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蒙田教案2018

合集下载

蒙田《热爱生命》教学设计(简洁版)

蒙田《热爱生命》教学设计(简洁版)

蒙田《热爱生命》教学设计(简洁版)
一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如何看待生命,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利用多媒体把关于蒙田的生平展示出来。

告诉学生,蒙田是一个法国人,是一个博学的人。

他在文章中总是能把日常生活、传统民俗、人生哲理表达得形象令人容易接受,而且因为他热爱读书,他总是能够旁征博引,令他的文章更有知识的深度。

通过这些讲述,使得学生对蒙田产生兴趣,由此有兴趣地去阅读他的文章。

2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3 词语学习:
赋予:指给与或者交给重大的任务或者使命。

风和日丽:指阳光灿烂、和风煦煦的天气。

躁动不安:因为急躁而感觉不安。

稍纵即逝:稍微不注意就失去了。

流逝:形容消逝得很快。

充实:充足、富足。

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生长的年代是十六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出现了年月较长的宗教战争,法国人对这些战争感到非常厌倦。

蒙田的小说,犹如在人们干渴的心田上注入了清泉。

文章的语言平实易懂,不装饰不矫情,娓娓而来,很有品味。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2. 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热爱生命》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作家蒙田的一篇散文。

2. 作品主题:探讨生命的意义,倡导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1. 分析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观点。

2.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 蒙田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如何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主题和思想内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命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蒙田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朗读《热爱生命》片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和情感。

三、作品解析(20分钟)1. 教师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观点,如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热爱生命?二、作品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如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等。

2.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实践与应用(20分钟)1. 教师提出关于生命意义的实践任务,如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6篇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6篇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6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写;学会用心理、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能够多角度、多侧面欣赏文学作品,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过程与方法:3.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2.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阿拉斯加相毗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

其中,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二、杰克伦敦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热爱生命》教案设计《热爱生命》教案设计1 【教学目的】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以下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光阴演化而来的。

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

无可比较。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问:由本文你可以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味。

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

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

假如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

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能够分析蒙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感悟、反思,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和珍视。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乐观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蒙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三、教学难点1. 对蒙田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将课文中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课文观点。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

3. 讲解与讨论:(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蒙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反思与感悟:(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2)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珍贵和热爱。

6. 课后作业:(2)阅读一篇关于生命意义的文章,加深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观点。

(2)能够分析并欣赏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热爱生命》。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充实人生,追求真实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内容理解。

(2)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分析。

2. 教学难点:(1)蒙田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把握。

(2)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启示,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热爱生命》,理解文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和收获。

(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文本分析:(1)分析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如幽默、讽刺等。

(2)欣赏蒙田散文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人生启示:(1)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启示,应用于实际生活。

(2)讨论如何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充实人生等话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题。

(2)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热爱生命的作文。

2. 推荐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主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能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热爱生命教案(7篇)

热爱生命教案(7篇)

热爱生命教案(7篇)高二语文下册《热爱生命》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释。

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每一天。

3.尽量当堂背下课文的第二段。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基础知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写法枯燥无味赋予躁动不安惋惜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并学会运用垂暮之年:(喻)老年垂:接近;暮:黄昏稍纵即逝:指某一事物消逝很快丰盈:(身体)丰满体态丰盈富裕、丰富衣食丰盈消磨:度过(时间,多指虚度)消磨岁月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消磨志气3、注意读音尽量:jǐn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大限度如:把你知道的尽量告诉大家jìn达到*大限度如:喝了半斤酒,还没尽量(三)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热爱生命》,将练习第二题中的四个句子在文中勾划下来,注意体味。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在上节课对生命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这篇文章。

和上一篇相比,这篇散文以说理为主。

(1)文章*段阐释了什么?怎样阐释?讨论后明确,阐释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①“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

”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作者从对“度日”这个词语的理解写起,通过与“哲人”的态度对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衬自己对生命的称颂和热爱。

*后一句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比热爱(2)作者既然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优越无比”,那么为何又在第二段中说“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同学再读第二段,然后提问后明确。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能够把握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3)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3)激发学生对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3)散文作品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蒙田文中涉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内涵;(2)如何评价蒙田的文学成就;(3)如何从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进行评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3)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热爱生命》,理解文本内容;(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蒙田的生平及创作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2)针对文本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3)各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分析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与其他作家进行对比;(3)教授散文鉴赏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评价文学作品。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选取文本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作品情感;(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尝试运用蒙田的文学风格;(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2. 请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话题,进行评论;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蒙田《热爱生命》的内容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分享等;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散文创作、评论写作等;4.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人人都要死亡,这不可避免。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 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后文珍惜生命的话题。
2、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有何意味?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会感到死而无憾,就 不会感到死之苦恼。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我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热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虽是屡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生命中充满各种意外,而你 至今身体机能健全,生命安然, 所以:你要懂得珍惜与感恩。
热爱生命
(法)蒙田
一、知人论世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期、 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怀疑 论者。主要作品有《蒙田意大利之旅》 《随笔集》《蒙田随笔》《热爱生命》 等。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 这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 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 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 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 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二、整体把握
第一段:
天色不佳、令人不快
风和日丽 坏日子
消磨光阴
慢慢赏玩、领略美好 飞快地“度”
好日子
细细品尝
二、整体把握
第一段:
哲人
习气、消磨、回避、无视
“我”
值得称颂、富有乐趣
糊涂人
枯燥、寄托来世
二、整体把握
第三段:
对待死亡 —————— 毫不惋惜
享受生活 —————— 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 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 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 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 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 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宝贵 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 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
1979年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作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3)名人生平
尼古拉· 阿列克谢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 日),前苏联作家,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 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开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团, 参加苏联国内战争。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 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惊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写成长篇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6年12月22日逝世, 年仅32岁。1940年位于索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改建成为国家博物馆。
四、主旨探究
主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 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觉得烦恼。
五、自主讨论
1、你在何时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什么事情使你更加珍惜
时光、珍爱生命?
提示:痛苦的事 / 美好的事
六、课பைடு நூலகம்拓展
1、蒙田名言
①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 了很长久。 ②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 去,不惧怕将来。 ③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④害怕跌倒带来的恐惧,比跌倒本身更可怕。得与失并不是相称的。 ⑤不管是入室抢劫的盗匪,还是身体较弱的女子,都觉得自己面临问题时可以 应对自如。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很多遗憾,临死前必然会感到死 之苦恼。 从哲学上来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 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 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2、诗歌朗读
热爱生命(汪国真)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热爱生命
食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但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的低语:热爱生命.
强烈的生命意识 珍视生命 热爱生活
如 果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
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
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
——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
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 处境比5亿其他人更好;
——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和寺庙而没有任何 被威胁、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 亿人更有运气;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 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 更富有;
二、整体把握
简要概括各段: 第一段: ①作者热爱生活的态度 热爱生命从热爱生活开始 热爱生命不虚度此生 热爱生命不因死而苦恼 热爱生命从充实光阴开始
第一至二段: ②哲人、作者、糊涂人对于生命的态度的比较 第三段: 第三段: ③作者对于死亡的看法 ④如何享受生活和增加生命的分量
三、问题探究
1、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