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选用最佳指示剂以达到更佳实验效果的探讨
化学反应中的酸碱滴定与指示剂的选择

化学反应中的酸碱滴定与指示剂的选择化学反应中的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它用于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和测定其浓度。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酸碱滴定的原理、指示剂的选择以及常见的滴定方法。
一、酸碱滴定的原理酸碱滴定是通过滴定管向待测液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然后加入酸碱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变色点来确定反应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滴加量和指示剂的选择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酸性溶液使用碱滴定剂,碱性溶液使用酸滴定剂。
二、指示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是确保滴定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不同的指示剂对应不同的酸碱性质和滴定终点。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指示剂及其适用范围:1. 酚酞:适用于酸碱滴定中的强酸弱碱反应,终点为从红色变为无色。
但它不适用于弱酸弱碱反应。
2. 溴酚蓝:适用于弱酸弱碱反应,终点为从黄色变为蓝色。
对于弱碱溶液,溴酚蓝可以作为指示剂。
3. 甲基橙:适用于酸碱滴定中的弱酸强碱反应,终点为从红色变为橙色。
对于碱溶液,甲基橙可以作为指示剂。
4. 甲基红:适用于酸碱滴定中的弱酸强碱反应,终点为从红色变为黄色。
5. 酸碱指示纸:适用于快速检测酸碱性质,但对于浓度的测定不够精确。
三、常见的滴定方法1. 酸碱滴定的基本方法是酸滴定碱或碱滴定酸。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已知浓度的溶液,称之为滴定溶液。
然后使用滴定管将滴定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出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即反应终点。
根据滴加的滴定剂量计算待测液的浓度。
2. 还原滴定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滴定方法,用于测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浓度。
常用的还原滴定剂有二硫化钠和碘酸钾,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
3. 饱和度滴定法用于测定溶液中含有的饱和度过高或过低的物质。
通过将滴定溶液滴加到含有指示剂的待测溶液中,直至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并根据滴加量计算出浓度。
四、结论在化学反应中的酸碱滴定中,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与实际应用技巧

高中化学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与实际应用技巧酸碱指示剂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能够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质。
正确选择酸碱指示剂对于进行酸碱滴定等实验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中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和实际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酸碱指示剂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颜色变化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对于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范围是不同的。
为了能够准确地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我们需要选择颜色变化范围与所测溶液的pH值相匹配的指示剂。
例如,当我们需要测定pH值在酸性范围内的溶液时,选择酸碱指示剂酚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的颜色变化范围在pH值为0-6之间。
2. 反应速度:酸碱指示剂的反应速度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有些指示剂反应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颜色变化,而有些指示剂反应速度较快,几乎可以立即完成颜色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反应速度适宜的指示剂。
例如,在进行快速滴定实验时,选择反应速度较快的酸碱指示剂会更加方便和准确。
3. 稳定性:酸碱指示剂的稳定性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指示剂在光照或氧化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或变色,影响颜色变化的准确性。
因此,在选择酸碱指示剂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实验条件,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指示剂。
例如,进行紫外光照下的实验时,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指示剂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正确选择和使用酸碱指示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技巧:1. 预先测试: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事先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测试,以确定所选择的酸碱指示剂是否适用于所测溶液。
通过将少量的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是否符合预期,可以帮助我们在正式实验中避免错误。
2. 适当稀释:有些酸碱指示剂对于浓度较高的溶液反应较慢或不准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稀释待测溶液,以提高指示剂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高二化学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的技巧总结

高二化学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的技巧总结高二化学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的技巧总结在化学实验中,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试剂,用于检测或区分溶液是否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操作的方便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选择指示剂、使用方法以及技巧总结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选择指示剂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是确保实验准确性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指示剂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颜色变化范围合适: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范围应涵盖待测溶液的酸碱程度范围,使得颜色变化能够清晰可见。
例如,酸性溶液使用酸性指示剂,碱性溶液使用碱性指示剂。
(2)溶液反应速度适中:指示剂的变色反应速度应与实验需要相符。
在一些反应速度较快的实验中,应选择响应速度较快的指示剂。
(3)选择无毒、稳定性好的指示剂:为了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无毒性的指示剂,并确保指示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根据上述要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包括酚酞、酚红、溴蓝、甲基橙等。
每种指示剂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实验者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2. 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酸碱指示剂也是确保实验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使用方法:(1)适量的液体:首先,根据实验需要,准备适量的酸碱指示剂,并将其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
(2)滴加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指示剂溶液滴加至待测溶液中,直至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
在滴加过程中,应缓慢加入,并于每次滴加后轻轻搅拌,确保颜色均匀分布。
(3)量度数量:使用滴定管或滴定管架等仪器,确保每次滴加的指示剂数量相同,以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4)注意容器选择:为了保证准确性,应选择透明的容器,避免因容器本身的颜色带来误判。
3. 技巧总结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提高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准确性及方便性:(1)颜色判断:除了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外,还可以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放在同一块白色背景下进行比较判断,以提高判读准确性。
酸碱滴定中的指示剂选择

酸碱滴定中的指示剂选择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以测定其浓度或确定其化学性质。
在进行酸碱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滴定的终点。
本文将讨论不同酸碱滴定条件下的指示剂选择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一、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溶液中改变颜色的化合物,它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酸碱性质有关。
指示剂分子具有发生酸碱变化时形成的两种结构,一种是酸性形式,另一种是碱性形式。
当溶液为酸性时,指示剂呈现一种颜色;当溶液为碱性时,指示剂会发生酸碱变化,颜色也会随之改变。
通过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得知待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浓度或性质。
二、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应用1. 酚酞指示剂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呈现无色或淡黄色,当溶液为酸性时,酚酞呈现红色。
酚酞适用于滴定弱碱溶液时,常用于测定氢氧化钠等强酸的浓度。
2. 甲基橙指示剂甲基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酸碱指示剂,它的溶液呈现橙黄色。
甲基橙适用于滴定强酸溶液时,比如滴定氢氯酸等。
3. 酸碱紫指示剂酸碱紫呈现蓝紫色,适用于滴定物质酸碱性质较弱的溶液,如滴定水合氯酸等。
4. 酸碱绿指示剂酸碱绿是一种以绿色为特征的指示剂,适用于测定强酸的浓度,如滴定硫酸等。
5. 酸碱蓝指示剂酸碱蓝呈现蓝色,适用于滴定氨基酸等弱酸性溶液。
6. 苯酚蓝指示剂苯酚蓝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呈现蓝色。
苯酚蓝适用于测定碱性溶液的酸度,如滴定氨水等。
7. 甲基红指示剂甲基红呈现红色,适用于滴定盐酸等酸性溶液。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变色方式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指示剂时,我们应该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和滴定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指示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在进行酸碱滴定时,除了选择适当的指示剂之外,正确使用指示剂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指导:1. 指示剂的溶解:通常情况下,指示剂需要事先溶解在溶剂中,以便更好地与滴定溶液混合。
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

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和碱的浓度。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至关重要,因为指示剂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指示剂及其适用的酸碱滴定反应。
一、指示剂的作用和选择原则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滴定过程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它能够根据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的终点。
在选择指示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颜色变化范围: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范围应与待测溶液的pH变化范围相匹配。
这样才能确保在滴定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 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指示剂应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高灵敏度,可以在滴定过程中快速显示颜色变化。
3. 不影响溶液反应:指示剂在待测溶液中的存在不应对滴定反应造成影响,否则会导致滴定结果的误差。
二、常用的酸碱指示剂1. 酚酞: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的酸性形式呈现无色,碱性形式则呈现粉红色。
酚酞在pH值范围为8.2-10.0时颜色变化明显,适用于酸性溶液滴定时使用。
2. 溴酚蓝:溴酚蓝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溴酚蓝适用于pH范围为3.0-4.6的酸性溶液滴定。
3. 甲基橙: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黄色。
甲基橙适用于pH范围为3.1-4.4的酸性溶液滴定。
4. 酚酞紫:酚酞紫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碱性条件下呈紫色。
酚酞紫适用于pH范围为4.9-6.3的酸性溶液滴定。
5. 酸碱指示剂混合使用:有时,单一的酸碱指示剂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此时可以尝试将不同的指示剂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的指示剂可以扩大颜色变化范围,增加滴定的准确性。
三、酸碱滴定指示剂的实际应用1. 酸度滴定指示剂的应用:酚酞广泛应用于测定酸溶液中氢氧化物浓度的滴定中。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酚酞的颜色变化可以明确显示滴定终点。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酸碱指示剂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用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正确选择和使用酸碱指示剂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并给出相关实验案例。
一、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在进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目标酸碱度范围:不同酸碱指示剂对酸碱度的响应范围不同。
例如,酚酞适用于中性和弱酸性溶液,而甲基橙适用于中性和弱碱性溶液。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范围的酸碱指示剂。
2.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颜色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溶液的酸碱性质。
例如,溴酚蓝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酸碱指示剂。
3. 指示剂的稳定性:酸碱指示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准确性。
一些指示剂在光照、氧气和温度等条件下容易分解或变色,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实验条件下选择具有较好稳定性的酸碱指示剂。
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酸碱指示剂是保证实验准确性的关键。
下面介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使用方法:1. 准备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将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通常为去离子水或溶剂本身。
2. 滴定法:滴定法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使用方法之一。
将待测溶液与标准酸碱溶液逐滴混合,直到观察到颜色发生变化。
滴定时应缓慢滴加,并充分搅拌溶液,以确保颜色反应均匀和准确。
3. 染色法:染色法是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另一种使用方式。
将待测物质与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混合,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以判断其酸碱性质。
实验案例:以酚酞作为酸碱指示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步骤一:准备溶剂取适量的去离子水,制备溶剂。
步骤二:准备试剂取适量的酚酞粉末,加入溶剂中,并充分搅拌,直至酚酞完全溶解。
步骤三:滴定法将待测酸性溶液与标准碱溶液逐滴滴入滴定皿中,同时用磁力搅拌子搅拌溶液。
当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红色时,滴定停止。
步骤四:记录结果记录滴定终点时滴加的标准碱溶液体积,根据酚酞的酸碱性质判断待测溶液的酸性。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的酸度或碱度。
为了准确测定中和点,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改变颜色的物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滴定反应的终点。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颜色变化范围指示剂的最佳选择是那些在滴定过程中颜色变化范围与实验所使用的酸碱滴定溶液pH变化范围相吻合的剂量。
这样,在滴定中,我们可以准确观察到颜色的变化,并判断酸碱溶液的中和点。
2. 曲线陡峭度指示剂的酸碱滴定曲线应该具有陡峭的形状,这意味着在终点附近指示剂呈颜色变化时,溶液酸度或碱度的变化应该非常快。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能够准确地测定滴定终点。
3. 可见性和对比度选择指示剂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其颜色的可见性和对比度。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应该明显,容易被裸眼观察到。
此外,指示剂与背景颜色的对比度也很重要,以确保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颜色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常用的指示剂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示剂:- 酚酞:适用于酸度范围为pH 8.2至pH 10.0的滴定。
- 溴甲酚蓝:适用于酸度范围为pH 3.0至pH 4.6的滴定。
- 酸碱紫:适用于酸度范围为pH 4.4至pH 9.0的滴定。
- 甲基红:适用于碱度范围为pH 4.4至pH 6.2的滴定。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需要根据实验中使用的滴定溶液的pH范围来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事先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认选定的指示剂是否适用于所需的酸碱中和滴定。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在实验中遵循实验方案并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
以上是关于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的文档。
请务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在实验中注意安全和准确性。
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

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
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
中酸碱的浓度。
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对于准确测定终
点至关重要。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溶液中显示颜色变化的化合物,
它能够帮助实验人员确定滴定溶液的终点。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需要考虑滴定溶液的pH范围和所使用的酸碱
试剂。
例如,当使用强酸和强碱进行滴定时,可以选择甲基橙或甲
基红等指示剂,它们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
而在弱酸和弱碱的滴定中,酚酞和酚酞紫等指示剂更为适合,因为
它们的颜色变化范围更接近于中性。
另外,还有一些指示剂是根据滴定终点的pH值来选择的,比如
溴甲酚绿和溴褐色指示剂,它们在不同pH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多种酸碱滴定。
在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准确地确定滴
定终点,从而获得准确的酸碱浓度。
因此,对于每种滴定实验,都
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选用最佳指示剂以达到更佳实验效果的探讨
作者:薛红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5年第04期
一、概述
定量分析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标准溶液、温度、指示剂等,而指示剂在实验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分析化学》及《水化学》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每个实验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指示剂,本文对通过选用最佳的指示剂或改变指示剂的配方使实验达到更佳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选用最佳指示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稳定指示剂性能入手,使实验达到更佳的实验效果
指示剂性能主要指计量点时灵敏度的高低。
如分化沉淀反应实验中,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这一项目,经常使用的法扬斯方法,其原理是用硝酸银作标准溶液,利用荧光黄吸附指示剂,被测定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吸附后改变颜色来确定计量点的滴定方法。
淀粉荧光黄指示剂,从配方上看,淀粉很容易变质,所以荧光黄和淀粉配成溶液后不稳定,而且被测离子氯离子浓度不能太低(必须在0.005mol\L以上),否则计量点时灵敏度低,观察终点很困难。
我们通过试验分析测定后,用铬酸钾作指示剂效果更佳。
原理是通过控制铬酸钾的加入量,氯离子被沉淀完全时,稍过量的银离子便可以和铬酸根离子生成铬酸银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具有配制方法简单、性能稳定等特点,实验效果更好。
铬酸钾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铬酸钾5克溶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即可。
2.从计量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否明显入手,从而达到更佳的实验效果
有的测定项目计量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容易掌握,如果选用合适的指示剂可以使终点颜色发生突变,从而提高实验灵敏度,达到更佳的实验效果。
如海水总碱度测定这一实验项目,目前的教材使用的是甲基橙指示剂,其原理是终点时溶液的pH值为4.3,指示剂颜色由黄色变为橙黄色,操作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容易掌握。
如果选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在计量点时PH为5.2,溶液颜色由淡绿色突变为浅紫色,非常容易观察,实验效果更好。
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的配制方法:
1)称取0.1克甲基红加入50毫升酒精中溶解;
2)称取0.15克溴甲酚绿加入150毫升酒精中溶解;
3)将上述1)和2)混合加入2.5毫升0.1M的氢氧化钠搅拌均匀,溶液呈暗绿色。
3.从延长指示剂使用期入手,使实验达到更佳的实验效果
指示剂有效期限短,有时需现用现配制,使用时非常不方便,特别是上课班级多时,这方面的不便更加突出。
如淀粉指示剂在溶解氧测定、化学耗氧量测定等许多项目中都会使用到,其原理是用硫代硫酸钠作标准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滴定,当溶液中析出游离碘时加入淀粉指示剂变为蓝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无色即为终点。
如使用传统沸水溶解淀粉配制方法很容易发霉变质,如果改用甘油溶解淀粉方法可使有效期延至一年。
指示剂可以随时使用,避免了指示剂过期实验无法进行的弊端,使实验达到满意效果。
淀粉—甘油指示剂配制方法:量取100ml甘油加热至190度后加入3克淀粉搅拌至完全溶解。
4.从减少指示剂使用种类入手,使实验达到更佳的实验效果
一个实验用一种指示剂比用两种或以上指示剂误差小。
如配合滴定法测定水中总硬度含量的这一项目,有关材料中均介绍需用两种指示剂,一种是用于指示标定用作标准溶液的乙二胺四亿酸二钠盐(简称EDTA)准确浓度终点的钙指示剂;另一种是用于指示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总硬度计量点的铬黑T指示剂。
其原理在于:钙指示剂能与标定EDTA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质碳酸钙中的钙离子形成特效的红色配合物,在PH=12-13的溶液中滴定终点变化明显呈蓝色。
铬黑T指示剂能与总硬度中的钙、镁离子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滴定终点变化敏锐呈蓝色。
测定一个项目需用两种指示剂,配制和使用起来既麻烦又不方便。
如果采用酸性络蓝K—奈酚绿B混合金属指示剂(简称K-B指示剂),应用于测定水中总硬度的含量测定,计量点时溶液颜色由酒红色突变为亮蓝色,具有灵敏度高、配制简单的特点,重要的是避免了使用两种指示剂带来的误差,而且节约了药品,使实验达到更佳效果。
K-B指示剂的配制方法:称取2.5克酸性铬蓝K,5克奈酚绿B,溶于50毫升PH=10 的氨缓冲溶液中,加少许盐酸羟氨,用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
三、试验与分析
下面我们以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这一项目为例进行试验分析,用硝酸银作标准溶液,用铬酸钾指示剂与荧光黄淀粉指示剂分别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数据如下表:
指示剂
Cl-1mol/L
滴定次数荧光黄淀粉指示剂铬酸钾指示剂
1 0.002008 0.002007
2 0.002007 0.002006
3 0.002006 0.002006
4 0.002006 0.002008
5 0.002007 0.002006
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0.002007 0.002007
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 0.006% 0.008%
两组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0
由表中两种指示剂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和相对误差数据可见,铬酸钾指示剂与荧光黄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的精密度都很高,且测定的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铬酸钾指示剂具有配置简单、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易保存等特点,笔者认为是测定这一项目的最佳指示剂。
另外其他几种指示剂也都通过试验验证,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来能够和各位同行相互交流、共同切磋。
【参考文献】
[1]葛兴.分析化学简明教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2]杨小弟.分析化学技能训练[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吴性良.分析化学原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4]王凯雄.水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