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苏教版201801081100

合集下载

2018秋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8秋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作业检查试卷初三语文 2018年9月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迥.(jiǒng)然拾.(shè)级而上B. 吝.(lìn)啬玲珑剔.(tī)透C.古刹.(chà)生意盎.(àng)然D.精髓.(suí) 弛.(chí)名中外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一分之差而错失了晋级的机会,小王无限怅惘..地离开了舞台。

B. 当洪水终于到达三峡大坝,8个泄洪孔同时开启,只见大坝一侧八大洪流喷薄..而出,声震如雷,场面极度震撼。

C.因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已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销声..匿迹..了。

D.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感慨唏嘘。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水皆缥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A.急湍甚.箭甚:胜过。

B. 猛浪若奔.奔:奔流。

C.互相轩邈..轩邈:这里指比高远。

D.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婉转地叫。

这里指蝉鸣。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功的关键。

B. 秋风扫过,黄叶随风漫天飞舞,又随着风的消歇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地上。

C.2018年世界杯,巴西军团被德国战车无情碾压,1:7落败,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的意料之外。

D.埃及神庙里的“到此一游”的涂鸦刺伤的不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我们的心。

5. 对下面莫言所说的一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题1分)(1),君子好逑。

(2)蒹葭萋萋,。

(3)晓战随金鼓,(4)绿杨烟外晓寒轻,。

(5)《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厚积而薄发。

(7),穷则独善其身。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要靠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这正如《故乡》中所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10)《与朱元思书》中含蓄的表达作者对世俗的厌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濒()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行动敏婕,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青脆。

目前,多达上百种鸟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书写汉字。

(3分)⑵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3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0分)(1)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jùn______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zī百态,情趣盎然。

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心kuàng神怡。

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yě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2)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但是她的文化 (沉淀/积累)大多就是在这里。

古色玲珑的门窗,精雕(细琢/细作)的lòu空,低眉yín诵的香樟,俱是nài人寻味,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

沉浸在这古镇的文化里,zào动与迷茫的心慢慢变得宁静(淡薄/淡泊)起来。

①请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词语填空。

②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2.默写古诗文名句。

(20分)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蒹葭苍苍,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③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_____《惠崇<春江晚景>》)⑤晓战随金鼓,。

(李白《》)⑥,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⑦,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名著阅读。

(5分)(1)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为讨好他们,格列佛有时躺在地上,让他们五六个人在手上跳舞,也允许孩子们跑到头发里玩捉迷藏。

B.大家公认,财政大臣佛利姆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比全王国任何一位大臣至少要高出一英寸,而格列佛认为内务大臣瑞颛沙的本领仅次于财政大臣,其余的官员们则彼此不相上下。

C.候选人员要一会儿跳过横杆,一会儿从横杆下爬行,按照表演的敏捷性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他们会被从高到低地依次获得红丝线、绿丝线和蓝丝线的奖励。

张家港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初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张家港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初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学校 班级 考试号 姓名………………………………密……………………………………封…………………………………线…………………………………………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初 三 语文(2018.11) 得分: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密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diàn ( )。

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阶段,在人们的企盼中shān shān ( )而来,又在人们留恋中倏乎而逝。

当心灵的帆船回朔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印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的青春之门。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文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 (《诗经》) ③ ) (曹操《龟虽寿》) ⑧ 3. 名著阅读。

(5分) (1)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上文中的“这种发明”指什么? 这种发明的另外的好处又是什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

B. 格列佛是水手职业出身,他第一次出行乘坐的是“羚羊号”船到达小人国。

C.大人国的国王非常博学,对哲学特别是音乐很有研究。

D.小说用漫画式的夸张技巧塑造了一些怪诞的像勒皮他人、长生不老者的形象。

4.仔细观察右侧的一幅漫画,完成下面两小(1)请介绍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3分)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和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和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美观。

(5分)怅wǎng qiè意分道扬biāo xiāo声匿迹 cuán聚2.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 ▲ ,是草丛间淌过的小溪。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2)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3)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4)嗟夫,▲!史马迁《陈涉世家》(5)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6)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7) ▲,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8)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

“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C.《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的吴均,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一带的优美山水,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向往自然的思想。

D. 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他的捏陶技艺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泥巴在他手中好像有了生命。

D.连云港七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诚。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苏教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苏教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上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③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⑤,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雎》)⑦,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⑧,白露未晞。

(《蒹葭》)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liào( )望玲珑tī( )透寒jìn( ) 销声nì( )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B.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C.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睹物思人....,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D.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望着熟悉的校园,思绪万千,茫然若失....。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丹:用丹砂 B王:为王 C罾:鱼网 D以:同“已”,已经二、阅读与赏析(40分)(一)(14分)袁涣,陈郡扶乐人也。

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

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

”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

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

最新-江苏省2018学年度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九月考试卷 苏

最新-江苏省2018学年度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九月考试卷 苏

江苏省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倚灯夜读,窗外的草丛中,秋虫在浅yín低唱,时断时续。

这音韵如天lài,让人陶zuì,引人xiá想。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B.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因在其正文部分收录上百英文缩写而遭遇学者的“违法”指控。

C.陈忠实在《白鹿原》中真实地描写了那段历史中人们的苦难、挣扎、奋斗和被伤害。

D.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是善行;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也是善行。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文化交流和碰撞频繁的时代,只有兼容并包才能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B.整治奥数会不会半途而废,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治理择校热。

C.“高空王子”阿迪力携两位弟子在350米高空的钢索上完成了“三人对走”的惊世壮举,技艺真可谓登峰造极。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为川者决之使导,。

②,观千剑而识器。

③,膏之沃者其光晔。

④,并怡然自乐。

⑤走进边塞诗,我们总能从诗人的笔下触摸到将士们的心灵: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将士们夜以继日、毫不懈怠地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豪情;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征夫离乡的无限哀怨。

5.名著阅读。

(6分)(1)(国籍)作家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世界著名的讽刺小说。

(2分)(2)在利立浦特国,当官员病死或失宠撤职,官职空出时,朝廷会用的方式选拔官员。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大臣们要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

张家港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初三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张家港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初三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名 姓

线 …







号…
试…
考…







级 班
… … …








校…
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初 三 语文( 2018.11 )
得分:
第一部分 (26 分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密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

(曹操《龟虽寿》 )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皆叹惋。(《桃花源记》)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
3. 名著阅读。( 5 分)
( 1)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 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

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这样,驻外大
10. 说说你从本文获得的启示。 (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3 ( 8 分)
游手好闲,手游好险
① “大吉大利 ”下一句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晚上吃鸡 ”。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这看 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东西,怎么就 “合体 ”了呢?原来,这是玩家们发动 “手游 ”大战的一 句 “暗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3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0分)(1)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jùn______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zī百态,情趣盎然。

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心kuàng神怡。

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yě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2)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但是她的文化 (沉淀/积累)大多就是在这里。

古色玲珑的门窗,精雕(细琢/细作)的lòu 空,低眉yín 诵的香樟,俱是nài 人寻味,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

沉浸在这古镇的文化里,zào 动与迷茫的心慢慢变得宁静 (淡薄/淡泊)起来。

①请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词语填空。

②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2.默写古诗文名句。

(20分)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蒹葭苍苍,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③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_____《惠崇<春江晚景>》)⑤晓战随金鼓,。

(李白《》)⑥,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⑦,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名著阅读。

(5分)(1)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为讨好他们,格列佛有时躺在地上,让他们五六个人在手上跳舞,也允许孩子们跑到头发里玩捉迷藏。

B.大家公认,财政大臣佛利姆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比全王国任何一位大臣至少要高出一英寸,而格列佛认为内务大臣瑞颛沙的本领仅次于财政大臣,其余的官员们则彼此不相上下。

C.候选人员要一会儿跳过横杆,一会儿从横杆下爬行,按照表演的敏捷性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他们会被从高到低地依次获得红丝线、绿丝线和蓝丝线的奖励。

D.由于身高超过他们,比例为十二比一;按照这个比例,皇帝规定每天供给我 (格列佛) 足以维持一千七百二十八个利立浦特人的肉食与饮料。

(2) “拉格多科学院”的研究大都让人匪夷所思的,比如从中提取阳光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把冰烧成粉变作,从屋顶开始的建筑方式,用触觉和嗅觉来辨别颜色,用来耕地,繁殖无毛的羊,软化大理石,等等。

(3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6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5——8题。

(11分)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5.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4分)6.“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2分)7.《蒹葭》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3分)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9~13题。

(25分)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②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③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洵(xún):确实。

③浣:洗衣。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8分)⑴甫.行数里()⑵偶舍.骑步行()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⑷自恨.不如远甚也()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黯然.失色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为.天下唱以为.此一家之中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⑴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⑵其丈夫方担粪灌园12.翻译下列句子。

(8分)⑴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⑵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13.这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6题。

(10分)话说“敢读书”赵畅①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

此番话语,颇耐人寻味。

②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

既然“不完全能够把握”,心里难免会担心和畏惧。

其实,就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开始总会跌跌撞撞。

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才能渐渐摆脱大人扶助,学会独立行走。

读书亦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难以进步,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销蚀。

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③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

不聚精会神、刻苦钻研不行,不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行,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不行。

“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般“啃”读,必引导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

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

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结论正确与否,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坚持这般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编织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⑤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

书籍的“巨人”,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

一个人,若能坚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求知若渴,否则便是空话。

天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14.选文提出一个怎样的观点?(2分)15.作者在③~⑤段中给出了啃下“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建议,请分别找出来。

(5分)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20题。

(16分)一片雪花里的故乡包利民只要有雪的地方,我都能从每一片雪花里看到故乡。

即使无雪之处,那些雪花也依然在心底飘落,飘落成永不消散的眷恋。

每一年,故乡都被雪拥抱着四五个月,故乡在雪的怀里,我在故乡的怀里,很温暖的无数个冬天。

那个东北大平原上的小小村庄,是长在松花江畔的一棵树,也是长在我心里的一抹暖。

那时候极喜欢冬天,那时的冬天也比现在寒冷,可是在那冰天雪地里,却有着无穷的乐趣。

我们常常在野外,循着雪地上不知名的细碎足痕,去追寻未知的动物。

无边无际的大草甸上,无边无际的雪原中,我们杂乱的脚印伸向各个方向,虽然从未找到过一只动物,却是乐此不疲。

有时会在大雪飘飞的时候,遇见那些在河面上在江面上打鱼的人,看他们用沉重的冰穿了凿开厚厚的冰层,看那冰下的流水清泠而静默,看那些捕捞上的鱼儿被冻结了游动的姿态,便觉得冬天是那样神奇。

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是带上铁锹扫帚和自制的滑冰鞋或者爬犁,去村西的小湖面上,扫开积雪,尽情地滑冰。

或者在厚厚的雪地上,摔跤打闹,现在想来,离开后的无数个寒假,都没有那时无忧而欢乐。

我们常常是呼啸而过,在呼啸的北风中,带起周围雪花旋舞。

那时的天气真的很冷,我们戴着古老的狗皮棉帽,厚厚的自制手套,穿着大棉鞋,仿佛浑然不觉十冬腊月的难捱。

是的,那时候,我们的心里却是那样的火热,多年以后方才明白,成长之后的世事风霜,才是生命中最寒冷的际遇。

在外面疯玩儿之后,我们才散去,走进村庄,就像一片片雪花扑进大地的怀抱。

一进房门,热气扑面而来,屋地中间的火炉正旺旺地燃着,炉中的火焰欢快地舔着铁炉盖。

关上门,冬天被挡在外面,雪花们纷纷拥挤在窗玻璃上。

在炉边烤一会儿火,顺便在滚烫的炉盖上烙些土豆片,熟了后拿着坐在热热的炕头上,一边吃一边看外面的雪下得冒了烟。

窗玻璃上还没有结上霜花,透过蒙蒙的大雪,看见远处的房屋全都笼罩在白茫茫中。

这个时候,除了我们小孩子,除了那些依然在寒冷中干活的人,大多数人都躲在家里,坐在炕头上看纸牌,或者衔着长长的烟袋凑在一块儿聊天,在我们那里,称之为“猫冬”。

我们肯定是猫不住的,如果说躲,更愿意躲进一片雪花的深处,寻找无边的童趣。

我们已经不屑于堆雪人,那是更小的孩子的爱好,我们会拿上小铲子来到野外。

在那些风口处,厚厚的雪被吹成了硬硬的雪壳,我们在雪壳上开始挖洞,挖到深处向里再挖。

躲在里面,避风且不那么冷。

那是躲进寒冷中的温暖,很奇妙的感受。

后来,我们和姐姐说这事,姐姐就来了灵感,画了一幅画。

那幅画在作业本背面的画,那么多年过去,我们竟然都还记得。

画面是一片大大的雪花,雪花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雪的山坡,坡上是小村子,坡上有个洞,里面几个小孩。

画的名字是《雪花里的家乡》。

雪花里的家乡,雪花里的家,当年的雪花早已消融,就像那些岁月般散去无痕,可是在我心上,在我生命里,那雪花,那岁月,那情感,都在,一直在。

当我离开家乡,当身前身后都是岁月的苍凉,才发现,当年的雪花是那样的温暖,蕴着故乡的深情,让我在长长的路上每一回首,便神飞无限。

17.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18.第二段中说“可是在那冰天雪地里,却有着无穷的乐趣”,这“乐趣”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4分)19.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