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Word版)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13)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13) ………………………………………………………………………………………………………………2018.10.1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否则不计分.)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巨大的司母戊大方鼎最能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铁器铸造业发达B.畜牧业发达C.青铜器的工艺高超D.原始农业文明发达3.1987年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世界遗产”清单,该古人类遗址位于今天()A.北京附近B.天津附近C.山西附近D.云南附近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制造工具B.会不会使用火C.会不会使用工具D.会不会做熟食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最先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6.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国家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机构。
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标志是()A.商朝的建立B.商汤执政为民C.夏朝的建立D.启继承父位8.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始于()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启继承父位D.武王伐纣9.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①贪图享乐②统治残暴③百姓怨声载道④治国有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历史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嫡长子继承制D.分封制1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1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是()A.齐桓公B.秦孝公C.晋文公D.楚庄王13.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5)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4) ………………………………………………………………………………………………………………2018.10.19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________;距今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_______;生活位置:________ 流域________村;使用工具_____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____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约禹建公元前世纪,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号________。
4.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等人做大臣。
5.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7.生活在距今约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8.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9.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10.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11.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12.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13.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A.桀B.汤C.纣D.厉王14.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B.商期C.西周D.东周1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保卫镐京C.发展社会经济D.巩固统治16.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17.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8.今天汉字的渊源是()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19.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20.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1.请简要叙述长平之战及影响。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原始居民2.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③④⑤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4.促使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C.学会建造房屋D.原始农业的发展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A.夏﹣商﹣东周﹣西周B.夏﹣商﹣西周﹣东周C.夏﹣西周﹣东周﹣商D.商﹣夏﹣西周﹣东周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尧C.蚩尤D.禹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继承禹的位置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A.夏B.商C.西周D.东周12. 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建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3.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A.诸侯的强大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14.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15.下列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有:()①丞相②县令③太尉④御史大夫。
区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成绩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1.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这反映出北京人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3. 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 建造房屋不仅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质量,更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重要一步,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5. 为纪念某历史人物,一代伟人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的诗句,该历史人物是A.黄帝B.炎帝C.禹D.舜6. 《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宗法制7. 传说中,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年努力,最终消除水患的是A.尧B.舜C.鲧D.禹8. “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9. 武王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
这次决战是A. 阪泉之战B. 逐鹿之战C. 马陵之战D.牧野之战10.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一制度是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11. 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4)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4) ………………………………………………………………………………………………………………2018.10.19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1.“从猿到人”的科学论断揭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魅力无穷的科学之谜吸引着有志者去发现、去探索。
你知道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信息一:如图是其头部复原图信息二: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A.文献记载B.口头传说C.考古发掘D.主观想象4.“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5.随着文明的演进,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生活.下列哪一远古人类能生活在图所示的房屋中()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桂林,后人在此立庙纪念,现在桂林的虞山公园因此得名。
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A.世袭制B.察举制C.禅让制D.竞选制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A.秦朝B.西周C.商朝D.夏朝9.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10.《荀子》记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禅让制D.三省六部制1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14)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14) ………………………………………………………………………………………………………………2018.10.19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1 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3.有学者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A.蚩尤部落B.尧部落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4.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相传,他们的部落主要生活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闽江流域5.禅让制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办法。
“禅让”的主要标准是()A.财产B.血缘C.才能D.出身6.约公元前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7.商朝,也被称为殷商,或殷朝。
与殷商这一朝代名称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大禹B.商汤C.盘庚D.商纣8. 11年月,在众多专家的建议下,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国宝铸造于()A.夏朝B.商朝C.东周D.西周9.在古代文字中,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铭文B.象形文C.金文D.甲骨文10.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们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B.战国后期C.春秋晚期D.史前时期1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卷、答题卷和答案

2018一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答案写在答题卷内)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而大约7000年前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如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B.舜C.禹D.黄帝4.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5.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6.《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指的是西周实行()A.分封制B.禅让制C.郡县制D.行省制7.“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殷人”的“殷”是指()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8.2012年12月27日,《国家人文历史》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其中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gui)(如右上图)榜上有名。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次考试设卷面分。
答题时,要书写认真、工整、规范、美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下表内容所反映的主题是()A. 我国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B. 远古时期的人类已经能够制造使用工具C. 我国多地曾经生活着不同时期的古人类D. 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都使用打制石器【答案】C【解析】据题干“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以前,陕西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160万年”可知,我国多地曾经生活着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具有多元一体特点,C项正确;材料列举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并没有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可以制造并且使用工具,但是和题干无关,排除B项;“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都使用打制石器”题干中也没有关于使用打制石器的描述,排除D项。
故选C项。
2. 下表所示的内容均来自北京人遗址,这些内容()A. 说明了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B. 有助于研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 体现了北京人会利用和保存火种D. 是对远古北京人生活的全面再现【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打制石器约10万件”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根据“动物化石100多种”可知,北京人生活的地方常有野生动物出没,这些都有助于研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B项正确;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不能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中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才可以反映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排除C项;图片信息只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的不部分情况,不是对远古北京人生活的全面再现,排除D项。
故选B项。
3. 下图所示是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骨针,据此推断山顶洞人()A. 懂得用火B. 能集体围捕猎物C. 生活艰辛D. 掌握了钻孔技术【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图片是山顶洞人通过磨光和钻孔技术制作的骨针,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项正确;骨针的制作与用火无关,山顶洞人可以人工取火,排除A项;能集体围捕猎物与骨针作用无关,排除B项;生活艰辛从骨针无从得出,骨针可以缝制衣物,生活水品提高,排除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Word版) 1 / 5 得 分 评卷人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场 考号
座位号
………………… 密 ……………封……………线 ……………内……………不……………得……………答…………
…
题………………… 2018 -2019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中 调 研 考 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 1. 本卷为全开卷, 只可参考教材。 2.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题号 1-25 26 27 28 总 分 得分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那么他们应该 去 A. 陕西西安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余姚 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 万多件石器, 成批的骨器, 大量的动物 化石, 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6 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 骨头和朴树籽 等。” 这段材料说明了北京人 ①会制作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3. 通过比较能更好地理解问题, 请你指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利用磨光和钻孔技术制作骨针 ②开始建造房屋 ③能够人工取火 ④模样与现代人基 本相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考古挖掘发现, 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 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 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5.“炎联蚩败统天下, 种养车行屋建藩。 教化群生兴社会, 中华始祖拜轩辕。” 该诗句歌颂 了谁的主要功绩?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皇帝 6. 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列有关炎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传说炎帝部落活动于渭河流域 B. 制作生产农具 C. 种植五谷和蔬菜 D. 发明了弓箭 7. 在我国, 文字的渊源可追溯到传说时代, 相传文字的创造者是 A. 仓颉 B. 嫘祖 C. 黄帝 D. 伶伦 8. 《史记。 黄帝本纪》 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这描 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9. 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下列有关我国夏、 商、 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启开启了世袭制 B. 纣灭夏建立商朝 C. 西周实行郡县制 D.周武王建立东周 10. 江苏省丹徒县 2017 年出土了一件青铜器。 该青铜器内底有铭文 120 余字, 主要记载了 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 并赐其土地、 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这一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 价值是 A. 印证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B. 说明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 C. 印证周王对功臣奖赏十分重视 D. 证实江苏曾是周王统治南方的中心 11.“夏桀本是亡国君, 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 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 人起, 西周灭在前 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2.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商朝虎耳铜鼎 D. 青铜酒樽 13. 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 刻在龟甲兽骨 C. 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14. “楚庄王时, 楚国大举北进, 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伊、 洛流域, 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 大小重量, 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这个问鼎中原的成语故事所反映的实质是
A. 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 B. 楚庄王非常贪婪有野心 C. 楚国兵力非常强 D. 周王室衰弱、 分封制逐开始渐瓦解 15. 他对内整顿朝政, 对外“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 齐桓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D. 晋文公 16.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战国" 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 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7.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①他父亲牵着牛耕地去了 ②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 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 打得更多了 ④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 可能全部是事实 B. 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 C. 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 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8. 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 诸侯争霸 C. 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百家争鸣 19. 易中天先生在 《百家讲坛》 讲述诸子百家时, 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 想社会: 互爱互利、 兼爱、 非攻”。 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20.有关" 百家争鸣" 的看法不准确的是 A. 形成了一种学术繁荣的局面 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Word版) 2 / 5 七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七年级历史 第 2 页 (共 6 页) 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Word版)
3 / 5 ………………… 密 ……………封……………线 ……………内……………不……………得……………答…………… 题………………… B. 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学术研究、 辩论的氛围 C. 因为社会的急剧发展, 需要新的学说和理论来支撑 D. 当时社会比较发达, 这些思想家有许多空闲时间去思考 21.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 囹圄成市”, 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 监狱 里关满了人, 如同集市一样。 这种现象说明秦朝时
A. 社会治安混乱 B. 国民素质不高 C. 人民法治观念淡薄 D. 刑法严酷 22.“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该诗“将相本无种” 用的 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 刘邦、 项羽起义 B. 巨鹿之战 C. 陈胜、 吴广起义 D. 楚汉之争 23. 楚汉战争中, 项羽最后在四面楚歌中拔剑自刎, 刘邦最终获胜。 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 有
①项羽刚愎自用, 一味依赖武力②刘邦势力一直占绝对优势 ③刘邦注重收揽民心④刘 邦善用人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 下面不属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A. 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 汉初分封了一些诸侯王 C. 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D.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 25.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 片段,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农民张三把收成的 1/30 交给国家 B. 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 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 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 26. 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探究活动, 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 题探究。 (18 分)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 已经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 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 粟和蔬菜, 饲养家畜和家禽, 有稳定的食物来源, 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 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 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 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他们) 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 木桩插入地下, 上面用 木板等拼接成屋, 这种住宅十分别致, 基础全系桩木构筑。 铺设地板, 地板上立柱、 架 梁、 敷椽、 盖顶……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 年前, 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 七年级历史 第 3 页 (共 6 页)
流。”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 指的是什么? 它有何功能? 根据上述材料,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 材料一中水稻 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4 分)
(2) 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从材料三及所学可 知, 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2 分)
(3) 由材料可知,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 主要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 (2 分)
(4) 结合材料一, 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4 分) (5) 材料四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 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3 分) (6) 材料五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 指的是什么? 它有何功能? (3 分) 27. 某实验中学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如“名人就在身边图片展” “先人思想伴我行” 等。 以下是广播站的小记者在活动中收集的材料展示, 请你参与。 (17 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儒家的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儒家最终追 求的是一个以“仁” 为核心、 以“和谐” 为目标的境界。 因此, 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 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 “和” 的首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 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 这种和谐理念逐渐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 使中 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曾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法治” 并提出“事在四方, 要在 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理论。 请回答:
(1) 通过材料一回答儒家最终追求的目标境界是什么? 儒家所强调的“和” 指的是哪两种 “和谐”? (4 分)
七年级历史 第 4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