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考题思维训练(4)逻辑推理
小升初真题之逻辑推理篇(含答案)

小升初真题之逻辑推理篇1(首师附中考题)A、B、C、D、E、F六人赛棋,采用单循环制。
现在知道:A、B、C、D、E五人已经分别赛过5.4、3、2、l盘。
问:这时F已赛过盘。
2 (三帆中学考题)甲、乙、丙三人比赛象棋,每两人赛一盘.胜一盘得2分.平一盘得1分,输一盘得0分.比赛的全部三盘下完后,只出现一盘平局.并且甲得3分,乙得2分,丙得1分.那么,甲乙,甲丙,乙丙(填胜、平、负)。
3(西城实验考题)A、B、C、D、E、F六个选手进行乒乓球单打的单循环比赛(每人都与其它选手赛一场),每天同时在三张球台各进行一场比赛,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问:第五天A与谁对阵?另外两张球台上是谁与谁对阵?4 (人大附中考题)一个岛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总说真话的骑士,另一种是总是说假话的骗子。
一天,岛上的2003个人举行一次集会,并随机地坐成一圈,他们每人都声明:“我左右的两个邻居是骗子。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但是一名居民因病未到会,参加会议的2002个人再次随机地坐成一圈,每人都声明:“我左右的两个邻居都是与我不同类的人。
”问有病的居民是_________(骑士还是骗子)。
5 (西城实验考题)某班一次考试有52人参加,共考5个题,每道题做错的人数如下:题号 1 2 3 4 5人数 4 6 10 20 39又知道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做对一道题的有7人,5道题全做对的有6人,做对2道题的人数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题的有多少人?预测1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五个学生分别听到如下的情况:(1)是一位姓王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课;(2)是一位姓丁的中年男老师,教数学课;(3)是一位姓刘的青年男老师,教外语课;(4)是一位姓李的青年男老师,教数学课;(5)是一位姓王的老年男老师,教外语课。
他们听到的情况各有一项正确,请问:真实情况如何?预测2某次考试,A,B,C,D,E五人的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
小升初奥数题《逻辑推理》及答案

小升初奥数题《逻辑推理》及答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店铺为您提供小升初奥数题《逻辑推理》及答案(精选5篇),通过做题,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
快来练习吧。
小升初奥数题《逻辑推理》及答案篇1逻辑推理:(高等难度)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___牌,小华得___牌,小强得___牌。
逻辑推理答案:逻辑问题通常直接采用正确的推理,逐一分析,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问题的解答.这里以小明所得奖牌进行分析。
解: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小明、小华、小强分别获铜牌、金牌、银牌符合题意。
小升初奥数题《逻辑推理》及答案篇2奇偶性应用:(中等难度)桌上有9只杯子,全部口朝上,每次将其中6只同时“翻转”.请说明:无论经过多少次这样的“翻转”,都不能使9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奇偶性应用答案:要使一只杯子口朝下,必须经过奇数次"翻转".要使9只杯子口全朝下,必须经过9个奇数之和次"翻转".即"翻转"的总次数为奇数.但是,按规定每次翻转6只杯子,无论经过多少次"翻转",翻转的总次数只能是偶数次.因此无论经过多少次"翻转",都不能使9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小升初必学 逻辑推理

教师姓名学科数学上课时间年月日 ---学生姓名年级六年级课题名称逻辑推理教学目标1、掌握逻辑推理的一些常用的方法;2、解决具体的逻辑推理的题目教学重点逻辑推理教学过程逻辑推理【知识要点】逻辑推理逻辑推理题不涉及数据,也没有几何图形,只涉及一些相互关联的条件。
它依据逻辑汇率,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题1星期一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坏桌凳都修好了。
传达室人员告诉他:这是班里四个住校学生中的一个做的好事。
于是,王老师把许兵、李平、刘成、张明这四个住校学生找来了解。
(1)许兵说:桌凳不是我修的。
(2)李平说:桌凳是张明修的。
(3)刘成说:桌凳是李平修的。
(4)张明说: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桌凳是谁修的?挑战自我1、小华、小红、小明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奖。
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华说是小红,小红说不是我,小明也说不是我。
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那么,谁是获奖者?2、一位警察,抓获4个盗窃嫌疑犯A、B、C、D,他们的供词如下:A说:“不是我偷的”。
B说:“是A偷的”。
C说:“不是我”。
D说:“是B偷的”。
他们4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
你知道谁是小偷吗?例题2虹桥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四名学生的成绩作了如下估计:(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
(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
(3)甲得第二,丁得死四。
比赛结果一公布,果然是这四名学生获得前4名。
但以上三种估计,每一种只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请问他们各得第几名?挑战自我1、甲、乙、丙、丁同时参加一次数学竞赛。
赛后,他们四人预测名词的谈话如下:甲:“丙得第一,我第三”。
乙:“我第一,丁第四”。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逻辑推理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逻辑推理在小升初的数学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类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题型。
它不仅能够考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好好复习一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中的逻辑推理。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逻辑推理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逻辑推理就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和信息,通过合理的思考和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小红和小刚三人分别喜欢语文、数学和英语。
小明不喜欢语文,小红喜欢英语,请问小刚喜欢什么科目?”要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就得仔细分析已知条件,逐步推理出答案。
逻辑推理主要有几种常见的类型,比如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和匹配推理等。
真假推理通常会给出一些关于真假情况的描述,让我们判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分析推理则需要我们对各种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考虑;匹配推理就像是给不同的元素进行配对。
接下来,咱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怎么解决这些逻辑推理问题。
先看这道真假推理的题目:“桌子上有三本书,分别是语文书、数学书和英语书。
甲说:‘我拿的不是语文书。
’乙说:‘我拿的是数学书。
’丙说:‘甲拿的是英语书。
’已知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问谁拿了语文书?”这道题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咱们别怕。
首先假设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乙和丙说的就是假话。
但是如果甲说的是真话,会出现矛盾的情况。
然后再假设乙说的是真话,同样也会出现矛盾。
最后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就能顺利推出甲拿的是英语书,乙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乙拿的是语文书。
通过这样逐步假设和推理,就能找到答案啦。
再看这道分析推理的题目:“A、B、C、D 四个人参加比赛,A 说:‘我不是第一名。
’B 说:‘D 是第一名。
’C 说:‘B 是第一名。
’D 说:‘我不是第一名。
’已知他们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假话,请问谁是第一名?”这道题咱们可以这样想,如果 B 说的是真话,那么 D 是第一名,但是这样 D 说的就也是真话了,这就矛盾了。
小升初思维智力测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思维智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逻辑推理题1. 小明、小红和小李是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已知: - 小明住在比小红高的楼层;- 小红住在比小李高的楼层;- 小李住在3楼。
请问小明住在几楼?答案:小明住在4楼。
2. 有四个盒子,分别是A、B、C和D。
只有一个盒子里有奖品。
每个盒子上都贴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A盒子:奖品不在这个盒子里;- B盒子:奖品在A盒子里;- C盒子:奖品在D盒子里;- D盒子:C盒子上的话是假的。
请问奖品在哪个盒子里?答案:奖品在C盒子里。
二、数学智力题1. 一个数字加上12等于这个数字乘以2,这个数字是什么?答案:这个数字是4。
2. 一个班级里有一半的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科学,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学艺术,剩下的学生在学体育。
如果班级里有28名学生,那么在学体育的学生有多少?答案:在学体育的学生有4名。
三、语言智力题1. 哪个字母是一种饮料?答案:T(茶)。
2. 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答案:水。
四、空间智力题1. 用三根火柴棒最多可以摆出多少个直角?答案:可以摆出4个直角。
2. 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贴有不同颜色的贴纸:红、蓝、绿、黄、黑和白。
已知:- 红贴纸对面是蓝贴纸;- 绿贴纸对面是黄贴纸;- 黑贴纸和白贴纸相邻。
如果一个面上是红贴纸,那么与它相邻的三个面上分别是什么颜色?答案:与红贴纸相邻的三个面上分别是黑色、绿色和白色。
五、综合智力题1. 小华和小明比赛谁先回到家。
小华先出发,小明比小华晚出发5分钟。
小华的速度是小明的一半,但小华比小明早到家5分钟。
请问小明和小华的速度比是多少?答案:小明和小华的速度比是3:1。
2. 有一本书,小明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一半,第二天看了剩下页数的一半,第三天又看了剩下页数的一半,以此类推。
请问小明第7天看的页数是第1天看的几分之几?答案:小明第7天看的页数是第1天看的1/128。
以上就是小升初思维智力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逻辑推理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逻辑推理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逻辑推理基本方法简介:①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
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
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
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⑤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小升初真题之逻辑推理篇(含答案)

小升初真题之逻辑推理篇(含答案)小升初真题之逻辑推理篇1(首师附中考题)A、B、C、D、E、F六人赛棋,采用单循环制。
现在知道:A、B、C、D、E五人已经分别赛过5.4、3、2、l盘。
问:这时F已赛过盘。
2 (三帆中学考题)甲、乙、丙三人比赛象棋,每两人赛一盘.胜一盘得2分.平一盘得1分,输一盘得0分.比赛的全部三盘下完后,只出现一盘平局.并且甲得3分,乙得2分,丙得1分.那么,甲乙,甲丙,乙丙(填胜、平、负)。
3(西城实验考题)A、B、C、D、E、F六个选手进行乒乓球单打的单循环比赛(每人都与其它选手赛一场),每天同时在三张球台各进行一场比赛,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问:第五天A与谁对阵?另外两张球台上是谁与谁对阵?4 (人大附中考题)一个岛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总说真话的骑士,另一种是总是说假话的骗子。
一天,岛上的2003个人举行一次集会,并随机地坐成一圈,他们每人都声明:“我左右的两个邻居是骗子。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但是一名居民因病未到会,参加会议的2002个人再次随机地坐成一圈,每人都声明:“我左右的两个邻居都是与我不同类的人。
”问有病的居民是_________(骑士还是骗子)。
5 (西城实验考题)某班一次考试有52人参加,共考5个题,每道题做错的人数如下:题号 1 2 3 4 5人数 4 6 10 20 39又知道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做对一道题的有7人,5道题全做对的有6人,做对2道题的人数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题的有多少人?预测1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五个学生分别听到如下的情况:(1)是一位姓王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课;(2)是一位姓丁的中年男老师,教数学课;(3)是一位姓刘的青年男老师,教外语课;(4)是一位姓李的青年男老师,教数学课;(5)是一位姓王的老年男老师,教外语课。
他们听到的情况各有一项正确,请问:真实情况如何?预测2某次考试,A,B,C,D,E五人的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培优:逻辑推理(含答案)全国通用

【精品】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甚至是面向成年人的考试当中。
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来说,逻辑推理既有趣又可以开发智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比较高。
本讲我们主要从各个角度总结逻辑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
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
二、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
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
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模块一、列表推理法例1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
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
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巩固王文、张贝、李丽分别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⑴张贝从未上过天;⑵跳伞运动员已得过两块金牌;⑶李丽还未得过第一名,她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
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王文、张贝、李丽各是什么运动员?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⑴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辉不是农民。
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甲、乙、丙三人,他们的籍贯分别是辽宁、广西、山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工人、演员。
已知:⑴甲不是辽宁人,乙不是广西人;⑵辽宁人不是演员,广西人是教师;⑶乙不是工人。
求这三人各自的籍贯和职业。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必考题(附答案)
—思维训练专题(4)
1.一个正方体(如下图),每个面上分别写上A、B、C、D、E、F.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不同的摆法,判断出相对的两个面上的字母各是什么吗?
2.一个警察发现四个人中有一个人犯了罪,便找四个嫌犯核实某件事是谁做的?A说:“B做的。
”B说:“D做的。
”C说:“我没做。
”D 说:“B说谎。
”通过调查核实,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其余的人说了假话,请你说一说是谁做的。
3.有A、B、C、D、E五位选手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即每个人都要打一场,规定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
比赛结束,现在知道:A名次最高,B、C与D并列第二,且每人都至少胜了一场,求每个人的得分。
4.老师在一张纸条上写了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中让大家猜写的是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
”乙说:“不是我的名字。
”丙说:“不是我的名字。
”丁说:“是甲的名字。
”老师说:“只有一个人猜对。
”大家判断纸条上是谁的名字?
答案:
1.解:由图1和图2可知,A相对的面不可能是D、F、C、E,所以A相对的面是B;C 相对的面不可能是A、E、D、B,所以C相对的面是F;那么D相对的面是E。
2.解:A说:“B做的。
”D说:“B说谎。
”可见A和D同时指证B,而C说:“我没做。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其余的人说了假话,所以ADC都说的是假话,只有B 说的是真话,那么可以确定这件事是D做的。
3.解:这次乒乓球单循环赛一共比赛4+3+2+1=10(场),
共得分10×2=20(分),
每人都至少胜了一场,那么E至少得2分,
A名次最高得6分,20-2-6=12(分)才能满足B、C与D并列第二,所以B、C与D 各得12÷3=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