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知道赵匡胤(北宋下)】宋徽宗赵佶(一)

合集下载

轮回报应!宋徽宗赵佶是由南唐后主李煜转世托生的

轮回报应!宋徽宗赵佶是由南唐后主李煜转世托生的

轮回报应!宋徽宗赵佶是由南唐后主李煜转世托生的
宋徽宗赵佶生于1082年。

据说他降生之前,他的父亲宋神宗曾经来到秘书省,观看过那里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画像,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儒雅风度极为心仪,随后就生下了宋徽宗。

并且,史书很认真地记载说,在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宋神宗梦见李煜前来谒见。

这使稍后一点的人普遍相信:宋徽宗赵佶是由李煜转世托生的。

今天,熟悉中国文学艺术史的人,会发现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惊人的相似:他们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天分,才华横溢,文采风流;不同的是,在诗词曲赋上,赵佶略输文采;在书法绘画上,李煜则稍逊风骚。

在治理国家上,他们同样弱智,同样昏庸,同样不管别人死活,只顾自己享受快乐,极其可恶;不同的仅仅是祸害人的程度与范围而已。

他们同样是亡国之君。

李煜的南唐国亡在了宋徽宗赵佶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手里,赵佶的北宋帝国则亡在了金国女真人的铁蹄之下。

最后,他们的归宿也同样悲惨不堪。

李煜成为俘虏后,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妻子被赵家天子屡屡召去侍酒侍宴侍寝;宋徽宗被女真骑兵掠到冰天雪地的黑龙江边时,除了年老色衰的之外,几乎所有妻子女儿都被女真人瓜分,沦为姬妾;失宠后,再沦为奴婢侍女。

正如《宣和遗事》中所说:“这个官家,才俊过人,善写墨竹君,能挥薛稷书;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典;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仿佛如金陵陈后主。

”假如赵佶真的是李煜托生的话,他倒是确实为李煜报了亡国灭家的一箭之仇——让赵匡胤开创的北宋江山断送在他的子孙手中,这是中国人特别津津乐道的轮回报应。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共历经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明君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宋朝历代皇帝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1. 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即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于公元960年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奠定了基础。

他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2. 太宗赵炅(宋太宗)赵匡胤的儿子赵炅,即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他进行了殷实的海防工程,加强了中央军事力量,保持了国家的安全。

3. 神宗赵顼(宋神宗)赵炅之子赵顼,即宋神宗,是宋朝第三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展开对西夏的战争,夺回了失地,巩固了国家的疆土。

同时,他加强了对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

4. 宋哲宗赵煦(宋哲宗)赵顼之子赵煦,即宋哲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着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加强对辽国的防御,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同时,他也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的文化水平。

5. 英宗赵曙(宋英宗)赵煦之子赵曙,即宋英宗,是宋朝第五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抵御金国的进攻,成功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了民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宋朝历代皇帝及其简介,每位皇帝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努力。

他们的治国策略和政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宋徽宗

宋徽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徽宗赵佶作品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 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 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 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作品/宋徽宗书法代表作《千字文》
《荷风》
《兰韵》
代表作品
腊梅山禽图

此图写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 挺直往上伸,极富弹性,互相 交错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 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 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 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 线引向画外。刻画工整细致, 富有生活情趣。腊梅枝干以劲 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 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笔 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

宋徽宗(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姓赵名佶,生于 汴京(今开封),是著名的书画家。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 炳史册。

赵佶绘画作品宋徽宗艺术研究也涉及古玩典藏、乐、琴、诗等领域,可谓造 诣颇深。和南唐李煜一样,这位亡国皇帝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 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 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 帝。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 《宣和画谱》等。
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 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在政治 上赵佶昏庸无能,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 死,终年54岁,葬于今浙江省绍兴县永佑陵。

【别光知道赵匡胤(北宋下)】宋哲宗赵煦(三)

【别光知道赵匡胤(北宋下)】宋哲宗赵煦(三)

宋哲宗赵煦(三)皇后孟氏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岁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选出了端庄娴雅的孟氏为皇后。

哲宗专宠容貌俏丽的刘婕妤,刘婕妤恃宠成骄,经常冒犯皇后。

皇后的福庆公主病重,孟皇后的姐姐懂医道,前来医治,便将道家符水拿来,替公主治病。

皇后见了,立即禁止。

一天,皇后主动把这事告诉了哲宗,哲宗也不介意,刘婕妤抓住这件事不放说孟皇后搞符咒厌魅。

过了些天,刘婕妤又巧立名目和哲宗说:"皇后搬神弄鬼。

"哲宗一听立派内侍押班梁从政等人审查。

他们逮捕宦官、宫女三十余人,严刑拷打,而后又伪造供词,哲宗以皇后"旁惑邪言,阴挟媚道"废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刘婕妤斗败了孟皇后,进升为贤妃。

三年后,生了皇子,立为皇后。

不久,皇子和哲宗先后死去。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迎回孟氏,尊为"元祐皇后".向太后死后,刘皇后逼徽宗下诏废去孟后。

公元1102年,孟皇后重回瑶华宫,瑶华宫失火,她移居延宁宫,延宁宫又毁于火,她只得住进弟弟孟忠厚家。

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

将微、钦二帝和六宫有号位者尽被掳北上。

孟皇后因住在民居,竟免于难。

公元1127年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

高宗尊孟氏为"元祐太后"。

为了避其祖父孟元之讳,改称"隆佑太后"。

高宗不敢抗金,从南京逃到扬州,又逃到镇江,最后跑到临安(杭州)。

公元1129年三月,护卫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拥立三岁的皇太子赵囗(fu敷)为帝,企图让孟太后听政,被孟太后拒绝。

不久,韩世忠、张浚等平息兵变。

公元1135年春,孟太后患了风疾。

死于越州行宫,终年五十九岁。

谥号"昭慈圣献皇太后",葬于宋六陵。

五、宋哲宗死于纵欲过度宋哲宗只活了23岁,也不是长命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宋哲宗赵煦的异母弟,哲宗生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十二月,徽宗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五月,兄弟二人年龄相差不到6岁。

宋朝皇帝画像及简介

宋朝皇帝画像及简介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

宋朝创建者(960—976)。

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

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

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

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

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

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

名赵炅。

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

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

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

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在位22年,因箭伤屡发而死,葬于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保)。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

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

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

后立为太子。

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

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简介:一、北宋: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5、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佑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佑八年即帝位;6、宋神宗赵顼顼xū,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7、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8、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9、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二、南宋:1、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着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2、宋孝宗赵昚昚shèn 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3、宋光宗赵惇惇dūn 1147年——1200年,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圣安寿仁皇帝;庆元六年八月八日辛卯1200年9月17日光宗崩殂于寿康宫,享年54岁,后葬光宗于永崇陵;十一月十四日丙寅,庙号光宗,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加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4、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是中国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孝宗时被封为嘉王、平阳王;宋光宗登基后,赵扩被立为太子;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去世后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5、宋理宗赵昀昀yún,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6、宋度宗赵禥禥qí 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荣王赵与丙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7、宋恭帝赵隰隰xí 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隰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諡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8、宋端宗赵昰昰shì 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9、宋卫王赵昺昺bǐng 1272年—1279年,汉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昰即位称帝,是为宋端宗,继续和赵昺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昺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厓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是怎么死的?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是怎么死的?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简介宋徽宗是怎么死的?陵墓:永佑陵主要作品:《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书牡丹诗》、《池塘晚秋图》主要成就:收复青唐地区,创立瘦金体宋徽宗赵佶,为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赵佶原本是宋哲宗的弟弟,一个闲散王爷,但是宋哲宗去世的时候因为没有留下子嗣,在向太后一派的支持下,赵佶被推上皇位,成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是为宋徽宗。

宋徽宗生于元丰五年,自幼养尊处优,过着富庶奢侈的生活,因为早知道最后是自己的哥哥宋哲宗上位,因此他也没有多大志向,整日里嬉笑玩耍,养成了一个轻佻浪荡的性格。

如果宋徽宗只需要当一个闲散王爷的话,这样的性格再合适不过了。

地位尊崇,生活富庶,没有大志自然也不会招来帝王的猜忌,就凭王爷的身份,宋徽宗也能安安稳稳富裕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不过可惜的是,命运总是有反转。

元符三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宋哲宗英年早逝,因为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宗室朝臣对于选谁来继承哲宗皇位争论不休。

最终向太后及其党派,以其强势的态度,将赵佶扶上了皇位。

也不知道该说赵佶运气好还是运气坏了,坐在家中什么都没有干,就有人帮他夺取了皇位,他这个正主只需直接继位登基就好。

运气好是他当上了皇帝,运气不好也是他当上了皇帝。

也不知他父亲认为宋徽宗是李煜转世是真是假,总之赵佶还真就与李煜有些相似。

于艺术方面,两人都有很高的天赋。

宋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虽然艺术方面天赋很高,但为政者不是靠艺术天赋说话的,宋徽宗没有当皇帝的天赋。

宋徽宗上台之后,一开始采取新法,变革维新,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国势迅速下滑。

甚至后来当金军攻来之后,竟然匆匆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自己躲在了一边。

宋都城破。

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并诸多宗室大臣、后宫嫔妃被俘虏北上至金国境内。

一代帝王为外族所掳,国之大耻。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简介:一、北宋: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在位16年。

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

历史上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赵佶(一)
二、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赵佶(jí),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

主要事迹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

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

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

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

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

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

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

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

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

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
升为二品。

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

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

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

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

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

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徽宗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

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

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

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诗帖》《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