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word文档

/zykt/2/2.1.html第8章空调系统风道设计§8.1风道设计的基本知识一、道的布置原则风道布置直接与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1.空调系统的风道在布置时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
2.风道的布置应符合工艺和气流组织的要求。
3.风道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4.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风量测定孔、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5.风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需要,并且不妨碍生产操作。
6.风道布置应在满足气流组织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美观、实用的原则。
二、管材料的选择用作风管的材料有薄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玻璃钢板、胶合板、铝板、砖及混凝土等。
需要经常移动的风管—大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各种软管,如塑料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等。
薄钢板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厚度一般为0.5~1.5m m 左右。
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空调工程,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或玻璃钢板制作的风管。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表面光滑,制作方便,但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在热辐射作用下容易脆裂。
所以,仅限于室内应用,且流体温度不可超过-10~+60℃。
以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风管,主要用于与建筑、结构相配合的场合。
为了减少阻力、降低噪声,可采用降低管内流速、在风管内壁衬贴吸声材料等技术措施。
三、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风管断面形状:圆形断面的风管—强度大、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建筑、结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的空调系统;矩形断面的风管—易加工、好布置,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弯头、三通等部件的尺寸较圆形风管的部件小。
为了节省建筑空间,布置美观,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断面形状均以矩形为宜。
常用矩形风管的规格如下表所示。
为了减少系统阻力,进行风道设计时,矩形风管的高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应超过10。
表8-1矩形风管规格§8.2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进行风道设计时应统筹考虑经济、实用两条基本原则。
通风空调设计中风道系统的设计原则

通风空调设计中风道系统的设计原则摘要:风道的合理设计,可降低通风空调系统噪声。
合理选择风机,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以达到整个系统运行经济性提高运行效果。
关键词:风道系统;风道阻力;风道设计引言通风空调系统基本上可以满足各使用功能区域噪声标准的要求。
而如何做到经济、有效地降低大型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噪声,是当前以至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对于完善通风空调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减少噪声污染,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通风空调技术指标(1)能耗技术指标。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是绿色节能。
通风空调工程做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水平是衡量通风空调系统质量优良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空调系统运行中严格要求控制的一个技术指标。
在建筑中,人们利用变风量、自动温控、水量调节以及变频等技术来即时控制空调系统以消耗最少的能源来达到适宜的室内温度要求,并降低能耗水平。
(2)温度技术指标。
适宜的室内温度,是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后满足建筑物内达到适宜人类居住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
特殊情况下,设定全年固定的室内温度值,适用于少数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空调;通常情况下,冬天将空调系统温度设置到相对较高的温度,夏天将温度降低。
设定恒温的室温值方法,不但在舒适度上得不到良好的体验感,还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浪费。
(3)新风量技术指标。
合理有效地调节通风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即有利于为室内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又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水平。
新风量的大小通常与能源消耗成正比例关系。
因此,通风空调的新风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空调系统的最小新风量是由室内环境的卫生要求、有害物质浓度、房间正压值以及排风量等来设定。
传统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取值主要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同时考虑温度、湿度、气味、粉尘等的影响。
现今,室内粉尘以及气味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还可以安装空气净化设备来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这就需要在现阶段能源较为紧缺的情况下,重新确定合理的最小新风量值。
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压力分布和计算

弯头内空气的流动 渐扩管内空气的流 合流三通内空气的流
状态
动状态
动
三、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 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等于摩擦阻力和局部
阻力总和,即:
P ( P m Z ) ( lR m Z )
l 4Rs
v2
2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
Rs-风道水力半径,m; l-风道长度,m;
v-风道内空气平均流速,m/s;
ρ-空气密度,kg/m3.
(一)摩擦阻力系数λ的确定
对于层流,λ只与Re数有关;对于紊流,λ与 Re数及壁面粗糙度都有关。根据实验研究结果, 通常按流态、分区域给出不同的计算λ公式。
2.变径管
空气流经变径管时,由于过流断面的变化而引 起流速变化,在减速增压区产生边界层脱离并 形成旋涡,造成局部阻力损失。过流断面变化 愈大,损失也愈大,要想减小阻力损失,就必 须减小过流断面的变化,可以用渐变管来代替 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管。
3. 三通
三通形状是由总流与支流的夹角α及其面积比 F1/F3,F2/F3这几个几何参数确定的。但三通 的特征是它的流量前后有变化,因此,三通局 部阻力系数不仅与几何形状有关,而且与流量 比L1/L3,L2/L3有关。
若按水力粗糙管推导,得到:
DL
=1.265
a3b3 ab
0.2
若按水力光滑管推导,得到:
DL=1.31(aa3bb)31.25
0.21
在运用当量直径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当量直径概念用于紊流流动是合适的, 用于层流则会产生较大误差。条缝行风道运用 当量直径时也会产生较大误差。
第二,在利用线算图查摩擦阻力时,一定要注 意对应关系。如采用Dv时,必须用矩形风道中 流速去查,如采用Dl时,必须用矩形风道中流 量去查。但是,无论用哪种当量直径去查,其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都是相等的。
散热风道设计原理

散热风道设计原理一、引言散热风道是工业生产和家庭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散热器,并通过风流的形式将热量带走。
本文将介绍散热风道的设计原理,包括风道的材料选择、尺寸设计、形状设计以及风道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等方面。
二、风道材料选择散热风道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铝合金、不锈钢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传导热量,并保证风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金属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三、风道尺寸设计风道的尺寸设计直接影响到散热效果。
一般来说,风道的截面积越大,通风量越大,热量传递效果也越好。
但是过大的风道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需要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尺寸。
此外,风道的长度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过长的风道会增加系统的压力损失,降低通风效果。
四、风道形状设计风道的形状设计也是散热风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风道的形状应尽量简洁,以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
常见的风道形状有矩形、圆形和半圆形等。
矩形风道由于边角的存在会产生阻力,而圆形和半圆形风道则能够减小阻力,提高通风效果。
此外,风道的弯曲处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减小压力损失。
五、风道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风道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也对散热效果有一定影响。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直接连接是将风道直接与散热器相连,通风效果较好,但需要考虑散热器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间接连接则是通过风扇将风道与散热器相连,通风效果稍差,但可以减小散热器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
六、散热风道的优化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改进散热风道。
例如,在风道内部增加导热层,能够增加热量的传导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在风道的出口处增加扩散装置,能够扩大风道的出口面积,减小阻力,增加通风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和风道的角度来进一步优化散热效果。
七、结论散热风道设计原理是实现高效散热的关键。
空调风道设计对性能影响

舒适性:优化风道设计,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美观性:注重空调的外观设计和色彩搭配,与家居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协调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优化出风口数量:增加出风口数量,提高出风均匀性和舒适度
优化出风口位置:将出风口设置在空调底部或侧边,避免直吹人体
空调风道设计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介绍
案例一:某品牌空调风道设计优化
案例二:某商场空调风道设计改进
案例三:某办公楼空调风道设计调整
案例四:某酒店空调风道设计创新
案例中空调风道设计优缺点分析
优化风道形状: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风道,降低空气阻力
采用导流板:引导气流,降低空气阻力
采用可变截面风道:根据需求调整风道截面,降低空气阻力
采用降噪技术:降低风道噪音,提高舒适性
优化出风口设计
优化出风口形状: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出风口,提高出风效率
优化出风口材质:采用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提高出风口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材料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风道材料,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可靠
材料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保证风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材料加工: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保证风道材料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材料选择:考虑风道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强度等性能指标
减少风道长度与弯头数量
优化风道设计:减少风道长度,降低空气阻力
采用直角弯头:减少弯头数量,提高空气流速
空调风道设计的优化方法
优化风道断面尺寸
确定风道尺寸:根据空调性能需求,确定风道断面尺寸
优化风道形状:选择合适的风道形状,如圆形、矩形等,以降低空气阻力
调整风道长度:根据空调性能需求,调整风道长度,以降低空气阻力
优化风道材质:选择合适的风道材质,如铝合金、塑料等,以提高风道强度和耐用性
HVAC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 校核性计算: 已知管道长度、各管段尺寸和风机参数, 校核各管段流量是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要求。
第5页/共15页
4. 风管水力计算
• 流速控制法
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风管水力 计算一般都用流速控制法 最不利环路----选流速----定尺寸----总阻力---选风机 • 等压损法:总压力以定,作分支风管压损平衡 • 静压复得法:分支较多的风管,均匀送风管
第6页/共15页
风速选择
第7页/共15页
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流速
第8页/共15页
用流速控制法进行管道设计计算
• 画管路系统图(各管长、风量) • 确定最不利环路(标注管段) • 选流速,定管道断面尺寸
• 按实际V (和 Dv) 查定 Rm
• 计算各管段阻力,系统总阻力 • 确定其余管道尺寸,检查平衡性
1. 风管设计基本原则
• 与建筑装修配合 • 与气流组织配合 • 合理确定流速,避免气流噪声 • 力求简洁,节省材料,降低能耗 • 保温隔热防结露,减少冷(热)量损失 • 安装、调节、维护方便
第2页/共15页
2. 风管材料
镀锌钢板 (薄钢板) 铝合金板 不锈钢板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
玻璃钢板 玻璃纤维板 混凝土风道 (砖砌风道 ) 复合风管(工业化)
第9页/共15页
例题7-3 设计计算
第10页/共15页
第11页/共15页
5.风管系统压力分布(单风机)
第12页/共15页
5.风管系统压力分布(双风机)
第13页/共15页
6. 风管保冷(保温)隔热 • 冷风管道----保冷
防结露;减少冷损失即减小管道温 升 • 热风管道----保温
空调风道制作方法教学设计

空调风道制作方法教学设计一、引言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空调风道作为空调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和分布冷、暖气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空调风道制作的方法和教学设计。
二、空调风道制作的材料准备1. 风道板材:风道板材通常使用镀锌板、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等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火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2. 风道连接件:风道连接件包括弯头、三通、四通、支架等,用于连接风道板材,并实现风道的变径和转向。
3. 密封材料:为了防止风道漏风,需要使用密封材料对风道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常用的密封材料有胶带、胶水等。
三、空调风道制作方法1. 设计风道系统:根据建筑的需求和空调系统的布局,确定风道系统的走向、尺寸和数量,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2. 制作风道板材:根据设计方案,将风道板材按尺寸要求进行切割,采用机械切割工具或手工工具均可。
3. 弯曲风道板材:在需要弯曲的位置,使用风道弯头或其他弯曲工具将风道板材弯曲成所需的角度或曲线形状。
4. 连接风道板材:使用风道连接件将风道板材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并注意风道的方向和变径要求。
5. 密封处理:使用密封材料对风道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漏风和能量损失。
6. 安装风道系统:将制作好的风道系统安装在空调系统中的预留位置上,并注意对风道系统进行支撑和固定,确保其稳固和安全。
四、空调风道制作方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a) 了解空调风道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b) 掌握风道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c) 能够正确使用风道连接件和进行密封处理;d) 能够安全、稳固地安装空调风道系统。
2. 教学内容:a) 空调风道制作的材料准备;b) 空调风道制作方法的详细步骤;c) 空调风道制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d) 空调风道系统的安装方法和要求。
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空调风道制作的基本原理、材料准备和制作步骤。
b)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空调风道制作的过程,并注重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演示。
风道设计计算方法与步骤(带例题)

风道设计计算方法与步骤(带例题)一.风道水力计算方法风道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回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如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得法等。
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而高速送风系统则采用静压复得法。
1.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也称为比摩阻法。
这种方法是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因素,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的风速,再根据风管的风量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
这是低速送风系统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压损平均法压损平均法也称为当量阻力法。
这种方法以单位管长压力损失相等为前提。
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取最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环路的各个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所分配的压力损失值,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差值小于15%。
一般建议的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值为0.8~1.5Pa/m。
该方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以及进行分支管路压损平衡等场合。
3.静压复得法静压复得法的含义是,由于风管分支处风量的出流,使分支前后总风量有所减少,如果分支前后主风道断面变化不大,则风速必然下降。
风速降低,则静压增加,利用这部分“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一段主干管道的阻力,以确定管道尺寸,从而保持各分支前的静压都相等,这就是静压复得法。
此方法适用于高速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二.风道水力计算步骤以假定流速法为例:1.确定空调系统风道形式,合理布置风道,并绘制风道系统轴测图,作为水力计算草图。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3.选定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远或局部阻力最多的环路。
4.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下表确定。
表8-3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流速(m/s)5.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逐段计算管道断面尺寸,然后根据选定了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风量,计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一、风道的布置与联接 1、布局紧凑,缩短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减少分支
管线,节省材料,减少系统阻力。便于安装、调节和维修。 2、尽量减少涡流。 二、风道材料2
风道内空气流动规律
1、当空气由静止变为流动状态时,只能靠降低静压转化 为动压来实现,且动压为正。
2、以风机为界,吸入侧的压力都为负值,压出侧的压力 都为正值且在风机入口处全压和静压最小,在风机的出 口处全压和静压最大。由此,要保持风管接口处的严密, 否则会有空气漏进漏出,影响空调效果。
3、风道两个断面的全压差即为两断面间风道的总压 力损失。
力损失,Pa/ m。
2
•
Rm D 2 (Pa)
• 式中 ρ—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ρ=1.2kg/m3;
• υ—风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 D —风管的当量直径,m,
• 圆形风管的当量直径 D =d,d为风管直径;
• 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 D =2ab/(a+b),a、b分别为 矩形风管的两个边长;流量当量直径在表8-5可查。
损失∆Pj两部分组成:
∆P=∆Py+∆Pj
(Pa)
• (一)沿程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
• 沿程压力损失是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 摩擦而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又称为摩擦阻力损失。
• 长度为l(m)的风管沿程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 Pm Rml
(Pa)
• R m —单位管长沿程压力损失,也称为单位管长摩擦阻
为了减少系统阻力,进行风道设计时,矩形风管的高 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应超过10。
第三节 风道的设计计算
一、风道设计原则:经济、实用
二、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
1.确定风管的断面形状,选择风管的断面尺寸。
2.计算风管内的压力损失,最终确定风管的断面尺
寸,并选择合适的通风机。
风管的压力损失∆P由沿程压力损失∆Py和局部压力
V p (V pmZ)
一、摩擦阻力
圆风管:pm
l 4Rs
2
2
Rs
D2
4
D
D 4
Rs
A U
第二节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
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时,空气压力的变化应符合伯努利方程
2
2
pj1
1
2
pj2
2
2
p12
1
2
1
2
风道内压力包括动压和静压,通称全压。
pq pj pd
一、仅有摩擦阻力的简单风道 假定风道内没有局部阻力,进出口不形成局部阻力
4、风机压头等于风机进、出口处的全压差,或者说 等于风道的阻力及出口处动压损失之和,亦即等于风 道的总阻力。
管材料的选择
用作风管的材料有薄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玻璃钢板、 胶合板、铝板、砖及混凝土等。
需要经常移动的风管—大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各种软管,如 塑料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等。
薄钢板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厚度一般为 0.5~1.5mm左右。
断面A
p jA 0
pdA
2 A
2
p jA 0 大气压
pdA
A2 2
断p面q AB
p jA
pdA
0
A2 2
pq2AA
2
p jA
pdA
0
A2 2
2 A
2
pqB
pqA
lAB Rm
A2 2
l A pBqBRm
pqA
lABRm
A2 2
lABRm
pdB
A2 2
p jB
pqB
pdB
A2 2
• λ—摩擦阻力系数
注意:
该图在以下条件制作: 1、大气压力:101325Pa 2、温度:20℃ 3、相对湿度:60% 4、密度:1.2kg/m3 5、运动粘度:15.06*10-6m2/s 6、管道粗糙度: K=0
条件不符的须修正
• (二)局部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
• 局部压力损失 Z 是空气流经风管中的管件及设备时,由 于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以及产生涡流而造成比较集中
3、选定流速,确定断面尺寸。然后根据选定了的风管 断面尺寸和风量,计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通过矩形风管的风量:G=3600abυ (m3/h)
式中:a,b—分别为风管断面净宽和净高,m。
通过园形风管的风量:G=900πd2υ
(m3/h)
式中:d—为圆形风管内径,m。
4、计算各管段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和局部阻力Z。阻 力计算应从最不利环路开始。
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空调工程,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或玻璃 钢板制作的风管。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表面光滑,制作方便,但不耐 高温,也不耐寒,在热辐射作用下容易脆裂。所以,仅限于室内应 用,且流体温度不可超过-10~+60℃。
以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风管,主要用于与建筑、结构相配合 的场合。为了减少阻力、降低噪声,可采用降低管内流速、在风管 内壁衬贴吸声材料等技术措施。
的能量损失。
• 风管的局部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
Z 2
(Pa)
2
•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数;
• ʋ—ζ与之对应的断面流速。
• 影响局部阻力系数ζ的主要因素有:管件形状、壁面粗 糙度以及雷诺数。
二、风道的设计计算方法 三、假想流速法风道计算方法
步骤:
1、绘制系统轴侧图,标注各段长度和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长或局部构件最多的分 支管路)。
pdB
A2 2
lAB
RpmjB
A2 pq2B
p
dB
lA
BRA
2
m
lAB Rm
2 A
断面C
断面D
p q D 0 大气压
p dD
2 A
2
p jD
p qD
p dD
0
2 A
2
2 A
2
p qC p qD lC D R m lC D R m
p dC
2 A
2
p jC
p qC
p dC
lC D R m
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
风道是空调工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空调房间的送回、 风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完 全取决于风道和风机。本章 介绍风机的选型和风道的设计。
第一节 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
风机的选型涉及到两个参数,即风量和风压,风量由 送风量确定。风压可以理解为风机给空气提供的能量。
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时,形成空气流动阻力,即摩 擦 阻力和局部阻力。风机的风压必须能克服流动阻力并使 出风具有 一定速度。
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
风管断面形状: 圆形断面的风管—强度大、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
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建筑、结 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的空调系统;
矩形断面的风管—易加工、好布置,能充分利用建筑 空间,弯头、三通等部件的尺寸较圆形风管的部件小。为 了节省建筑空间,布置美观,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送、 回风管道的断面形状均以矩形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