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作业及答案详解1-22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作业及答案详解1-22

[解] 取半径为 r 、 厚度为 dr 的球壳。 认为球壳内电荷分 布是均匀的
dQ 4 r 2 dr (r ) 4A r 3 dr
R Q0 4r 2 (r )dr
A 4r 3 dr R 4 A
0
R
6.如图所示,一质量 m 1.6 10 kg 的小球,带电量 q 2 10
作业 2
1. 如图所示, 把点电荷 q 从高斯面外 P 移到 R 处 OP OR , ] O 为 S 上一点,则[ A. 穿过 S 的电通量 e 发生改变, O 处 E 变
B. e 不变, E 变。 C. e 变, E 不变。 D. e 不变, E 不变。
答案: 【B】 [解]闭合面外的电荷对穿过闭合面的电通量无贡献,或者说, 闭合面外的电荷产生的电场,穿过闭合面的电通量的代数和为零;移动点电荷,会使电荷重 新分布,或者说改变电荷的分布,因此改变了 O 点的场强。 2.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上,电荷面密度为 ,在球面上取小面元 S ,则 S 上的电 荷受到的电场力为[ ]。
y a/ 2
y a / 2 处电场最强。
4. 如图所示, 在一无限长的均匀带点细棒旁垂直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棒 MN 。 且二棒共面, 若二棒的电荷线密度均为 ,细棒 MN 长为 l ,且 M 端距长直细棒也为 l ,那么细棒 MN 受到的电场力为 。
答案:
[解] 坐标系建立如图: MN 上长为 dx 的元电荷 dq dx 受力 dF Edq 。 无限长带电直线场强 E
2 2 dx ln 2 ;方向沿 x 轴正向。 2 0 x 2 0
根据叠加原理, 圆心处场强可以看成是半径为 R ,电荷线密度为 的均匀带电园环 (带 电量为 Q1 2R ) 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 E1 与放在空隙处长为 l , 电荷线密度为 的均 匀带电棒(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q l )在圆心产生的场强 E 2 的叠加。即: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

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

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二、判断说明题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

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

“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北京语言大学2020春《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作业1答卷附标准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2020春《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作业1答卷附标准答案
C.盯视
D.虚视
答案:AB
9.处理邻里关系的原则包括互关系
答案:ABC
10.漫步时应该分两种类型加以注意,这两种方式是
A.个人漫步
B.多人漫步
答案:AB
11.社交中禁忌的坐姿包括
A.头乱晃
B.身不直
C.腿失态
D.脚乱动
答案:ABCD
A.首轮效应
B.亲和效应
C.三A原则
答案:B
3.现代礼仪的基本理念为
A.尊重
B.互敬
C.理解
D.宽容
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22 道试题,共 88 分)
4.公共场所排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排队的习惯
B.排队的顺序
C.适当间隔
答案:ABC
5.会面礼节时除握手之外还包括
E.头发
答案:ABCD
22.行路的基本要求包括
A.始终自律
B.相互体谅
C.保持距离
答案:ABC
23.立姿的基本要求包括
A.头端
B.胸挺
C.腹收
D.眼亮
答案:ABC
24.社交中需要禁忌的行姿包括
A.方向不定
B.瞻前顾后
C.速度多变
D.声响过大
答案:ABCD
A.接听及时
B.应对谦和
C.主次分明
答案:ABC
19.交谈时的"双向共感"的含义包括
A.双向
B.共感
C.尊重
答案:AB
20.面容显示中的局部显示包括
A.眉毛
B.嘴巴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考作业及答案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考作业及答案 (1)

作业1(绪论、第一章、第六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和多删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4语言可以分为底是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词、句子。

5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6-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7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8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扣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9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4.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5.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体态语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所以它能代替语言交际的功能。

(×)7.聋哑的人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8.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9.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接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万面。

(×)1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嚣官所发出的声音。

(×)11.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

电力系统分析(本)网上作业一及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本)网上作业一及答案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额定变比为10.5kV/242kV的变压器工作于+2.5%抽头,其实际变比为()。

A 10.5kV/242kVB 10kV/220kV C10.5kV/248.05Kv(答案:C)2、额定变比为35kV/11kV的变压器工作于-2.5%抽头,其实际变比为()。

A 34.125kV/10.725kVB 34.125kV/11kV C35kV/11Kv(答案:B)3、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绕在铁心的()。

A 外层B 内层C中层(答案:A)4、采用分裂导线可()输电线电容。

A 增大B 减小C保持不变(答案:A)5、采用分裂导线可()输电线等效半径。

A 增大B 减小C保持不变(答案:A)6、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么值与()有关。

A.转移电抗和短路时间B.计算电抗和短路点距离C.计算电抗和短路时间(答案:C)7、在系统发生短路时,异步电动机()向系统提供短路电流。

A.绝对不B.一直C.有时(答案:C)8、在运用计算曲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负荷。

A.用恒定阻抗表示B.用变阻抗表示C.不予考虑(答案:A)9、对于静止元件来说,其()。

A 正序电抗=负序电抗B正序电抗=零序电抗C负序电抗=零序电抗(答案:A)10、架空输电线的正序电抗()于其零序电抗。

A 大于B 小于C等于(答案:B)11、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的零序电抗()无架空地线的输电线的零序电抗。

A 大于B 小于C等于(答案:B)12、平行架设的双回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单回输电线的零序阻抗。

A 大于B 小于C等于(答案:A)13、对于变压器的各序漏抗,其值大小()A 相等B 不等C不能确定(答案:A)14、两相短路时的比例系数m(n)为()。

A.3B.1C.3(答案:A)15、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在经过()接线的变压器后相位不变。

A. Y,d11B. Y,y0C.Y,d1(答案:B)16、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后,系统中各点电压的不对称程度主要由()序分量决定。

法理学作业1及标准答案

法理学作业1及标准答案

法理学作业1及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课程综合测试1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规定人们的行为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做,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是指引人们的行为、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同时也是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2.法: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3.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4.法制: 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法律规则,而且包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法律运行的机制,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发现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等等,它是一国、地区法律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的系统。

5.法系: 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法的本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A.因为法具有社会性,所以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B.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C.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D.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2.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强调是一种合法的国家强制D.与道德一样,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3.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A.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的影响B.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C.法的教育作用有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两种形式D.法的预测作用意味着人们可能根据法律预先知道自己应当如何作为和可能引发何种结果4.马克思曾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饱和空气2.未饱和空气3.制冷4.露点温度5.含湿量6.绝对湿度7. 相对湿度二.简答题:1.空气调节的定义与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2.说明制冷与空调的区别和联系3.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有什么区别?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4.确定空调装置外气计算参数的方法是什么?5.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枯燥程度与吸湿能力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6.白天空气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0%,夜间温度下降至20℃,夜间会出现结露吗?夜间的相对湿度是多少?7.冷却、冷藏、冷冻都有什么区别?8.焓湿图由哪几种线群组成?9.列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哪几个根本局部组成?各局部的用作是什么?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饱和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饱和空气。

2.未饱和空气: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过饱和空气。

3.制冷:用一定的方法使某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且使其维持在某一范围内,这个过程称为制冷。

4.露点温度:指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时,降温至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5.含湿量:随一公斤干空气同时存在的水蒸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g〕。

6.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7.相对湿度:一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汽质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二.简答题:1. 空气调节的定义与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答:空气调节:把经过一定处理后的空气,以一定的方式送入室内,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干净度等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专门技术。

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是将一定量的车外新鲜空气和车内再循环空气混合后,经过过滤、冷却或加热、减湿或加湿等处理,以一定的流速送入车内,并将车内一定量的污浊空气排出车外。

答: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保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作业1参考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作业1一、思考题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受力作用时反映出来的性能)它包含哪些指标?(弹性、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各指标的含意是什么?如何测得?2.硬度和强度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有,强度越高,硬度越高)为什么?(都反映材料抵抗变形及断裂的能力)3.名词解释:过冷度,晶格,晶胞,晶粒与晶界,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5.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

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7.默绘出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并填人各区域内的结晶组织。

8.含碳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升高、塑韧性下降;钢的强度先升高,当含碳量约为0.9%时,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后,强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下降。

二、填表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三、填空1. 碳溶解在体心立方的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其符号为F ,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2. 碳溶解在面心立方的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符号为 A ,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高。

3. 渗碳体是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含碳量为6.69%,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4. ECF称共晶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晶反应,其反应式是得到的组织为 L(4.3% 1148℃)=A(2.11%)+Fe3C 。

5. PSK称共析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析反应,其反应式是 A(0.77%727 ℃)=F(0.0218%)+ Fe3C 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6. E是共晶点点,P是共析点点, Al 线即 PSK ,A3线即 GS ,Acm线即 ES 。

7. 45钢在退火状态下,其组织中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0.77%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
1. 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左移。

报告造成消费者恐慌,从而在任意价格水平下都会减少对蘑菇的需求量。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右移)
(3)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右移)
(4)培养蘑菇的工人工资上涨了。

(如果从生产的角度,将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生产要素,工人工资上涨会影响对工人的需求从而影响蘑菇的产量,对蘑菇的需求量没有影响。

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工资的上升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从而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2. 从2002年开始,我国铁路部门经价格听证后,全面实行春运票价上浮政策。

然而该政策的效果却微乎其微:2002年全国铁路春运客流1.28亿人次,2003年为1.34亿,2004年为1.37亿,2005年达到1.4亿,2006年接近1.5亿,2007年预计达到1.56亿。

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连续几年的春运涨价中,“涨价有利于‘削峰填谷’”、“涨价可以让部分外出务工者就地过年”、“涨价可以分流客源,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是铁道部门的部分理由。

结合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你认为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
(2)根据学过的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我们能排除以往的春运涨价是为了捞一把的嫌疑吗?
答案要点:
(1)我国的城乡分割政策造成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很难在工作的城市中真正安家落户,而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亲情的联系,使得在春节期间回家团聚成为广大外出务工者一种强烈的需求。

同时,对于大多数外出务工者而言,目前的航空票价相对过高,而长途公路运输在安全性与舒适性上也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春运期间人们对于铁路运输的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事实也证明,铁路部门关于提价抑制需求的理由很难站住脚。

(2)在需求价格弹性比较低时,提价将使得生产者收益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春运期间的提价行为无疑增加了铁路部门的收入。

3. 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要点:
(1)“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入的粮食数量增加,导致粮食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的现象。

(2)造成“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在于:当粮食丰收时,粮食价格下降。

粮食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粮食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价格下降带来的需求量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从而农民的总收入减少。

(3)由于粮食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粮食丰收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求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政府以保护价收购粮食。

这保证了农民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粮食,从而使得粮食丰收时,农民可以获得较高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

政府可以采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器具购置补贴等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进行补贴,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

4. 某消费者的偏好由以下效用函数描述:1212(,)(ln 2ln )/3U x x x x =+。

商品1 和商品2 的价格分别为1p 和2p ,消费者收入为m 。

(1)求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

(2)写出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112(,,)x p p m 和212(,,)x p p m 。

(3)设10m =,25p =,画出商品1的需求曲线。

(4)判断商品1和商品2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是普通物品还是吉芬物品,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答案:
(1)在收入约束下,求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121211221212112211111
2222211221122max (,)(ln 2ln )/3
..(,,)(ln 2ln )/3()
1032030,U x x x x s t p x p x m
L L x x x x m p x p x L MU p p x x L MU p p x x L m p x p x p x p x λλλλλλλ
=++===++--∂=-=-=∂∂=-=-=∂∂=--=∂=建立拉格朗日方程:
消费者最优的一阶条件:
由前两个一阶条件得到2再联立第三个一阶条件1212
2,33m m x x p p ==方程即可得到:
(2)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分别是:1212
2,33m m x x p p == (3)当10m =,25p =时,商品1的需求函数为:11103x p =
,需求曲线为一条双曲线。

(4)由于1212
120,033dQ dQ dm p dm p =>=>,所以商品1和2都是正常品。

由于12221122
20,033dQ dQ m m dp p dp p =-<=-<,所以商1和2都是普通物品。

由于商品1的需求与商品2的价格无关,商品1对商品2的价格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所以两种商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