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精选.pdf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标准评分表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备注A B C仪表2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2 1.6 1.2评估2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了解患者的体重。
2 1.6 1.2 2 2、了解患者的抗凝剂的使用情况,有无活动性出血疾病。
2 1.6 1.2 53、评估患者内瘘是否有阵颤音,局部有无红肿、硬结、渗血。
及静脉的情况。
5 3 2操作前准备51、物品准备(血液透析器,血路管,无菌生理盐水1000-2000ml,透析浓缩、网套,基本消毒用物,治疗巾,止血带,胶布,治疗车等)5 3 2 52、仪器设备的准备:透析机是否通过自检正常工作状态;一次性透析器、血路管的质量、有效期;A、B浓缩液的浓度、有效期。
5 3 2 2 3、环境:整治安静、减少人群流动。
2 1.6 1.2 2 4、护士:洗手、戴口罩。
2 1.6 1.2操作过程2 1、携用物至床旁,查对患者姓名,床号。
2 1.6 1.2 5 2、开机自检 5 3 2 10 3、血液透析器各管路的安装(按血流方向安装)10 8 5204、密闭式预冲1)排膜内气体,血泵速80-100ml/min2)调泵速200-300ml/min,连接膜外3)生理盐水预冲4)预冲盐水流入废液收集袋中5)根据医嘱设置机器参数20 15 10 2 5、再次查对姓名床号 2 1.6 1.2 206、血管通路准备1)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摸清血管走向跟搏动。
2)选择穿刺点,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大于等于8*83)根据血管粗细和血流量选择穿刺针。
先穿刺静脉后动脉;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口3cm;动静脉相距10cm采用阶梯式或钮扣式的方式以合适的角度穿刺20 15 102 7、设置血泵速度50-100ml/min 2 1.6 1.2 2 8、连接血路管的动脉端于患者的动脉穿刺处。
2 1.6 1.2 2 9、打开血泵 2 1.6 1.2 2 10、连接血路管的静脉端于患者的静脉穿刺处。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通过人工装置替代肾脏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透析技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评估病人的透析适应症和禁忌症、获取透析装置、清洁和消毒透析器、准备好透析液等。
二、导入透析器1. 检查透析器是否完好无损,并连接到透析机上。
2. 确保透析器与透析机之间的连接无泄漏。
3. 将透析器与透析导管的末端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三、操作流程1. 确保透析液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一般为37℃左右。
2. 将病人坐入透析椅,确认病人处于舒适的姿势。
3. 关闭透析器对应的透析器阀门。
4. 插管前,消毒插管部位,然后插入插管,并固定好。
5. 打开透析器阀门,确保血液能流入透析器。
6. 监测透析机的各项参数,包括透析液流速、血液流量、透析时间等。
7. 根据病人情况和医嘱调节透析液流速和血液流速。
8. 定期检查输血导管,确保无阻塞和泄漏。
9. 定期检查透析器漏血和漏液情况。
10. 透析结束后,逐渐关闭透析器的血路,待血压稳定后移除插管。
四、评分标准为了评估血液透析技术的操作质量,需要制定一套评分标准。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评分标准,供参考使用。
1. 血液透析导管插入:评分标准包括插管技术、稳固性、感染预防等。
2. 透析器操作:评分标准包括透析器连接情况、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流速等。
3. 血液流量控制:评分标准包括流量控制准确性和血管通路压力监测情况。
4. 透析时间:评分标准包括透析时间的控制和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处理。
5. 血液透析结束:评分标准包括透析器漏血、漏液情况和插管移除技术。
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透析中心和医生的要求。
总结: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确保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可以提高透析操作的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液透析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背景血液透析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程序,它涉及到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评分。
本文档旨在提供血液透析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供参考和使用。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标准应基于以下关键方面进行评估:1. 操作前准备:考核人员应正确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透析机、透析器、导管等。
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材料是否齐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患者评估:操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血压、体重、血液透析处方等重要信息。
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3. 操作过程:操作人员应正确连接透析机和透析器,并且按照操作要求进行透析治疗。
操作人员应掌握透析机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操作流程,并能正确处理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的要求,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同时,操作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紧急处理:操作人员应熟悉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
操作人员应能迅速判断紧急情况的严重性,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操作考核评分制度为了明确操作人员的表现和能力水平,可采用以下评分制度:- 优秀:操作人员具有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操作的技巧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所有操作步骤,并能迅速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紧急情况。
- 良好:操作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操作步骤,但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小问题或不足。
需要进一步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
- 合格:操作人员能够基本完成所有操作步骤,但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较大问题或不足,需要加强训练和研究。
- 不合格:操作人员无法完成操作步骤,或常常出现操作错误和疏忽。
需要重新接受培训和指导。
结论血液透析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能够帮助评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并为提供更好的血液透析治疗服务奠定基础。
操作人员应按照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强化培训和知识更新,以提高操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操作技术是血液透析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透析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透析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制定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评分标准的目的是评估透析操作技术的水平和质量,帮助保持操作的一致性,并且作为改进技术的参考。
下面是一份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的提议:
1. 穿刺技术:评估透析操作人员的穿刺技术,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角度,准确地插入针头或导管,避免损伤血管和组织。
2. 导管连接:评估透析操作人员连接导管的能力,包括确保连接部位的干净和无菌,正确地连接导管和相关设备,避免漏液或导管脱落。
3. 透析机器操作:评估透析操作人员对透析机器的熟悉程度和
操作准确性,包括正确设置透析参数,调整透析滤液的速度和温度,监测透析过程中的压力和溶液浓度等。
4. 管路护理:评估透析操作人员对管路护理的重视程度和技术
能力,包括正确地清洗和消毒管路,定期更换管路和相关设备,避
免导管感染和血栓形成。
5. 透析过程监测:评估透析操作人员对透析过程的监测和干预
能力,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体重,观察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一份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的提议,根据具体情况
可以适当调整和完善。
通过使用这样的评分标准,可以提高透析操
作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透析治疗,同时也有助于
培养优秀的透析操作人员。
(完整版)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完整版)引言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是用于评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的情况和效果的工具。
该评分标准基于不同指标的评估,旨在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确定患者的治疗进展和健康状况。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的各个指标和评分方法。
指标一: 血清肌酐浓度血清肌酐浓度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血清肌酐浓度≤1.5 mg/dL- B级:血清肌酐浓度1.6-2.5 mg/dL- C级:血清肌酐浓度2.6-3.5 mg/dL- D级:血清肌酐浓度>3.5 mg/dL指标二: 透析时长透析时长是衡量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每次透析的时长,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透析时长≥4小时- B级:透析时长3-4小时- C级:透析时长2-3小时- D级:透析时长<2小时指标三: 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估患者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血红蛋白水平≥11 g/dL- B级:血红蛋白水平9-11 g/dL- C级:血红蛋白水平7-9 g/dL- D级:血红蛋白水平<7 g/dL指标四: 透析充分性透析充分性是评估透析治疗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透析充分性≥65%- B级:透析充分性50-65%- C级:透析充分性35-50%- D级:透析充分性<35%总结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评估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状态和效果的工具。
通过对血清肌酐浓度、透析时长、血红蛋白水平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进展。
医生和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评分结果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我科血液透析操作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预冲规程(AK95S)目的正确操作透析机;正确安装管路和透析器;排净管路中气体;为透析治疗做准备。
操作前准备机器准备打开供水系统。
打开机器总开关,按住面板上开关键,直至机器开动。
选择透析液配方,将A、B液吸管分别插入A、B浓缩液桶。
预冲键亮起,提示可以进行预冲。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0.9%NS500—1000ml,肝素盐水500ml,输液器,透析器,透析管路,无菌手套,消毒用物。
核对检查生理盐水质量(有效期,有无混浊、变质,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
检查一次性用物的有效期。
检查透析器及管路的型号、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
操作过程安装预冲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医嘱,确认透析模式(透析器、透析液)。
消毒生理盐水瓶口,连接输液器并排气,挂于输液架上。
取出透析器,静脉端向上固定于透析器支架上。
取出管路,关闭各个夹子并旋紧无菌帽,将静脉压力传感器旋到旋口上,按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
预冲时避免盐水污染地面和床单元。
(安装动脉部分管路:打开血泵盖将管路逆时针装入泵座中,关闭血泵盖,管路动脉端与透析器动脉端连接牢固,将动脉壶倒放于支架上,患者连接端握于左手小手指。
如需监测动脉压则连接动脉压感应器。
)(安装静脉部分管路:静脉端与透析器静脉端连接牢固,静脉壶放入空气探测器内,壶内滤网顶部位于下方1cm左右,静脉管路放入静脉夹中,患者连接端握于左手。
建议静脉管路的患者连接端连接到无菌集液袋。
)将动脉管路患者连接端连接盐水,打开输液器。
开血泵,以80~100ml/min流量排净管路和透析器膜内空气,动脉壶液面3/4满时将其正挂,调节静脉壶液面距离顶端1-2cm。
轻轻拍打或滚动透析器,逐一松动无菌保护帽排净侧枝小管的空气。
当液体从透析器静脉端溢出时,关血泵,将动静脉管路相连接挂于输液架上,输液器连接至补液口。
旁路键亮起后,将A、B液快速接头连接透析器,翻转透析器动脉端向上,压灭旁路键进行膜外预冲,排净膜外空气。
血液透析机操作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机操作评分标准背景血液透析机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设备,确保正确和安全地操作这一设备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技能,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血液透析机操作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评分标准应基于操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能力分为不同等级。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考虑以下方面:1. 设备准备和检查评价操作人员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是否能正确准备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患者接入评价操作人员在患者接入过程中能否遵循正确的步骤和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并避免任何潜在的感染风险。
3. 治疗监控评价操作人员是否能够正确监测和调整透析过程中的参数,如血流量、透析液流量、超滤率等,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应急处理评价操作人员是否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透析机故障、患者突发状况或其他紧急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5. 设备维护和清洁评价操作人员是否能够正确维护和清洁透析设备,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和使用寿命。
评分等级根据以上评分标准,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优秀:操作人员完全掌握了所有评分标准,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高效地应用。
- 良好: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应用大部分评分标准,但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 合格:操作人员基本达到了评分标准,但在某些关键方面需要加强。
- 不合格:操作人员未能满足评分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再次培训和提升。
结论通过制定血液透析机操作评分标准,可以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准确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评分标准的使用应与培训和考核相结合,以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达到要求,保证透析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简介
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
血液透析滤过的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操作程序
1. 安放透析器。
选择适当位置,将透析器放置在透析床上,并
将透析床调整到适当位置。
2. 插入导管。
取下导管的保护套,将导管插入透析器中。
3. 连接仪器。
连接透析机和血液管道、透析器和脱盐水管道。
4. 准备血液。
根据透析机的设定,取出相应量的血液以及生理
盐水。
5. 开始透析。
在检查仪器无误后,开启透析机以开始透析过程。
评分标准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的评分标准如下:
- 透析器的放置是否正确。
- 导管插入是否成功。
- 仪器连接是否稳定。
- 血液的准备是否符合标准。
- 透析过程中的反应和症状。
- 透析过程中的仪器警报是否正常。
以上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师评估血液透析滤过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本文介绍了血液透析滤过的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希望对使用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治疗的医师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患者感觉安全,积极配合( 1 分)
2. 无菌观念强,操作熟练(1分)
3分
3. 关心患者,能及时处理各种透析并发
症及意外情况(1分)
下
机
评自 我 评
价价 3 分
置,整理好床单位, 妥善固定好管路⑧向患 者交代注意事项
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10分) ① 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② 确定导
管固定牢固, 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将无 菌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③ 分别消毒导管和导 管夹子④先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 再
取下导管肝素帽, 分别消毒导管接头⑤用注 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 推注在纱布上检
录(2分)(2)自我查对机器参数(2分) (3)双人核对并签名(2分) (4)每1
5~30分钟观察一次, 按需要测量生命体 征并记录(2分) (5)及时处理透析并发 症及意外情况,并记录(2分)
密闭式回血 ⑴调节泵速50~100m
1
l/min, 打开动脉端预冲侧管, 用生理 5
盐水回输动脉壶(2分)⑵关闭血泵,回输
采用阶梯式, 纽扣式等方法, 以合适的角度
穿刺血管⑤先穿点的
距离在10厘米以上⑥固定穿刺针, 根据医
嘱推注首剂肝素, 调节泵速50~100m
l/min,连接体外循环⑦垃圾分类放
得分
注意事项
1、做好患者 的思想 工 作,宣教透 析有关 知 识,避免紧 张及恐惧心 理 2、15~30 分钟巡视一 次,及时发 现及处理透 析并发症及 各种意外情 况 3、及时 处理各种机 器报警,向 患者做好解 释 4、固定 好各管路, 交代患者翻 身时避免穿 刺针脱落及 管路打折
型号(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
上
管路顺序按照体外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35
3、密闭式 预冲: ( 7分 ) (1 ) 调 节泵 速
80-100mL/min 用生理盐水按血流方向排净
管路及透析器血室(膜内)气体,预冲量不
分
少于 400 毫升( 2)连接透析液接头与透析
液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连接动静 脉端 ,调节 泵速
200~300ml/min ,设置超滤 400 毫升,机器 温度 39℃,时间 10 分钟,进行密闭式循管
4、建立体外循环( 1)再次核对患者姓名,
机
床号,治疗单,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2分)
(2)血管通路准备1)动静脉内瘘穿刺
(10分) ① 备好胶布,无菌贴 ② 戴无菌
手套,在穿刺部位铺无菌巾 ③ 选择穿刺点, 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直径在5厘米以上④
体内多余 3 评估环境
心理状态(1分) 3、环境清洁、明亮、温
3
的水分和 分
度适宜(1分)
分
毒素。
准
2、适 应 备 症:①急 4 性肾功能 分 衰竭;②
慢性肾功
能衰竭; 实 ③药物或
毒物中
毒;④严
重水钠潴
留及电解
质紊乱;
⑤其它疾
病:如高
胆红素血 施 症、高尿
酸血症
等。
自身准备 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对患者病情了解 (1.5 分) (1.5 分)2、血液透析器、 动静脉循环管路、
用物准备 穿刺针数根、生理盐水 500 毫升 ×3 瓶、无 (2.5 分) 菌巾、无菌手套、压脉带、胶布 ,一次性无 4 分
菌贴、棉签、络合碘 ,透析液等。治疗前核
对 AB 浓缩液浓度和有效期( 2.5 分)
1、开机自检,正确连接 AB 液(2分)
2、循环管路的安装(4分) (1)检查外包
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2)查看有效期及
查是否有血凝块, 回抽量为动静脉各2毫升 左右(严禁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官腔) ⑥根据 医嘱从导管静脉端推注首剂肝素, 调节泵速
50~100ml/min, 连接体外循环
⑦垃圾分类放置, 整理好床单位, 妥善固定
好管路⑧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5. 血液透析中的监测
(1)体外循环
建立后, 开始透析治疗, 测量生命体征并记
分
动脉侧管血液 (2分) ⑶夹闭动脉管路夹子
和动脉穿刺针夹子(2分)⑷打开血泵,用
生理盐水全程回血 (2分) ⑸夹闭静脉管路 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夹子,先拔出动脉穿刺 针,再拔出静脉穿刺针, 用弹力绷带或胶布
加压包扎10~20分钟 (3分) ⑹整理用 物,测量生命体征,记录治疗单并签名(2 分)⑺听诊内瘘杂音确定良好, 向患者交代 注意事项(2分)
永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
目的及适 应症( 10 分)
职称
操
参加工作时间
作 程 序 ( 90 分)
操 作 流 程 ( 30 分)
流 程要点
主考官
(60 分)
考试时间
考减 评分
1、目的: 评 清除患者 估
核对医嘱 评估患者
1、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透析医嘱及治 疗单(1分) 2、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