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

合集下载

课文教案:热爱生命

课文教案:热爱生命

课文教案:热爱生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热爱生命》的阅读与理解。

2. 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

2.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生命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和写作背景。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美好。

4. 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行为。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热爱生命》的背景和作者。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理解和感悟?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热爱生命》。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点评。

四、发现生命的美好(15分钟)1. 教师提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事物,发现生命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行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三、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计划。

六、教学过程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教案优秀篇

《热爱生命》教案优秀篇

《热爱生命》教案优秀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美好,树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是什么吗?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课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2.课堂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

(2)挑选几名同学进行朗读展示,大家互相评价,给出建议。

3.课文解析(1)请同学们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3)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生命的美好瞬间?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4.情感体会(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阅读课文时的感受,作者是如何感染你的?(2)小组讨论:你认为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如何珍惜生命?5.写作练习(1)请同学们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故事等,进行分享。

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学生互动方面加以改进。

最新高二语文下册《热爱生命》教学设计三篇.doc

最新高二语文下册《热爱生命》教学设计三篇.doc

高二语文下册《热爱生命》教学设计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

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

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

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

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向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

那是他生命里*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

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

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终抛弃自杀的念头?(是生命的呼唤,是屠格涅夫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作者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一)理清思路,把握结构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文章的*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明确:度日分别探讨了哪几类人?他们是怎样度日的?坏日子消磨光阴好日子细细品尝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热爱生命-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热爱生命-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热爱生命-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掌握历史变革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认识并学会赞赏优秀的人生态度,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身心素质;3.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习重点1.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2.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掌握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历史变革的规律和方法的理解;2.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知;3.学生能否掌握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引入适当的视频或故事等内容,激发师生共同讨论,引领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40分钟)1. 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诗词、武术、书画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传统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2.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讲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并探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

3. 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熟悉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例子来探讨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给出解决方案。

总结(5分钟)•反馈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知和体验,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进而体会并理解“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

课程评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了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并学会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有了对于未来人生发展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信息素养。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热爱生命》》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热爱生命》【教学对象】高一年级【科目】语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热爱生命》选自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十课,此单元主要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随笔和杂文。

单元提示说到,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给人带来的思想冲击的力量。

同时还提到,阅读时要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对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就能接近更高的思想境界。

而第十课的三篇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虽篇幅短小,却是作者洞悉了人生诸多问题之后的精妙阐述,其中蕴含的感悟与哲理,其实就是对“人”的思考。

这些高深的哲理,对学生而言,领悟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参建议,“对课文涉及的艰深理论问题不必深究”;再从课后练习来看,三道习题都揭示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对生命、对生活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所以,把三篇短文所阐释的哲理恰当地糅合、统一到一起,就能很好地启迪学生对人生进行整体的思考与感悟,这应该是学习三篇课文的总体构想。

学生要对每篇短文有初步的认知与感悟,再结合学生的思考、质疑的难点和课后练习,去引导学生领悟文中的难句,或者对文中有哲理的句子进行较深层面的探究。

而我所任教的班级,实际上已经学习了三篇文章的第二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对人的全部尊严在于能思想、人的价值在于思想这一层意思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因此对《热爱生命》这一篇侧重强调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对待生命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短文,我将主要采取小组思考、探究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观点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基于以上单元提示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真和意义的阐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瞻前顾后、圈点勾画、抓关键词的方法,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024年《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教材模板

2024年《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教材模板

2024年《热爱生命》教案热爱生命教材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谈谈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独特性和可贵性。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标记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词典。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表达了哪些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后收集关于生命的名言、故事,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2.分享课后收集到的关于生命的名言、故事。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热爱生命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热爱生命的主题活动。

2.各组展示活动方案,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分享课后写的关于热爱生命的短文。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热爱生命的精神传承下去?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传承热爱生命精神的公益活动。

2.各组展示活动方案,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5篇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5篇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5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写;学会用心理、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能够多角度、多侧面欣赏文学作品,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过程与方法:3.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2.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阿拉斯加相毗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

其中,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二、杰克伦敦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

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着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的相关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

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

无可比拟。

) B.“生之本质在于死。

”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 3.延伸文章内涵: 问:由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爱生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

(二)过程和方法: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学习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难点:对本文哲理性的把握,学会分析带有哲理性的重点句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配乐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导入课文。

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境界。

我不去想是否怎么样,突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成功、爱情、奋斗历程还是未来都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坦然,不管平坦泥泞还是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进一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板书课题)我们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要做到有的放矢,下面请看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哪些?请大家齐读一遍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展示(幻灯片展示)1、知识和技能: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学习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三、学案反馈(以小组竞答方式完成填空)(一)、关于作者和文体(学生概述与多媒体展示结合)①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关于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二)、【重点字音、字形、字义的积累】1、注意括号内字的写法(齐读)枯zào(燥)无味赋yǔ(予) zào(躁)动不安 wǎn(惋)惜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并学会运用A 垂暮之年:(喻)老年垂:接近;暮:黄昏B 稍纵即逝:指某一事物消逝很快C 丰盈:①(身体)丰满体态丰盈②富裕、丰富衣食丰盈D 消磨: ①度过(时间,多指虚度) 消磨岁月②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消磨志气四、阅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成果展示。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热爱生命”这个标题的时候,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样热爱生命?板书写出问题。

)请大家带着这两个疑问,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看看蒙田是怎样回答的。

1、请一个组领读第一段,齐读第二、三段。

明确:①因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所以要热爱生命。

②享受生活,珍惜光阴,增加生命的分量。

(你有更好的热爱生命的方法吗?)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下面就让大家用活动来体现生命吧!2、全文是由哪个词语引出话题的?对这个词作者是如何阐述的?大家觉得这个词和“生命”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明确:①“度日”。

②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因为不能让生活中的挫折、不愉快的事破坏生活的兴致,“细细品尝”是为了更充分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③生命和度日密不可分,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组合而成的。

同时,作者从如何度过生命中平凡的每一天这个稀松平常而与我们人人都紧密联系的话题入手,也会给读者带来一种熟悉亲切之感,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

3、文中还提到了哪些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同的?通过对这几类人的对比描写,概括一下作者对待生命的态度。

明确:“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它,仿佛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我们的生命是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糊涂人”: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生命始终抱着热爱、感激的态度。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所以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同样,生和死是无法分开来说的,有生就有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说第一段讲述了生命的常规状态,那么,第三段就补充了生命的特殊状态——死亡。

4、作者热爱生命,那为何在第三段中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作者对“死亡”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明确: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而作者之所以不感到死亡的恐惧,随时准备告别人生也毫不惋惜,也就是因为他乐于生。

作者对死亡抱着坦然的态度。

五、品味哲理性语言。

1、你如何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点拨:生与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人有生必有死,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必然有走向死亡的那一天。

我们的生的状态是相对于死的状态而存在的,正如幸福之于痛苦、饱与饥、胖与瘦的关系一样,他们相对存在,缺一不可。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你如何理解“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点拨:正面:如果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正如蒙田在课文里所说的享受生活要讲究的方法是要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增加生命的分量,进而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反面: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

在人类的历史上,自沉汨罗江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小塞涅卡有言: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动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所以当我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时候,那生命就是充实的,也就不会感到死的苦恼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以幻灯片展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何玥”的颁奖词和事迹,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

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小何玥死了,但是她的生命却在受到她帮助的人身上得到延续,这不禁使我想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六、我们的身边有数不清的有关热爱生命的事迹,你还了解哪些资料呢?并说说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小组资料展示,包括视频、音乐、名言、图片。

七、总结概括: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理解和不同的态度。

从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

如果认识有偏差,只好虚度此生。

接着,换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亡的苦恼,作者由于讲究生活的方式,才使生命丰盈饱满。

希望大家懂得:如何热爱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生命的价值。

八、结语朗读“如果”——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5亿其他人更好;——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和寺庙而没有任何被威胁、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

生命中充满各种意外,而你至今身体机能健全,生命安然,所以,你要懂得珍惜与感恩。

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热爱生活,珍惜时光,让生命之花怒放。

九、作业布置许许多多的人用尽毕生的精力在诠释着生命,领悟着生命,发掘着生命的真谛,比如下列作家的作品就是如此(投影仪呈现推荐读物)这些人因不同的经历而对生命有着不同的思考,课后请大家找来读一读。

或许,当你正经受着生活的磨难时,这些作家、作品会启悟你,引导你,会给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会让你发现生命永远是一曲值得称颂的歌。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热爱生命!1、推荐阅读: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史铁生《我与地坛》张晓风《敬畏生命》陆幼青《生命的留言》张海迪《生命的追问》食指《热爱生命》2、熟读课文,请精心领悟并摘抄文中的名言警句。

十、附板书热爱生命蒙田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样热爱生命值得称颂享受生活富有乐趣珍惜光阴是自然的厚赐增加分量十一、教学后记: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