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剂化学成分优选稿

合集下载

化油剂主要成分

化油剂主要成分

化油剂主要成分
化油剂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剂、碱性物质和溶剂。

这些成分可以协同作用,有效地分解和去除油污。

表面活性剂是化油剂的关键成分之一,它们能够降低油污与清洁表面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油污更容易分散和乳化。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吸附在油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油污重新附着在清洁表面上。

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在化油剂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中和油污中的酸性物质,使油污变得更加容易被清洗掉。

此外,碱性物质还可以促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提高化油剂的清洁效果。

溶剂则用于溶解油污,使其更容易被表面活性剂和碱性物质分解和去除。

常见的溶剂包括石油溶剂、醇类、酮类等。

溶剂的选择取决于油污的性质和清洁表面的材质。

需要注意的是,化油剂的成分可能因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些化油剂可能还添加了其他辅助成分,如螯合剂、缓蚀剂等,以增强其清洁效果和保护清洁表面。

在使用化油剂时,应遵循产品说明,并注意安全使用。

强力除油粉配方范文

强力除油粉配方范文

强力除油粉配方范文配方:1.碳酸钠:500克2.无水磷酸钠:300克3.白云石:200克4.钠硫酸:100克5.硅酸钠:100克6.柠檬酸:30克7.纤维素:20克材料的选择:1.碳酸钠:碳酸钠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可以中和油脂的酸性,溶解和去除油污。

2.无水磷酸钠:无水磷酸钠具有良好的解渣和除垢能力,可以去除油脂和其他杂质。

3.白云石:白云石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油脂和污渍。

4.钠硫酸:钠硫酸是一种强力漂白剂,可以去除油脂的颜色和异味。

5.硅酸钠:硅酸钠是一种强力除污剂,可以有效去除油脂和其他污渍。

6.柠檬酸:柠檬酸具有良好的除垢效果,可以去除油脂和钙垢等污渍。

7.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吸油剂,可以吸附和固定油脂颗粒。

制备方法:1.将碳酸钠、无水磷酸钠、白云石、钠硫酸、硅酸钠、柠檬酸和纤维素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2.将混合物过筛,确保颗粒均匀。

3.将混合物储存在干燥的容器中,避免湿气和阳光直射。

使用方法:1.将适量的强力除油粉撒在需要清洁的区域,如厨房台面、炉灶、烤箱等。

2.用湿抹布或刷子轻轻擦拭,让粉末与油脂接触。

3.继续擦拭,直到油脂被除去。

4.用清水彻底冲洗,以去除残留的粉末和油脂。

注意事项:1.使用时戴上手套,避免粉末接触皮肤。

2.避免吸入粉末,以免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3.使用时注意通风环境,避免粉尘积累。

4.避免与眼睛接触,如不慎溅入眼睛中,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这个配方的强力除油粉可以应用于各种油污清洗,如厨房油污、车辆发动机油污等。

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并避免与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接触。

去油剂的配方是什么

去油剂的配方是什么

去油剂的配方是什么一般来说家里面的厨房用具都容易沾染一些有油污,有人说不是还有抽烟机吗?其实不论是哪一款抽烟机,都会容易留下一些污渍。

这时候这些污渍仅仅用抹布擦是擦不掉的,需要来一瓶去油剂。

那么,去油剂的制作配方是什么呢?里面的成分会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超浓缩高效去油剂属于环保节能产品,是小型化工厂勾兑其它除油粉、去油清洗剂、多功能清洁精、去污粉等清洁产品基础原料。

是利用“乳化”“皂化”原理而研制的新型清洗剂。

产品成分:表面活性剂、助剂复配成分主要成分:精选优质进口原料、表面活性剂、助剂复配成分★产品特点1. 环保配方,不伤手,不腐蚀工件、安全环保。

2. 除油速度快,效率高。

3. 综合成本低、零能耗、循环使用,不对环境产生负作用★使用说明1.使用热水进行稀释效果更佳2.产品与水的稀释比例为1:43.产品稀释好后,将本品喷、涂于被清洁表面,稍等片刻,一般等待2分钟。

4.用毛刷或百洁布刷干净,然后用水冲净即可。

5.顽固污渍可适当延长时间或加大用量。

★适用范围1. 钢、铁、铝、铜等任何基材电镀、氧化、喷涂加工的表面除油前处理。

2. 高速路、收费站、停车场、市区道路等油污路面的清洗。

3. 机动车、轮船、工厂设备维修、铁路机车维修等油污的清洗。

4. 厨房、灶具、油烟机、玻璃、瓷砖等重油污的清洗。

5. 各类衣物、酒店桌布、工作服、布类等的油渍清洗。

★注意事项1. 本品在使用前请保持干燥。

2. 用热水稀释40倍使用效果最佳。

3. 将本品喷涂于被清洁表面后,应稍等片刻后再擦洗,一般等待2分钟。

4. 请不要与其他家用清洁剂和漂白剂混用。

5. 请置于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5. 避免进入眼睛,如不小心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剂化学成分

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剂化学成分

精心整理MSDS1. 产品识别产品名称 : 顺丰牌去油污剂固体成品的化学品族 : 丁脂乙脂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溶剂的化学名称 : 丙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甲苯/异丙醇/乙二醇单丁醚2. 组成/成份资料化学名称 CAS 编号 丙酮 67-64-1 乙酸丁酯 123-86-4 乙酸乙酯 141-78-6 二甲苯 108-38-3 异丙醇 67-63-0 乙二醇单丁醚 111-76-23. - - 吞入4. - 吸入 - -5. - 器中- 6. - - 环境防护:设法避免进入下水道,水源及污染土地- 清理处置:尽量收集溢出物于清洁合适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剩下的则以不发生反应的吸收材料覆盖,确保遵守当地的废物处理法则7. 贮存及处理处理 : 远离热源、火源、不准吸烟、不要吸入气体,避免皮肤及眼睛接触,采取防避积累静电措施。

P2 of P3贮存 : 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采取防避积累静电措施8. 接触控制/个人防护化学名称 TLV*Ppm mg/m3 丙酮 1000 2380 乙酸丁酯 150 712 乙酸乙酯 400 1440 二甲苯 100 434 异丙醇 500 1230 乙二醇单丁醚 20 ┅*)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ACGIH)制订呼吸防护:合适的呼吸过滤器手的防护:防护手套眼睛防护:配戴防溅入型眼镜皮肤防护:穿着合适的防护衣服9. 物理和化学性质外观有颜色涂料 - 物理状态粘性液体-水溶性比重10./ 11.12.13.14.- UN - IMDG 编号: 3.2 - 海洋污染物:无- 货运名称:漆油、可燃物15. 法规资料EEC分级- 内含:丙酮/乙酸丁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二醇单丁醚/异丙醇 - 符号:可燃性液体- 特殊危险性质: R10 可燃R20/21 吸入及皮肤接触有害 R38 对皮肤有刺激性- 安全指示: S25 避免接触眼部16. 附加资料本资料在目前情况下是可靠的。

但我司不能承担直接或间接使用本产品所致的损失或损害的相关任何责任。

除油粉配方

除油粉配方

淄博拓新达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除油粉配方
前言
传统的除油理论只考虑润湿渗透作用、乳化作用、皂化作用、悬浮分散作用、发泡吸污抗沉积作用、增溶作用,以上理论对除油确有贡献。

但对于顽固油污的清洗,很难快速彻底清除。

关键是在配方中缺少一种关键作用的物质,这种关键物质就是“油污抓爬剂”,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块顽固油污”抓爬下来,有了这种“油污抓爬剂”再配合传统的除油理论,可实现快速完美除油;这种新物质的应用,在国外大牌公司的除油剂中已成功应用,这也是国外大牌公司除油剂占领高端除油市场的根本原因。

其实关于除油剂的配方问题,各公司所用的物质大致相近,关键是否考虑到对顽固油污的抓爬问题,是否寻求到这款差异化的“油污抓爬剂”。

配方实例:
碳酸钠:20%
偏硅酸钠:18%
氢氧化钠:3%
磷酸三钠:30%
三聚磷酸钠:20%
柠檬酸钠:2%
6501:2%
NP-10:3%
油污抓爬剂A:2%
实验效果
1、在上述配方中:假若去掉“油污抓爬剂”,除油速度等同于市场上传统的除油剂。

对于重
油污会出现除油不彻底的现象!
2、在上述配方中:假若含有“油污抓爬剂”,除油速度可提高3-5倍。

针对重油污,洗净率
高达100%!
3、具体细节详情请咨询:淄博拓新达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资料沟通:一五二六九三七零三六一
1
淄博拓新达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除油粉配方

除油粉配方

除油粉是一种用于清除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洁剂。

其配方成分包括粒碱、纯碱、柠檬酸钠、葡萄糖酸钠、次氮基三乙酸三钠NTA、三聚磷酸钠、元明粉、OP-10、喜赫化工FMES、醇醚硫酸钠AES、OEP70、磷酸三丁酯等。

除油粉的配方具有除油速度快、彻底等特性。

其体系中含有粒碱,具有强烈的碱性,对动物油、植物油皂化效果特别明显。

同时,多种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效,除油速度快,其中FMES的剥离油污、抓爬油污能力强。

该配方还具有优良的润湿、渗透、分散和清洗性能,适用于浸泡及超声波清洗,能够快速的清除硬表面的抛光蜡、拉伸油、润滑油等,具有除油和除蜡双重功能。

在操作除油粉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一定的配比浓度、游离碱度、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间。

具体的使用说明包括在工作槽中注入清水,加温至40ºC,加入除油粉并充分搅拌至溶解,再升温至工作温度。

在工作液使用过程中,浓度会逐渐降低,应定期添加本产品,并控制游离碱度在25-40之间。

同时,需要定期清除液面浮油,以免再次沾染工件,影响下道工序。

如长期使用,应抽除槽底沉渣,补充液面并适当添加本除油粉。

需要注意的是,除油粉的具体配方成分和操作条件可能会因不同的生产商和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除油粉时,建议按照产品说明书或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操作,并注
意安全事项。

去重油污配方

去重油污配方

去重油污配方
市场上的重油清洗剂有两种:一种是含有强渗透乳化剂和特殊防锈剂的水基清洗剂,另一种是半水基清洗剂,是溶剂和水基清洗剂的稳定混合物。

最先进的半水基技术,克服了溶剂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增强了溶解水溶性污垢的能力,能快速有效地去除钢铁制品等金属制品在制造过程中表面附着的油性污垢,如防锈油、冲压油、拉丝油、润滑油、燃料油和部分动物脂肪等。

重油污清洗剂配方:
中性配方:重油污清洗剂母料+超级纳米乳化剂+香精+色素+防腐剂+水+拉丝粉。

碱性配方:重油污清洗剂母料+超级皂化乳化剂+香精+色素+防腐剂+水+拉丝粉。

粉剂配方:油污净1--10%+硅酸钠90--99%。

水剂配方:油污净1--10%+水90--99%+防腐剂+香精+色素。

膏剂配方:油污净1--10%+水84--94%+四合一增稠剂5%+盐+防腐剂+香精+色素。

重油污清洗剂特点:
强力:含有强力渗透乳化剂,能彻底清除黑色金属、塑料、橡胶、皮革、混凝土等物品上的油污;
安全:不燃烧,无毒无害,不腐蚀黑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等其他物品;
经济:根据不同用途和脏污程度,可用清水稀释数倍使用,可反复使用;
该重油污清洗剂可清洗各种加工机械、变压器、配电柜、水磨石等地板和炉灶表面的油污,也可用于清洗办公设备、家具和日用品上的油污。

以上是智富科技分享的几种重油清洗剂的配方工艺。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重油清洗剂的配方细节,可以直接信任我!。

去油剂原理

去油剂原理

去油剂原理
去油剂是一种常见的清洁产品,它可以有效去除油污和污垢,让物品恢复光洁。

那么,去油剂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去油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分子,它的分子结
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亲水基团可以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溶解在水中,而疏水基团则可以与油脂分子相互作用,将其从表面上分离出来。

因此,去油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油水界面附近形成一层薄膜,将油脂包裹在其中,从而使其变得可溶于水,便于清洗。

其次,去油剂还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如螯合剂、碱性物质等。

螯合剂可以与金
属离子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减少油垢的生成。

而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物质,使其失去腐蚀性,从而保护被清洁物品的表面。

此外,去油剂还可能含有一些溶剂,如醇类、酮类等。

这些溶剂可以与油脂分
子发生相互作用,将其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从而达到去除油污的效果。

总的来说,去油剂的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螯合剂、碱性物质和溶剂等成分
的协同作用,将油脂分离、溶解或分散,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在使用去油剂时,可以根据清洁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去油剂,并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清洁效果。

总的来说,去油剂的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螯合剂、碱性物质和溶剂等成分
的协同作用,将油脂分离、溶解或分散,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在使用去油剂时,可以根据清洁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去油剂,并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清洁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
剂化学成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MSDS
1.产品识别?
产品名称:顺丰牌去油污剂
固体成品的化学品族:丁脂乙脂纤维素/丙烯酸树脂?
溶剂的化学名称:丙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甲苯/异丙醇/乙二醇单丁醚?
2.组成/成份资料?
化学名称?CAS编号丙酮67-64-1?乙酸丁酯?123-86-4?乙酸乙酯?141-78-6?二甲苯?108-38-3?异丙醇?67-63-0?乙二醇单丁醚?111-76-2?
3.危害标识?
过量接触时引致:刺激皮肤、眼球、呼吸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过量接触引发的症状:
-过量吸入气体:咳嗽、头痛、迷糊、晕眩、不省人事、呕心及呕吐-
皮肤接触:可导致中毒、疙瘩、红肿-
眼部接触:痛苦、红肿
-吞入:喉部酸痛、胃痛、头痛、晕眩、呕吐、迟钝
4.急救措施
-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清新处,处于半躺坐位置休息,解开衣
服,若患者呼吸困难须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皮肤接触:
用大量清水及肥皂液冲洗,除去所有被沾污的衣物,及时召唤
医护人员。

-眼部接触:用大量清水立即冲洗,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
吞入:勿催吐,以清水漱口,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5.灭火措施?
灭火方法:
-合适的设备: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器-
应避免的措施: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贮存容器中
危险性的燃烧产物:-
可能产生?
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工作服及自给的呼吸器?
6.意外泄漏处理措施?
-人员防护:穿带合适的设备,不要吸入气体?
-环境防护:设法避免进入下水道,水源及污染土地?
-清理处置:尽量收集溢出物于清洁合适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剩下的则以不发生反应的吸收材料覆盖,确保遵守当地的废物处理法则?
7.贮存及处理?
处理:远离热源、火源、不准吸烟、不要吸入气体,避免皮肤及眼睛接触,采
取防避积累静电措施。

P2ofP3
贮存: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采取防避积累静电措施
8.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化学名称?TLV*
Ppmmg/m3丙酮?10002380乙酸丁酯?150712乙酸乙酯?4001440二甲苯?100434异丙
醇?5001230乙二醇单丁醚?20?┅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ACGIH)制订呼吸防护:合适的呼吸过滤器手的防护: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配戴防溅入型眼镜皮肤防护:穿着合适的防护衣服
9.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有颜色涂料-
物理状态粘性液体
-爆炸状态?2.2~11%体积的挥发物闪点-3℃
水溶性不溶于水蒸气密度较空气重
比重?0.90~1.45?(视不同颜色)粘度95±5KU/30℃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须避免的环境条件:过热
须避免的材料: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酸酐/强碱/碱金属危害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1.毒性资料?
本产品无特殊毒性资料?
在接触本产品中所含溶剂的蒸气浓度超过职业安全极限时会导致眼膜受损,呼吸道刺激及可能影响肾、肝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征包括:头痛、呕心、晕眩、疲劳、肌肉酸软及迷糊等。

经常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干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

皮肤可吸收溶剂,眼部溅入时引起刺激,疼痛及暂时损伤。

12.生态资料?
本产品不可排入下水道或水源?
13.废弃须知?
废弃方法:本产品可在适当受控的设备中燃烧?
危险警告:空桶含有挥发性溶剂,可引至火警或爆炸,应由持有合格执照的回收商
离厂处理。

14.运输资料?
特殊防范事项:不适用
P3ofP3
-UN编号:1090/1123/1307/1173/1171/1219-包装分类:Ⅱ-ADR/RID:不适用-
IMDG编号:3.2-海洋污染物:无
-货运名称:漆油、可燃物
15.法规资料?
EEC分级?
-内含:丙酮/乙酸丁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二醇单丁醚/异丙醇?-
符号:可燃性液体
-特殊危险性质:R10?可燃?
R20/21?吸入及皮肤接触有害?R38?对皮肤有刺激性?
-安全指示:S25避免接触眼部
16.附加资料?
本资料在目前情况下是可靠的。

但我司不能承担直接或间接使用本产品所致的损失或损害的相关任何责任。

用户须在使用前充分检验本产品的安全品质和其它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