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 第十三章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 第十三章心力衰竭

去极化


[Ca2+] e [Ca2+] i
10-3—10-2mol/L 10-8—10-7mol/L
SR 钙库 tin
钠 钙
钠~钙 交换体
受体操纵 钙通道
电压依赖 钙通道
Ry-受体 钙释放通道
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去极化,膜内电位变正,通道开放 复极化,膜内电位变负,通道关闭
受体操纵性Ca2+通道
容量负荷 过重
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Laplaca定律
P×r T = 2h
机制
§ 机械性刺激
负荷↑→室壁张力↑→激活蛋白激酶C→蛋白合成→ 促进心肌肥大
§ 化学性刺激
ATP↓、ADP↑、肌酸、肾上腺素促进蛋白合成 意义 积极作用——心肌收缩力↑,降低室壁张力,氧耗↓ 不利影响——心肌过度肥大,可因心肌的不平衡生长 而发生心力衰竭
钠水重吸收↑
增加心室充盈 增加心输出量
(代偿)
血容量↑
过度
据统计90%左右心衰有诱因
1、感染 ① 发热→代谢率↑→耗氧↑→心脏负荷↑ ② 心率↑→心肌耗氧↑;缩短舒张期 ③ 内毒素直接抑制心肌舒缩功能 ④ 呼吸道感染→肺血管阻力↑→右心负荷↑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 酸中毒: ① H+与Ca2+竞争 ② 微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血管容量 增大,回心血量减少,CO下降 (2)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 心肌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改变 心律失常 (3) 快速、大量输液
意义 提高CO(在一定范围内) 限度 心率≥180次/min失去代偿意义
心率↑ 耗氧↑ 冠脉灌流↓ 影响心室充盈→SV↓
不经济、 往往是心衰的标志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49页】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49页】
– 肾脏过滤清除(<2%)
第二十五页,共49页。
1.心力衰竭简介 2.脑利钠肽rhBNP药理作用
3.新活素--临床应用
4.新活素--药效经济学 5.用药小结
第二十六页,共49页。
脑利钠肽的指南收载
美国 2004年2月
2004年5月
2004年5月
2005年10月
2009年 2013年
美国临床治疗指导协会(ICSI) 急性心衰伴肺水肿诊断治疗指南
1997年美国自然科学杂志
敲掉A受体基因,可观察到心脏肥厚、间质胶 原蛋白显著沉淀,并有心肌坏死。图F为镜下放
大400倍,出现大块心肌坏死组织。
第二十四页,共49页。
• 起效时间
2-15 min
• 最大药效时间 30 min
• 生理半衰期t1/2 22 min
• 独特的代谢/排泄途径 – C型受体分解失活(血管内皮细胞) – 中性肽链内切酶
资料来源: Burnett JC Jr. J Hypertens. 1999;17(suppl 1):S37–S43.
第十页,共49页。
rhBNP-药理作用
迅速纠正 血流动力学 紊乱
利钠排尿对 K+及SCr无
影响
抑制神经 内分泌系统 过度激活
天然 抗心脏重塑
第十一页,共49页。
一、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3 资料来源: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第00三3页年,, 3共1(14)9: 页3-。6.
心衰发病机制现代观点
心肌重塑学说
---- ---Ventricular Remodeling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认识到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和发 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

第十四章心衰

第十四章心衰

二、概念: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 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 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至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 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心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 降低。 包括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但处于完全代 偿直至失代偿的整个过程。 心力衰竭 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属于心 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本质是一致的, 临床概念等同。
二、诱因:60%-90%的心衰都有诱因的存在。 在心脏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心脏本身的储备 功能不断被动员,被消耗,一碰上应激状况, 就会诱发心力衰竭。 (一)全身感染(infection):
代谢率
心脏负荷 心肌耗氧量 影响冠脉血流
发热 感染
毒素
心率
抑制心肌舒缩功能 肺血管阻力 右心衰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waterelectrolyte disorders and acid-base imbalance) 1.酸中毒
与Ca2+竞争肌钙蛋白结合
H+
抑制Ca2+内流、肌浆网Ca2+释放
抑制心肌舒缩功能
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松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小静脉张力不变
微循环灌多流少 回心血流心输出量
2.高钾血症
与Ca2+竞争细胞膜上的受体 心肌收缩
K+
心律失常 心衰
(三)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三、心脏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心脏是一球型器官,正常时心脏各部分舒缩活 动十分同步协调,收缩时合力指向流出道。各 类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造成房室活动或心室壁 各部位心肌舒缩不同步等病理改变,造成心室 壁舒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不协调,致使心室喷 射向量的合力降低或/和方向偏移,导致每搏量 减少。最严重的心室壁舒缩不协调是心室纤颤, 使心脏射血严重减少甚至停止,成为心性猝死 的重要原因。

病理生理学---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

(四)按心力衰竭发病部位 分类*
1. 1、左心衰竭 2. 2、右心衰竭 3. 3、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
主要由于左室受损或负荷过重,导 致左室泵血功能下降,使从肺循环 流到左心室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 动脉残留在左心室的血液量增多。 因而心输出量下降的同时,还可出
现肺循环瘀血甚至水肿。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病及二尖瓣关闭 不全等。
2. 中度心力衰竭:由于代偿不全,心功能三级(体力活 动明显受限,轻体力活动即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 征,休息后即好转)。
3. 重度心力衰竭:完全失代偿,心功能四级(安静情况下即出 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病情危 重)。
(二)按心力衰竭起病及病情发展 分类
1.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发展迅速,心输出量在短时间内大 幅度下降,此时机体代偿机制常来不及动员。常见于急性心 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炎等。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 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 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 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 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代偿阶段
心功能不全
失代偿阶段(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各种 临床表现发生 发展的始动环 节:
3)肌浆网 Ca2+释放量下降
1、兰尼碱受体( Rynodin Receptor,RYR)是配
体激活的 Ca2+ 通道,通过RYR释放
Ca2+是心肌兴奋-收缩耦联时Ca2+的主 要来源,心衰时RYR蛋白及RYR
mRNA 减少,肌浆网释放Ca2+ 减少。

心力衰竭——循环系统疾病——内科学

心力衰竭——循环系统疾病——内科学

无基础心脏病体征 无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 • 3.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percardal effusion, constrictive percarditis
• 病史 • 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 • 超声心动图确诊。
治 疗
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 • 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防止神经内 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 治疗目的: •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 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 重; • 降低死亡率。
注意低钠血症
治 疗
(三)药物治疗 • 利尿剂 • 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 (AT1)拮抗剂 • 洋地黄类 •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 β受体阻滞剂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治 疗
(三)药物治疗 1、利尿剂 • 改善心衰症状最迅速 • 唯一可充分控制液体潴留并治疗心衰 • 不应当单独应用 • 正确使用是成功应用其他药物的关键因素
1、Frank-Starling机制 2、心肌肥厚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发 病 机 制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代 偿 作 用 不 利 作 用
• 增强心肌收缩力 • 提高心率
1. 周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 2. 心肌耗氧量增加 3. 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 提高心排血量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西内、儿教研室
治 疗
• (三)药物治疗 • 3、正性肌力药 • 非洋地黄类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治 疗
• (三)药物治疗 • 4、β受体阻滞剂
肾上腺素能超负荷
血流动力学超负荷
心室重构 心肌细胞肥大 收缩功能异常
细胞凋亡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病理生理学题库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题库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

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一、A型题1.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内容是A.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D. 心输出量相对下降B.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E. 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C.心输出量绝对下降[答案] E[题解]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能够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2.引起心肌损害导致舒缩功能障碍的直接因素是A.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D. 心肌炎B.室间隔缺损 E. 肺源性心脏病C.高血压[答案] D[题解] 心肌炎是由于致炎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是直接引起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而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均是引起心脏负荷过重的因素。

3.引起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因素是(0.466,0.413,03临床)A.动脉瓣膜狭窄 D. 肺源性心脏病B.肺动脉高压 E.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C.肺栓塞[答案] E[题解]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因动脉内血液在心室舒张时返流至心室,引起舒张末期容积增大,使心脏容量负荷过重。

而动脉瓣膜狭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和肺源性心脏病是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

4.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是A.高血压 D. 动静脉瘘B.室间隔缺损 E. 慢性贫血C.甲亢[答案] A[题解] 高血压患者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使心室射血阻抗增大可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

而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甲亢和慢性贫血均是引起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原因。

6..下述哪一因素不会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冠心病 D. 心肌炎B.严重贫血 E. 高血压病C.心瓣膜病[答案] B[题解] 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心肌炎等。

严重贫血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9.有关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B.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C.回心血量多于正常水平D.心脏负荷明显增大E.其产生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答案] E[题解]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正常,甚或高于正常,造成这类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高动力循环状态,患者血容量扩大,静脉回流增加,心脏过度充盈,心输出量相应增加,心脏负荷显著增大。

心力衰竭课件PPT

心力衰竭课件PPT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202X
定义: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器官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02

二、药物治疗-利尿剂
首选襻利尿剂如呋塞米或托拉塞米,特别适用于有明显液体潴留或伴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呋塞米的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剂量不受限制,但临床上也不推荐很大剂量。噻嗪类仅适用于有轻度液体潴留、伴有高血压而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氢氯噻嗪100 mg/d已达最大效应(剂量-效应曲线已达平台期),再增量也无效。
可提供既往心肌梗死(MI),左心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等信息。
1
可判断是否存在心脏不同步,包括房室、室间和(或)室内运动不同步。
2
有心律失常或怀疑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应作24h动态心电图。
3
心电图(I类,C级):
诊断与评估
诊断与评估
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血生化(包括钠、钾、钙、血尿素氮、肌酐、肝酶和胆红素、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自、血脂及甲状腺功能等(I类,C级),应列为常规。
注意事项:血钾>5.0 mmol/L、肾功能受损者不宜应用。螺内酯可引起男性乳房增生症,为可逆性,停药后消失。
1
2
3
二、药物治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适应证:基本与ACEI相同,推荐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I类,A级)。
应用方法:小剂量起用,逐步将剂量增至目标推荐剂量或可耐受的最大剂量。

内科学课件:心力衰竭

内科学课件: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21世纪心脏病学的两大挑战:
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
前言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 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 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 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 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
中国 CHF 的流行病学
过去 40 年,心衰引起死亡↑ 6 倍
前心衰阶段:患者有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度危险性,但尚
无器质性改变。
前临床心衰阶段:患者有心脏器质性改变,但从未有过
心力衰竭的症状。
临床心衰阶段:患者过去曾出现或反复出现与基础器质
性心脏病有关的心力衰竭。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进展性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在强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安静时仍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 状,需要特殊的干预治疗。
分子和细胞机制:
心肌细胞肥大、凋亡 心肌细胞外基质变化 纤维化
临床表现:
心肌重量增加 心室容量增加 心室球状改变
心肌重塑机制示意图
初始的心肌损伤 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 心肌梗死 炎症
疾病进展 心肌结构改变 心肌功能降低 死亡
介导因素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肽类生长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一氧化氮 粘附分子
6分钟步行试验
< 150M 重度心力衰竭 150-450M 中度心力衰竭 >450M 轻中度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左心衰Left-sided Cardiac Failure: 1.肺淤血症状 (1)劳累性呼吸困难。早期,休息可
缓解。
(2)端坐呼吸。为了减轻症状。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去甲肾水平增加早期有益:β受体兴奋-心收缩力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