不 断 分 裂 南 下 ,与 剐 高 外 围 的 暖 湿 气 流交 汇 于关 中陕 南 地 区 ,是 汉 江 流 域 秋 汛 产 生 的 有 利 天气 背 景 } 2 0 1 1 年 汉 江 流域 秋 汛 期 间 。 台 风 外 围 的偏 东气 流与 剐高 外 围 的偏 东 气 流 汇 合 .并 在 西 进 中在 四川 东 部 形 成偏 南气 流 ,为 雨 区 提 供 了充 足 的水 汽 f汉 江流 域 面 雨 量 同安 康 、石 泉 两 地 的 入 库 流 量 有 着 相 同 的 升 降趋 势 ,在 汉 江 流 域 面 雨 量 出现 明 显 的雨 强 之 后
高度场 ( 单位 : d a g p m)
环 流特 征做 过 相关 研 究 , 指 出其 典 型 的环 流 形 势
济 损失 为 4 5 . 1 8亿元 。
讯情 , 1 9日 1 3时 , 安康 水 电站坝前 水位 达 3 2 9 . 5 7
m,超警 戒水 位 4 . 5 7 I T I ;汉 江安康 城 区段水 位达 2 4 6 . 9 7 m, 流量 达 1 3 8 0 0 m。 / s , 使 得参 与 防洪调
度 的大 中型水库 水 位都处 于 高位 ,基本 没有 防洪 错 峰潜 力 。 关 中陕 南部 分地 区发生 山洪 、 泥石 流 ,
秋 雨异 常明显 , 降 水量达 到常 年 同期 的 3 倍 以上 ,
为1 9 5 1 年 以来 同期 最多 , 并且全 省共 有 1 6 5站次 出现暴 雨 ,实属 历史 罕见 。
1 降 雨和洪水 概况
2 0 1 1年 9月 ,陕 西秋 汛包 括 4次 降水 过程 ,
分别 为 3至 7日、 9至
的4 8 h到 7 2 h内. 对应着入库流量的峰值 出现 。 面雨量预报在汉江流域 防汛工作 、 生产调蓄调度 中,可 以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投入业务使用。
关键 词 :汉 江 流 域 秋 汛 ;入 库 流 量 ;面 雨量
中 图分 类 号 :P 3 3 3 . 2 文献 标 识 码 :A
mm 以上 ,出现暴 雨 4 5站次 ,大 暴雨 3站次 。在
第 三 次连 阴雨 过程 中, 9月 1 6日 2 O时 到 1 8日 2 0
时 ,关 中及 陕南 地 区 出现过 程 雨量 超过 1 0 0 mm 的站点 2 6个 , 其 中汉 中的镇 巴 以 2 4 7 . 1 mm 位 居 全 省首 位 。这 次 降水过 程 给汉江 流域 造成严 重 的
流超警 戒次数 之多 为历史 少见 。
9月 2 0日以前 连 续 发 生 3次 连 阴 雨 天气 过
图1 2 O l 1年 9月 陕西 降水 分 布 图 ( 单 位 :r a m)
程, 这 3次过程 的降水 量 占全 月总 和 的 9 成 以上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0 8 - 1 7 作 者 简 介 :卢 珊 ( 1 9 8 5 一) ,女 ,陕 西 石 泉人 ,硕 士 ,助 工 ,从 事 公 众 气 象 服 务 。
滑坡 等灾害 。 前 三 次洪水 过程 , 全省 有 7 8个 县 区 ,
9 2 5 个 乡镇 , 3 0 5 . 9万人 受灾 。 因灾 死亡 5 8人 , 失 踪 4人 。据 不完 全统计 ,洪涝灾 害造 成 的直接 经
图 2 2 0 1 1 - 0 9 -1 6 T 2 0 5 0 0 h P a
2 9日。 陕西大 部 9 月 降水总 量超过 1 0 0 mm, 关 中 及陕南 地 区为 2 0 0 " - 4 0 0 mm,其 中镇 巴以 6 4 8 . 6 I T I Y I 2 位居 全省最 高 ( 图1 ) 。此次 强秋 淋呈 现出 阴
雨过程 多 、间隔时 间短 、降水 范围广 、局 地强度 大 、致 灾性强 等特点 。接 连 出现的 大范 围降水过 程 ,使 得黄河 、渭河 、汉 江干支 流相 继涨 水 ,渭 河、 汉江 出现 2 0 1 1年入 汛 以来最 大洪水 过程 ,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