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M第3部分

合集下载

Mastercam数控加工实用教程第3章3D曲面设计

Mastercam数控加工实用教程第3章3D曲面设计

(2)单击状态栏中的【构图面】图标,弹出如图所示 的设置构图面对话框。其中,【俯视图(T)(WCS)】、 【前视图(F)(WCS)】、【后视图(K)(WCS)】、
【仰视视图(B)(WCS)】、【右侧视图(R)(WCS)】、
【左侧视图(L)(WCS)】、等角视图(I)(WCS)】 为七种最常用的构图面。另外,选择【=WCS】选项后, 当前使用的构图面与当前所选择的世界坐标系相同。如, 当前所选择的世界坐标系“WCS:TOP”,当前使用的构图 面为“Cplane:TOP”。
分和结束部分(注意选择的位置,串连方向和起点不一致时会产生扭曲扫描曲面), 单击串连对话框中的“确认”按钮 结果如图所示。 ,
3.1 三维曲面设计 3.1.7 网格曲面
(1)在图层1创建曲面的线架构,如图所示。 (2)选择【构图】/【绘制曲面(u)】/【网格曲面(N)…】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 中的图标 ,打开【串连选项】对话框,并且在操作栏可以显示相关信息。 (3)首先依次选择【引导方向】的串连,注意串连方向要相同。 (4)然后在操作栏中,从“类型”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截断方向】选项,再依次选择该 方向的曲线进行串连,注意串连方向要相同。 ,系统计算之后 (5)全部选择结束后,在【串连选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将在绘图区显示如图所示的网格曲面。
3.1 三维曲面设计 3.1.3 基本三维曲面
基本三维曲面创建实例:创建直径为40、高度为50的圆柱曲面。 单击工具栏中绘制圆柱曲面的图标 ,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圆柱体选项】对话框, 选择【U曲面】单选框,其他参数按照对话框所示进行设置,在绘图区选择一点单击, 选择视觉方向为【等视角(I)(WCS)】、显示效果为【线架实体】后,其效果如图 所示。
3.1 三维曲面设计 3.1.4 直纹/举升曲面

Mastercam X3实例教程课件第3章 三维曲面造型

Mastercam X3实例教程课件第3章 三维曲面造型

“基本曲面”菜单命令
“绘制曲面”菜单命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urfaces”工具栏创建曲面命令
3.1 三维线架模型
构建曲面尤其是自由曲面时,往往要先建立一个三维空间的线形框 架。线形框架代表一个曲面的关键部分,是曲面的骨架,它用来定义一 个曲面的边界或截断面的特征。
3.1.1 3D线框构架的基本概念
1.Mastercam X3的坐标系统 (1)原始坐标系 (2)工作坐标系
图3.22 三维线架模型
绘图步骤: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新建文件并进行绘图设置。 绘制左侧面的线架结构。 绘制底面的线架结构。 绘制前平面上的线架结构。 绘制侧面的直线或圆弧。 绘制水平面的圆弧及连线。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3.2 三维曲面的绘制
3.2.1 曲面的基本概念
第3章 三维曲面造型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各种曲面的绘制方法
掌握曲面的各种编辑方法 掌握由曲面创建曲线的方法
三维曲面设计功能一直作为Mastercam的强项,而深入人心。曲面 设计的所有命令均在Create |Surface和【绘图】(Create)/【基本曲 面】(Primitives)子菜单中,以及相应的工具栏中。
图3.15 动态绘曲线
图3.16 绘制剖切线
图3.17 【曲面剖切线】工具栏

【创建分模线】(Create Part Line Curve):在指定的曲面或实体表 面上,依照设定的构图平面方向沿其最大外廓位置产生分模曲线 。 【交线】(Create Curve at Intersection):选取两组曲面或实体表面, 在第1组曲面体与第2组每个曲面的相交处建立曲线 。

MasterCAM第3部分

MasterCAM第3部分

2、钻孔加工参数设置
• • 7种标准方式: 5种普通方式 • Drill/Conterbore钻 孔/扩孔 • Tap 攻螺纹 • Bore#:镗孔至底部 • Bore#2:镗孔至底 部、停留、快速退 出 • Fine bore:精镗 2种循环方式(H>3D) • Peck Drill:钻头多次 回缩以排屑 • Break Drill:钻头多 次回缩以断屑
二、槽腔加工(Pocket)
槽腔加工编程过程(twocoor.mc8) : Job setup 设置 —设置毛坯尺寸 —选择加工刀具 —选择毛坯材料 Pocket —设置槽腔加工参数 —设置粗精加工参数
1、设置槽腔加工参数
安全高度:在此 高度上刀具可以 自由移动而不会 和工件碰撞 退刀高度:刀具 走下一个刀具路 径前退回的高度, 以避免下刀时和 工件碰撞
(2)粗加工下刀方式—斜线方式
•如果所有下刀方 式均不成功: •直线垂直下刀 •程序中断 •下刀速度: •垂直下刀速度 •水平进给速度 •最小长度 •最大长度 •下刀高度 •与槽腔精加工面的间隙 •刀具切入角度 •刀具切出角度 •自动计算斜 线下刀角度 •用户定义角 度 •附加槽宽 •下刀点与斜 线下刀路径 起始点对齐 •下刀点为斜 线下刀路径 起始点
Tapered wall:按设 定的斜角铣削到 最后深度 外壁的斜角 孤岛的斜角
注意: 总切削深度=最后切深-Z向预留余量 粗加工总次数=(总切削深度-精加工切深)/最大 粗切深度后取整
3、设置粗精加工参数
加工方向(环 切): 从内向外铣削

粗加工下刀方式 螺旋方式下刀 斜线方式下刀
外形精加工设置 —精加工次数和间距 —精加工外边界 —以轮廓封闭点作为精加工路 径起点 —不抬刀

MastercamX2实用教程第3章绘图基础

MastercamX2实用教程第3章绘图基础
在“普通选项”工具栏中,单击“单一” 按钮,在对话框中进行选择条件的设置, 确定之后,用户只能选择满足这些条件的 图素。
选取图素的方法
选择方式
串连:指多个首尾相连的线条构成的线条链。 窗选:指在选择图素时,用鼠标在绘图区单击指定
一点,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松手,拖曳形成一个封闭 的矩形窗口区域,符合该区域条件(指“选择设置”) 的图素即被选中。 多边形选择:与窗口选择相类似,在选择图素时, 用鼠标在绘图区指定数点,拖拉出一个封闭多边形 区域,符合该区域条件的图素即被选中。 单体:在选择图素时,单击图素,图素即被选中。 区域选取:与串联选择相类似。区域选择必须为封 闭区域,而且必须首尾相接,区域选择的方法是在 封闭区域内单击一点,即可选中包围该点的形成封 闭的所有图素。 向量:在绘图区连续指定数点,系统在这些点之间 按顺序建立矢量,形成围栏(不必封闭),则与围栏 相交的图素被选中。
重点和难点
点的指定方法 选择编辑图素 缩放视图 设置构图平面
点的指定方法
点的位置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对点的位置没有明确要求:在绘图区的任意 位置直接单击鼠标左键,指定一点作为该点 的位置。
知道点的坐标值:通过“自动抓点”工具栏, 分别在X、Y、Z编辑框中输入相应坐标值, 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指定该点。
虽然点的坐标值未知,但对该点有明确的位 置要求。使用Mastercam的捕捉点功能进 行捕捉。
点的指定方法
自动捕捉
在命令提示“指定点的位置”时,光标移动 到图素的特征点附近,系统将自动捕捉该特 征点。
特征点是构成一个图素的关键点,如直线的 端点和中点;圆弧的圆心、中间点、起始端 点、终止端点以及1/4圆点;点到线的垂足 点;直线到圆弧的切点;线与线的交点,等 等。

MasterCAMX3教案三维实体造型

MasterCAMX3教案三维实体造型

Master CAM三维实体造型实训任务书加工十一班任课教师:李树清目录一、圆球、圆柱 (4)(一)、任务内容 (4)(二)、任务目的: (4)(三)、任务实施: (4)(四)、任务相关知识 (5)二、圆锥 (5)(一)、任务内容 (5)(二)、任务目的 (6)(三)、任务实施 (6)(四)、任务相关知识 (7)(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8)三.实体旋转 (8)(一)、任务内容 (8)(二)、任务目的 (8)(三)、任务实施 (8)(四)、任务相关知识 (10)(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11)四、实体倒角 (12)(一)、任务内容 (12)(二)、任务目的 (12)(三)、任务实施 (13)(四)、任务相关内容 (15)(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15)五、布尔运算—结合 (16)(一)、任务内容 (16)(二)、任务目的 (16)(三)、任务实施 (16)(四)、任务相关知识 (17)六、布尔运算—切割 (17)(一)、任务内容 (17)(二)、任务目的 (17)(三)、任务实施 (17)(四)、任务相关知识 (18)七、布尔运算—交集 (18)(一)、任务内容 (18)(二)、任务目的 (18)(三)、任务实施 (18)(四)、任务相关知识: (19)(五)、任务练习与拓展: (19)八、综合实体: (19)(一)、任务内容 (19)(二)、任务目的 (20)(三)、任务实施 (20)(四)、任务练习与拓展 (24)徐水职教中心机械加工工专业4一、圆球、圆柱(一)、任务内容:根据图1-1利用圆球和圆柱体创建如图1-2所示哑铃实体图1-1 图1-2(二)、任务目的:1.掌握三维实体(圆柱体、球体)的基本创建方法。

2.能利用这两个基本图形创建复杂的图形。

(三)、任务实施:1.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在工具栏中单击等角视图按钮,单击基本实体按钮,选择,出现如图1-3所示的对话框,单击坐标原点在对话框中输入球体半径20单击【实体】,创建半径为20的球体如图1-4所示。

Mastercam教程x3

Mastercam教程x3

Mastercam教程 x31Mastercam 第章基本操作1.1Mastercam 简介MastercamCNC SoftwareCAD/CAMMastercam3是美国公司研制开发的系统。

包括DESIGNLATHEMILLCADCAM大模块,即、和,它是一套兼有和功能的套装软件。

MastercamPCCAD/CAM作为基于平台开发的软件,虽然不如工作站软件功能全、模块Mastercam多,但就其性能价格比来说更具灵活性。

对硬件要求较低,且具有操作灵活、Windows 98Windows 2000易学易用的特点,能使企业很快见到效益。

可以在、和Windows NTMastercamPC等操作环境下运行,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又是在平台下应Mastercam9.X用,硬件投入小,所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的当前最新版本是,目前较8.0 为常用的是版本,在操作上总体区别不大。

提示:本书将以Mastercam 9中文版为蓝本进行讲述。

DESIGN模块中不仅可以设计编辑复杂的二维、三维空间曲线,还能生成方程曲线,NURBS同时其尺寸标注、注释等也较为方便。

在其曲面造型功能中,采用、PARAMETRICS等数学模型,有十多种生成曲面的方法,还具有曲面修剪、曲面倒圆角、曲面偏移、延伸等编辑功能,还可以进行实体造型,同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交换功MastercamTuretype 能。

在中可以直接输入中文,并支持字体。

MILLMastercam2345模块主要用于生成铣削加工刀具路径。

支持轴、轴、轴和轴加工程序的编制。

可以直接加工曲面及实体,提供多种刀具路径形式和走刀方式。

同时还Mastercam提供了刀具路径的管理和编辑、路径模拟、实体加工模拟和后处理等功能,可LATHE以直接与机床控制器进行通信。

模块主要用于生成车削加工刀具路径。

可以进行9.0精车、粗车、车螺纹、径向切槽、钻孔、镗孔等加工功能。

在最新的版本中,还有WIREROUTERMILLLATHE线切割加工模块与冲床加工模块。

Mastercam应用教程第3版教学配套课件张延第6章

Mastercam应用教程第3版教学配套课件张延第6章

第6章 实体造型
6.2 构建挤出实体
6.2.2 实体操作管理器
图6-17 “实体串连管理器” 图6-18 删除串连 图6-19 “实体操作管理器”
图6-20实体挤出示例
第6章 实体造型
6.3 构建旋转实体
旋转实体是将共面且封闭的曲线串连绕某一轴线旋转一定角度生成的实体。
(a) 二维图形
(b) 线架显示 图6-21 构建旋转实体示例
第6章 实体造型
6.4 构建扫描实体
练习1操作步骤
图6-29 绘制截面线 图6-30 生成旋转线架实体 图6-31 完成实体倒角
第6章 实体造型
6.4 构建扫描实体
练习1操作步骤
图6-32 “螺旋线选项”对话框
第6章 实体造型
6.4 构建扫描实体
练习1操作步骤
图6-33 绘制螺旋线
图6-34 绘制扫描三角形
图6-54 实体加厚对话框
(a) 实体面
(b) 加厚
图6-55 实体加厚
第6章 实体造型
6.11 实体布尔运算
布尔运算是利用两个或多个已有实体通过求和,求差和求交运算组合 成新的实体并删除原有实体。
(a)图为原两实体 (b)图为布尔求和运算后结果 (c)图为布尔求差运算后结果 (d)图为布尔求交运算后结果
抽壳实体可以将三维实体生成新的开放式空心实体和封闭式空心实体。
(a) 实体模型
(b )开放式抽壳 (c) 封闭式抽壳 (d) 开放式抽壳着色显示 图6-47 外壳实体构建示例
第6章 实体造型
6.8 修剪实体
实体修剪是定义一个平面或选取一个曲面将实体完全切开并设置保留部 分。
(a) 修剪前
(b) 修剪后

master CAM 教程3

master CAM  教程3
第3章三维线架的绘制
第3章 三维线架的绘制
3.1 三维模型及线架知识介绍 3.1.1 三维模型 3.1.2 线架模型 3.2 构图面及工作深度设定 3.2.1 构图面 3.2.2 工作深度 3.2.3 构图面及工作深度基本应用 3.3 视角的确定 3.4 三维线架绘制综合实例 3.4.1 三维线架绘制综合实例一 3.4.2 三维线架绘制综合实例二 3.4.3 三维线架绘制综合实例三
图3-32
第3章三维线架的绘制
(3)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 按钮上的下拉三角箭头, 单击 ,出现矩形操作栏,按图3-33所示绘制矩形。 (4)单击常用工具栏的 (倒圆角)按钮,出现操作对话框,在 半径输入框输入半径40,然后再单击需倒角的两条边,结果如图3-34所 示。
第3章三维线架的绘制
2.绘制侧面轮廓
第3章三维线架的绘制
3.绘制侧面轮廓
(1)在常用工具栏中单击 下拉三角箭头,单击 , 设定构图面为侧视图。单击状态栏上 的Z轴按钮,系统 提示 ,用鼠标捕捉图3-26所示端点以确定新的工 作深度,状态栏上的Z轴按钮变为 。 (2)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 按钮下拉三角箭头,单击 , 出现平行线绘制操作栏,绘制图3-27所示平行线。 (3)单击常用工具栏的 图标,出现修剪/延伸/打断操作栏,对 图3-28所示图素进行打断。
第3章三维线架的绘制
第3章三维线架的绘制
3.4.2 三维线架绘制综合实例二(见图3-32)
本例主要通过构图面和工作深度设定、 直线绘制、圆弧绘制、编辑命令来绘制 整个图形。操作步骤如下。
1.绘制底部轮廓
(1)单击状态栏的 , 将其设为状态 。 (2)在常用工具栏中单击 下 拉三角箭头,单击 , 设定构图面为俯视图。在状态栏的Z 轴输入框 输入0后回车, 设定工作深度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精加工刀具切入和退出轨迹
•直线退出: •垂直退出 •相切退出 •退出路径长 度 •终止退出点 的高度 •圆弧退出: •圆弧半径 •圆弧扫掠的 角度 直线切入: •垂直切入 •相切切入 •切入路径长度 •起始切入点的高度 •圆弧切入: •圆弧半径 •圆弧扫掠的角度 •起始切入点的高度 •终止退出点 的高度
第三部分 二维加工刀具路径
第三部分 二维加工刀具路径
Contour:轮廓铣削加工 Pocket:槽腔加工 Drill:钻孔加工 Circ tlpths:圆加工 Face:面加工
一、轮廓铣削加工(Contour)
轮廓加工编程过程(twocoor.mc8) : Job setup 设置 —设置毛坯尺寸 —选择加工刀具 —选择毛坯材料加工 Contour —设置刀具参数 —设置轮廓加工参数
二、槽腔加工(Pocket)
槽腔加工编程过程(twocoor.mc8) : Job setup 设置 —设置毛坯尺寸 —选择加工刀具 —选择毛坯材料 Pocket —设置槽腔加工参数 —设置粗精加工参数
1、设置槽腔加工参数
安全高度:在此 高度上刀具可以 自由移动而不会 和工件碰撞 退刀高度:刀具 走下一个刀具路 径前退回的高度, 以避免下刀时和 工件碰撞
2、槽腔深度分层加工参数
粗加工最大 深度步长 精加工: 精加工次数 精加工深度 深度切削次序: 在一个外形边界 铣削到设定深度 后,立即铣削下 一个深度的相应 外形 在一个深度上铣 削完所有外形, 再铣削下一个深 度的所有外形
每条路径加 工结束后是 否回到下刀 位置
使用孤岛的 深度值
Subprogram: 在NCI文件中生 成子程序
1、轮廓外形分层加工参数
粗加工路径: •粗加工次数 •粗加工间距 精加工位置: •在加工到最后的深度 时进行精加工 •在每个切深时均进行 精加工
精加工路径: •精加工次数 •精加工间距 每条路径加 工结束后是 否回到下刀 位置
2、轮廓深度分层加工参数
精加工: 精加工: 精加工次数 精加工深度
粗加工最大 深度步长 深度切削次序: 深度切削次序: 在一个外形边界 铣削到设定深度 后,立即铣削下 一个深度的相应 外形 在一个深度上铣 削完所有外形, 削完所有外形, 再铣削下一个深 度的所有外形
其它参数和轮廓加工相似
三、钻孔加工 (Drill)
钻孔加工 钻孔加工参数设置 Point manager
1、Point manager
手工逐点选择 自动选点:选择第一点、第二点、最 后一点,系统自动确定一系列孔位点 以几何对象的端点作为钻孔中心点 以窗口内所有点作为钻孔中心点 以上次选择的点作为钻孔中心点 以圆弧的中心点作为钻孔中心点 Patterns: – Grid—பைடு நூலகம்格阵列点 – Bolt circle—圆围分布点 Options:用系预设的排列次序方式钻孔 – 17种2D排列方式 – 12种螺旋排列方式 – 16种交叉排列方式
(1)粗加工下刀方式—螺旋方式
•进刀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刀具延边界移动 •当螺旋下刀不成 功时,刀具延边 界移动 •如果所有下刀方 式均不成功: •直线垂直下刀 •程序中断 •最小半径 •最大半径 •螺旋线高度 •与槽腔精加工面的间隙 •螺旋下刀角度 •输出圆弧刀 具路径 •以输入的公 差值,转换 为直线插补 路径 •下刀速度: •以下刀点作 为圆弧中心 •垂直下刀速度 •水平进给速度
设置轮廓加工参数
刀具偏置: 刀具偏置: •计算刀位 计算刀位 时偏置 右偏置 左偏置 不偏置 用控制指 令偏置 关(G40) ) G41) 左(G41) 右(G42) ) 刀具编置 位置 球心 转角处理: 转角处理: Sharp:夹角小于 度时 夹角小于135度时 夹角小于 采用圆弧路径 All:所有转角采用圆弧路 所有转角采用圆弧路 径 None:不采用圆弧路径 不采用圆弧路径 刀尖 外形分层加工 深度分层加工 刀具切入或退出轨 迹 过滤设置 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 XY:加工平面余 : 量 Z:轴向余量 :
(2)粗加工下刀方式—斜线方式
•如果所有下刀方 式均不成功: •直线垂直下刀 •程序中断 •下刀速度: •垂直下刀速度 •水平进给速度 •最小长度 •最大长度 •下刀高度 •与槽腔精加工面的间隙 •刀具切入角度 •刀具切出角度 •自动计算斜 线下刀角度 •用户定义角 度 •附加槽宽 •下刀点与斜 线下刀路径 起始点对齐 •下刀点为斜 线下刀路径 起始点
2、钻孔加工参数设置
• • 7种标准方式: 5种普通方式 • Drill/Conterbore钻 孔/扩孔 • Tap 攻螺纹 • Bore#:镗孔至底部 • Bore#2:镗孔至底 部、停留、快速退 出 • Fine bore:精镗 2种循环方式(H>3D) • Peck Drill:钻头多次 回缩以排屑 • Break Drill:钻头多 次回缩以断屑
每条路径加 工结束后是 否回到下刀 位置 Subprogram: 在NCI文件中生 文件中生 成子程序 注意: 注意
Tapered wall: 按设定的斜角铣 削到最后深度
总切削深度=最后切深 向预留余量 总切削深度 最后切深-Z向预留余量 最后切深 粗加工总次数=(总切削深度 精加工切深 最大 精加工切深) 粗加工总次数 (总切削深度-精加工切深)/最大 粗切深度后取整
安全高度: 安全高度:在此 高度上刀具可以 自由移动而不会 和工件碰撞 退刀高度: 退刀高度:刀具 走下一个刀具路 径前退回的高度, 径前退回的高度, 以避免下刀时和 工件碰撞 下刀高度: 下刀高度:刀具 以快速移动到下 刀高度, 刀高度,再以慢 速逐渐切入工件 工件高度: 工件高度:工件 上表面的高度 工件深度:工件 工件深度: 最后的加工深度 绝对坐标: 绝对坐标:相对 构造坐标系的坐 标相对坐标: 标相对坐标:相 对工件上表面的 距离
下刀高度:刀具 以快速移动到下 刀高度,再以慢 速逐渐切入工件 绝对坐标:相对 构造坐标系的坐 标 相对坐标:相对 工件上表面的距 离
工件高度:工件 上表面的高度
工件深度:工件 最后的加工深度
加工方向: 顺铣 逆铣 刀具编置 位置 球心 刀尖
•转角处理: •Sharp:夹角小于135度时采 用圆弧路径 •All:所有转角采用圆弧路 径 •None:不采用圆弧路径 •深度分层加工 •高级选项 •过滤设置 •加工余量: •XY:加工平面余量 •Z:轴向余量


Tip comp
• • • • • •
第一次钻孔深度 以后每次递进深度 刀具钻孔回缩距离 断屑回缩距离 刀具在孔底停留时间 退刀时离开孔表面的距离
3、Tip comp
• 穿越距离 • 刀尖长度:由刀具直 径和刀尖夹角确定
四、圆加工(Circ tlpths)
用于扩圆槽或圆槽加工
圆加工参数
五、面加工(Face)
用于加工毛坯面
面加工参数
外形精加工设置 精加工切入和退刀 —优化刀补 —切至最后深度再进行精加工 —在每层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
•加工方向 (直线切削): •加工方向角 度 切削方式:共有 七种切削方式 •Zigzig:双向切削 •Constant overlap spiral: 等距环切 •Parallel:平行环切 •Parallel (clean corners):平行切削 •Morph spiral:外形 环切 •True spiral:螺旋切 削 •One way:单向切 削 •切削间距: •由刀具直径的百 分比表示 •直接输入间距
(1)17 种 2D 排列方式
+:钻孔起点 画出刀具移动路径 去除重复点
(2)12 种螺旋排列方式
+:钻孔起点 画出刀具移动路径 去除重复点 起始角度:
– 0度 – 180度 – 用户自定义
(3)16 种交叉排列方式
+:钻孔起点 画出刀具移动路径 去除重复点 旋转轴:
– X轴 – Y轴 – Z轴
Tapered wall:按设 定的斜角铣削到 最后深度 外壁的斜角 孤岛的斜角
注意: 总切削深度=最后切深-Z向预留余量 粗加工总次数=(总切削深度-精加工切深)/最大 粗切深度后取整
3、设置粗精加工参数
加工方向(环 切): 从内向外铣削

粗加工下刀方式 螺旋方式下刀 斜线方式下刀
外形精加工设置 —精加工次数和间距 —精加工外边界 —以轮廓封闭点作为精加工路 径起点 —不抬刀
3、刀具切入和退出轨迹
切入退出点 位于封闭轮 廓的中间点 直线切入: ⊕垂直切入 ⊕相切切入 ⊕切入路径长 度 ⊕起始切入点 的高度 直线退出: •垂直退出 •相切退出 •退出路径长 度 •终止退出点 的高度 圆弧退出: •圆弧半径 圆弧切入: ⊕圆弧半径 ⊕圆弧扫掠的 角度 ⊕起始切入点 的高度 •圆弧扫掠的 角度 •终止退出点 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