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含操着步骤等)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0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器材准备清单、实验步骤、评分标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如果需要安装目镜和物镜则按要求安好)2、对光:(升—转—转—转——看调)(1)升:双手转动粗调,升高镜筒。

(2)转:双手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的秒能扳着物镜转动)。

(3)转动遮光器,选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双手拇指和食指转动反光镜的凹面朝向光源。

(5)看调:(双眼同时睁开),同时双手转动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均匀)。

3、置片:(插—推—调)(1)插:将玻片从压片夹后部的颖隙处插入(正面朝上)。

(2)推:双手拇指将玻片向前平推。

(3)调:侧头,眼注视标本和物镜,双手上下调节玻片使标本在物镜的中间,头后移,眼贴近镜臂处,双手左右调节玻片使标本在物镜的中间,这样调节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4、观察:(降—看升—调)(1)降:侧头眼注视物镜,双手转动粗调,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约3mm),(注:此时实验者应侧头,眼睛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2)、看升: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双手反向调节粗调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物镜距玻片约1cm左右)。

(注:如果物镜离玻片2cm以上还没有看到物像,则重新调节玻片使其正对通光孔,重复观察过程)。

(3)调:稍稍转动细调,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双手移动玻片使物像到视野的中央。

(升降后升,先粗后细)。

(高倍镜观察:(1)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入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勿提升镜筒)。

5、收放: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将玻片取下,将显微镜还原(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并将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起,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黄冈市2010-2011年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训练

黄冈市2010-2011年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训练

黄冈市2011年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训练资料物理实验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或电阻)的关系[器材准备: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各1个)、开关、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导线若干根][样卷]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观察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电压表量程V和V,电流表量程A和A,3.设计和进行实验(1)按右图正确连接电路(2)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4)改变Rx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下表中.4.电压一定时,。

5.反思与拓展这种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方法叫法。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待测小灯泡(规格为2.5V、3.8V两种、附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根][样卷]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观察、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电压表量程是 V 和 V ,电流表量程是 A 和 A 。

2、设计和进行实验(1)按右图正确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小灯泡亮 度变化及相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在下表中记录其的大小 .(用=、>或<表示)实验三: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规律[器材准备:学生电源、电压表、电压表、2个小灯泡(2.5V 、3.8V 各1个,附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根] 样卷: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关系。

1、观察、认识电压表所用电压表量程是 V 和 V,对应的最小刻度值分别是 V 和 V. 2、设计和进行实验 (1)按右图连接电路(2)分三次将电压表接入,并分别测出AB 、BC 、AC间的电压 U AB 、U BC 、U AC ,测得 U AB = V ,U BC = V , U AC = V 。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题实验部分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题实验部分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题实验部分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B)A.吸取液体B.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 C.铁在氧气中燃烧D.检查装置气密性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43.(5分)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

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制取气体时使用的仪器是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4)小兰同学成功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氢气,则她一定不会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填序号)。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43.(共5分)(1)试管(0.5分) 集气瓶(0.5分)(2)先把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1分) (3)O2(1分)(4)④(1分)(5)⑤⑨(或⑤⑨⑩)(1分)44.(6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⑪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九年级化学理科综合春季入学考试试题人教实验版

湖北省黄冈中学九年级化学理科综合春季入学考试试题人教实验版

2009届黄冈中学初三理科综合春季入学考试试题(本卷满分:16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中g值一律取10N/kg.(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4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符号写在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1、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注:箭头表示水的流向)()2、下面是细胞核移植实验简图,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①灰鼠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去除细胞核的黑鼠的受精卵灰色小鼠②黑鼠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去除细胞核的灰鼠的受精卵黑色小鼠A.小鼠的体色取决于细胞核B.生物遗传与细胞核有关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下列图中能代表合理膳食的各种食物配置比例是()4、用超市里专用的饺子面粉包成的饺子,吃起来特别有“筋道”,这是因为这种面粉里“面筋”的含量高。

“面筋”是种子成分中的()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无机盐5、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6、下列各图的实验均来源教材,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时需在天平的托盘上各垫一张相同的纸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D.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应先倒清液,再倒固体残渣8、下列有关媒体的报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A.某洗发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攻关,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D.某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9、组成为Na2O·Al2O3·SiO2·nH2O的铝硅酸盐中有许多笼状孔穴和通道,很容易吸收水、O·Al2O3·SiO2·nH2O中Si元素的化合二氧化碳等小分子,常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共20套)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共20套)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共二十套)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一)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实验目的:1.使用药匙、纸槽两种方法分别将粉末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里;2.使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里。

二、实验用品:干燥的试管(Φ20mm×200mm)3支、试管架、药匙、硬纸条(规格与试管相配)、镊子、洁净纸、干净细沙(代替粉末状固体药品,盛装在广口瓶中)、碎石(代替块状固体药品,盛装在广口瓶中)、盛放废液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1分2.用药匙将细沙放入试管里。

A.启开药瓶,瓶盖倒放在桌上。

(1分)B.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从药瓶中取细沙,并伸入试管底部,细沙无洒落。

(1分)C.细沙全部落入试管底部,试管内壁不附有细沙,所取细沙的量盖满试管底部。

(1分)3分3.用纸槽将细沙放入试管里。

A.用药匙将细沙放入纸槽里,细沙不洒落。

(1分)B.将试管横放或倾斜,把盛有细沙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直立细沙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1分)2分4.用镊子取碎石放入试管里。

A.启开药瓶,瓶盖倒放在桌上。

(1分)B.用镊子夹取一块碎石,伸入横放的试管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碎石缓缓滑落到试管底部。

(2分)3分5.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盖好药瓶,整理复位,药匙、镊子用纸擦拭干净,将试管冲洗干净,擦净桌面。

(1分)1分合计10分(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一、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实验用品:碎石或大理石(装在广口瓶里)、木条(装在烧杯里)、酒精灯2个、镊子2支、石棉网1张、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火柴(放在表面皿上)、洁净的白纸、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1分2.先点燃一个酒精灯,再用镊子夹取木条和碎石或大理石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全国模拟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质量守恒的计算

全国模拟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质量守恒的计算

2009年全国精品模拟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质量守恒的计算1.黄冈市2009年中考复习模拟题一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黄冈市2009年中考复习模拟题一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111∶803.桂林市灌阳县2009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中考模拟考化学试卷锌在干燥空气中很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4Zn + 2O2 + 3H2O + X = 3ZnOH2 + ZnCO3 ;则X的化学式为A.C B.CO C.CO2 D.H2CO34、桂林市灌阳县2009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中考模拟考化学试卷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反应前物质质量g901082反应后物质质量g1159.2529.7510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类型为: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5.桂林市灌阳县2009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中考模拟考化学试卷右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A.2H2+O2 2H2OB.2H2O 2H2↑+O2↑C.2CO+O2 2CO2D.H2+Cl2 2HCl6.湖北省大冶市2009年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B. CO2+C高温=2COC. 2HI+Cl2=2HCl+I2 +CuO=CuCl2+H2O7.1 B;2CD 15.湖北省大冶市2009年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2分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 B C D1上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 __;2上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 ___;8.安丘市2009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发射神州七号飞船时,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物质混合便会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R=== 3N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是A.C3H5O B.C2H8 N2 C.C2H8D.C2H5N9.安丘市2009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H2 + Cl 22HClB.2C+ O 22COC.2H2 + O 22H2O D.2CO + O 22CO210.安丘市2009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11.常州市礼河实验学校调研测试试卷如右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左端上翘 B.右端上翘 C.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12.常州市礼河实验学校调研测试试卷某2.3克有机化合物跟4.8克氧气恰好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CH4 B.C2H2 C. C2H6O D.C2H4O213.常州市礼河实验学校调研测试试卷下列物质分别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Zn B.ZnOH2 C.ZnO D.ZnCO314. 2009年甸南二中月考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 .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15. 2009年甸南二中月考将15克A 物质、24克B 物质、8克C 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A 8克,C 30克,还有一种物质D;若A 、B 、C 、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A. A B C D +=+B. A B C D +=+22C. A B C D +=+32D. A B C D +=+32216.2009年甸南二中月考金属Mg 与某质量分数的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Mg +10HNO 3 4MgNO 32 + X + 3H 2O;则其中X 的化学式是 17.2009年河北省中考第一次模拟试题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是A. B. C.D18.2009年河北省中考第一次模拟试题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 、B 、C 三种物质各30g,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A 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B .变化后待测物A 的质量为5g C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D .C 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 、B 、D 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19、2009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试题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①物质的状态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分子数目 ⑦物质种类⑧物质的总质量A 、①⑥B 、②④⑥⑧C 、①③⑤⑦D 、③④ 20、2009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试题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6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B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 、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D 、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21.2009年安徽省宣城六中与奋飞学校联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B .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C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D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2.4分2009年江苏省中考化学调研卷三已知6gA 物质和若干克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gC 物质和9gD 物质,则参加反应的B 物质是____________g,若12gA 物质参加反应,则生成D 物质___________g;24、四川省邛崃市200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人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指向是A B C D剩余固体中磷元素的质量/g0 反应时间/s剩余固体的质量/g0 反应时间/s 氧气的质量/g0 反应时间/s 气体的质量/g0 反应时间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C.分度盘的右边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5. 天津市2009年中考化学冲刺模拟题三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0C,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气体可能是A、NH3B、SO2C、NO2D、N226、天津市2009年中考化学冲刺模拟题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1. 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的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25.4克27、天津市2009年中考化学冲刺模拟题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2样品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28.2009年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模拟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 +2NO =====2X + 2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 B.NO2 C.NH3 D.N2O29.2009年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说明空气中肯定有氧元素C.引燃密闭容器中的ag氢气和bg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一定等于a+bg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30.2009年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模拟反应2A+B==2C+D,若反应前A和B的混合物为20g,充分反应后B剩余2g,生成8gC,则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4:5 B.2:5 C.5:4 D.4:531. 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五校联考试题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20 g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50 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稀盐酸的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11018.37521016.75031015.12541013.50051013.500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当合金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2.2009年枣庄东方国际学校九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关于化学反应2KMnO 4K2MnO4+MnO2+ O2↑,你的认识是A.是在加热条件下的分解反应B.会产生较多副产品,通常不用于实验室制氧气C.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D.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小,说明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3.2009年枣庄东方国际学校九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A.5:1:2B.2:1:2 C.1:1:lD.2:3:134、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题二2008年奥运会的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关于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3H8+O2 点燃 3CO2↑+2H2OB、C3H8+5O2 点燃 3CO2↑+4H2OC、C3H8+5O2 点燃 3CO2+4H2OD、C3H8+5O2=3CO2+4H2O35. 2009年淄博怡中外语学校迎中考试题一2分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36、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题二我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能铸造铜锌合金——黄铜;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得到的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20g样品于烧杯中烧杯质量为Bg,加入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烧杯的总质量为Bg+69.8g;请计算精确到%:⑴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⑵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7、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题一“齐二药”假药案是轰动全国的事件,造成了13名患者死亡,5名涉案人员于2007年8月8日在广州市出庭受审;“齐二药”假药案是用廉价的二甘醇C4H10O3代替丙二醇C3H8O2作溶剂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A、C4H4O8B、C2H4O4C、C2H2O2D、C2H2O438、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题一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对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未测值为3gB、丙一定是催化剂C、乙全部参加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39.常州市礼河实验学校调研测试试卷5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7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1 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0.广东省普宁市华南学校市场上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Cu—Zn合金和Cu—Ag合金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1 你认为能测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 取上述1中的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 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 g;求:①产生氢气的质量;②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③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十质量守恒的计算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AD3答案:C4答案:C5答案:C6答案:B7答案:B;C D8答案:B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N2H4 O317答案:C18答案:B19答案:A20答案:B21答案:C22答案:16g 18g23、四川省邛崃市200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4分把12g含少量铜屑的铁粉样品放到盛有10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1.6g,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3答案:1% 2%24答案:A25答案:A26答案:1乙2%3%27答案:1 298%28答案:A29答案:C30答案:B31答案:1%;2%;3%32答案:A33答案:B34答案:B35答案:1B;2C、D36答案:解: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Bg+20g + 50g-Bg-69.8g = 0.2g 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Zn +H2SO4=ZnSO4+H2↑65 161 2x y 0.2gx=6.5g y=16.1g⑴黄铜中铜的质量20g-6.5g=13.5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13.5100%67.5% 20gg⨯=⑵溶液质量69.8g-13.5g=56.3g,16.1100%28.6% 56.3gg⨯=37答案:D38答案:D39答案:⑴乙⑵ 93% ⑶12%40答案:1Cu—Zn 2 % %。

初中化学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试题2(含操着步骤等)

初中化学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试题2(含操着步骤等)

初中毕业生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2(含操着步骤)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A1、A2、A3)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步骤:1、测密度:取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证明蜡烛密度比水小,蜡烛不溶于水。

2、用小刀刻一下长蜡烛(只能轻轻划一下),证明蜡烛的硬度较小。

3、向小烧杯中滴2滴石灰水——点燃蜡烛——振荡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要罩在适宜的位置,杯底或杯壁不能熏黑了。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步骤:1、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一根直角玻璃管——一端蘸水,转动稍用力插入橡皮塞——再取橡皮管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刚才的玻璃管的另一端——在橡皮管的另一端插入别一根直角玻璃管——再将橡皮塞稍用力塞在试管口上。

2、将连接好的装置一端放入烧杯的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外壁,水中有1—2个气泡冒出即可。

最后清洗仪器还原,填好试题。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B1、B2、B3)1.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约20ml的水,再用温度计悬挂于水中(即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测出水的温度为。

(只测一次)2.分别..将固态NaCl、NH4NO3 、NaOH加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再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温度:NaCl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为,NH4NO3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为,NaOH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为。

(说明:测一种温度后,测另一温度前要用洁净的纸擦干温度计)。

4.得出结论:NaCl溶于水后温度变化不明显。

NH4NO3溶于水后的温度降低 (升高或降低)吸热(吸热或放热),NaOH溶于水后的温度升高,放热(吸热或放热)。

5.清洗还原(废液NaCl、NH4NO3溶液倒入废液桶,NaOH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填好试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C1、C2、C3)1、托盘天平最大量程200g或100g,游码最小刻度0.2g或0.1g(暂时称量12.5g食盐,具体考试时看试卷题)(1)先观察量程、最小刻度值(看天平上的铭牌)(2)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009黄冈

2009黄冈

黄冈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09黄冈18、“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

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解:D09黄冈19、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解:B09黄冈20、我国是全世界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关于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听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C、作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D、手机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对别的磁性物体造成影响解:C09黄冈21、如图是李宁手持火炬悬在空中跑步点燃奥运主火炬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宁由地面升到空中过程,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C、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D、李宁在空中作奔跑动作中,消耗了自己的生物质能解:D09黄冈22、篮球是大家喜爱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解:B23、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

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B、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C、光盘呈现彩色的扇面是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解:D09黄冈24、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漂来漂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含操着步骤)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A1、A2、A3)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步骤:1、测密度:取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证明蜡烛密度比水小,蜡烛不溶于水。

2、用小刀刻一下长蜡烛(只能轻轻划一下),证明蜡烛的硬度较小。

3、向小烧杯中滴2滴石灰水——点燃蜡烛——振荡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要罩在适宜的位置,杯底或杯壁不能熏黑了。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步骤:1、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一根直角玻璃管——一端蘸水,转动稍用力插入橡皮塞——再取橡皮管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刚才的玻璃管的另一端——在橡皮管的另一端插入别一根直角玻璃管——再将橡皮塞稍用力塞在试管口上。

2、将连接好的装置一端放入烧杯的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外壁,水中有1—2个气泡冒出即可。

最后清洗仪器还原,填好试题。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B1、B2、B3)
1.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约20ml的水,再用温度计悬挂于水中(即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测出水的温度为。

(只测一次)
2.分别
..将固态NaCl、NH4NO3 、NaOH加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再用温度计分别
..测出温度:NaCl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为,NH4NO3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为,NaOH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为。

(说明:测一种温度后,测另一温度前要用洁净的纸擦干温度计)。

4.得出结论:NaCl溶于水后温度变化不明显。

NH4NO3溶于水后的温度降低 (升高或降低)吸热(吸热或放热),NaOH溶于水后的温度升高,放热(吸热或放热)。

5.清洗还原(废液NaCl、NH4NO3溶液倒入废液桶,NaOH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填好试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C1、C2、C3)
1、托盘天平最大量程200g或100g,游码最小刻度0.2g或0.1g
(暂时称量12.5g食盐,具体考试时看试卷题)
(1)先观察量程、最小刻度值(看天平上的铭牌)
(2)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托盘两边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片
(4)放砝码10g,游码移动至2 .5g
(5)向左盘添加食盐,直至指针正对分度盘的正中央
(6)还原(砝码放回原盒,游码归零,食盐倒入原容器中)
2、量筒:量程是,每小格代表。

(用50ml量筒量38ml水,具体考试时看试卷,要用胶头滴管)。

3、(1)倒入1-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2)滴加1-2滴酚酞试液
(3)振荡,观察现象为:溶液变成红色
4、清洗还原,填好试题
用指示剂鉴别盐酸、NaOH溶液、蒸馏水(D1、D2、D3)
1、分别取3支试管,各倒入1-2ml的待测的3种液体(瓶上标记有A、B、C),分别滴加酚酞试液2-3
滴各自振荡,观察现象(只有一支中变红)。

特别要注意:试管中的液体与试剂瓶中的液体一定要一一对应。

2、再另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滴加另外的两种未变色液体2-3ml,再分别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振
荡,观察现象(一红一紫)。

3、根据观察,填好试题。

(如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则原溶液为NaOH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则原溶液是
盐酸,石蕊试液不变色(仍是紫色)的则原液体是蒸馏水)
4、结论:A瓶为,B瓶为,C瓶为。

5.清洗还原。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E1、E2、E3)
试题如:配制50g20%或100g10%NaCl溶液(具体由监考教师指定)
1、计算:NaCl 10g水90ml或NaCl 10g水40ml
2、称量用托盘天平:(先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
盘各放一张相同大小的纸片。

左物右码称10gNaCl倒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先倾斜倒入蒸馏水至接近刻度处,然后平放在桌面上,再用胶头滴管滴,量取自己
需要的液体体积。


4、溶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5、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6、清洗还原,填好试题。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F1、F2、F3)
1、直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试管,水中有气泡。

)
2、用镊子加入2-3块石灰石到试管(试管先横放,石灰石放在管口,再慢慢竖起)
3、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的稀盐酸(约1/5试管)(倒时试管倾斜,口紧挨,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然后迅速塞紧橡皮塞。

4、在铁架台上固定好试管(轻放,防止碰破)
5、(将导管口末端插入瓶底,并将毛玻璃片盖在瓶口上)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

6、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将燃烧的木条平放在瓶口,火焰熄灭表明已满,然后将木条放在石棉网上。

7、木条熄灭验满后集气瓶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8、清洗还原仪器,填好试题。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H1、H2、H3)
1、取二支试管分别滴入1-2毫升稀盐酸,然后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另一支试管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铜丝,(注意:插入之前一定要用砂纸将铜丝打磨光亮)现象: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铜丝表面无变化,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再取一支试管滴入2-3毫升AgNO3溶液,再插入一根洁净的铜丝(同样用砂纸打磨)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结论:Cu+2AgNO3=Cu(NO3)2+2Ag
填空: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g、Cu、Fe(具体看试题)
3、清洗还原,填好试题
用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I1、I2、I3)
1、分别取2支试管,各装入少量的待测2种固体(广口瓶上标记有A、B标签)。

2、再各倒入1—2ml蒸馏水,振荡。

3、分别
..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振荡,观察。

填好试题。

(如果无明显的变化的则原固体是氯化钠,有气泡冒出的则原固体是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结论:A瓶为,B瓶为。

5、请洗还原,填好试题。

探究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反应(L1、L2、L3)
1、用量筒量取5ml 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红色
2、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烧杯,直至溶液刚好
..变成无色为止。

3、擦干玻璃片,用玻璃棒蘸取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涂在玻璃片的一边。

4、点燃酒精灯,再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另一角加热溶液(注意
..有
..一定要先预热),见液体边缘只要
白色固体析出立即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5、加热后的玻璃片放在石棉网上。

填空:酸与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玻璃上的白色固体是NaCl
6、清洗还原,填好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