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_附1例报告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功能衰竭的疗效

C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e m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 s u p p o r t f o r a c u t e h e a t r f a i l u r e a f t e r h e a r t
s ur g e r y
WU Yi n g — me n g ,YE Ho n g - y u ,L I B i n — f e i ,HUANG We i — z h a o ,J I ANG Ha i — mi n g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t h o r a c i e S u r g e r y ,Z h o n g s h a n H o s p i t a l o f S u n Y a t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o n g s h a n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l ,Z a h o n g s h a n,Gu a n g d o n g 5 2 8 4 0 0,C 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A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Z h o n g s h a n Ho s p i t a l o f S u n
吴颖猛 , 叶红雨 , 李斌 飞 , 黄伟钊 , 姜 海明 ( 1 . 中山 市人 民 医 院 中 山 大 学 附属 中 山 医 院心 胸 外 科 , 广 东 中山 , 5 2 8 4 0 0 ; 2 . 中山 市人 民 医院 中 山 大 学 附
1例ecmo联合crrt治疗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88期221投稿邮箱:zuixinyixue@·病例报告·1例EcmO 联合CRRT 治疗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曾莹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0 引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是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器)氧合后再经动脉或静脉输回,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2]。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即为每日持续24小时开展的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措施,以便于将受损肾功能取代[3]。
2019年2月本科室收治的一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应用E cmO 联合CRRT 辅助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患者成功转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4岁,在全麻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移植术”,术中给予患者建立VA-E cmO 支持,术后转入ICU 。
患者意识为镇静状态,HR:90次/分,SPO2:100%,RR :12次/分,ABP :80/75mmHg ,相关检查指标,血常规:WBC:19.12×109/L ,PLT:56×109/L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4.5秒,凝血酶原标准化值:1.32,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6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7.3秒,心功能检查:高敏肌钙蛋白I :12957.1 p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13.4 ng/mL ,心肌红蛋白:1194.6 ng/mL ,术后10 h 后伤口引流管引流量增多,血压维持在77/70 mmHg ,去甲肾上腺素34-56 g/min 维持血压。
患者因术后第1天尿量少为90 mL ,同时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给予CRRT 治疗。
术后第2天床边心脏彩超示右心房未显示,同日行CT 检查及食道镜检查,术后第3天因右心房填塞,行胸部伤口清创术后并摆放引流管,术后第9天拔出气管插管,拔管后2日因氧饱和度持续下降予以气管插管,行纤支镜治疗,术后第12天撤除VA-EcmO 支持,术后第14天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术后第16天,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间断CRRT 治疗,术后第25天后,患者转回病房。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移植术后移植物衰竭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5 0 6 2 . 2 0 1 3 . 0 1 . 0 0 8
临床 论 著 ・
体 外膜 肺 氧 合 在 心脏 移 植 术 后 移植 物 衰 竭 支 持 治疗 中 的应 用
黑 飞龙 段 欣 高 国栋 于 坤 李 景文 龙 村
p o r t f o r p r i ma r y g r a f t f a i l u r e i n h e a r t t r a n s p l a n t r e c i p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 1 8 1 h e a r t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c a s e s ,b e t w e e n
HE I
E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e mb r a n e o x y g e n a i t o n f o r p r i ma r y g r a f t f a i l u r e a f t e r h e a r t t r a n s p l a n t a io植术后使用 E C M O进行循环 支持治疗 。记 录 E C M O运行期 问相关参数 、 机
械辅助时间 、 并发症等指标 。观察 E C MO建立时 、 辅助 2 4 h和撤机时患者血浆乳酸值 , E C M O辅助前和 E C MO辅助 2 4 h多巴胺及 肾上腺素 的用量 。结果 : 1 6例心脏移植 围手术期接受 E C MO支持 治疗的患者 中脱机 1 4例( 8 7 . 5 %) , 存 活出院 1 3例( 8 1 . 3 %) 。其 中 2例 因心脏功能无 改善不能脱机放 弃治疗 , 1 例 脱机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 , 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 MO F ) 死 亡。所有患者均采用动脉一静脉 ( A — V) E C MO 辅助方式 , 患者 E C M O前 、 E C MO运行 2 4 h和停止 E C MO时血浆乳酸值分别为 : ( 8 . 3 6 4 - 3 . 4 1 ) 、 ( 2 . 4 2 - 4 1 . 5 3 ) 、 ( 2 . 2 5 4 - 2 . 1 7 )m m o l / L 。运行 2 4 h及停 止 E C MO时 , 血浆乳酸值较安装前 明显下降 ( P< 0 . 0 5 ) 。
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源性休克新进展

般为股静脉 一 股动脉途径 , 采用外科 切开或 经皮 穿刺
方式 置管 , 而 小儿 周 围置管 一般 为 颈静 脉 一颈 动脉 途 径, 一般均采用外科切开方式 。经皮 穿刺或外科 切开 各有优缺点 , 应根 据现有 技术 条件 进行选 择 , 如在手 术 室体外循环不能停机往往 由外科 医生 切开置管 , 回到监 护室后则可 由监 护室 医生 经皮穿 刺置 管。穿刺 方法 具
5例( 3 3 %) 在心肺复苏 过程 中置管 成功 , 7例患者 出 现 早期血管并发症 , 包 括穿 刺 口感 染 ( 2例 ) 、 静脉管 道血 栓( 1例 ) 、 动脉 管误 置人 股静 脉 ( 1 例) 、 股动 脉局 部夹
1 应 用 时 机
心脏 术前高危患者预先安 装 E C M O预防 P C C S 不是 常规做法 , 如果 患 者术 前血 流 动力 学 不 稳定 , E C MO可 在术前安装 , 为后期的心脏手术 进行过 渡 。心肌梗 死后
何 用好 E C M O对 于降低 P C C S的死 亡率 非 常重要 。本 文就 E C MO应 用时机 、 置管 方 法、 全 身抗 凝 、 对 药物 的影 响、 股动 脉途
径E C MO的特 有 问题 、 机 器之 间 的联 合 应用 、 撤机 时机 和 策略 以及 E C MO支持后 的 最终结局 等相 关研 究进展 进行 综述 。
径 经皮穿 刺 E C M O置管 1Hale Waihona Puke 5例 的情况 , 同时在股 浅动 脉
患 者选择应用 V A — E C MO支 持 , 如 何用 好 E C M O对 降低
P C C S 患 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
经皮 留置 导管保 持 肢体 远端 血液灌 注 , 结果 1 5例患 者 全部置管成 功 , 其 中 9例 ( 6 0 %) 患 者 出现 过心 搏骤停 ,
体外膜肺氧合对心脏术后心肺复苏患者的应用

3 2 9
临床论著 ・
脏 术 后 心 肺 复 苏 患 者 的应 用 体 外 膜肺 氧 合 对 心
党海 明 宋 跃 曹 剑 吴立松 贾 明 侯 晓彤 董 然
[ 摘要 ] 目的 : 探讨体外 膜肺 氧合技术 ( E C MO) 在成 年心脏手 术后心 肺复 苏( C P R) 困难 患者 的应
H a i mi n g , S O N G Y u e , C A I A
,
, HO UX i a o t o n g, DO N G R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C a r d i a c S u r - a n d B l o o d
Th e a p p H c a t i o n o f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e mb r a n e o x y g e n a io t n i n c a r d i a c a r r e s t a f t e r c a r d i a c s u r g e r y D A NG
l y s e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c l u d e 4 ma l e s a n d 3 f e ma l e s , a g e d 4 2~ 6 5 y e a r s , me a n( 5 4- 4 - 7 )y e a r s o l d , 6 o f w h i c h w e r e u n d e r w e n t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y r b y p a s s g r a f t( C A B G) ,1 c a s e w a s u n d e we r n t a o r t i c v a l v e s u r g e y.t r h e s e p a -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困难患者的应用

e
a f i f l i a t e d B e i j i n g A n z h e n H o s p i t a l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fH o e a r t , L u n g a n d B l o o d V a s s e l D i s e a s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C h i n a
脏按压等措施 抢救无效紧 急建 立 E C MO辅助 。结果 2 7例 患者 心肺 复苏 ( C P R) 时间 3 5 ~1 9 0 m i n ( 中位时 间 9 0 m i n ) ,律 , E C MO辅 助时间 1 3 . 5 ~ 2 0 7 h ( 中位时 间 9 5 h ) , 监护室停 留时 间 1 ~ 2 0 d ( 中位时间 7 d ) 。2 1 例( 7 7 . 8 %) 患者成功撤 离 E C MO辅助 , 其中 1 3例 ( 4 8 . 1 %) 存活 出院。6例患者未脱 离 E C MO, 8 例成 功脱 机后因 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或感染诱 发多器官功 能衰竭死亡 。E C MO辅助 2 4 h 后 患者平均动脉压 ( MA P ) 、 血乳酸 ( L a c ) 、 正性 肌力药 物评分 ( I S ) 及 左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 等指标持续 好转。存活组与死亡 组之间在年龄 、 肾功能衰竭需透析 ( C R R T ) 治疗人 数、 复苏后 即刻 MA P
以及复苏 7 2 h后 I S 、 L V E F等 方面存在显著性差 异。结论 E C MO可以提供 紧急循环 支持 , 挽 救部 分成年 心脏术 后心脏 骤停
而常规方法复 苏困难 的患者 的生命 , 积极 防治多脏器功 能衰竭及脑损伤对改善 预后 有益 。 [ 关键 词 ] : 心脏手术 ; 心脏骤停 ; 心肺复 苏 ; 体外膜肺 氧合
ICU护理中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ICU护理中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辅助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治疗方法。
它将血液从体外引导至机械氧合装置,完成体内肺功能无法承担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任务,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和维持血液流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护理中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应用。
一、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原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血液引流和氧合循环。
首先,通过导管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的氧合器中,经过氧合器中富氧膜的作用,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并将二氧化碳排除。
然后,再将血液输送至体内,继续循环供给氧供给给患者。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肺获得了休克、创伤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时间来修复。
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适应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适用于一系列危重病患者,包括但不限于:1.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于严重肺组织损伤,肺功能受损,需要通过ECMO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2. 心脏支持: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ECMO可以提供静脉回流支持、心肺维持、等待心脏移植或心脏手术。
3. 恶病质急性呼吸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ECMO可以提供肺血液-气体交换,并减轻对其他器官的负担。
4. 突发性心跳骤停:在突发的心跳骤停时,ECMO可以提供早期支持,增加抢救成功率。
5. 术后呼吸衰竭:对于严重的术后呼吸衰竭患者,ECMO可以提供呼吸和循环支持。
三、ICU护理中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操作与管理1. 安全管理:严格遵守ECMO的操作规程与指南,包括机械装置的运行,管路的连接,监测设备的设置,防止感染的措施等。
2. 监测与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饱和度等。
及时评估ECMO的疗效,例如氧合指数、二氧化碳排出量等。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中的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中的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 ECMO ) 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坏支持的手段,用于治疗顽固性的呼吸或心脏功能衰竭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
通过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的优越性,以及在H1N1广泛流行时对其辅助治疗上的积极作用,ECMO的应用得到飞速发展,成为危重ARDS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同时ECMO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ARDS、新生儿心脏和呼吸功能衰竭、心跳骤停、心脏手术后休克、心脏和/或肺移植前的过渡桥梁、手术中的心肺辅助装置、危重病人的转运等。
ECMO在肺移植围术期,除了作为术中重要的心肺辅助工具,还可作为移植前桥梁用于受者等待肺移植期间过渡,另外也用于治疗术后移槪市功能丧失、呼吸或循环衰竭。
本文就ECMO在肺移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 ECMO的类型和通路选择ECMO可分为静脉-静脉ECMO( VV - ECMO和静脉-动脉ECMO (VA - ECMO )两大类。
VV - ECMO提供呼吸辅助支持,而VA - ECMO 提供呼吸和循环联合辅助支持。
有时已接受VV - ECMO的患者出现心功能衰竭,还可分出一条泵入通路到动脉,成为VVA - ECMO,同时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另外,如果已接受VA - ECMO的患者出现严重的换气功能障碍,则还可增加一条到颈内静脉的泵入通路,成为VAV - ECMO,将氧合的血液输送至右心,进而提供给冠状动脉和颈动脉。
多数情况VV - ECMO的通路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
通过特殊的装置(Avalon Elite Bi - Caval Dual Lumen Catheter),还可实现颈内静脉单穿刺点的VV - ECMO ,为患者活动提供了很大便利。
VA - ECMO通路最常选择股动静脉,但这种下半身的插管方式由于股动脉泵入血和生理血流方向相反,不能很好的将氧合血输送至上半身,尤其是颈内动脉和冠状动脉,故一些医学中心也采用上半身通路,即右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引流,右锁骨下动脉泵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可能与我院常规使用抑肽酶保护血小板功能有关,也可能因ECC时间短,血小板仍处于激活状态。
如果术后血小板功能明显降低,结合临床出血情况,可补充血小板,增加有效血小板数量,加强凝血功能。
临床出血难以判断为凝血功能异常或外科性出血,可以使用Sonocl ot凝血和血小板分析仪进行鉴别,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血制品和止血剂,减少盲目性应用,节约血液资源,降低住院费用[5]。
Sonocl ot分析仪目前已有含肝素酶的检测杯,可以检测出血样本中是否存在低浓度肝素,但需要两台仪器同时检测,这对于术后输入机器余血是否影响凝血功能,是否存在肝素反弹有鉴别意义,也可早期预测术后出血[6]。
Sonocl ot分析仪还有含高岭土激活剂的检测杯(kACT),可以快速检测出ACT,便于临床使用[7]。
也提供对抑肽酶不敏感的检测杯(ai A CT)以降低术中使用抑肽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8]。
Sonocl ot分析仪能够提供全血凝血状态的全过程信息,为临床提供了另一种快速的床边检测方法,其敏感性优于常规ACT仪。
参考文献: [1] 王仕刚,倪虹,龚庆成.用血栓弹力图评价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的改变[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5):272-274. [2] M iyashita T,Kur o M.Evaluati on of Platelet Functi on by Sonocl otAnalysis Compared with O ther He mostatic Variables in CardiacSurgery[J].Anesth Analg,1998,87(6):1228-1233. [3] Faraday N,Guallar E,Sera VA,et a l.U tility of whole bl ood he2mostat ometry using the cl ot signature analyzer f or assess ment ofhe mostasis in cardiac surgery[J].Anesthesi ol ogy,2002,96(5):1115-1122. [4] Hett DA,W alker D,Pilkingt on S N,et a l.Sonocl ot analysis[J].B r J Anaesth,1995,75(6):771-776. [5] Ka mada Y,Ya makage M,N iiya T,et a l.Celite-activated vis2cometer Sonocl ot can measure the supp ressive effect of tranexa m icacid on hyperfibrinolysis in cardiac surgery[J].J Anesth,2001,15(1):17-21. [6] Ya mada T,Kat ori N,Tanaka K A,et a l.I m pact of Sonocl ot he2mostasis analysis after cardi opul m onary bypass on post operativehe morrhage in cardiac surgery[J].J Anesth,2007,21(2):148-152. [7] Dalbert S,GanterMT,Furrer L,et a l.Effects of heparin,hae2modiluti on and ap r otinin on kaolin-based activated cl ottingti m e:in vitr o comparis on of t w o different points of care devices[J].Acta Anaesthesi ol Scand,2006,50(4):461-468. [8] Ganter MT,Monn A,Tavakoli R,et a l.Monit oring activatedcl otting ti m e for combined heparin and ap r otinin app licati on:invivo evaluati on of a ne w ap r otinin-insensitive test using Sono2cl ot[J].Eur J Cardi othorac Surg,2006,30(2):278-284.・个案报告・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附1例报告范全心,邹承伟,訾 捷,王正军,许崇恩(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山东,济南250021)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心脏移植;右心衰中图分类号:R654.1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1672-1403(2008)04-0222-02 右心衰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 MO)抢救心脏移植术后严重右心衰患者1例获得成功。
收稿日期:2008207223; 修订日期:2008209202作者简介:范全心(1949-11),男,教授,硕士1 临床资料与方法患者陈X,男,26岁,主诉:纳差、恶心、乏力4月余。
心脏B超示左、右心室显著扩大(LV7.11 c m,RV3.36c m)各段心肌活动动度显著减低,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重度返流、心尖部有附壁血栓。
222Chin J ECC Vol.6No.42008心电图示左心室大,V1-V3有病理性Q波。
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入院后行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术。
采用双腔法吻合,手术顺利。
心脏吻合79 m in,体外循环332m in,供心缺血时间320m in。
患者术后6h清醒,术后第一天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MAP80mmHg,HR100次/m in,P AW P8~10mm2 Hg,CVP6~10c mH2O)。
术后第二天上午出现心率快(HR120~130次/m in)、血压低(MAP50~60 mmHg)、CVP升高(20c mH2O)、尿量减少,应用升压药(多巴胺10μg/(kg・m in)和利尿剂效果不佳,心脏B超示左心室心肌运动活跃,右心室扩大,运动差,估测MP AP约30mmHg,测血cTn I为112ng/ m l(正常值<0.1ng/m l)。
因供体为男性,年龄>40岁,临床高度怀疑供心出现右心室心肌梗死导致低心排综合征。
由于患者尿量进行性减少伴肌酐升高(由219mmol/L升至255mmol/L),调整药物后右心室功能无改善,于术后50h行EC MO支持。
经右侧股动脉插18F DLP薄壁加固型动脉插管,经右股静脉插入Medtr onic24F腔房静脉插管使其末端达到下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
采用Medtr onic Affini2 ty成人膜式氧合器和Jostra离心泵,超声探头监测辅助循环流量。
小剂量肝素化,使ACT维持在180~200s,以后再减至160~180s。
当辅助循环流量>3L/m in时,患者血压显著升高(MAP>70mm2 Hg),CVP降至6~8c mH2O。
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尿量由0m l/h增至>100m l/h。
行EC MO支持后第二天起B超监测右心功能逐渐改善,肌酐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体外循环期间开始每30m in测ACT,稳定后改为每2h测定。
为降低全身氧耗,我们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5.5℃~36℃,为保护血小板,转机首日给予抑肽酶10000KI U/(kg・h),第二日后改为5000KI U/(kg・h),每日补充血小板使之不低于10×109/L,并使纤维蛋白原保持在正常值。
2 结 果该患者共接受EC MO支持约5天(116h)病情逐渐趋稳定,神志清晰,至第五天时已达到撤离EC2 MO的标准,辅助循环流量<心排量的20%,试停机约30m in,BP、CVP、尿量均维持满意,B超示右心室功能基本恢复。
因第二颗供心已获取,考虑到患者的最佳远期治疗效果,患者于首次手术后168h接受第二次心脏移植。
第二次手术仍采取双腔法吻合,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患者痊愈出院。
3 讨 论此患者首次心脏移植后因心肌梗死而出现难治性右心衰,病情危殆,经用EC MO进行较长时间的支持后,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心功能、肾功能逐渐恢复,又接受第二次心脏移植,治愈出院。
这种情况尚未见国内文献报告,我们的体会是:3.1 心脏移植后进行密切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形态学(B超)的监测以及及时发现有右心衰等致命性并发症。
3.2 与其他辅助循环措施相比,EC MO的支持效果可靠,维持时间长,同时有改善全身供氧,利于肺功能恢复的特点,应列为首选[1-2]。
3.3 一旦有指征,应尽早开始EC MO支持。
3.4 在支持期间要密切检测,精心调节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正常(血气、生化及凝血指标要保持在预定范围)。
3.5 心脏移植的患者行EC MO期间要加强护理,一旦出现褥疮等皮肤损害,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3.6 一般膜式氧合器应用超过30h要随时准备更换(血浆渗漏为更换氧合器的指征),EC MO支持期间尽量采用胃肠道营养(有可能增加护理难度),避免应用脂肪乳剂,以延长氧合器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Taghavi S,Zucker mann A,Ankers m it J,et a l.Extracor porealme mbrane oxygenati on is superi or t o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2vice f or acute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after heart trans p lantati on[J].Ann Thorac Surg,2004,78(5):1644-1649. [2] Taghavi S,Ankers m it J,Zucker mann A,et a l.A retr os pectiveanalysis of extracor porel membrane oxygenati on versus right ven2tricular assist device in acute great failure after heart trans p lanta2ti on.Trans p lant Pr oc,2003,35(7):2805-2807.322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8年第6卷第4期。