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知识点汇编:专题十一+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和近代化探索

合集下载

15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复习

15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复习

15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复习
本文档将总结2015年中考历史科目的知识点,供复使用。

以下是各个知识点的概要:
1. 古代文明:
- 中国古代文明
- 印度古代文明
- 埃及古代文明
-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
2. 阶级与社会制度:
-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
-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 制与科举制
3. 联合国与二战:
- 联合国的成立
- 二战的起因与参战国
- 二战对世界的影响
4.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 中国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5. 世界近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6. 中国文化的传播:
- 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倡议
-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意义
7. 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
-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请根据这些概要进行复,并深入研究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本文档为简要概述,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资料。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政治制度改革亟待进行,国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在这个背景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一系列救国方案,旨在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一、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结构调整。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这种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需要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动创新。

中国应该加强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培育高科技产业,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 扩大内需。

中国应该加强内需,促进消费升级。

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扩大内需,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3. 促进国际贸易平衡。

中国应该加强对外贸易,推动贸易平衡。

鼓励企业加强对外投资,扩大出口,促进贸易平衡。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中国品牌形象。

二、社会问题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保障不完善。

当前中国社会收入分配极不平衡,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收入分配调节。

中国应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推动收入分配公平。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提高财政支出,加强社会保障,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益。

2. 推进教育公平。

中国应该加强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机会。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加强环境保护。

中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三、政治问题中国政治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权力过于集中和民主制度不完善。

当前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腐败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015初中历史中考重点与热点

2015初中历史中考重点与热点

中考重点与热点:(1)依法治国: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当前中国社会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上层建筑的变革必须适应中国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政治的改革以及一阵紧似一阵的反腐都在为经济发展松绑。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注意中外历史上的依法治国的案例。

奴隶主阶级:《汉谟拉比法典》;资产阶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无产阶级:《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外交及对外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

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沿带有26个国家或地区。

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实现各国从交通、贸易直至投资、金融的互联互通,绘出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不仅限与东盟,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

由于东盟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和必经之地,将是新海丝战略的首要发展目标,而中国和东盟有着广泛的政治基础,坚实的经济基础,21世纪海丝战略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

【华师】2015中考历史复习:第11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华师】2015中考历史复习:第11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要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切实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 要坚持科教兴国方针等 。
考点训练
(2014来宾)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 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次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1)仔细阅读《第一个五年 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分布示意图》,找出我国 “一五”计划期间在工业和 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你怎样看待第一个五年 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它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什么 影响?
• (1)工业成就:东北建成鞍山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交通成就:建成武汉长江大 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 路。 • (2)“一五”计划期间,新修的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同 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开始改变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特 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 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失 误 失 误 原 因
影 ①使得“左”的错误严重泛滥。②国家和人民面临前 响 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邓稼先
: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核
(2)
试验工作中,为我国“两弹一星” (“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事业作出 两弹元勋 重大贡献,被誉为“ ”
( 3 ) 焦裕禄 : 20 世纪 60 年代在河南 兰考县任县委书记, 党的好干部, 被誉
为“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州10题已考]
”[2014玉林

2015年历史中考热点专题一

2015年历史中考热点专题一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热点主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实再现】1.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失败。

2.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资产阶级的探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

4.无产阶级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提升认识】1.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过程。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的精神。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中考预测】2014年3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无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每个人的梦想开花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共鸣,成为公众普遍热议的焦点。

这种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探索那个时期的“中国梦”。

【一朝击碎天国梦】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就落伍了。

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

1840年广东海面的炮声,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美梦”……——《复兴之路》(1)材料一中打碎了中国“天朝美梦”的是什么事件?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人民抗争救国梦】(3)我们应该从这些人物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近代探索复兴梦】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4)材料二为实现“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其结果如何?【主题总结】(5)在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探索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

2015年 中考历史归类汇编

2015年 中考历史归类汇编

2015年历史中考归类汇编【性质类】1)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3)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5)同盟会——第一个全国统一规模资产阶级政党6)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7)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8)巴黎公社的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9)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0)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1)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2)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13)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战争类】15)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是——中英鸦片战争1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17)使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8)使中国半殖民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9)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威海卫战役20)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标志洋务运动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2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标志类】2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24)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25)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26)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马关条约》27)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辛丑条约》28)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29)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3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31)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戊戌政变32)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33)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端的事件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4)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事件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梳理总结㈠冲破思想的牢笼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冲击什么宗教(或思想)?提倡什么精神?2.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代表作是什么?3.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至少写出两部)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如何?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5.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是谁?提出的什么学说(主张)?6.列举近代科学诞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7.启蒙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8.启蒙运动的旗手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什么文件与他的观点相一致?9.启蒙运动批判什么,宣扬什么?它对什么战争和什么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10.德国宗教改革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主张?㈡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作用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3.中非航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5.在海上探险方面欧洲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面?6.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者犯下了哪些罪行?7.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㈢概述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性质和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导火线又是什么?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著名文件分别是什么?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谁?7.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体?8.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9.法国的国歌是什么?10.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今天,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仍有很多,请再举二例。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汇编:专题十一 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和近代化探索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汇编:专题十一 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和近代化探索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汇编:专题十一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和近代化探索1、地主阶级(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2)地主阶级洋务派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知识联系】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④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⑤口号:自强、求富⑥洋务运动的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设立总理衙门。

⑦破产: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⑧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⑨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1)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联系】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③主张:从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反对变法。

⑥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联系】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②代表人物:孙中山③主张: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以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和近代化探索
1、地主阶级
(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2)地主阶级洋务派
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知识联系】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⑤口号:自强、求富
⑥洋务运动的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设立总理衙门。

⑦破产: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⑧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⑨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联系】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③主张:从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反对变法。

⑥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联系】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
③主张: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以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建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1911);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⑥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3)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等提倡民主和科学,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联系】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派,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②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③主张:提出了“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的口号。

④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鲁迅
⑤内容:前期:反对孔子儒家学说,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⑥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学习认识】
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化经历经济变革(洋务运动)到政治变革(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再到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这样一个有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