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盐---氯化钠 优秀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氯化钠地组成、性质及其用途;⑵复习过滤操作地要点,学习蒸发操作地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对粗盐提纯地实验操作体验,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地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和同学共同进行粗盐地提纯实验,增强同学间地合作意识,并增进同学间地友情.二、教学重难点认识氯化钠地用途;通过粗盐地提纯过程,掌握分离固体混合物地一般技能;学习归纳整理知识地方法.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实验法四、教学过程[提问引入] 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一种必不可少地调味品,没有它,什么菜都食之无味,它是那种物质?[生] 思考并回答:食盐.[师] 展示一袋食盐,引导学生观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食盐地物理性质;指定一学生读食盐包装袋上地说明,了解食盐地组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 得出结论: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地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食盐由精制盐、碘酸钾和抗结剂组成,食盐是一种混合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师]展示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食盐地水溶液,一瓶粗盐地水溶液,让学生对比观察.[生] 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地色泽有差异;②食盐水澄清透明、粗盐地水溶液浑浊.[师] 请大家讨论以下问题:思考:.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怎样将粗盐中地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地角度考虑)?.实验操作中需要那些仪器?怎样制作过滤器?.实验中要注意那些问题?[生]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地方法有:过滤、(蒸馏)等;从溶液中得到溶质地方法有: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除去粗盐中地不溶性杂质地方法可用过滤地方法;根据氯化钠地溶解度曲线可知,要把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采用蒸发结晶地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实验中需要地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量筒、药匙、托盘天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 学习制作过滤器.[转引] 今天地学习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地初步提纯.我们今天地实验称取多少克粗盐呢?[生] 书上地质量太多,如果取少了又达不到实验效果,(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取克吧.[师] 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地讨论设计并完成粗盐提纯地实验.出示.探究名称:.探究目地:为了得到较为纯净地氯化钠(精盐).探究步骤:() :①称取.粗盐,②量取水.注意:逐匙加入并搅拌,到粗盐不再溶解.() :注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如果滤液浑浊应再过滤():注意:①搅拌;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地时候,停止加热.()计算产率:[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师] 巡视学生实验,巡回指导;加入某组和学生一起实验,了解情况、寻找问题、发现闪光点.[生] 报告结果(食盐地产率),交流实验地得与失.[师]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论进行误差分析:(给出理论产率)思考:.造成实验误差地原因,可能有哪些?.根据实验误差地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本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偏低地原因正确地是.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④蒸发时水分未蒸干;⑤盐粒溅出蒸发皿;⑥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请讨论还有什么原因使实验结果偏低并补充.[生]分组讨论并交流结论:.造成误差有两类原因:①偏高地原因,称量时多称了,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②偏低地原因,称量粗盐时不足克,溶解时未充分溶解,过滤时液体有洒落,蒸发时液体溅出,盐粒溅出蒸发皿,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溶解时要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溶解;蒸发时要不停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等.[师] 肯定、点评学生地结论并根据情况给予补充.[转引] 刚才大家就实验室如何提纯粗盐进行了讨论和实验探究;了解了制取食盐地方法之一,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地实验和你已有地知识及生活经验谈谈你对氯化钠地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投影] 温馨提示:请从生活、医疗、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归纳.[生] 生活方面:作调味品,腌渍蔬菜、鱼、肉、蛋等;医疗方面:配制生理盐水;工业方面:作为工业原料;农业方面:用氯化钠溶液选种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师] 大家说地很好,下面请自学课本~页,相互讨论,填写下面内容:[投影].氯化钠地化学式,化学名称,食盐地主要成分是化学式),食盐是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地物理性质:()色体;()溶于水;()具有味道;()粗盐:(因含有、)易解,敞放质量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地用途()和生物理功能:()其他功能:.地分布:.粗盐地提纯步骤:[生] 小组竞赛(抢答问题或争抢板书化学式).[课堂反馈](一)是除去液体中混有不溶固体物质地一种方法,过滤装置是由等仪器组成地. (二)如果在过滤操作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三)粗盐提纯过程中有处用到玻璃棒.(四)除去粗盐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是变化,得到地盐是(纯净物、混合物),粗盐中还有可溶性地等杂质能否用过滤地方法除去(能或不能),能除去地方法和步骤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设计实验证明,试剂中地白色固体是氯化钠.(写出步骤、现象、结论或方程)(六)实验室里有无标签地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你至少用两种简单方法加以区分. 本节小结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本节课地学习你有那些收获?[生] 通过本节课地学习,我学会了怎样将粗盐提纯和粗盐提纯过程中地注意事项;还知道了氯化钠是食盐地主要成分和氯化钠地物理性质,以及氯化钠在工、农业、医疗和生活中地用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师]你如何评价你地合作者?[生]他比我操作熟练,还细致.[布置作业] 完成教案中课堂反馈部分地内容,按要求写探究实验报告板书设计第十一章盐化学肥料课题生活中常见地盐(一)一、氯化钠、化学式:俗名:食盐、食盐地用途、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常见的盐---氯化钠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1课时天空之镜-氯化钠教学设计第1课时天空之境---氯化钠课题分析:本课题安排在酸碱相关内容之后,合乎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盐开始,介绍两类重要的盐—氯化钠和碳酸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先从生活常识着手,主要介绍食盐的性质、用途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根据分布情况提出得到粗盐的方法,利用之前学习的天然水的净化中,过滤的方法来具体操作,结合有关溶液的知识,对粗盐提纯的实验进行操作体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从图片展示开始,介绍碳酸盐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以回忆二氧化碳制法的手法引入正题,以比较碳酸盐和酸、碱反应寻找规律得出复分解反应,比较自然。
学情分析: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是食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在第十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组成上知道了化学上的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盐的界定,能区分化学意义上的盐与生活中的盐;(2)了解氯化钠的组成、性质及其用途;(3)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体验,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和同学共同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并增进同学间的友情,通过相关图片、视频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认识氯化钠的用途;通过粗盐的提纯过程,掌握分离固体混合物的一般技能;学习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时间分配:课前回顾 3分、新课导入5分、自主学习5分、实验探究25分、巩固提高5分,小结2分,共计45分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实验法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脚架、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量筒、钥匙、托盘天平、滤纸等。
教学过程课前回顾:找朋友,做8个“离子”的帽子(H+、Na+、Ca2+、NH4+、OH-、Cl-、SO42-、CO32-),请8名学生上台带上帽子找朋友,回顾酸、碱、盐定义。
氯化钠的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学习分析误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在实验中分析出现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难点:实验细节及误差分析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什么是盐?生活中的盐指什么?氯化钠的组成?(让学生进一步区分盐与食盐,并从组成上区分盐且巩固氯化钠)2、氯化钠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再展示,最后小结;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3、死海、盐矿等视频展示氯化钠的存在。
(让学生感受氯化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不需化工合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4、(提问)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请学生回忆海水晒盐的原理及原因)5、海水晒盐获得的是粗盐,其中含有多种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如何除杂?先除哪种杂质?(活动探究)粗盐提纯设计方案:溶解、(静置沉淀)、过滤、蒸发结晶选择仪器:烧杯(作用?)、玻璃棒(有哪些作用?)、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若要计算产率还需托盘天平)(如何选择仪器?请学生总结一般规律)进行演示实验:(边实验边提问,让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①常温时10mL水大约能溶解多少粗盐?(强调不需将5g粗盐全部溶解)②溶解后立即过滤吗?这样做的目的?③若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④得到的滤液是否为最终所要的?若是氯化钠溶液中含不溶性杂质呢?(强调给固得固,给液得液)⑤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缺少玻璃棒的后果?何时停止加热?⑥用什么仪器将固体转移?小结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⑦该实验的误差可能来自哪些方面?(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转移固体等)6、(思考)粗盐提纯最后得到的是否就是纯净的氯化钠?若其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该如何验证?7、小结收获。
几种常见的盐--NaCl教学案(一)

几种常见的盐——NaCl教学案(一)班级姓名教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氯化钠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方法的思考与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食盐的用途,知道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教学——学习重难点⒈食盐的主要用途。
⒉粗盐提纯。
一、氯化钠:1.氯化钠:(化学式_____),生活中____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2. 氯化钠的分布: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3. 用途:(1)医疗上:①配制_____盐水。
(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②杀菌消毒。
(用盐水消毒和漱口防治口腔炎症,预防感冒等,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2)食品业:作____品。
(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3)农业上:用10%-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4)交通上:消融积雪。
(将氯化钠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5)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4.氯化钠的生理作用: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
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
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5.食盐的制取:用海水制盐,为什么通常采取风吹日晒(即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水晒盐:氯化钠的大量制取(晒制):盐水→风吹日晒除去水分→粗盐(1)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将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_____,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2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通过阅读教材, 【提问】 进 一步了解? 在自然介绍食盐的功能、【播放录像】用途、 界的分布。
•氯化钠的构成 【投影】 1 •氯化钠的用途 2 •氯化钠的分布 3【过渡】 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等,再次加工提纯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可得精盐。
实 验探究粗盐提纯 、粗盐中可能含有那些杂质?【提问】1 2、可通过那些方法除去杂质?(氯 化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小结】镁、氯化铝)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除去可溶性杂 质的方法-化学试剂将杂质反应掉,同时不产生新的杂质过(溶解、除去不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过滤法滤、蒸发)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 器?滤纸如 【追问】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 那些问题?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投影】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在粗盐提纯中 还要涉及到新的操作-【设问】蒸发在蒸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投影、示范并讲解】 蒸发 是用加热的方法, 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用 酒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蒸发时应注意: 1不要 立即把蒸发皿直停止加热后,精灯加热。
、蒸发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2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以不要超过防止加热至 沸腾时易蒸发皿的三分之二为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飞溅。
在加热过程中,、3、防止由于局部 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当蒸发皿中岀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 热。
下面我们了解了 上述操作注意事项,【过渡】实践粗盐的初步提 纯。
【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步骤: 溶解T 过滤T 蒸发T 计算产率口答观看录像尝试归纳 讨论 口答观察教师的一些示范动作记住蒸发操 作的注意事项主动性参与度、习兴趣、 同时也开阔有效地提升, 活跃了课了学生的视野, 堂气氛。
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论交流得 岀除泥沙的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掌握过滤 的基本操作操作及注使学 生做到心中意事项,有数。
通过对新仪器和新 操作实验步方法的适时指 导、为实验顺利骤的呈现 等, 进行提供有利的保 证。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1》优秀教学案例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小组实验: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的实验,如对比不同盐的溶解性、制作简单的盐溶液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3.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盐的用途:总结盐的不同用途,强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盐相关的作业,如研究不同盐的溶解性、调查生活中盐的用途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结反馈: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结,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我还将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第一课时)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一、课前先学1、氯化钠的化学式为,俗称为,它对于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必不可少,不可摄入过多、也不可过少。
纯净的氯化钠是固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但变化。
2、海水晒盐、盐井水、盐湖水煮盐的原理是。
3、粗盐提纯的步骤:、、、。
(比较:实验室中粗盐提纯的步骤:、、、。
)4、氯化钠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和腌渍食品、医疗上用来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于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化工产品。
二、课堂探究1、问题讨论(1)什么叫盐? 食盐与盐是什么关系?(2)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那么通过大家的预习及生活经验,说一说食盐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2、媒体使用[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氯化镁、硝酸钠、亚硝酸钠,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
3、学生交流4、展示(1)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生活中的盐有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属于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2)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2.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3.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4.食盐可以用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腌制成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5.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教师给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教师补充]除了以上用途外,食盐还有很多用途。
如:1.清晨起来喝一杯淡盐开水,可治大便不通。
初中化学氯化钠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氯化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氯化钠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化钠的制备方法;
3. 理解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氯化钠的制备方法;
2. 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课本、实验手册等;
2. 实验器材:氯化钠、硫酸、试管、试管架、灯泡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步骤:
一、引入:通过展示氯化钠的外观和性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氯化钠的用途和
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氯化钠的熔点、溶解性、反应性等。
三、实验:进行氯化钠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会氯化钠的制备方法和过程。
四、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加深对氯化钠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氯化钠的知识掌握。
六、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
1. 可进行有关氯化钠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可进行氯化钠的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氯化钠的化学性质。
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天空之镜
-氯化钠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天空之境---氯化钠
课题分析:本课题安排在酸碱相关内容之后,合乎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盐开始,介绍两类重要的盐—氯化钠和碳酸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先从生活常识着手,主要介绍食盐的性质、用途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根据分布情况提出得到粗盐的方法,利用之前学习的天然水的净化中,过滤的方法来具体操作,结合有关溶液的知识,对粗盐提纯的实验进行操作体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从图片展示开始,介绍碳酸盐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以回忆二氧化碳制法的手法引入正题,以比较碳酸盐和酸、碱反应寻找规律得出复分解反应,比较自然。
学情分析: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是食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在第十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组成上知道了化学上的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盐的界定,能区分化学意义上的盐与生活中的盐;
(2)了解氯化钠的组成、性质及其用途;
(3)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体验,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和同学共同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并增进同学间的友情,通过相关图片、视频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认识氯化钠的用途;通过粗盐的提纯过程,掌握分离固体混合物的一般技能;学习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时间分配:
课前回顾 3分、新课导入5分、自主学习5分、实验探究25分、巩固提高5分,小结2分,共计45分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实验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脚架、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量筒、钥匙、托盘天平、滤纸等。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
找朋友,做8个“离子”的帽子(H+、Na+、Ca2+、NH
4+、OH-、Cl-、SO
4
2-、CO
3
2-),
请8名学生上台带上帽子找朋友,回顾酸、碱、盐定义。
新课导入:播放图片《青海--茶卡盐湖》,掌握常见的盐与酸碱盐中“盐”的关系。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72认识“氯化钠”... ...
1.氯化钠的组成是什么?
2.人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对人体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3.氯化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4.它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怎样?
【交流】
1.氯化钠,离子化合物。
化学式为NaCl,有咸味,重要的调味品,俗称食盐。
2.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 g~5 g。
食盐是维持生命代谢,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人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3.食盐的用途很广。
(1)医疗上:①配制生理盐水。
(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
②杀菌消毒。
(用盐水消毒和漱口防治口腔炎症,预防感冒等,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2)食品业:作调味品。
(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3)农业上:用10%-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4)交通上:消融积雪。
(将氯化钠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
(5)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4. 氯化钠的分布: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通过蒸发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根据氯化钠的分布情况,通过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自贡》介绍了我国四川省自贡市井盐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时课上接触这些文化机会比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人类社会文化、教育、农业、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日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显得至关重要。
活动与探究:
【过渡】教师:正是因为从海水直接晒出的盐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所以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盐称之为粗盐。
我们知道粗盐无论在工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能够直接利用的,必须先将其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精盐。
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这一过程啊?
学生:想。
教师: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任务:P87活动与探究——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如何将粗盐变成精盐的。
下面小组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深入实验小组,了解情况,发现
问题,发现典型)
①通过观察、比较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
你得出什么结果?
②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得到精盐,可
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哪些步骤?
③每个步骤都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品?
④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以上问题经小组讨论,然后分小组汇报。
)
小结:(投影)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并补充)
(投影)小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
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视频)蒸发操作图及注意事项。
教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学生如果有则回答,如果没有,教师:好,下面就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中你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注意安全。
)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并总结)
(学生基本做完之后)教师: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吗?(如果解决了,追问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思考汇报)
教师:本次实验过程中主要用到了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过滤、蒸发。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评价补充)追问:同学们知道这两种方法适合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经过我们提取后的食盐是我们的食用盐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补充说明:我们知道,从海水晒出的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难溶性物质之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我们的实验过程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是不能除去的。
而我们食用的食盐是比较纯的,不光不含难溶性杂质,也基本不含可溶性杂质。
要想除去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得用化学方法,以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方法。
)
(小结)海水→粗盐→精盐→食用盐
教师:同学吗有没有注意到,在该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都用到了玻璃棒,你能说出每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计算精盐产率:实验中,小红和小明将3.6g粗盐溶解在10g的水中,蒸发后称量精盐的质量分别为2.8g和2.1g,请你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红和小明实验中的精盐产率。
(如果还有剩余时间,补充问题:对于小红来说小明产率偏低的原因,对于小明来说小红产率偏高的原因?)
教师:播放视频---茶卡盐湖,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
回顾这节课,请谈谈你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教师:珍珠被称为人鱼的眼泪,如此美丽的珍珠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
板书设计:
天空之境-氯化钠
一、盐的定义:
二、氯化钠:俗名食盐化学式 NaCl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
三、氯化钠的用途:
四、氯化钠的分布:
五、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步骤:粗盐溶解
布置作业:1、收集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资料。
2、完成导学案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盐类的概念,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还是弱点,在实际操作时还是不能熟练地进行蒸发操作,因此对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还需要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